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416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如果邀请方不是威名赫赫的霸霸,他们现在一定拂袖而去,让节目组知道不尊重老前辈的下场。

只是对于霸霸,真的不敢呐!

现在他们只寄希望于李慕白轻点整他们,别让他们彻底声名狼藉就行。

李慕白没有整他们的想法,侃侃而谈继续道:“虽然这段文字叙述的画面感很强,但我在装垫儿台档案馆找了很01久,都没有找到申报对应的相关文献。

那场比武大会究竟是什么样子?

擂台上的大师们,真的有那么浮夸吗?”

转头看向身后大屏,画面切换,转到了一段他翻找如海资料的vlog“在接下来的查找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相关的文章,都把故事的源头指向了刊载在武魂杂志上的一片文章。

千古一会—-1929年国术大竞技。

这似乎是一本很有权威性的杂志,为了得到更有真实依据的资料,我从旧书网站上淘到了这本杂志。”大呼敬业的观众们并不知道,洋洋洒洒说个不停的李慕白有句话没说。

淘书的钱节目组会报销,且书最终还是他的,一举两得。。

第703章李度李科上线

第703章李度李科上线

“专业,就冲这个点赞了!”

“就喜欢慕白的这份探究精神,李度李科可不是白叫的”“传武中医,一碰就碎[偷笑]”

“有了科学指导,传武能变散打,中医也能出个青蒿素。”“这杂志,是个老营销号了”

弹幕沸沸扬扬,各种见解喧嚣尘上,不断飘过令人目不暇接。

李慕白不知道这一幕,指着大屏截图解释道:“它的出版年份是1986年,背后还印着帝都橡胶一厂的车胎和球鞋广告。

杂志的纸张已经泛黄,但好在整体完好无损。

在1986年的第四期里,我找到了那篇在网络上神秘流传的文章。

它的作者,是一位叫做凌耀华的浙省武术家。

由武术家撰写的发表在武术杂志上的文章,如果在这上面也有那场比武的丑闻的话,那也足够让我们心服口服。”一听如此,观众们无不聚精会神,仔细聆听接下来的揭秘。

武打明星们则脸色难堪了,面面相觑的如坐针毡。

不是说好捧老戏骨,贬低流量明星的吗?

怎么将炮火对准他们了?

要知道,他们赚的钱加起来都没有一个27流量明星赚的多好伐!

仿佛感受不到老戏骨们的怨念似的,李慕白洋洋洒洒不停介绍。

“根据作者的介绍,这场比武吸引了全国上下社会各界的参与。

报名参加选拔的人从民國官员到僧侣,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其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已经68岁的老师傅,年龄最小的是一位只有7岁的初学者。

比武用的擂台,就建在杭城的一处空地上,整体由水泥砌成。

(群1号【6566188196】【1】)它的布局,简直和七龍珠里一模一样。

我甚至怀疑,鸟山明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创意?”

伴随着声音清朗的解说,大屏上呈现出古老照片和漫画对比图,确实非常的相近。

就连那高高挂起的行书牌匾,也给人一种相似的错觉。

不过还没容观众们赞叹出声,李慕白就不停道:“擂台下的四周摆了几千条长凳,为了给赛事筹措经费,大会还卖起了可以抽奖的门票。

在比赛的第一天,就有六万多的观众来到了现场观看这场武林大会。

虽然照片已经模糊不清,但我们大致还是可以看出那拥挤的人潮。

为了吸引人们前来观看,大赛的前期还设立了表演环节。

一时间,从选手到评委,都争相展示自己门派的武林绝学。甚至还有人表演了自行车杂技。”哈哈哈~~~最后这一句莫名好笑,闻之观众们无不笑喷出声。

这武林大会表演自行车杂技,档次感一下子拉低好多。

李慕白亦笑着道:“不过正赛环节还是要正式的多,人们通过一个大铜球来随机分组,还划定了详细的比武规则。”说完再度侧身,指着屏幕道:“而在这篇文章的下半部分,传说中的打脸场面居然真的存在。

都说民间自有高人,在比试的第三天,有一名江溪老僧带着两名徒弟前来观摩。作者的原话是这样的;二徒技痒,屡欲出头,老僧知二徒不济,既自廷身上前要求一比。

上台后,老僧乃先发制人,出手如连珠炮猛击而前。

不过面对老僧的来势汹汹,国术馆的学员胡凤山只出了一拳,那位僧人顿时就头骨塌陷、流血不止。然后,被停在一旁的急救车拉走了!”

