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世界的命运共同体 第134章

作者:Unknowerror

这就要从逃难的难民的特点上说起了,很多人都认为逃难的难民都是穷鬼,其实这个惯性思维是非常错误的,只要稍微思考就会发现,逃难的难民决定逃难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身家细软值钱的东西都全部收拾了以后才会开始逃难,因此实际上难民只要粮食吃光以前基本都是挺有钱的。

毕竟一家人的家当全带在身上了,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也一般都换成方便携带的金银之类的东西了。

而一家老小在逃难的时候,逃难的父母要不是真到了有什么不得已的状态比如说受了重伤或者之类的情况不得不托孤的时候,基本上人之常情愿意带着孩子逃难的父母一般肯定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活,活好一点。

这样的结果,就是托孤的时候,孤儿院方面基本上很大概率是能拿到一大笔托孤的父母的遗产,或者就算父母不死,愿意让小孩活得更好一点的父母也肯定会把自己值钱的东西多都留给孩子。

这就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然而,你要觉得这事儿就这么完了,那可就太天真了。

这边托孤完了,那头这些私人孤儿院转头就把落到他们手里的孩子但凡长得好看点的都给卖了。

剩下的不好看的,那也简单,大点的有劳动力的当奴隶,再小的干脆转头就给你埋了。

反正都是孤儿,超过9成未来孩子的父母都不可能重新找上门来。

而且就算找上门来又有什么用,战争一结束,这些“孤儿院”就原地失踪了,打仗的事儿失踪的那么多,就算你真有本事找到了孤儿院相关的人,最终人把锅直接往入侵的帝国军头上一扔就说都被帝国军冲散了,谁还能找帝国军查证呢对吧?

这套操作为啥这么让H国的工作人员愤怒呢,因为近代史上有记载的H国搞这种“孤儿院”的鸟事儿就从来没少过,而且做的事儿可比托佩琉斯公爵这做的绝多了。

近代史上除了新H国建立以后,但凡在这个时代之前,只要一闹点饥荒兵灾啥的,各种“大善人”就开始出来“开仓放赈”以及弄“孤儿院”了。

你以为他们都是做好事呢?孤儿院上面就谈到了,搞懂了这所谓的“孤儿院”如何假借慈善之名行吃人血馒头之实,那就可以继续讲讲“开仓放赈”又是怎么个套路了。

人啊,真挨过饿的人都知道,人要是太长时间挨饿了以后,只要路上随便有个“大善人”放个粥摊给你来口粥,原本你还可以靠着信念往前挪,但是只要但凡这口粥一喝上,那人大概率就多半步都走不下去了。

而且啊,这熬粥也是有讲究的,这群“大善人”弄这粥,就是勉强让人感觉得到自己吃了,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让人能有力气吃了走撑死让人多活两天的程度的吊命粥。

会出现这种情况也很简单,人的消化系统工作是要养分的,这口粥提供的那点能量也就是撑死能让认消化系统工作的能量。

而且,一旦身体仅存的让人能够吊着口气走的能量全部供给消化系统来消化这点粥,那人就再也站不起来也走不了了。甚至别说站不起来,连爬都爬不动。

最后,H国人还有个习惯,那就是人这死也得当个饱死鬼,等人到了这个地步,基本都知道自己是活不下去了,自然最后就做一个选择,那就是一身细软交了换我当个饱死鬼。

而这所谓的饱死,其实就是一身钱财交出去,对面扔给过来一个冷冰冰的馒头。

然后这个馒头人只要一直下去,几乎必死无疑。

倒不是因为这馒头有毒,而同样还是消化系统的问题,人要是饿时间饿得太久之后,肠胃壁会因为没有东西消化被消化酶消化得非常薄,人不靠输液或者流质食品下肚让消化系统慢慢活动过来的话,那只要这硬质食品一下去,那就是肝肠寸断的死法。

吃这馒头的人其实基本也知道,这馒头吃下去自己是必死的,但是人要饿到了那份上,死之前求的也仅仅就是别再挨饿了。

当然,到这一步,别认为这事情就完了。

别说在古代因为信息问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赈灾”吃人血馒头的套路,就算现代有了网络,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干扰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借着“赈灾”吃人血馒头的套路。

在不知道这个套路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信息差导致的第二层问题。

那就是,吃着这些所谓“大善人”放赈的粥的人,会真的以为这群人是“大善人”。

而这些人中,还记得上面那种带着孩子逃难的人吗?

到了这一步,很多当父母的都是饿极了,但凡没饿到易子而食的都可以想象得到这父母是得多爱孩子才能坚持到这份上。

然后到了粥棚,一口粥下去,父母知道自己走不下去了,又看看这些放赈的“大善人”,想要自己的孩子活的父母们当然就理所应当的会做一个决定——

那就是一身细软包括孩子交给这些“大善人”,最后一方面给自己换个饱死,另一方面争取自己的孩子能以后有“大善人”给养大。

然而“大善人”真会给你养孩子??

