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603章

作者:剑仙你太白

顿了顿,在李慕白聆听的表情中,郭德刚解答道:“也是从民间来的,是民间的智慧。

比如说同样一件事,你能想到我也能想到,你想到之后你顺手发一个微博,你说你写出去了,我没写出去,你说,这东西是你的?是我的?谁规定那个东西就不能别人用?”

(『1』1【65616118896】【30010131141217】11)这一段老郭说的颇为错乱,显然是被李慕白的问题给难住了。

毕竟作为文艺创作者,原创才是实打实的口碑,是功成名就的功勋章,做裁缝是会被人耻笑的。

老郭说的谦虚,其实他一直在向传奇看齐,所以这一点对他特别致命。

尤其春晚的逼格这般高,全原创不精彩都是罪,更遑论这么高逼格的舞台上当裁缝。李慕白若有所思,追问道:“您的意思就是说?”

不给他说话的机会,郭德刚打断道:“你比如说我有一个小包袱,小笑料特别好玩,我发出来,我写上了27这个买五千,谁动了谁就如何如何,这都要讲在前面的。

(我曾经在好多节目我也提过,我说我愿意买。

还有一点就是这个东西不是说拿出来念观众就能听,拿出来就能卖钱。

那个网络上的东西它是菜地,白菜、萝卜。

我是厨师,我拔一根萝卜出来,切了花、片好了,用我的手艺把他做成菜,拿到桌子上买一万是我的本事。

而你的萝卜是三毛。

并不是说我拿了一个萝卜买了三万,所以关键是你用的巧。”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老郭这一段不能说没道理,但总给人一种偷换概念的感觉,有种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来的憋闷感。

没让他们多想,李慕白代替他们问出了心声。

“很多人拿您和赵本售老师相提并论,而赵本售老师最让人赞誉的一点,就是他堪称金句制造机,每一年他的小品都会诞生新的流行语。”

眸光灼灼的盯着“笑眯眯”的郭德刚,李慕白声音好听道:“比如说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你穿个马甲我照样认识你、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等等。

数据证明,赵老师一共上了21年春晚,一共演了342分钟,观众笑了935次,平均每24秒笑一次。

最成功的白云黑土系列,一个小品看下来能乐五六十次。

而您的《败家子儿》,16分钟,台下的观众只笑了10次,还有很多只是礼貌性的鼓掌。

13年春晚的时候,您和于慊老师的休息室正是赵本售老师的专用休息室,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资格的传承。但好像,您的答卷并不合格。”话音落下,满场皆惊。

相比之前的问题,李慕白这个问题更为致命,可谓一下子就击中了老郭的命门。

老郭这次沉默了将近六秒钟,方才表情严肃的回答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走了穿红的来挂绿的。

我特别不愿意跟赵老师在一个位置上来比一下。

今天之前有媒体也问我,我说首先赵老师在这个舞台上、几十年给观众带来很多欢乐,功不可没。

我说不能比是第一,第二来说呢,艺术种类不一样,人家是小品我们是相声,你要拿我去跟说相声的张三李四去比一比,我倒很愿意。

但是为什么没人拿我去跟舞蹈比?

你不能说是语言类的就一起比,那四个主持人也是语言类的,对不对啊?

所以这东西不能比,更不必去比。人家已经很辉煌了!”

见李慕白斟酌用词,老郭赶忙不停道:“是,我在相声这个舞台上我也从艺三十几年,但是在春晚这个舞台我就是一个新人。”笑了笑,李慕白右手比划了一下,提问道:“看到这种无法改变的交接,心里会有感慨吗?因为也许,你也会被别人替代。”

话题终于不再尖锐,钢丝们松口气的同时,弹幕吵的也更沸腾了-“[懵逼]说实话,易地而处的话,李慕白一句话就能把我给问懵咯”“赵本售确实牛笔,永远滴神”“问的好犀利,回的好厉害”

“李慕白果然不简单,这个采访水平真高”“面对面的访谈,问题都是这样问的”

“弹幕别争了,这就是一场高手过招、十分精彩的访谈”

弹幕议论纷纷,节目也行至最后。

老郭感慨一声,笑着道:“这很正常的事儿,春晚舞台日后发生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也许这一辈子可能就上这一次,我也可能俩人一起上好几十年,这都没准的事儿,这不是我能左右的,那是别人的事儿。”

嚯,这是在提条件呢!

