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582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这时,平板里传来女旁白好听的声音——[据了解,《陪伴》的幕后也充满着和歌曲一样温暖的故事。

……0《新闻30分》主播欧阳夏澹,讲述了她与母亲之间的陪伴。

只要应允了母亲回家吃饭,不管工作到多晚,都会回家,吃着妈妈给她留的饭菜,这种陪伴是她的工作动力和精神支撑。]褚殷也在听,听完后低叹道:“平凡如一笔一划,那个有你有我才够完整的家,千金都不换。

写的真好!

慕白,你不做文人可惜了!”

指了指自己鼻子,李慕白谦虚摇头道:“我充其量算有些歪才,可静不下心写文章。”

“你静不下心都这么厉害了,作品入选大学语文,随便说说就出口成章,网上满是你的满分作文素材,真静下心那还了得?”褚殷故作打趣,待李慕白笑着摇头时,询问道:“诶,这次担任《我是演说家》的飞行嘉宾,有没有准备腹稿?”“所谓飞行嘉宾,其实就是个夸人的角色,准备啥腹稿啊。”

解释着自谦了一句,李慕白官方互捧道:“教授在演说家的演说视频我都看过,听的人热血沸腾啊!”

“真的吗?”

“《老祖宗的智慧,告诉你华夏为何这么强大》,还有一个是《教你幸福经济的秘密》,对不对?”目露惊讶,褚殷不可思议道:“还真看过啊!”

“当然看过,我可是您的粉丝,虽然有些观点并不是那么一致。”一。

第997章立场问题不容退缩

第997章立场问题不容退缩

国内众多国际问题学者当中,金璨荣、张维炜、陈萍、沈艺教授属于第一阶层,是广受网友喜爱的超级大咖。

褚殷、张雪嵩等年轻学者则属于第二阶层,因为频繁参加综艺节目录制,网红学者的既定印象无疑更重。

当然,他们的履历堪称彪悍。

储殷,华夏人民大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比立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交换研究人员、比立时欧洲大学跨区域整合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著名的经济学家、国际问题学者。

华夏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壹带研究所副所长、壹带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著有《转型社会的法律治理:基层法院的结构与运作》、《嬗变与论争:公共治理转型的焦点问题》等“九一零”书籍。

这两本书全方位地展示了目前华夏面临的困境与希望,并尝试用学者的眼光提出一些解决议案。

(而相比这些辉煌的履历,褚殷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在《奇葩说》上的表演。

事情发生在一个星期前的最新一期《奇葩说》上,李慕白参加《我是演说家》时,就被记者逮住询问相关问题。

一直以来,马東在《奇葩说》上都是八面玲珑的。

他会给嘉宾和其他导师挖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坑,也会在现场有火药味的苗头出现时及时浇上一盆水。

他从来都能很好地拿捏分寸,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让嘉宾有点牙痒痒,却不至于难堪。

马東是圆滑的,但不如他的身材油腻。

即便他那样歇斯底里地打广告,也不讨人嫌。比起总是想偷偷卖点知识和焦虑的罗镇宇,马東的观众缘甩他八条马路都不止。

但最近这一期《奇葩说》,褚殷教授站起来发言的时候,马东的态度非常严厉,几乎可以用强硬来形容。这让人非常不适应。

这一期的论题是:恋爱多年我却恐婚,现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吗?

很有趣的是,正方的黄执钟、汝晶,反方的傅首迩、邱城,都站在了大龄未婚女青年的立场去打辩论。

这场反方吃亏在开辩前大多数观众站在了反方的立场。

对于墙头草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奇葩说》,开辩前一面倒几乎注定了多数立场一方的失败。

无论是黄执钟,还是邱城,都看清楚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都选择最能打动女性的观点去辩论。

《奇葩说》,本质上是一档给年轻人看的节目。

当比赛结果尘埃落定后,褚殷教授站起来发表不同意见,就显得非常格格不入。

他说大家都把不结婚当做个性的鲜放,在这个个人主义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很强大,所以不需要结婚。

但是过了五十岁,你有另一个想法,你需要有人帮助,四十五岁失业了怎么办?

六十五岁以后进了养老院,没有孩子来看你,你知道护工会怎么虐待你嘛?

五十岁以后,你像这些成功人(指马东、蔡康咏等人)一样,一个人飘在社会上的概率是很小的,你需要一个人帮你一起走。婚姻就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这段话特别耳熟,在场的大龄未婚姑娘们可能经常听爸爸妈妈,七大姑八大姨这么说。

因此褚教授这话特别不讨喜。所以黄执钟他们没有采用他的观点,采用了的话就铁定赢不了。

可是比都比完了,褚殷为啥非得说呢?

他不知道自己会招人烦吗?

非也。

褚教授这话有点冒傻气,却偏要说,是因为整个现场都沉/浸在一种“反婚主义”的气氛里,难以自拔。

而这档节目是会被很多年轻人看到的,这很危险。

作为国家培养的智库代表,他有责任有义务纠正这样的不良之风。

可马東是怎么回应的呢?