这事儿可是有历史记载数据支撑的,满清时期后面的几次灾年,伙同着盎撒垃圾教会开的所谓的“孤儿院”里的孤儿,最后真正能活的不到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这还是算有良知的“孤儿院”了,绝大多数这类所谓的“孤儿院”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一。

而且啊,就算是现在照样也不乏这种证据,参考加麻国和M国的那些印第安人儿童收容中心,一看就懂。

总而言之,这就是这一大群私人“慈善”“大善人”玩的吃人把戏,看到这够震惊吧?大冬天都出一身冷汗吧?比看恐怖故事还可怕吧?

所以资本这玩意儿,吃人从来都不是形容,而是它就是真的在“吃人”。

甚至连骨头都不吐。

提到这又不得不提一大群王八蛋“文人”了,搞点文艺作品,什么民国抗战时期倭国占领区最后倭国人出来放赈了作为结尾,搞得好像倭国人是出来做好人一样。

然而这套吃人的套路这群王八蛋“文人”可从来不会告诉你,你又猜猜他们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是坏呢?还是坏呢??

这次我连“蠢”都给他直接去掉了!

因此啊,一定要看清楚这些所谓“慈善”的嘴脸。一定要记着,“慈善”“公益”背后一旦不是基于正府的统一行正力量而是有“大善人”、“资本”来进行的,那这个“慈善”和“公益”背后坏水可多了去了。

这也正是为何萧韵一直坚持的“最大的慈善就是老实纳税”的另一部分。

也正因为这些历史上赤&&裸裸的“慈善”吃人案例,H国的工作人员实在是太懂这托佩琉斯公爵玩的这套鬼把戏了。

同样也因为与此,H国工作人员当然会觉得愤怒,甚至只要了解事实真相的人正常情况下都会愤怒。

当然也包括萧韵自己。

只是,萧韵这边脾气刚要上来,转头就想起了自己还在因为脾气的事儿检讨呢,于是立刻做了几个深呼吸开始让自己冷静下来。

冷静下来之后,萧韵就更明白了,彻底的粉碎这种资本变着花儿吃人的套路,那就只能按照原定计划才是最快最彻底的打倒它们的办法。

脾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另一头,把这些东西跟萧韵说完之后,正在慢慢的喝着代理人给熬夜过头的姜大使特地准备的菊花枸杞茶的姜大使,一边观察着萧韵的反应,一边微微的点了点头。

这头,萧韵把自己的脾气压下去之后,立刻也因为这又想起来了,自己还得给姜大使交检讨书呢。

于是,萧韵接着就转回身拿过这段时间自己认真检讨后写下来的检讨书递给了姜大使。

“文涛大哥,这是我的检讨书,我认为这次的行动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我有直接责任……”

对于萧韵的检讨书,姜大使郑重的接过来之后,一边慢慢翻看着,一边对萧韵说到。

“老萧,难怪严部长这么喜欢你,不过这次行动的事儿啊,除了你之外,我们也得检讨。”

这边,听到姜大使这么说之后,萧韵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姜大使在跟他谦虚,于是接着就立刻回答到。

“别啊文涛大哥,这次的事情就是我没控制住自己的脾气造成的严重后果,跟你们没关系的,你们别帮我开脱……”

这边,姜大使一边先把萧韵十多页的检讨书合了起来,一边伸手拍了拍萧韵的肩膀。

“老萧啊,这个事情真的不是我谦虚,也不是我们帮你开脱,这次的事儿从战略上来说天然就存在这个风险,因此如果你要是要检讨的话,我们也得检讨。”

萧韵看着姜大使这郑重的模样,知道姜大使不是在跟他开玩笑,不过他可就真搞不清这检讨到底是要检讨个啥了。

这边的姜大使,看着萧韵又开始有点搞不明白的模样,想了想也正好给萧韵补补课,便接着对萧韵问到。

“老萧啊,你知道国际博弈为何都是阳谋而不是阴谋,甚至基本上大家都不会用阴谋吗?”

对于姜大使的这个问题,萧韵想了想之后确实发现,自己确实只知道之前国家行正学院的老师只和自己讲过国际博弈几乎都是阳谋没有什么阴谋,但是确实自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所以然到底是为什么。

于是,萧韵自然的摇了摇头。

“对,文涛大哥,之前我在国家行正学院里只是听老师们和我讲过这件,但是确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怎么了,咱们对加利亚的计划需要检讨的部分还跟这有关?”

这边,姜大使立刻点了点头。

“是啊老萧,不仅有关,而且关系还挺大的。”

第331节 第三百一十二章 余波(完)

之后,姜大使把茶杯放下,整理了一下思路之后继续对萧韵说到。

“老萧啊,这次科迪莉亚和巴罗多采取了这么激进的手段,虽然确实有一部分原因是你激了她们一下导致的,但是其实另一半原因,则是由于她们在不了解我们的战略目的的情况下,擅自采取了行动。”

对于姜大使这话,萧韵顿时有点懵。

“文涛大哥,这次咱们战略上本身就是要尽量拖延加利亚贵族发现布尔什维克主义相关理论的时间啊,难道咱们一开始应该让科迪莉亚和巴罗多知道这件事吗?”

