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世界的命运共同体 第299章

作者:Unknowerror

一边说着,布津一边坐回了椅子上。

“前些年M国的文化霸权以及舆论攻势对我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马上就70岁了我的朋友,然而R国现在有数量不少的年轻人还在因为M国那套荒谬的陈词滥调把我们甚至我们隔壁这必须也必然联合的老邻居当做什么‘DC国家’,看着这群孩子甚至对方只要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我非常怀疑我的接班人是否能保持足够的清醒。”

“然而现在我们的体制根本无法保证在我离开以后这群年轻人会不会在这段M国的宣传后遗症还未彻底散去之前选出一个只会吹牛的傻子上台。况且,就算他们不选出一个傻子,看看现在我们的身边把老朋友,我觉得我找不出任何一个能让我放心的把R国交给他的人。”

“所以,实际上几年前我就思考过,保证我们和我们的老邻居相互之间都有一个好未来的办法,就是提高我们互相之间的经济依存度,原来的状态对我们来说虽然我们可以靠出售资源让我们的老邻居不会轻易的和我们反目,但是这种看起来似乎我们占据优势的状态并不好,你看看现在的R国有多少年轻人相信我们出售给老邻居的那些资源完全是‘我们在吃亏’的?一旦这些年轻人抱着这种不动脑子的态度让一个鼓吹要切断和我们的老邻居的资源贸易,或者说鼓吹要对我们的老邻居把价格提到他们难以承受的程度出售资源的家伙上了台,那事实上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是真正的灾难。”

第552节 第五百二十六章 产业规模

这个时候,已经酒醒了大半的梅姐夫自然也明白,布津说得没错,R国有很多因为长期被M国为首的西方舆论环境影响的年轻人,再加上年轻人这个时期基本大家都有过的年轻冲动以及短视等问题,很容易就被对方煽动相信一些奇葩言论,比如什么R国现在底价卖资源给H国就是再卖国,什么R国卖资源给H国就是在帮助DC政权,卖资源给H国就是不目田等等等等。

其实这个问题H国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任何地方都不缺这种不考虑现实情况不考虑起码的国际关系逻辑,然后被别人用民族主义随便煽动一下就给别人当枪使的年轻人一点都不少,但是布津和梅姐夫都知道,H国没有这种垃圾式的票选皿煮这一点,就根本上决定了H国在顶层决策方面非常不容易被通过简单的煽动情绪而控制,也更不可能选上去一个除了会表演之外啥正事儿都不会干的小丑,再加上几十年以来跟这个邻居打交道的经验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对方这几十年以来的正治信用,总体上来说一直都是很好的。

“因此,我知道现在H国方面给我们这些订单,实际上某种程度上是在让我们慢慢一点一点的成为他们国家未来整个产业链中的一部分,而且伴随着这些传送门的出现,拥有了全人工智能的自动化机器人的我们的老邻居事实上也完全可以不购买我们的资源,所以未来这些订单会让我们丢掉很大程度上的经济独立性,但是我仍然认为我们应该把这些订单接下来。”

“一方面,我们自己也需要做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捆绑,利用双方的经济共生保证未来接我们班的小伙子们哪怕在昏了头的状态下也因为实际的利益不敢轻易切断我们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的老邻居,或许正在准备一些让我们惊愕的新玩意儿。”

听到这,梅姐夫稍微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布津。

而布津,则笑着向上指了指。

顺着布津的手指,梅姐夫看向了克里姆林宫那华丽的天花板,或许是因为酒精的影响,一时之间还是没有理解布津想表达的意思的他再一次有些疑惑的看向了布津。

“……太空,或者说宇宙,我的老伙计……”

而正在梅姐夫因为布津的这句话恍然大悟的同时,另一边,H国的大使馆内,另一个工作人员,也递了一大杯水给白大使。

喝完这一大杯水醒了醒酒之后,白大使也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在R国这么多年,什么都习惯了,就是他们拿着伏特加当水喝这个习惯,我真的习惯不了……谢谢了小张。”

一边把杯子递回去给名叫小张的工作人员之后,这个刚从外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然后正好被分配到了驻R国大使馆工作的小张,一边转回身又给白大使接了杯水,一边对白大使问到。

“白大使,其实我有些想不明白,就这么大一笔BM-14火箭炮的订单,我们国内只要随便找几个工程相关的人形就可以建立一整个工厂把这些订单都给吃下来,干嘛要送来给毛子沾这个光,这可是不少钱啊……”

对于小张的这个问题,白大使一边点头谢了谢他又递过来的水之后,一边对小张说到。

“小张啊,你知道咱们把3nm芯片制造的除了光刻机外的一整套技术都完全转让给了R国了吧?”

