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通历史:开局盘点十大亡国君 第247章

作者:流云天

“咱们聚在一起,天下间,就没有人能欺负我们!”

“就是如此!”

“什么鸟韩滔?上次当众骂我,我早就看他不爽了!”

“陛下要是信我,魏州牙兵统领,就是贱内的阿父,魏州绝没有问题的!”

“陛下,博州也是如此,博州统领,是和我一同喝过鸡血的兄弟,早就看韩滔不爽了!”

“别说陛下就是来救咱们的,就是现在扯旗,皇帝的话也不听了,都是稀松平常!”

魏博军牙兵如此骄悍,赵匡胤听了心中一阵阵的发寒。

怪不得李存勖最后用计,把这些人一次性的解决了。

就是不杀,也用不为兵了,这叛乱就和吃咸菜一般。

赵匡胤心中,很是鄙视这样的军风。

只是仔细想想,这也是魏博军的自保之道。

自己穿越而来,要短时间打开局面,在河北坐稳了,还真的需要这批人。

“好,就是如此!”

“你们多多立功,谁拿下的军州多了,朕要向仙人秦峰报功的!”

赵匡胤一锤定音,当晚,卫州城甲骑四出,向着东北疾驰而去。

………………

三日后,

相州牙兵叛乱,

………………

五日后,

博州牙兵乱。

………………

魏州牙兵乱,身为节度使的韩滔心中骇然,赶忙领军回攻。

却被赵匡胤麾下谋士赵普定计,斩杀于贝州以南的山谷中。

不过半个月。

天上的三面大鼎,赵匡胤后来居上,义气的大鼎,超过了另外两个了。

………………

万界时空中,明太祖时空,朱元璋看着平行世界的变化,久久无语。

今日还是在五凤楼,蓝玉高谈阔论,说起了赵匡胤英雄,李善长和刘伯温却都不赞同。

“若是人人心中没有忠心,这样的部众,哪里可堪一用?”

“赵匡胤以义气起家,却不重君臣分野,我看他在本位面后来下场不好,就和此人英雄气太重有关!”

刘伯温高谈阔论,一旁的李善长四个字就是如此。

听得不但蓝玉要跳了起来,就是蓝玉身边,明军中稳稳的第一人,徐达,眉头也是皱了起来。

“魏博军无忠可言,这是不错,但是义气还是深重的!”

“陛下和我等起于红巾军中,当年万人宾服陛下,还不是因为陛下最讲义气?”

蓝玉还是忍不住,把话题扯到了陛下的身上。

这几天南京城的说书人,都被他揍了一顿,蓝将军身上,便带了不少煞气。

议论唐僖宗的事情,说到了陛下的身上,明朝文武一时间都不敢说话了。

朱元璋很是认真的听了蓝玉之言,不禁感慨的站了起来。

“是啊,当年攻破陈兆先军,我只让冯国用带了五百护兵,在两万降军中,酣睡一夜,军心就定了。”

“这行军打仗,军士绝得对了胃口,你有义气,自然是不同的。”

“将心比心,天下哪里有蠢人呢?

朱元璋一番话,明朝文武人人听了点头。

蓝玉以为陛下撑自己,忍不住张开大口笑了起来。

然而,还不等他笑出声来,就听朱元璋继续道:

“只是以义取地治国,终非长久之计。”

“为君之道,立君臣分野,通天地奥义,才是根本。”

“赵匡胤建立之国最后如何,我们都是知道的。”

“他为君上,宋国文臣武将都肯用命,可惜赵大太过赤子之心,斗不过他那个浑身都是心眼子的弟弟。”

“等到赵光义为君,宋人人人心中都有小心思,如此,如何能为胡虏敌手?”

朱元璋座前文武,自然人人知道大宋的下场。

听了陛下之言,句句在理,都是沉默不语。

就连蓝玉,想到了蒙古肆虐九州,也是忍不住目光黯淡了下来。

“陛下,这么看,当还是刘备仁德,以大义非私恩约束部众,才能纵横唐末吧?”

太祖座前众人,良久,还是蓝玉忍不住开腔发问。

朱元璋轻笑了一下,手指刘伯温和李善长。

“这三人竞争如何?”

“我们在此方空间,可真是旁观者清了,你问刘公,李公,听听他们两个怎么说的!”

“陛下,刘备仁德重义,只是初临唐末,就卷入了关中核心之地,没有闲暇扎根,虽然壮丽,却是前路坎坷哦。”

“没错!”

“伯温说的有理,要想制霸九州,根基一定要稳。”

“高筑墙,广积粮,没想到千年前,魏武王已经看破了云龙升天的大道理。”

“照我看,魏武王是千古君王中,最容易被人看轻忽视的一个了!”

“就是如此!”

“你们都是读书人,朕是苦日子出身的,书读的少!”

“但即便如此,朕也爱读曹孟德的诗文,有如此胸襟格局的男人,定当不鸣则已,一鸣震九州的!”

朱元璋非常看好曹操。

和两人耀目的人生中,都有着一种霸蛮残忍的气质很有关系。

这两位都是疑心病重,骨子里谁都不信的枭雄性格。

………………

万度空间中,唐僖宗时空。

晋阳城,

从长安加紧运来的甲胄,兵刃和粮草,堆砌在晋阳城门前的空地山。

一生坎坷,和唐军边将斗,和回鹘人斗,和突厥,靺鞨等各族都有争斗的独眼河东节度使。

骑在马上,剩下的一只眼睛,射出慑人的精芒。

他李克用寒掺了一辈子,带着沙陀族人,最早随着父亲李国昌,給唐朝太原节度使李业卖命。

仗虽然打赢了,却被唐皇所忌,关闭了云州城门,阻隔沙陀军回辖地。

一场大战,眼睛是被唐弩射瞎的。

整个大唐北境,从唐武宗中兴以后就乱成了一团。

他李克用,是在刀头上舔血,这才带着沙陀族,硬生生在河东之地,扎下了根来。

沙陀人骑术精湛,只是甲胄,兵刃,比起唐军相差甚远。

想到当年击破唐国遮虏军和苛岚军,得了一把马槊,自己都高兴的纵马连耍了几十里。

现在再看眼前堆积如山的神武军制式甲胄,李克用忍不住眼睛湿润了。

第227章 鸦儿军换甲,李克用出兵

他们沙陀族人什么时候用过这么好的盔甲兵刃?

要不是……

“咚咚咚”

晋阳城头,战鼓忽然大作,打断了李克用的思绪。

十三太保之首的李嗣源,纵马来到了义父身侧,小声提醒道:

“义父,吉时已到,鸦儿军就在城南十里之地。”

“今日义父点兵,换甲,也该是我晋阳铁骑,纵横中原的时候了!”

李嗣源一句话,把李克用从追忆往日苦难中说了出来。

此时晋阳以南,忽然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音。

林中的乌鸦,足有十万只,一起飞了起来,直向着晋阳城而来,围绕着李克用的头顶盘旋起来。

其中一只乌鸦,偌大无比,面目狰狞,红目苍羽,口中还叼着一只人手,看着很是吓人。

仔细看去,这不是晋阳生灵,而是一面偌大的军旗之上的图影。

鸦儿军!

三万儿郎,都不过二十,正当血勇刚猛之年,纵横大唐北疆,罕逢敌手。

从云州的赫连部,一直到幽州之西的契丹皮室军,都不敢当沙陀骑兵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