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塔罗斯舰队的奇妙冒险 第607章

作者:奥蕾迦娜00032

“艾丽西亚,这个看起来有点难啊……”

而在她身边的艾丽西亚·尤古多拉希尔已经脱掉外面的大袄,露出穿在里面的猎装——那是看起来带有游牧民族感觉的短衣。不仅如此,她还摘掉了尾巴上的毛线套,并将耳朵再次高高竖起,左手拿着弓,右手握住三支箭矢,视寒风为无物。

那样子看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的确,尤古多拉希尔枢机卿平时缺乏锻炼,但是从小就习得的箭术仍然没有轻易忘记。毕竟对于贵族来说,这属于和交谊舞同等重要的技巧,属于一种礼仪。她将第一根箭矢搭在弓上,慢慢的拉开,箭杆在扳指上轻轻划过:

“数万年前,卡塔里的先民用这个爬到了食物链顶层,我们用这个猎取食物,互相争斗……”白嫩的手指勾住弦,被拉满的弓发出轻微的声响,她双眼睁得圆圆的“我们的文明诞生于战斗与竞争之中,而那时的生活方式,到现在以【文化】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奥蕾迦娜看着她的动作——她左手握弓,但是箭杆却搭在弓的右边,这和印象中的好像不太一样。

记忆中,《指○王》里面那个尖耳朵,好像是把箭搭在左边来着?

艾丽西亚深深吸了一口气,寒冷的空气进入肺部,让人觉得精神一振。下一瞬间,她猛地抬高角度,对准斜上方松开弓弦——

悦耳的弦音还未消散,第二箭已经瞄准正前方射出。

那是惊人的速度,两声弦响几乎叠在一起。第一支箭划出抛物线,而第二支则以几乎是水平的角度向前飞去,明明是分开射出的箭,两支箭却几乎同时中靶,第一支斜斜的插在第二圈上方,第二支箭则射中了中心,发出沉闷的钝响。

“哦哦!”奥蕾迦娜睁大了眼睛,她早就听说过卡塔里人擅长弓术,但是没想到艾丽西亚都有这样的技巧,她由衷的赞叹道“好厉害!”

原来如此……这是只有把箭搭在右边才办得到的事情。

如果左手握弓还把箭搭在左边,上箭的时候必须将有一个交叉的动作,是没有办法做到这种水平的快速射击的。(注①)

隔壁长得很像会射箭的尖耳朵伊普姆人都没有这种技术的——等等,卡塔里人也是尖耳朵对吧?竖在头顶上那两只?

这样想着时,艾丽西亚又第三次拉开长弓,她换了一口气,屏住呼吸,头上的耳朵轻轻抖动了一下,双眼眯成一条缝。她的双手平稳的就像钢铁所铸造,湖边的寒风让她主耳上的茸毛微微晃动,等到风止息时,她轻轻松开紧绷的弓弦。

头两箭的箭头是细长的锥状,而第三箭则是宽而平的猎用箭头——在古代,人们用这种箭头来狩猎,只要击中,这种如刀一般的箭矢就能造成比锥状箭头更大的伤口。可是现在,它的目标并不是慌乱的野兽,而是更加难以击中的目标……

第二箭的箭尾。

它以略微下落的角度,击中了上一支箭的尾羽,就这样一直线的切了进去。木质的箭杆被斜斜的割开,等到中靶的钝重声响传来的时候,半支箭杆已经悠然的落在了下方的雪地上。

你是罗宾汉吗喂!

奥蕾迦娜目瞪口呆——你要说专门的运动员或者以此为生者射出这种箭来,她倒是不惊讶,但是这猫是干啥的?大贵族,日常工作是叼着小鱼干坐在办公桌前面批阅文件盖印章,一坐坐一天的那种。结果居然拿起弓还能花式射箭?

而旁边的人只是普通的喝彩而已,并没有觉得很惊讶……难道这种技术在卡塔里上很普遍吗?!

仗着自己也长了尖耳朵,就在天赋点上乱来的家伙!(指)

奥蕾迦娜看了看那只奶牛猫,正看到她在妹抖的帮助下哆哆嗦嗦的把暖和的大衣穿回去,还有尾巴套……这部分印象倒是很还原。

“你来试试?”重新把衣服套回来之后,艾丽西亚再次把头上的耳朵耷拉下来了,她一边往手中呼出热气,一边小步走到奥蕾迦娜身边,催促道“试试看?”

奥蕾迦娜举起弓——没有瞄具让她感觉总有些不自在……好吧,不是不自在那么简单,而根本就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而且这具克隆体是日常用的,没有植入辅助计算的植入体——就算植入了也没有用,她非常清楚数据库里头肯定没有弓箭的参考数据。

拉开弓弦……慢着!这个是给箭矢提供推力的,如果是枪的话,那就相当于药筒的装药量对吧?把那个靶子当做目标的话,拉到多少为合适啊?还有风向,重力,这些应该怎么算?