小张点了点头之后,白大使才继续说到。

“你知道我们国内实际上还有从28nm到64nm,甚至到128nm的生产线都有吧?”

这一次,小张就有些惊讶的摇了摇头了。

“白大使,我不是学计算机领域的,这些听起来就很老旧的制程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在生产吗?”

“有啊,不仅有,而且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了解一些这个产业,就会知道,28nm以上的‘老旧’制程的芯片,事实上在全球销量一点都不低,并且严格要论整个需求规模而言,事实上28nm以上的芯片才是主力。”

一边说着,白大使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水之后,才继续说到。

“事实上,精细的顶级制程的芯片,一方面是基于成本考虑在很多环节上都没有必要生产使用,而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就是制程越先进的芯片,其因为基础物理学的限制决定了可靠性越低,因此在很多广大的你没注意到的环境下,事实上28nm以上的芯片才是整个市场的主力范围。”

“比如现在的汽车,现在的汽车事实上从变速到转向甚至到刹车等等,整个车辆的控制系统都是通过电路电子来驱动起来的,这里面每个环节都需要用到芯片,而且由于车辆天然的电路环境以及使用环境,这些芯片天然就要面对更糟糕的使用场景,所以事实上就算是未来我们的3nm甚至2nm芯片能用便宜的价格量产以后,在这些使用场景我们依然为了安全性考虑要使用‘老旧’的芯片制程生产的芯片来驱动。小张你去过芯片生产企业参观过吗?”

小张又一次摇了摇头,只是对白大使提了一个稍微有些题外话的问题。

“没去过,不过白大使,你怎么对芯片制造领域的事情知道这么多。”

白大使也笑着回答到。

“因为我原本是学集成电路出身的人啊,来干外交完全是因为一些阴差阳错,这个先不提,总之,如果你去芯片制造企业参观过,就会发现,其实无论是128nm,还是我们的2nm的生产企业,需要的配套的产业工人也一点都不会少。”

“而接下来,除了芯片以外,比如我们制造人形使用的量子计算机核心,未来也是要成立庞大的配套的产业链来生产的,毕竟不可能永远只依靠实验室生产这么低的产量来支撑未来我们庞大的需求。”

“然而,和现在我们有了2nm和3nm芯片实际上也无法淘汰28nm甚至128nm的老旧芯片一样,等我们有了量子计算机核心,同样还是在可预见的很长时间的未来都无法淘汰硅基芯片的生产线。”

这方面的经验的来源白大使其实没有详谈故意忽略掉了,原因是这部分的经验实际上是来源于目前小张还没有权限知晓的二号世界,这根据拆解人形以及购买了不少二号世界生产的各类工业制品之后得出的结论,在拆解中就发现了,虽然人形使用的核心确实是量子核心没错,但是其余的一大堆传感器,以及实现各种各样小功能的部分,同样是使用“老旧”制程的芯片来实现的。

“伴随着这些产业越来越多,产业越来越细分,同时无法淘汰必然需要人去维持的必须的‘老旧’制造业也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必然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一定会出现没有足够的人手去维持这些低端制造业以及产业链的情况。”

小张在注意到白大使的话告于段落之后,便对白大使问到。

“白大使,其实,对于这些低端产业链,我们不是可以完全用人形去替代掉并且维持住吗?”

听到小张提出的这个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关键的问题,白大使也一边赞许的点了点头,一边说到。

“我正准备谈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还真的不能完全用人形把这部分的产业链都给架空并且完全交给人形去维持。”

稍微顿了顿,思考了一会儿之后,白大使继续对小张问到。

“小张,你是哪年出生的?”

“白大使,我98年的。”

“你知不知道,在你出生的那一年,闹过一个轰轰烈烈的‘千年虫问题’?”

