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亡国君 第145章

作者:流云天

【正统年间,瓦剌的实际统治者——太师也先,带着他的儿子来到大明求亲。】

【由于明朝对于来朝贡着,皆会翻十倍与已返还,而且还是按照人头数进行的。】

【也先为了骗取高额的赏赐,不但将五十人的使团扩充到两千人,还对大明朝廷汇报说是三千人!】

【但这一情况,却被王振发现。】

【看着这巨额的赏赐,他也动起了歪心思。】

【于是……】

【他在按照实际人数发放赏赐时,以三千人的人头从国库中取用,却在发给也先时进行了克扣。】

【这消息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也先的耳中。】

【也先回到瓦剌后,便以此为借口,挥师南下,直逼大同,威胁到了皇城北京。】

【按理说,此等事情,必定是由相关的将领负责防守反击。】

【但朱祁镇不同。】

【此时的朱祁镇年少轻狂,血气方刚,正是打算一展拳脚之时。】

【在王振的蛊惑下,当下就要御驾亲征,势必给这瓦剌一点颜色瞧瞧。】

【一听这消息,满朝的文武大臣坐不住了。】

【以吏部尚书王直、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大臣拼死相劝,更是放言“六师不宜轻出”。】

【这一度也曾让朱祁镇有所动摇。】

【但在王振的连番怂恿之下,朱祁镇最终选择了无视众臣的意见。】

【正统十四年七月,他一意孤行的让弟弟郕王朱祁钰留守京城,自己则是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二十万军队,御驾亲征。】

【为了皇帝的面子,朱祁镇更是对外号称这军队足有五十万之众。】

【但,很快,他就将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决定究竟是多么的糊涂!】

………………

旁白到此陷入了一阵沉静。

而画面上,却是朱祁镇八抬大轿的行进在万军之中。

大军行走的很慢,朱祁镇甚至有闲心观赏起了沿途的风景。

在他的心中,北方的蒙古鞑靼终究是不通教化的蛮夷,根本不可能是自己二十万大军的对手。

可得意的他却没有看到,这支军队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

没错!

哪怕现在才刚出京城,这支大军的粮草也没多少了。

为了在短时间内集齐如此之多的军队,后勤压力已经是在满负荷运转。

各种兵甲、物资、车马,能调来的已经全都调了过来。

可即便如此依旧不够!

但在朱祁镇的一意孤行下,没人敢说不让大军出发!

因此,

后勤只能让士卒们每天喝稀粥,以求能在途中获得补给。

对此,

随行的兵部尚书邝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连几次上书请求皇帝班师回朝。

但被王振忽悠的自信心爆棚的朱祁镇,此刻那还听的进去?

非但如此,

他甚至还采纳了王振的意见,将这些正执言的大臣罚跪与草丛之中直至日暮。

此事过后,军中,再无一人敢提撤军之事!

第117章 叫门天子?二次为帝

【可朱祁镇等人万万想不到的是,等明军抵达大同之时,也先却早已完成对边境的掠夺,径直撤退了。】

【也就在抵达的当天,风雨大作,三日不绝。】

【而王振也收到了大同总督兵败身亡的消息,这才胆战心惊的想要跑路。】

【可难得御驾亲征一次,却只落得个悻悻而归的结果,这让身为皇帝的朱祁镇面子很是过不去。】

【于是,在王振的建议下,朱祁镇取道蔚州。】

【然而……】

【蔚州与大同相距甚近,原本以为已经撤军的也先,却如神兵天降一般,朝着大军直扑而来。】

【两路断后的朱祁镇部队一触即溃,眨眼间全军覆没。】

【八月……】

【损失大半的明军堪堪退至宣府土木堡,距离怀来城不过二十里。】

【大臣们力劝皇帝派重兵断后,自己先行进城以防万一。】

【却没想到……】

【自负的朱祁镇不但拒绝了提议,更是斥责为首的邝埜“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

【结果自然不必多说。】

【驻扎在土木堡的明军在等待辎重之时,也先却趁机拉好包围圈,切断了大明兵士的水源。】

【八月十五中秋节,举家团圆明月夜,桀骜自负的朱祁镇终究迎来了自己的苦果。】

【随着也先大军四面八方的袭来,断水缺粮的明军毫无斗志。】

【王振与随行的文武官员五十余人在乱军中被杀,而朱祁镇也成了也先的阶下囚!】

【这,就是震惊后世的土木堡之变!】

………………

旁白落下,万界时空中,所有观看视频的帝王陷入了死寂。

这王振,当真该死!

而朱祁镇,成了俘虏也是不冤!

紧接着,视频中的画面一变。

上一秒还是喊杀声震天的土木堡,下一秒却转到了北京城内。

北京城外,

无数的蒙古骑兵气势如虹,万马奔腾的嘶鸣声响彻天空,远远的落在了京城守军的耳中。

城墙之上,

负责留守的朱祁钰眉头紧锁。在他的身旁,于谦与王文也是面色凝重。

一瞬间,

所有人只觉得灭国的阴影笼罩在这万里江山与亿万百姓的心头之上。

城外,也先看着高耸的城墙,心中却是冷冷一笑。

随后,

在一众大臣目瞪口呆的神色中,朱祁镇一脸狼狈,从蒙古铁骑的军阵中走出。

下一刻,他张了张嘴,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震惊当场的话。

“二弟,也先太师说了,只要进国库取一点粮食过冬就撤军。“

“把城门打开吧,朕相信也先太师不会说话不算数。”

………………

【土木堡之变后,也先大军继续南下,抵达大同城前。】

【为了减少损失,也先让朱祁镇去叫开大同城门。】

【没想到,贪生怕死的朱祁镇竟然照做了!】

【但好在,大同守将郭登脑子清醒,拒不开门。】

【也因此,日后朱祁镇复位后郭登被削爵流放,下场凄凉。】

【叫不开城门的朱祁镇,还命紧随身边的锦衣卫袁彬入城,取来土木堡之变阵亡高级将领的财产送给也先。】

【随后,见大同守备力量较强,也先转攻防备较弱的紫荆关。】

【照例,朱祁镇依旧上前叫门!】

【好在,紫荆关守将深知事关重大,宁死也不肯开门!】

【但,有着皇帝这个明奸在,士卒们又怎么可能有斗志?】

【死守四天后,紫荆关依旧被攻破了。】

【至此,京城北京门户洞开,彻底暴露在了也先军的铁蹄面前。】

【而朱祁镇,也从此留下了叫门天子的名声。】

【与此同时……】

【北京城中的人们得知了消息,太后果断下令,立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于谦与王文力保朱祁钰紧急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同时部署北京防务。】

【也先携朱祁镇进攻北京,但在于谦等人的拼死守卫下,北京保卫战以大明惨胜的结果结束。】

【而居庸关的守军苦战七天七夜,成功守住的关隘,没有让也先的部队前进一步。】

【万般无奈之下,也先只能带着朱祁镇退守关外。】

【一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