聪明人已经听出了老郭的弦外之意,明白他这么说是在给春晚节目组喊话:想让他年年都上,就要给他更高的自由度。

其实之前他没好意思说,他在小剧场的作品也是非常逗笑的,平均一场能逗笑观众几十次,不然他也不可能这么受追捧。

关键是要给他自由度,不能条条框框的限制他,那样他只能尬抄一些网络段子,上演一场万众期待却又平平无奇的演出。老郭不停道:“但比如在相声的舞台上,老话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武林中一辈新人换旧人,很正常。”

VCR——【在春晚结束后第三天,从940正月初三到初四,郭德和于慊在天肆市人民体育馆登台表演,这一由德雲社担纲的商业演出已经持续了三年,场面依旧火爆。】画面切换,李慕白提问道:“上春晚之前和上春晚之后,有没有变化?”

问题问的轻松了,郭德刚也恢复了他之前的调调,嬉皮道:“就大了一岁呗,我就是那几天的生日。”李慕白:“这是开玩笑了~”

郭德笑着点点头,恢复正经模样道:“我之前演出过最多的场合是十万人,大连体育场。

我演过,我知道,哦,体育场是那个状态。

演的更多的是体育馆。

我各场我都试过了,我都知道怎么演,我唯独春晚的舞台我没演过,我要试一试,在这个舞台上这样演出,是蛮赶路,底下老有一个举着表的定点,看着几点几点了,我还得想。

而且那天除夕夜春晚的时候,我是一边演一边自己摘词。

你不摘词的话时间不够,你既要保证这个节目全演完,不然我说了一半下去我怎么办?

我要把故事全说完,但当中你必需要摘,嘴不能停,脑子还不能停,随时还要想:我把这儿摘了,那个跟这儿怎么能接的上呢?这是一个急智,啊!”

李慕白微笑:“这算不算考验?”

“这就是一个考验,演完,我说嘿,真好玩!”。

第1039章传奇晚年都抠门

第1039章传奇晚年都抠门

【2013年春晚,郭德、于慊上台表演相声《败家子》,时隔五年后接受央視《面对面》访谈。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分钟时间,郭德刚却谈到了很多方面,多多少少都让人感叹,经历了人间世事,看尽了世态炎凉。】不出预料,本期《面对面》播出后,“郭德刚李慕白”迅速成为了网络关键词,引发了與论热议。

也不出预料,以老郭的肚量和雅量,决定了他很难善始善终。

这不,节目刚播出第二天,一条发布于一个月前的微博就突然诡异般广泛传播起来。

微博是郭德刚妻子发的,内容是最新德雲社家谱。

该微除了家谱,并配文“该清的清,该驱的驱。所谓的清理门户,是为了给好人们一个交代。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以忠正为本。

留下艺名带走脸面,愿你们万里鹏程。从此江湖路远,不必再见。”

看词明意,很明显,这是班主夫人对那些选择离开德雲社的弟子不满的心情体现,认为离开德雲社的都是白眼狼。

按道理来说,这样言辞犀利的文章一定会引起媒体关注,吸引无数吃瓜群众前来围观。

只不过德雲班主夫人“藉藉无名”,她的存在亦很特殊,是个人都知道老郭有一贤妻,少班主有一后妈,但至于是谁,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清楚。

因此班主夫人发的微博鲜少有人知晓,更何况她还是用未认证过的小号发的。

只是在这关键时刻,这条微博居然成为了点燃火药桶的那颗火星,出乎了老郭等人的预料。

而不出他们预料的,是曹姓弃徒马上微博回呛。

【你可真有意思,从来不敢指名道姓,一贯含沙射影,就因为不再给你赚钱了,你逼走了我们,现在你栽赃陷害,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在我身上,对我们赶尽杀绝,置我们于死地!】

