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152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之后,在恢复如初的校长的带领下,一起参观了星艺雅集资助的星艺教室。

一番观摩下来,心里还算满意。

上千本书籍都有被翻阅的印记,三册写满各种字迹的借书记录,也证明着他们的爱心并不是面子工程。

出来星艺教室,一行人走到阶梯教室门口。

李慕白停下脚步,笑容和煦道:“各位做的非常好,我本人非常满意!”

说着鞠了一躬,认真道:“我代表央视主播,在这里诚挚的感谢大家的不辞辛劳,谢谢各位了!”众人赶忙谦虚。

被大名鼎鼎的李慕白夸赞,一个个红光满面的感觉身体都轻了二两。李慕白直起身,笑着道:“这一次呢,我们星艺雅集联同儿基会,一起为学校带来了一套播映设备,还有五百张各种古典、现代……

半个小时后,校阶梯教室。

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的大教室里,这一会儿功夫至少挤了三百个人。抬眼望去;真可谓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的很有人气。

造成这一盛况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李慕白。

这次下基层除了参观星艺教室,他还会随机为某一个班级上一堂课。

这是来之前就商定好的。

没想到这位胖校长鸡贼的厉害,居然大手一挥安排在阶梯教室,基本把全校师生都塞了进来。

其实何止阶梯教室里充满人气。

这一会儿功夫,央视频的直播间里亦充满了人气。

工作人员早就架设好了直播设备。

李斯斯那边也已经开始了直播。

因而这还没开始讲课,就有数万慕名而来的粉丝在里面聊天打屁。“慕白小哥哥冲鸭……”

“刚回国就下基层,这么正能量的央視主播太少见了!”“除了太阳,谁都不能黑我慕白(奋斗)”“抢我天乐哥的台词(斜眼)”

弹幕议论纷纷之际,丰神俊逸的李慕白出现在了镜头当中。

国家队主持人在线课堂。开始了-一“来了这么多人啊!”

站在讲台上,李慕白笑容温和:“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点名了,我们直接开始讲课好不好?”“好~~”

异口同声的回答响起。

孩子们用事实证明,他们的普通话还是很标准的。

眼角余光瞥了憨态可掬的校长一眼,李慕白笑呵呵的放下点名册。

旋即,翻起名册下的一本陈旧的教科书。

“今天我带的课是七年级二班的历史课,刚听你们的历史老师杨老师讲,你们上到了明朝这一部分。”说着,抬头看向一众学生们。

视线看到最中间座位区频频点头的几十个学生,微笑颔首着合上了教科书。

拿起讲台上的话筒,询问道:“在开始讲课之前,我想问问在场所有同学。

对明朝这个朝代,你们有多少了解?大家举手回答。”

话音落下,响应他号召的只有寥寥十几人。

不过也够了。

走到第一排座椅前,李慕白道:“这位同学你先说。”直播镜头里,一位穿着校服410的十三四岁女孩站起。她的皮肤黑黑的,声音有些怯怯的回答道:“我知道明朝有戚继光,他是抗倭英雄。”“嗯。”

赞许点了点头,李慕白指着她旁边举着手的男同学,询问道:“这位同学,你对明朝有什么了解?”被如此多人和摄像头瞩目着,男同学声音有些微颤道:“我看完了《夜天子》,我知道明朝有锦衣卫、东厂、西厂,还有《永乐大典》。”说完,男孩鼓足勇气道:“李老师,我非常非常喜欢您那首《千百度》。

我是因为您的歌曲才去看电视剧的!然后粉上了宋组儿。”

李慕白哑然,失笑道:“在课堂上公然拍老师的马屁,这容易拍到马蹄子上喔!”学生们顿时轰然大笑。

这位男同学亦窘迫的挠了挠头。

李慕白笑着安慰道:“不过还是很谢谢这位同学的喜欢,我的就收下了,宋组儿的你自己去传达。”说着看向不远处的另外一个同学,示意她发言。“我知道明朝皇帝是朱元璋。”

“我看过一本网络小说,知道正德皇帝。”“……

第266章妙趣横生的历史课

第266章妙趣横生的历史课

“作为华夏近几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一统朝代之一。明朝,无疑是其中极为有趣的一个。”轩然站立在讲台后面,李慕白侃侃而谈:“而作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必然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当然,历史学家们很敬业。

他们已经对朱元璋这个人物做出了充足的评价,千古一帝就是最卓越的表彰。”双手十指交叉合十,李慕白想了想,自信道:“我呢也算是半个明粉儿,看过《明实录》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今天为你们这帮小家伙讲课,想来应该是有资格的!”二十余种史料和笔记杂谈,这个逼装的果然很清丽脱俗。弹幕顿时一溜的马屁送上-一“你牛逼行了吧”、“装逼”、“打屎他”