注意到小张摇头之后,白大使想了想之后继续说到。

“简单来说,千年虫问题就是由于早期的计算机设计中为了节省存储空间降低成本,因此在很多早期的软件中存储年的时间的单位只保留了最后两位,这样在2000年的时候,这些继承错误的时间设计的程序,会因为只能读取到‘00’把时间错误识别为1900年,进而导致一系列错误以及问题。”

“虽然千年虫问题最后由于各方面的关注最终并未引起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也是想通过谈千年虫问题,向你简单的说明一下,人形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串电脑程序,越复杂的程序产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错误的概率越高,我们的文明如果过度依赖人形,最后很有可能因为出现类似‘千年虫’但是我们又恰好没有发现、或者说被人故意利用了这样的问题最终导致整个文明的崩溃,现代文明虽然很灿烂,但是本质上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因此,国家才做出了判断,我们才一直在可控的限制人形的比例,并且严格控制了人形可以进入哪些领域不可以进入哪些领域,但是也正因为这些限制,以及未来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这就天然决定了我们必须有更大的产业分工规模。”

一边说着,白大使也和此时此刻正在克里姆林宫里的布津总统相似的,向上指了指。

“我们要在2035年开始在月球建立基地,并且争取在2050年时要把月球基地扩大到在上面常驻超过10W人的人口,最后在2070年左右以月球为跳板开始尝试前往火星,这些目的实现,都需要地面上庞大的产业集群。”

不过,对于白大使的这个说法,小张想了想之后继续对白大使问到。

“白大使,这里是不是有问题,M国和CCCP的时期,两国实际上并没有我们那么庞大的产业工人也完成了登月工程,为何他们那时候这么点人口都不用考虑分工规模的问题,我们现在就算没有人形产业工人规模也是他们之和还多了,为何反而还要考虑分工规模的问题。”

听完小张的质疑,白大使一边继续笑着回答到。

“小张啊,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M国和当时的CCCP,他们是集全国之力送那么一两个人进入太空,整个投入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完全是为了和对手竞争较劲,基本算是根本不考虑产出的投入,但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性质和他们完全不同,我们要做的是要保证这件事有足够的产出不能变成只往里面砸钱的无效投入的。”

“送一两个人去月球,和送成千上万人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要考虑的问题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达到这个数量级的时候,月球上的同胞吃东西就不可能再通过火箭,或者说至少是现有的火箭往里送了,一个人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公斤粮食,10000个人每天就要消耗十吨粮食,就这个消耗量,就算用土星五号往上面送粮食,送上去的也吃不了多久,况且,就土星五号那完全不考虑成本的火箭的搞法,几乎可以肯定如果就靠这种东西往上面送粮食,那光发射火箭的花费都能够把我们的经济给拖垮。”

“但是,在月球上让月球上的人粮食自给自足这件事,本身就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需要的各种标准化的器皿要怎么搞,各种专用于月球环境的种植机器等等,这些全都是问题,这还只是吃饭的问题,此外呼吸的问题呢?生态循环的问题的?有人搞破坏怎么办?怎么控制灾害规模?等等,这些你送一两个人上去的时候不存在的问题,到时候全都会成为问题。”

“再加上我们不是做面子工程形象买卖可以不计代价的瞎搞,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保证可靠性,所以大量的东西必然到时候要做成产业来保证整个体系符合起码的经济规律的有序运转,而就像量子核心事实上无法淘汰硅芯片,先进制程无法淘汰老旧制程一样,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到时候我们的产业规模还要继续放大,而在为了规避风险需要控制人形数量的情况下,这里面需要的产业规模,并不是靠我们自己可以吃的下来的。”

第553节 第五百二十七章 共同体

对于白大使讲的这番话,原本也属于一点就通的人否则也不可能进得了外事学院并且还能直接到驻R国大使馆实习的小张,一边思考白大使的话一边点了点头。

“……白大使,我明白了”

如果这些问题就这么字面上讲粮食呼吸生态,可能确实有人敲键盘会觉得这些事情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只要但凡在正式的工作岗位跌爬滚打过一两年的人都会知道一个起码的道理,那就是太多的工作一旦到需要正式落地的时候,随着牵扯进工作人数的指数级增加,一大堆说不清楚的麻烦也是同样指数级增加的。

比如现代城市,很多人习惯了现代城市的生活,觉得自己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大城市,这些干净整洁以及便利都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事实上人只要稍微细心一想就会发现,维持一座城市起码的干净卫生实际上都是一个天大的系统工程,从供水系统到排污系统,垃圾处理到城市保洁,并且这些看起来就简单几个字的系统中随便拿一个出来往下稍微一拆分都是千千万的产业链,一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事实上都是用大量的钱以及一大群平时注意不到的人来默默维持的。

只要这些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可以参考一下无论是物理意义还是生物意义或者心理意义上都是重口味的屎尿可以混着泥让街道变成宛如屎尿沼泽齐腿深的中世纪,城市这种复杂群居系统真的是会因为一个简单的卫生和垃圾处理不好就整个崩溃掉的,否则中世纪时期的黑死病在整个欧洲就不会如此疯狂了。

然而,这还是在地球上为了城市尚需付出如此庞大复杂的代价,真的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的时候,整个月球环境和地球完全不同,况且因为没有起码的生态环境,月球的城市系统的脆弱性天然就会比地球高无数倍,而城市天然的脆弱性加上月球城市系统必然的复杂性,一旦这个城市系统没有足够的冗余,那一旦出事后果可比地球上爆发核事故还严重无数倍,地球上你好歹能不论怎么说能疏散群众到别的地区去,月球你让群众去哪?