索性,她将这些复杂的东西全部抛到脑后,凭感觉对准靶心,松开弓弦。

旁边传来一阵有些诧异的惊呼……

箭矢大大的偏右了……

三十米的靶子出现五米多的偏差,的确蛮值得诧异的。如果是宇宙战这样,三百公里互相对炮时,有人打出的光束离目标偏了五十公里,那指挥官都要跳起来骂娘了。

“唔……”她讪讪的放下弓,有些尴尬的笑道“偏的好远啊。”

而艾丽西亚却微笑着上前,一手扶住奥蕾迦娜的左手腕将弓抬起,一手轻轻放在她的右肩上:

“来,”两人的身体很自然的贴近,猫咪的声音就在耳旁响起“双眼紧盯靶子,则靶一而箭二……”

“呜咕?”这种亲近虽然有些突然,但是奥蕾迦娜并不讨厌。

她的声音亲切而柔和:

“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就是这样教我的,她说,拉弓如同治国,最重要的是无论何时都盯紧前进的目标……当你盯紧那个目标的时候,原本摆在眼前看似唯一的那一条路——也就是箭头——就会产生虚像。”

的确如此,奥蕾迦娜感受着透过衣物传来的体温和触感,眨了眨眼看向靶子——当注意力集中在靶子上时,箭头就分开成了两个。这是立体视差带来的结果,由于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使得左右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误差。

当观看一个物体时,物体的映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形成单一,清晰的物体,大脑会根据视差来帮你计算远近。当注意力在靶子上时,近处的箭头便会出现双像。

“但是,这些虚像并不是正确的道路,它们太过极端,极端会导致歧途……”她温和的指导着,用肩膀顶了顶奥蕾迦娜的背部,让她直起身体,然后将脸颊贴在一起“只有隐藏在两个极端中间的道路才是正确的,但它并不容易被发现,你得用心去计算,用心去感受。”

只看近处,就会被看似唯一的一条路所限制,所以要盯紧目标。

但是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又会被极端的思路所蒙蔽,因为‘极端’是最容易被理解的,但这并不一定就是正确,所以要慎思,明辨,以现有的方法为框架,从‘无’中找出那最正确的路。

奥蕾迦娜不由得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吗?

经历了漫长岁月所凝结起来的智慧,融会贯通到一项从古至今的传统之中,一直传承下去。那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方面的珍宝。

“把两支箭的中间对准靶心,用耳朵感受风向,尾巴保持身体平衡……”

“咱可没有这么方便的耳朵和尾巴哦。”

“那让我来帮你好了。”她轻轻一笑,靠的更紧了“握住弓身,左手伸直……”

艾丽西亚慢慢调整着奥蕾迦娜的手势,她将弓略微向左拨了拨,轻声说道:

“就是现在。”

奥蕾迦娜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手尽可能的不要摇晃,然后松开弓弦。

伴随着沉重的弦响,箭矢划出弧线落向目标,最终落在了靶子上——只是第二圈,并没有落到中心。不过这和之前偏差五米多比起来,偏差二十厘米已经不是个事儿了。

“中了!”

“感觉如何?”

怎么说呢,这感觉很难以描述,奥蕾迦娜想了半晌,脸上露出愉快的笑容:

“和枪完全不一样,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

“对吧~再来一支!”

“嗯!”

老实说,和她在一起时,并没有轻小说里面写的那种胸口驯鹿乱撞的感觉,有的只有平静,放松和淡淡的温暖。这就好像在外面打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驾驶满身疮痍的战舰回到港湾,当港口区的固定架固定在船体上的时候,那从心底里涌出的安心感。

这种安宁的感觉让人无比的沉醉其中。

在卡塔里的阳光下,奥蕾迦娜站在雪地中,再次将箭矢搭在弓弦上。

————————————————

玛尤·飞鸟站起身,将戴在脸上的多功能目镜一把扯下:

“呜哇……”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沮丧“这东西彻底没救了了啦!”

此刻她身处一片黑暗之中,头灯照到的地方,到处都是烧焦和熔毁的痕迹。

这里正是‘大裂缝’内部——终焉世界号当时在大裂缝出现能量爆发时,切除了动力炉的连接,然后将这个设备拖回到了港口,找了个地方放着,一直等到内部冷却完毕后,探测工作才开始进行。

但这可不是个小工程……这个东西是个四公里以上边长的立方体,在这里头探查是个什么概念呢?

