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37章

作者:半只青蛙

而这一回,不需要李生达跳过他向常秃子求援了,阎老西自己都下令向中央发电报。

电文大意是:赤匪东渡黄河,吕梁一线全面崩溃,十几万赤匪正朝太原蜂涌而来。我军难以抵挡,如今困守太原,欲与太原城共存亡!

他发电报的时候,七十二师李生达的指挥部,此时正弹如雨下,虽然还在抵抗,暂时还没有失守,不过也守不过明天了......

当时的李生达,也正向张家口的常委员长拍电报求救呢。

一个小时后,他与张家口的电报联系中断,李生达成了俘虏了......红军用了不到二十八小时,就围歼了他的十九军全部,生擒李生达。

其间李生达也苦苦哀求阎长官“拉拉老乡”一把,阎老西却是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地回电你多坚持一会儿,援军很快会到。但实际上却一兵一卒都没有放出。

不仅如此,他还干了一件狠事:命令太原周边的忻州、阳泉、榆次,三地的守军全部放弃防区,继续向太原靠拢。

另外还发出几道调兵命令,要求长治、晋城、运城的三地守军向临汾靠拢,朔州的守军向大同靠拢。

没错,整个山西,他准备大部放弃,只打算保住太原、临汾、大同三大核心。

“余下的地方,常凯申,李润石,你们哪个爱要就都送给你们!我阎老西,现在要坐壁上观,坐山观虎斗啦!”

山西地形里,大同是在山西最北,临汾接近最南,太原则是山西省正中心。阎老西的这一番神操作,等于是一夜之间,把整个山西,三分之一归自己,三分之一白送给李润石,余下的三分一,则扔给紧挨山西的中央军各部,以及.......

放弃山西各处的时候,阎锡山作的连李润石主席都要惊叹的神操作却是,他居然直接发电向张学良求救,要求他驻扎在河北的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西进山西,协防晋中一带......

而位于陕西的杨虎城,同样也接到了阎锡山的求援电报。

这则电文一出,李润石主席故然目瞪口呆,常凯申更是气得骂娘,而正饿得嗷嗷叫的东北军上下,甚至连同杨虎城,都一齐动了心。

拿到阎老西的通电后,朱总司令愣了一秒后,也忍不住摇头笑着对李主席道:

“好一个阎老西,不愧是能三个鸡蛋上跳舞的老军阀!他居然能够舍得......”

李润石则在这时笑道:“他是在行二桃杀三士之计!幸好我们早有预案。”

而远在西安的伍豪,此时正在西安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府邸中。

拿着阎老西发来的求援通电,伍豪笑着对张学良道:“汉卿,你现在还有什么犹豫的?”

此次红军东征,李润石主席最后订下的战略,目标有二。

其一:以山西为战场,最大限度地消灭常凯申在北方的机动野战部队。

其二,就是联合东北军和西北军,三家分晋!

阎老西自以为聪明的“二桃杀三士”之计,却给早就欲行“三家分晋”的西北势力,嗑睡送上了枕头......

原先东北军各部实力派,还在为说服张学良利用红军东征之机,背刺阎老西,下场抢肉分一杯羹而大费口舌,这则电文一出,什么障碍都没有了......

余下的,就是什么时候出兵的问题了......

“娘希匹的,阎老西他想干什么?”

拿到了阎老西向四方发出的求援电报,常凯申也是目瞪口呆,阎老西的这番神操作,着实出乎出了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让各方势力皆大大地震憾了一波。

---------------------

在阎锡山的主动放弃下,吕梁地区周边,迅速出现了大片的“势力真空区”。

因为距离的原因,红军最先占领的,都是山西西部和靠近太原南部的晋中地区,如平遥,介休,灵石等县城。

而此时的整个晋北,晋军迅速地把主力龟缩到大同的同时,更放开通道,打开大门,敞开了大腿对紧挨着大同的所有河北地区的中央军道:“进来吧,进来吧,我们整个晋北大部分地全让给你们了!”