别的地方怕律师函警告,霸霸自然是不可能怕的。

因而与李慕白这段很有画面感的话配套的视频,正是同样被一拳KO了的接化发。

仿佛是传承一般,笑声也如约而至。“哈哈哈这……”

“[捂脸]当时恐怕还不知道拳怕少壮这句话”“???头骨塌陷?急救车?这也太扯了吧!”“太老了骨质疏松[滑稽]”

迎着全场的爆笑声,李慕白压压右手道:“根据作者在文章末尾给出的名单,大会的获胜者清一色都是国家国术馆的成员。而江湖上的那些传武大师们,则纷纷折戟沉沙。”

说着摇了摇头,不停歇的继续道:“除了这场罕见的全国性比武大会,在远离大陆视野的港奥地区,还有一场民间比武同样声名远扬。

了解武术的人应该知道,就是发生在1954年的吴陈比武。

这场比武大概起源于两位拳师就太极白鹤谁更能打的一场骂战。由于谁也说不过谁,二人就决定来一场货真价实的线下battle”又是一个现代流行用语,弹幕顷刻间刷满了哈哈哈。

李慕白微笑道:“由于港岛法律禁止武师之间的决斗,于是他们把比赛场地搬到了奥门。

谁也没见过两位武林宗师打起来是什么样子,这场比武因此关注度爆表。光是港岛就有上万人专门坐船跟到奥门,想要一探究竟。”随着李慕白娓娓道来的解说,大屏上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画面。

黑白模糊的视频,人山人海的场面,还有倒着看的字幕,给人一种极具年代感的氛围。“在比赛开始之前,也许你需要了解一下两位大师所擅长的拳法。”

轩然站起身,李慕白比划了一个太极起手式,似模似样道:“太极,大家都了解。

(四个字,以柔克刚。

而吴公仪的吴式太极又有功架紧凑、安静自然、招式严密、细/腻绵柔的特征。

至于陈克夫的白鹤拳,它在南拳当中以凶猛727和灵活著称。

讲究的就是:进如猛虎出林,退如老猫伺鼠。

那么这两位大师之间的比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除了几位事件亲历者的武打明星,在场所有人俱皆一副趣味盎然的表情。

李慕白的讲述生动而有趣,那磁性的声音,仿佛时光的河流,带着她们走进了历史的画卷当中。

讲真,这家伙不开说书频道可惜了!

奈何李慕白对此毫无自觉,《李慕白说水浒》到现在都还拖着,岂能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怀揣这份心思,声音激昂道:“从照片里我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就是一副人山人海的黑白照。

但根据一些后人的记述,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第一回合,吴使出一招七星势,快步跳跃;陈则立即用白鹤拳的‘豹子连还手’密集进攻;吴闪身出绳间,瞬间以‘翻身撇身追’挂击;陈再绕步用‘白鹤兜罗手’,闪电击中吴的腰部。

但吴的太极最善于以力借力,不但没有受伤,反而使出一招‘肘底看槌’击中陈的詾部。”连珠炮说完方才吁了口气,李慕白笑着道:“这些复杂的招式说的我眼花缭乱。

也乍一听起来,这似乎是又一个传奇的武林故事。

但不幸的是,当时人们已经发明出了摄像机。”。

第704章武侠时代就是这么诞生的

第704章武侠时代就是这么诞生的

望着李慕白遗憾的模样,一众武打明星倍感尴尬,恨不得捂脸钻进地缝中再也不出来。

作为曾经港片时代的黄金配角,他们对于这件事知之甚详,也有亲身经历者在场。

那场面,当真是难以启齿!

但是没办法,华夏武术的真正精髓在于兵器技,民间的徒手技一直上不了台面。

再加上清政釜禁止民间比武,于是大家只能闭门造车,结果造出来一堆花拳绣腿。

建国后,国家将徒手技中具有杀伤性的部分提炼出来,成立了一个新的竞技项目一一散打。

于是徒手技彻底沦落,成为了一个表演项目。

作为表演者之一,他们无不是感触极深!

武打明星们有苦难言,李慕白则不停道:“没错,这场稀有的民间比武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而且为了不漏掉这场宗师对决中的任何一个招式,当时的录制组还特意安排了三个机位,打算完整的录下来。然后,让经典永流传。”

讲述这段话的时候,李慕白的态度和语气皆十分中肯,完全是站在一个讲述人的立场娓娓道来。

但不知道为什么?

观众们听着听着,硬是听出了阴阳怪气的味道。

不出预料,弹幕刷满了“哈哈哈”,网友们的情绪非常热烈。

录制现场的笑声同样成片响起,除了武打明星外,所有人无不是趣味盎然的模样。

紧要关头,李慕白没有故作玄虚,讲个不停道:“不过,他们拍到的实际影像其实是这样的。”话落,侧身指向身后大屏。

这时大屏上已经播放起相关素材画面,两位传说中的宗师高人闪亮登场,但他们并没有展现高人风范,也完全没有任何招式可言。

他们的打斗,看起来就像两个普通人在扭打,和平时生活里遇到的打架的人没有两样。哈哈哈~~~看到这一幕,现场顿时爆笑如雷,弹幕亦刷满了调侃。“窝草,这也太尴尬了吧[捂脸’。]”“人间真实,太真实了哈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这个不就是菜市场打架吗?”

讽刺打趣的弹幕此起彼伏,现场亦是各种讨论声不绝于耳。

几位武打明星尴尬坏了!

镜头扫过那里,一个个尬笑着如坐针毡。

迎向几位老前辈怨念的眼神,李慕白摊摊手道:“从局外人的视角来看,他们就好像楼下的大爷大妈一样,在挥着拳头乱抡。更尴尬的是,当时的电视台为了凸显其中的武术氛围,还额外配了特别违和的打击声。”哈哈哈~~~笑声变得更加热烈,甚至一度打断了李慕白的陈述。

无奈耸耸肩,他只能压压手示意观众们稍安勿躁。

这才哪到哪儿,等待会儿上感情的时候再鼓掌也不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