入主军需处,战忽改战恐了 第176章

作者:巧克力无常

甚至于在珠江航展上。

成飞集团的总工程师曾经豪横的表示,你没有看见六代机,不代表我们没有在研发。

这番话,直接让龙国的六代机项目浮出水面。

也许。

在事实上,他们的六代机研发已经领先全球了。

可是。

秦泽听到六代这个词,眉头稍稍一皱。

他的语气严肃了一些。

“嘶……六代啊。”

“其实我觉得,这套发动机系统,和目前的战机等级划分是不兼容的。”

战机的等级划分,一共五代。

是按照动力、隐身和攻击方式等性能硬性的将目前所存的战机进行区分。

大家都在传说六代机,可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将六代机搬到生产车间上。

秦泽继续道:“这套系统,已经超越了目前所有代际战机的性能,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新的水平阶段。”

“如果非要用等级的话,我觉得用超世代战机更贴切一些。”

言毕,无数人跟着一同点头。

是啊。

五代机、六代机,左不过是在蓝星上飞行。

可这套发动机,主要的功能,是在更远的太空。

虽然秦泽的这个超世代概念听起来很玄乎,但事实就是这样。

时代,已经被跨越了。

此时。

应天没有那么多问题了。

他第一件想干的事情,就是进入办公室,仔仔细细的研读这份资料。

其他科学家大多也是如此。

因此秦泽也没有强留,在解释了一些细枝末节之后,就让科学家们离开了。

唯有黄大民。

他正襟危坐在讲台之上,注视着正在收拾资料的秦泽。

过了许久。

他低声道:“秦工,难道你不准备和我聊几句吗?”

刚才秦泽一直在和科学家们交流。

黄大民插不上嘴。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着急。

秦泽头也不抬的回到:“技术上的事情你也不懂,我跟你聊什么?”

黄大民无语道:“好歹我哈工大毕业的,我能不懂,你刚刚成立的是一个耗资近百亿的项目!你要榨干我啊!”

黄大民的功能是负责后勤和管理。

但作为技术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还是要懂一定的技术的。

虽然不见得有应天那么优秀,但至少在其他单位,黄大民也算得上是高精尖人才了。

“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还以为你是新东方厨师学院毕业的呢。”

说话间。

秦泽低头看着黄大民的偏偏大腹,眼神中有些惊讶。

不带你这样骂人的!

肚子大就是学厨师的啊?那个子高就非得打篮球是吧?

黄大民的眼神里充满了幽怨。

“秦工,上级一再交代,重启星战项目只是掩人耳目,我们的研究主要在其他方向。”

“你怎么就开始研究飞机发动机了?”

黄大民的思维还停留在秦泽要把发动机项目立项上。

这也不能怪他。

再往后,具体的技术他也听不懂了。

秦泽说道:“你看看,开会你没仔细听吧,我说了这个项目是可行的,也算是我们高武研究所的研究范围啊。”

“行,这点我不否认,问题是预算!”

黄大民说到了重点上。

“我们现在的帐头就那么点钱,国家给重启星战项目的拨款不到一百万元,也就够焊几个模型。”

“你这玩意儿,前期就要投入十几个亿,你让我哪里去给你找这么多钱?”

别的黄大民不管。

秦泽跟傻小子一样,满口给应天答应了预算没有上限。

等到应天来申请拨款,找的可是自己。

你在前边吹牛逼,得要我在后边擦屁股,不像话啊。

秦泽终于收拾好了资料,但是唯独留着一个移动硬盘在桌子上。

“老黄,我也不是不知道疼人的主儿。”

“钱吗,挤挤总会有的。”

屁话!

那可是以亿为计数单位的经费,我上哪儿给你挤去?

虽然黄大民一身肥肉,可就算把这些肥肉按照金价去卖,也挤不出这么多钱。

这是。

秦泽已经走到了会议室门口:“实在挤不出来的话,你可以另辟蹊径,比如做点小生意什么的,上级让我们做研究,也没说不许我们搞副业。”

说完。

秦泽离开了会议室。

黄大民这个笑面佛,自从加入高武所之后,对秦泽有过怀疑,但是从未有过愤怒。

不过。

在刚刚那一瞬间,黄大民有种想打秦泽的冲动。

做什么小生意能赚几十亿?

就在这个时候。

黄大民站起身,他看到了秦泽留在了讲台上的那份移动硬盘。

硬盘上贴着一个小纸条:小生意的初始资金。

嗯?

秦泽没有开玩笑,他还真准备自然别给自己做生意啊!ppt计划都出来了!

黄大民以为这是秦泽做好的ppt。

可是将移动硬盘接在电脑上,黄大民突然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复杂的芯片制造技术。

标题赫然写着:【1nm芯片的制造工艺与技术路线总成】。

此刻,这几个字是那么的耀眼,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黄大民的肥大的心脏。

“你特么管这个叫小生意?”

125、请珍惜第一的位置

钱江的天气随着潮水的变化渐渐增温。

四海龙王项目也已经步入了实验阶段。

科学家在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都觉得这个任务是个艰巨的挑战。

恐怕单是理论模型,就得磨好几个月。

但是谁能想到,秦泽直接甩给他们一纸说明书,直接按照上面生产就完了。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简单的科学研究。

这个时候。

大家也能理解为什么上面要让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掌舵高武研究所了。

不过。

由于秦泽下发到科学家手里的,是细分项目设计图。

每一个部分都是独立的。

负责动力部分、材料部分、弹道部分……

每一个科学家只负责一小部分的理论实践,导致他们不知道做出来的成品是什么样的概念。

尤其是周晓茹。

她一直搞不明白,这毕竟是个弹头,真正发射还是需要导弹作为载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