这条微博发布当晚,曹姓弃徒又发表长文“是时候了,也该做个了结。了”,怒斥老郭七宗罪!直斥其见不得光。

除了曹姓弃徒所列举的“罪名”,很多人也爆料老郭抄袭,一时间居然形成了人人喊打的局面。

以老郭睚眦必报的性格来说,按道理他不可能默不作声。

可与以往的理直气壮不同,这次,他道歉了的。

因为他与于慊搭档表演的相声新作《屌丝青年》,被发现段子几乎全部来自于网络。

经整理发现,20多分钟的《屌丝青年》几乎原封不动抄袭微博段子达13处之多,抄袭比例超过80%面对汹汹與论,老郭随后发表了致歉微博,表示笑话来源于热心观众打印好的素材,知情后“郑重道歉”;并《屌丝青年》已经完成20版本,摘除了所有微博笑话,并承诺如有侵权欢迎要钱。

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致歉对象,并随即拉黑原作者,从而引发了段子作者们的集体不满。

事件目前发展到这一阶段,后续如何走向暂时不得而知。

不过以李慕白前世的记忆为依据,他相信“砸锅派”这点手段还难不倒老郭,这位爷可是在骂声中发展壮大的实力派。

再者他也懒得太关注这些狗屁倒灶的事,他自个儿的事情都忙不完,哪还有心情管这些。

这不,因为他在采访中拿赵本售和郭德刚做对比,并列举了一些别人从没列举过的数据,引起了刘老根大舞台的兴趣。

要知道赵本售在央視的人脉可不低,一旦他感兴趣了,成型的可能性就不会低。

很快,就有总台一套的高层找上门,希望制作一期赵本售的特辑,且希望由李慕白担纲旁白。

这位是慎台的左膀右臂,曾经对康晖还有知遇之恩,他亲自上门撮合,李慕白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面上笑吟吟握着王姓高层的手,心里只能独自无奈的苦笑连连。待王姓高层离去,方才感慨道:“名利动人心啊!”

稍微有点学识和修养的人都知道,从婴儿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上开始,每一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

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往自己的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

只做加法的人生注定是很悲哀的,想要改变,就要逐渐的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

这样做就是做减法,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心灵的负担。

成功人士都懂这个道理,但涉及到自身完全就是两个样子。

其他的累累例子姑且不论,单单娱乐圈“…r老而弥坚”的代表就数不胜数。

明明已经功成名就,财富和名誉俱皆不缺,可为了闪闪发光的金坷垃,还是在晚年放下身段和尊严,疯狂的接拍烂片和商业片,数量比年轻时候都多,败坏着仅存的那些观众缘。

本山大叔也难以幸免,他真的老了,双鬓苍苍,这样的人还在为了名利而呕心沥血,可谓大佬界楷模。

还有,种种传闻都述说着一个道理:越到晚年,本山大叔越爱钱!

其实本山传媒和德雲社的境遇差不多,老郭时不时和弃徒在网上撕壁,本山大叔也面临着光杆司令的窘境。

因为抠门等等等原因,诸如小沈杨、宋晓宝、小沈龍都离开了赵本售独自发展,无声诉说着本山大叔只认钱不认人的做派。“星爷抠门,本山大叔抠门,老郭也抠门,咋传奇都抠门?”

挠挠鬓边短发,李慕白担忧道:“不知道我老(诺吗的)了能不能变豁达,要是也钻钱眼里,那我岂不是愧对金手指男的身份!”这般想着,马上又哑然失笑。

除非他以后自己出去单干当老板,不然这辈子就是人民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哪用得着忧愁和手下的关系。

就算他以后身居高位,给手下开工资也是单位的钱,根本不会心疼的好伐。

代入自己,简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正想着,办公室门哐哐被人敲开,旋即刚强那沉稳的身影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