类似的字眼密密麻麻刷过,粉丝们的参与感很足。

李慕白声音浑厚道:“今天这堂课呢,我就讲讲我归类总结的朱元璋。嗯,我总结了一份他的档案。”说罢,转身走到了黑板前。

拿起粉笔,唰唰的一边书写一边说道:“姓名:朱重八。

重八也就是两个八的意思。

所以呢,朱元璋原本还有另一个可爱的名字:朱八八。”清晰沉厚的话音落下。

一行颜筋柳骨的字体映入了直播镜头。

看到这不弱于他毛笔字的字体,弹幕顿时刷满屏的“好看”二字。

李慕白对此习以为常。

转过身,明亮的眸子看向忍不住鼓掌的同学们,笑着道:“记住这个听起来很像猪宝宝的名字。朱八八,是朱元璋的原名。”“哈哈哈!!”

三百多人发出轻笑的声音。

虽然才刚开课一会儿,学生们已经感觉到了李慕白的与众不同。

他讲的很通俗易懂,比历史老师接地气多了!

最重要的是,比历史老师帅多了!“那同学们知不知道,?”

李慕白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提问道:“朱元璋的父母,为什么要给他取朱八八这样的名字?”这知识点冷门的厉害!

初中生怎么可能知道?

面面相觑间,阶梯教室里一片的针落可闻。

收看直播的观众里倒是有大能知道。

不过三言两语也解释不清。

因而弹幕里也显得很懵逼!

李慕白笑了笑,开口道:“取这样的名字,肯定不是因为老朱家是代数学家。”哈哈哈!!

学生们纷纷被逗笑,收看直播的很多观众也笑了起来。

李慕白不停道:“而是因为在元朝,普通的平民百姓很低贱。

低贱到什么程度呢?

低贱到如果不能考上秀才和当官,就没有取名字的资格。

官府规定:汉人新生儿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这是有出处的。”

顿了顿,洋洋洒洒道:“清朝翰林院编修俞樾,在《春在堂随笔》给出了答案。

元制,庶民五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翻译出来,就是我之前说过的那些话。”“哗哗哗!!”

不明觉厉的掌声响起。

学生们恍然大悟之际,同样也有些不可思议。

除了不可思议元代老百姓的悲惨!

更不可思议小李老师的脑袋!

这随口飚古籍出处的作风,真的是认真的吗?

直播间观众同样如此,充满了“人比人得死”的感慨!

也有手快的人跑去搜索,发现确实有这么一段文字。

就对记忆力超群的李慕白更加的佩服不已了!

“智商160的天才这么恐怖的嘛(惊呆)”“李慕白是不是都背下来了?”

“董箐姐姐说过:古文不能死记硬背,要去沟通理解。李慕白这应该是融会贯通了吧!”“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他这么秀?”

弹幕沸沸扬扬,充斥着溢美之词。

李慕白倒很淡然,并没觉得有啥特别了不起的?

这又不是他后天锻炼出来的本事!

实在没有啥可矫傲的地方?

系统给予了他不俗的记忆力,他也很喜欢古文学,记下难记的古籍并不是难事。

再说他这段日子频繁看相关的材料,一直有准备第一本关于明史的书籍。

记忆犹新下,信口拈来是应有之理。

而且这时候全身心上课,对一帮小孩也实在难有卖弄的心思。心无旁骛的摊开捏着粉笔的手,打趣道:“…「我想,当时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很崩溃,入眼全是这些看花眼的数字!”学生们又笑,李慕白则打比方道:“大家已经知道朱元璋原名叫朱八八。

想来大家尚且不知道,数字取名始终贯穿着老朱家的历史。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这样说有些糊涂~~也就是他的五世祖,叫朱仲八。

生了三个孩子叫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

而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四世祖。他生的两个儿子取名更有意思了;居然叫朱四五和朱四九。”

声音清朗的说出这些名字,学生们不可置信之余也感天雷滚滚。

真的是将数字进行到底啊!

李慕白滔滔不绝道:“朱四九也就是朱元璋的三世祖,他的取名更加衬托出后现代主义;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朱初(吗得的)十啊,作为朱元璋的祖父给朱元璋的劳资取名朱五四,而朱元璋还有几个哥哥,叫朱重七、朱重六、朱重五等等。”话音落下,教室里已是笑声一片。

弹幕也满是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