离开了人造环境,他们必然是死路一条,就算你说把他们运回地球,十万人就算是用列车你都得运很长时间,更何况运载量比列车低得多然而整个工程比火车复杂了千万倍的航天运输器。

当然,现在也可以说有萧韵这个传送人在这,但凡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大不了以萧韵暴露为代价也可以让他直接通过传送把这些群众强行转移回来,这里姑且不论暴露萧韵的后果,就说如此庞大的事故真的把人都救回来了就行吗?出这么重大的事故未来几十年谁还敢再一次登上月球基地?调查事故以及各种追责是不是又要浪费几十年?事故之后的正治账又算过吗?一旦在第一次就出现重大失败,到时候很有可能就因为这一件事,会导致整个人类种群成为宇宙种族的时间点又被拖延几十甚至上百年。

所以,很多人动辄就拿着“总要冒一些险”或者“没有可以准备万全的时候”来说事,然而事实上就是这么讲的人至少超过九成九都是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最简单的,他要这么说的时候,你问问他让他自己上让他自己去承担这个风险他上么,这类的键盘侠最后八成屁都不敢放一个。

战争会有敌人逼着你打你不得不还击的情况存在,那种时候确实“总要冒一些险”以及“没有可以准备万全的时候”是成立的,然而月球基地工程不是打仗,况且就算是打仗,任何一个正常的指挥官在能保证能靠自己稳扎稳打就能胜利的时候都是不会选择进行战略冒险的,自古以来正常的战争都是搞战略冒险的永远是在正常的节奏下我根本无法取胜所以才会选择冒险,胜负的本质不是看谁赢得最多,是看谁活到最后,生存才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以及起码的成为胜利者的基本条件。

文明最快速的前进规则实际上就是“小步快跑”,在保证跑得稳不栽跟头的前提下才会去想快,只为了快而不顾栽跟头的人,往往是脑子里根本不会思考“栽跟头”行为本身的风险到底有多大,任何一个做战略决策判断的人,脑子里要是连评估风险以及栽跟头的后果自己能不能承担得起,甚至冒风险可以换来的收益和风险本身孰重孰轻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估,抱着“哪管那洪水滔天”的态度的人,本身就是不合格的。

至于觉得月球基地不是系统工程的人就更可笑了,且不论这完全和地球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的环境建造城市需要的各种全新的技术以及标准以及材料,难道真的把月球基地建设完毕以后就把为了建设月球基地的整个产业体系全给扔掉吗?

但凡是个做过产业的都不可能有这么好笑的理解,且不论这么一大群为了这个工程可能辛苦了几十年的可能数以百万千万记的人你一夜之间把他们的工作都给弄没了会有什么后果,整个月球基地的制造经验锻炼出来的产业工人事实上在接下来往火星甚至别的星球上移民都是用得着的,难道等开始准备移民火星的时候,又重新搞一次产业集群吗?

所以有的笑话一样的“移民月球的航天工程不是系统工程”的玩笑话,那真的是把移民月球当做“登月计划”来谈了。

越是复杂且重要的这类工程,越是要有起码的底线思维,就像H国的决策层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比如让海雾战舰直接替代人类自行设计建造未来登月时需要的航天器,只是把萧韵的传送以及她们一起当做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手段,这才是一个国家起码的负责任的态度。

而在注意到小张点了点头之后,白大使也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继续对小张说到。

“所以,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其实不仅仅是让R国成为能够在未来慢慢进入我们移民星际需要的庞大产业链中的一环,之后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力量,都要慢慢想办法团结起来才行,当然了,这里面我们肯定是先给愿意配合而且配合得好的积极分子更大的蛋糕,而消极的甚至对抗的肯定就只能喝汤甚至汤都没有了,这是起码的原则,也因为如此,R国我们到现在不仅给了他们3nm制程的全套技术,现在又给他们送来了这一笔庞大的军售订单。这里面自然也有让R国当做和我们合作有肉吃的典范向全世界展示的意味在里面。”