对于萧韵的问题,姜大使自然是摇了摇头。

“不,老萧,让你接触的时候不要跟巴罗多和科迪莉亚提及这方面的问题本身就是一开始定好的调子,毕竟无论怎么说从客观上看巴罗多和科迪莉亚也都是这个时代的既得利益群体,咱们可没有读心术,因此自然对这件事是要谨慎的。”

“毕竟,就算咱们能肯定巴罗多和科迪莉亚会真心为了加利亚人民,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她们如果知道自己也要被‘革命’的前提下她们是否还会老老实实的‘为了加利亚人民’。要知道咱们谁都没法保证她们能够理解在她们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外的知识,我们也不能赌巴罗多和科迪莉亚是否是那种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者。”

说到这,姜大使不由得有一些感慨。

“可惜了那个在现场牺牲的阿拉维格少校,如果是他能在兵变中活下来的话,我认为咱们就可以和他坦诚布公的谈谈了……”

在姜大使觉得惋惜之余,这才突然想起来萧韵似乎不知道阿拉维格少校是谁,于是又连忙把那天晚上带队兵变的这个阿拉维格少校的事又对萧韵讲述了一遍。

而这一次,萧韵选择的是顶着自己内心的刺痛老老实实的听完姜大使说明当时的情况。

直到这时,萧韵才知道,那一天的事件,直接导致一个原本或许大有可为的人牺牲在了这次兵变里。

听着姜大使把阿拉维格的事情说完之后,萧韵只是不动声色的闭着眼把这一切都牢牢的记下来,然后继续听着姜大使说了下去。

“但是啊,老萧,正因为咱们要隐瞒咱们的战略目的,以方便让加利亚的贵族们掉以轻心,以尽量降低未来加利亚革命面临的阻力,但是从咱们开始隐瞒战略目的开始,这次的策略就已经成为了阴谋。”

“而阴谋造成了信息空洞,信息空洞造成了科迪莉亚和巴罗多由于不知道咱们的战略目的病急乱投医,最终因为误判咱们的战略目的造成了这次事件。”

“这里面,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阴谋造成的信息空洞。”

等姜大使说到这时,萧韵顿时突然就想明白了。

因为主世界那边,现代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那就是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时,其实也正因为M露两国缺少可信的高层沟通渠道,而在导弹危机对弈的时间里双方的战略博弈出现了信息空洞,最后要不是潜艇上的大副不同意发射核鱼雷,那没准大家都已经在玩现实版本的Fallout Online了。

当然,在加利亚由于战略误判造成的这次事件虽然已经前后导致了包括但不限于参与兵变的士兵以及后续被托佩琉斯顺手卷入种族仇恨的达鲁库斯人等上千人的伤亡,但是和古巴导弹危机比起来,却也只能算是“极轻的”战略误判导致的不良后果了。

而正因为阴谋的目的本就是为了这种信息空洞,所以中间必然就需要承担这种战略误判的后果。

另一头的姜大使,看着萧韵逐渐明白过来的眼神之后,也就转头继续说到。

“因为策略制定上考虑到战场女武神世界的情况与主世界完全不同,可能导致的这些战略误判带来的严重后果的风险组织内都是考虑过的了,但是这类情况实际上无论如何都不能可能完全避免,毕竟只要咱们能尽量多拖延一天,最终带来的战略突然性就必然可以最大程度的最终减少加利亚人民的伤亡。”

对于姜大使的话,萧韵直到这时候其实多少是有一些纠结的。

虽然萧韵以往经常在网上嘲讽倭国动漫里总是嚷嚷着要拯救所有人的主角,但是当事情真落到自己的头上的时候,萧韵对于这些主角莫名其妙的多了些许羡慕的感觉。

当亲眼看过这些牺牲,当这一切重担压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萧韵这才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面对这些牺牲的时候,那种压在人身上几乎让人透不过气的沉重感,是实打实的让人想要逃避现实的。

现在他也想要有那种开挂的光环可以靠动动嘴皮子以及所谓的“努力”就可以拯救所有人,但是这是现实,现实的事情运转是需要逻辑的,而遵从逻辑的现实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正因为没有捷径,所以才有“世间无不流血之革命”才有“冷酷至极的理性才是最高纬度的人性的光辉”。

虽然一提这个,就免不了有个题外话一到这种时候就有蚣豸圣母之类的蹦出来跟你大谈什么那是因为你不是被损害的一方之类之类的。

但是,这类王八蛋言论其实都有个起码的问题,就是只要时代在前进,就必然要有人的利益受损,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中必然会让拒绝跟随时代的落后生产力群体利益受损,如果按照这群人的逻辑,那只有全世界都不进步了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历史是怎样的呢?历史告诉你的真相是,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问题,停滞不前问题反而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