讲真,很多人从未见他如此摆明车马地反对一个人,抨击地不留情面。

马东说:我特别不喜欢褚殷说的“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当我来代表大多数人告诉你这个世界的真相的时候,极其危险。

因为我们无法预测自己五十五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所以我们无法代表大多数人。

褚殷回答:但是我们有统计,有概率……我们在三十五岁以前觉得自己不是大多数人,可是过了五十五岁,你很有可能就是大多数人。

这个时候马东说:不对,是因为你从来都只是大多数人。当你觉得自己是大多数人的时候,少数人是谁?

这段话是非常不礼貌的,带有一种俯视的感觉。

李慕白不晓得这事儿,听完记者的讲述,思索片刻后还是开口了。“成为大多数人,是一件值得被鄙视的事吗?”

注视着镜头,李慕白再度反问道:“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像马东老师、像蔡康咏老师一样,随心所欲肆意地过一生,而不被金钱、亲情、爱情所困?这个世界的真相,为什么要由大多数人来告诉你?”记者眼睛发亮,知道自己逮到大鱼了,他要火了!

(『若1水1首1发』【16566188916】【300031141127】)李慕白看见了记者的表情变化,但他依然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时代的洪流在哪里。

不远的将来,以高肖松、马东为首的《奇葩说》集团会彻底臭了名声,他们会成为公知的大本营之一,成为贩卖焦虑和夹带私货的最大营销号。

记得前世连央媒都多番出击,自己这个爱国耿直boy又有啥不敢的?

再者说了,自打他和高肖松的矛盾爆发,马东和奇葩说选手集体站高肖松后,他01们就没啥交情可言了。

身为国家大力栽培的国家队,遇到这样的立场问题,他当如褚殷一般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心中这般想着,顿了顿继续回答道:“恰恰是因为大多数人最后都成了大多数人。

很多20多岁,30出头的年轻人,觉得自己能赚会花,无所不能,干嘛要结婚?干嘛要考虑养老?干嘛要生孩子?

上班上得好好的,一言不合就要辞职,背个包就出去旅游了,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无所畏惧,潇洒地不得了。

你跟他讲,要结婚,要做人生规划,要稳定,他翻你一个大白眼:凭什么?

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年轻嘛。

可是后来我慢慢地理解了,其实自己就是大多数人。”

第998章婚姻是英雄的坟墓?

第998章婚姻是英雄的坟墓?

你丫的才二十多岁就明白了,是不是有些早了?

果然婚姻是英雄的坟墓,美人是英雄的致命毒药,深陷其中就再也无法自拔。

采访记者心中暗暗腹诽,面上则把话筒的角度调到最佳。

管他李慕白大彻大悟不大彻大悟,只要接受采访时敢怼马东就行,这样前央视名主播与后央视名主播、公知和小粉紅的对线委实难得。

马东算不算公知?

李慕白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宿命,世界正在走向下螺旋,过去的荣光变成现在的黑历史,因而评判一个人不能一言以论之。

毕竟现在的人有多厌恶公知,以前的人就有多崇拜公知。

那时候国家积贫积弱,加上了解世界的信息渠道匮乏,使得以前的人们极度媚外,成为了整整一代人的通病。

马東属于那一代人,因此他特别崇尚梦想中的自由主/义,他的《奇葩说》就自始至终宣扬着这一论点。

当然他也算不上恨国公知,应该只是反体製,他本心应该还是希望国家好的。

27通过他的微博便可看出,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理性客观独立思考让人可以见识到自由派的魅力,而且他也会分享一些他心路历程改变的过程。

相比之下,你再去看一些夹带私货的东西,自然是很难下咽。

而最最重要的是,代表精英阶层的马东和普罗大众不是一类人,这也是高肖松直播翻车,连带着他都被骂出翔的原因。

因为本质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他们被某些知识分子背叛了。

无论高还是马,你只要仔细看他们的节目,细琢磨他们说的话,就知道他们虽然喜欢讨论和思考,但对教育老百姓没有兴趣。

从内心里他们认为自己脆弱又宝贵,和普通人不一样。

对于普通人朴素的道德和情感,包括爱国情怀,他们从来都只带着不屑甚至是揶揄的目光来审视。

这可能源于他们文教类二代的身份,既看得到顶层权贵的人生,自己又没多少财富资源有关。

总之是既对强权表示警惕,又不屑与人民为伍。话里话外自然要崇洋媚外。

把他们和窦闻涛比,就知道不同在哪。

在大人物眼里,他们是与众不同贴近年轻人的知识分子,可在后韭们已经发现了,这帮人压根没想说点什么,就是来赚钱的。

最后,时代变了。

现在抖音快手B站比优酷爱奇艺影响力大。以及,局座挨骂的时候你被捧,局座受欢迎的时候你就该挨骂了。

心中念头纷飞,李慕白在记者期待的眼神中不停道:“我很多朋友都跟我诉苦,说年轻的时候要去闯,要去做各种挑战性高的工作,哪怕不稳定,哪怕996对父母考公务员的建议嗤之以鼻。

很多朋友成为父母后,才发现孩子要接送,家庭要兼顾,又怕失业,希望有稳定的收入,转过头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公务员,少吃点苦,少一点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