一边说着,白大使一边再一次准备起身的样子拍了拍腿说到。

“毕竟啊,咱们国内的智库圈这段时间又研究出了一个看起来我个人认为有那么些靠谱的结论,那就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国的兴衰,其实上本身也侧面印证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E国工诞生工业革命以后,人口是1500万人;而G国开始称霸的时候人口是7000万;等到M国成为世界唯一的一极的时候,算上实际上属于他的配套产业的J国,工业人口扩展到了约3个亿;最后轮到我们这时,我们的人口是全世界单一国家最多的14亿。”

“你会发现这里面每次都差不多是之前的4倍左右,所以按照这个历史规律可以简单的推导出,下一次的兴衰更替很大概率根本不会按照之前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来,因为已经没有单一国家能有50亿人了,所以为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这一次更替大概率是需要动员全地球的人的总和,这也是我们最终会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依据之一。”

不过,最终白大使想到这还是又笑了起来说到。

“只是啊,世界给我们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因为传送以及人形的出现,原本共同体倡议怎么解决统合被整个M国以及资本的分化策略搞得四分五裂的世界而焦头烂额的我们出现了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如果在对方实在是顽固的拒绝和我们一起共同进入这个最伟大的历史时刻的话,我们大不了就选择和门背后的那些愿意跟随我们的包括但不限于人类的智慧种族一起走下去!……”

……

而也正如千千万万个在为了这件事而努力普通人一样,此时此刻的四号世界,原本那一批被战士们救回来的难民已经全部搬出了难民营,开始按照赛尔贝利娅以及帮忙的蕾萊和加图大法师等人的引导下,来到了基地外围靠近农业研究院的“新村”里。

现在这群难民已经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都非常信任H国人了,因此在这次搬迁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任何骚动。

在来到了全新的“新村”看到里面那些由钢筋混泥土制造的房子还在议论纷纷这些看上去就即坚固又肯定能抵挡风雪的房子的难民们,当得知之后这些房子就会分配给他们时,一个个高兴得各种欢呼了起来。

而等到所有的村民兴高采烈的都被分配好了房屋之后,SPAS-12又把所有的村民都聚集了起来,然后有些严肃的对村民们宣布了几件事。

第一就是,从明天开始,H国方面不再会免费给难民们提供救济的饭菜了。

这一条一宣布,自然引起了现场的一些小小的非议,不过在SPAS-12告知村民们让他们耐心听完,并且保证了他们接下来的生活质量并不会滑坡之后,本着这段时间以来对这些异界人积累的信任,村民们还是最终安静的听了下去。

而第二点,就是从明天开始,每个家庭都会被分配到土地、农具以及种子,他们将会在“农业专家”们的指导下,开始全新的劳作以及生活,H国方面会根据他们的耕作情况,给他们分发“工分”,并且等这些农作物生产出来以后,H国也会继续用“工分”收购他们生产出的农作物。

听到自己将会被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以及农具甚至是种子,这自然让这群村民们欣喜若狂了起来,不过对于那个“工分票”到底是什么,一时之间村民们自然有些议论纷纷了起来,不过在SPAS-12示意大家继续安静她接下来就会给所有人讲解这工分票的作用之后,村民们再一次安静了下来。

不过,讲解工分票之前,伴随着SPAS-12的动作,后面一个方形的房子的们打开了。

这时,才注意到这个方头方脑的和分配给他们住宿的完全不一样的房子内,漂亮的水晶柜台里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同时SPAS-12也开始把一个又一个内嵌了ID芯片的手环,一个个戴到了每一个村民的手上。

一边给这些村民们佩戴ID芯片手环的同时,SPAS-12一边开始给村民们说明,“工分”将会发放到他们佩戴的这些奇妙材质的手环上,而刚才那个方形的房子内的琳琅满目的商品,都可以通过“工分”来购买。

这时,这些村民一边看着手上这些五颜六色的漂亮的橡胶手环,一边开始朝那个房间内的商品看去,一些眼尖的村民,很快就在一堆商品中发现了写着帝国语和H国语言牌子的“食盐”,以及“砂糖”还有“巧克力”等东西。

要知道,在这个盐和糖获取无比困难的时代,光这两样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工分”购买到,就已经让不少村民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虽然也有部分村民有些担忧H国方面是否会给足够的“工分”让他们能够买到这些东西,但是对于这个问题SPAS-12倒是懒得花时间解释了,毕竟明天开始就会上工发工分,只要这些村民们工作一天,他们马上就会知道自己一天大概能够获得多少工分了。

不过,介于后面还有很重要的内容要宣布,SPAS-12再一次示意村民们安静下来。

第554节 第五百二十八章 新村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