日常的举个狸吧——重庆酉阳的桃花源景区的伏羲洞,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发育的纵向洞穴系统,是个天然溶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顶上有坝、坝中有槽、槽中有漏斗、盲谷、盆地、暗河、溶洞、峰丛,你要啥有啥。全长多少呢?

两千四百六十二米。

要是在里头迷路了,又没灯,人估计要给吓个半死。

‘大裂缝’里头给一发能量爆发炸出来的坑道,蜿蜒曲折,比这还要长不少……

很多第一次参加这种工程的技术人员,开始明白为什么科学家的工具包里头会有即热式军粮,睡袋和便携式厕所了。同时他们还被前辈告知,之前在研究深暗虫的内部构造的时候,大家甚至还要会开挖掘机。

科研也是重体力劳动.jpg

这些天来的工作,并没有取得大家想要的成果——内部组件大部分都在那一次电涌中烧毁了,找到的储存器基本上和融化之后放冰箱里又冻起来的冰棍没啥两样,反向导数据完全不可能。

老实说,弄到现在,就连当时是哪个组件故障导致的能量爆发都不知道……那东西甚至可能已经在那时候喷出去掉恒星里头了。

“能还原到这种程度已经谢天谢地了。”战争之镰坐在洞口旁,手边放着三个计算机,上面的数据不断翻滚着“啧,当时要是时间稍微宽松一点,就直接破解了……”

“当时真该把核心怎么工作的先搞清楚……”铁皮人还挂在绳子上不断往下头降,简直像是搞溶洞考察的户外探险家,一组滑轮固定在她的义肢上,由思维来控制上还是下。

“当时要急着用啊。”

这并不是谁的过错,不如说大家都有好好忍住欲望,做出了对的事情——如果当时真的选择全力去吃透这个技术而不是第一时间去研究怎么实用化,很有可能这个时间点上,那颗恒星已经成超新星,现在正在不断扩大,把一个又一个星球笼罩在灼热的火海中了。

但这并不能阻止所有参与了这个项目的技术人员都对着这个大洞以及下头烧蚀出的坑道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要不先放着?我们说不定有哪天会连到哆啦A梦的世界,这东西用时间包袱皮就可以修好了?”

“你做梦去吧,要是那个蓝胖子存在的话,打虫子这件事就是大雄他们的活儿了——应该一个剧场版就能解决?”

“我觉得这问题太大,一个剧场版拍不完,大概得两个。”

那已经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蓝胖子剧场版两部才能解决的问题得有多可怕啊。(捂脸)

“唯一能搞懂的,也只有这个组件了。”把蓝胖子的话题放到一边,战争之镰检查着下面的工作人员刚刚发回来的报告,他们正在把一个设备拆下来往外运“把干涉波在一定距离束缚起来,形成一个‘罩子’的设备。”

在其他的设备都大面积烧毁的情况下,这个装置只有表面受到了损伤,内部结构依然完整——

“因为这东西爆炸发生的时候根本没在线,外表的散热设备也做得很好,感觉像是设计人员在上面投注了大量心血的东西,但为什么没在线呢?”

联想到了罗马人曾经告诉自己的情报,战争之镰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

“我似乎察觉到了真相……”

“什么真相?”

罗马人当时提到过,这东西大家本来以为是个罩子的,结果却变成了全领域压制型,结果在经过检查后却发现,用来把干涉波束缚成罩子,花费了大量精力小心制造的设备却根本没有在线,结果成了最后仅有的几个保存下来的完好部件之一。

当年到底是出了啥事,才导致这个最关键的部件没上线就开机了啊!不过都炸成这样,想要推算出当年的蛛丝马迹也不可能……只能就这样当成一个千古悬案了。

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谈下去:

“算了不说了,太悲伤了……话说32那货呢?还在挖矿?”

“不,她去卡塔里体验当地文化了。”铁皮人的声音从通讯中传来,似乎已经到了足够深的地方,声音无法轻易传出来的样子“反正最近没什么事,就由她去吧。”

“打完仗之后,从上到下都开始散漫起来了……”

不过也不坏就是了,长期处于临战状态,神经绷得太紧,是需要缓和一下才行。

他非常希望,这段时间能够持续的长一点,给大家——特别是后勤一些休息的时间。至少在下一次战斗的时候,大家要恢复到万全的状态。

这样想着,战争之镰将手头的工作放到一边,大大的伸了个懒腰,随意的躺在‘大裂缝’的上层护板上。就这么稍微躺会儿吧,躺到下面下一批次的消息到来为止。

刚刚这么想,面罩上就出现了一个接近提示——那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速度却很惊人,探测器一下子就读到了那个极富代表性的能量反应。

BUSTER MACHINE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