而阳泉和榆次、长治一带的放空,更是给了紧挨着这里的东北军五十七、六十七两军西进的空间。有机会进驻这里的,还有朱培德的第三军以及孙元良的新编第一军。

正驻扎在黄河南岸地区的卫立煌部,只要他大军过河,运城与晋城,这时全成了送到他嘴边的肉。

香美的肥肉,直接送到面前了,但是常凯申再蠢这时却也明白,这是一块带毒的河豚肉......

发生在北方山西的大战,早就在民国各路军阀的视线中,阎老西的这一招,其实全是阳谋,一堆的人都看穿了。

广西的白崇嬉对李宗仁道:

“德邻兄,阎老西哪里是坐以待毙啊,他这是坐壁上观,二桃杀三士,这个老西,我们小看他了啊!你说秃子他会不会吞下这块肉?”

“他一定会吃的,只是问题在于,看着这块毒肉他能够忍几天?要知道吕梁那边可是有十几万的红军精锐正等着他过来咬钩呢!”

此时的两广,桂系人马正和广东的陈济棠暗中联系,双方已经约好:等北方开战,常秃子和红军打得不可开交,无法脱身的时候,就一起动手,背刺狠捅他一刀!

湖南本是桂系的地盘,中原大战失败后因为何健反水丢失,后来被常秃子彻底占去,二人早就看着他流口水了。不光是湖南,还有江西,福建,这也是二人的目标。

历史上,只是两广反蒋,但这一次,李宗仁和白崇嬉还秘密联系了川军和滇军,甚至连丢了老窝的王家烈,现在也正秘谋在合适的时候返黔以图东山再起。

这么多家势力,现在就等着山西大打特打,然后一起出手背刺常凯申......

目前搜不到这群,大家先搜325945597,这是专用的点名群,秽土重生的地点。然后进群后可以点快速加群链接,进聊天二号群

加群的人,大家先搜325945597,这是专用的点名群,群完蛋后,秽土重生的地点。进群后,看聊天记录可以点快速加群链接,进聊天二号群-

-------------------- 第147章六箭齐发 --------------------

战前,常凯申是这么计算自己手中的剿匪兵力的。

阎锡山手中主力加保安团杂碎部队,30万人。

自己的中央军,汤恩伯的13军(88,89两师),卫立煌14军(4,36两师),朱培德第三军(3,38两师),孙元良新编第一军(1,2两师),总计十五万精锐——看似不多,但这些是实打实的,纯粹的中央军主力,无水分的。

宋哲元29军,十万人——也是把地方保安部队和预备队算进去,注水货。

此外还有傅作义的三万人,高桂滋84师近万人,商震32军万余人。光是这些部队的数量,总兵力就达到了六十万!

如果再把西边的马步芳,汉中的薛岳,刚从湖南调往河南,随时准备支援卫立煌的关麟征的25师也算上,再加上中了他银币弹的东北军57、67两军部队,常凯申“包围”甘陕红军的部队人马,总兵力超过一百万人了!

“此次绥远-山西之战,朱毛最多只有二十万兵!而我们包围他的部队,就超过了一百万了!一百万对二十万,我们还有主场之利,优势在我!”

战前庙算,本来常秃子是信心满满的。

结果阎老西一顿神操作后,简直把常凯申血都要气吐出来了。

“我庙算中的三十万剿共主力炮灰晋绥军,好象要从主演变成龙套啦!”

阎老西把家底全藏起来龟缩起来,玩的那点把戏,傻子都看得懂,而他最后发电报给张、杨求救,引张、杨入山西的作法,才是常秃子气得要拔光自己头发,嗯,是拔光眉毛的原因之所在。

东北军是群穷逼,西北军是群苦逼!阎老西主动“送礼”,常凯申可以想象那二贼此时必然眼珠子都是绿的了。

山西战役爆发初期,常凯申本来还是大喜的,可是阎老西这出戏这么一来,这就不是一百万对二十万的话题了。

东北军号称二十万,西北军也有六七万,扣掉两家的水份还有守家的兵力,加起来少了算,他们要是对山西伸手,也能出动二十万人......

“如果张扬投红,那就是八十万对四十万了——再把阎老西这坐壁上观的老东西的三十万人马再扣掉.....再把二十九军这个凑数的十万再扣掉,再把......不能这么算,哪有这样算的!57军和67已经被我喂饱了,张学良杨虎城也就只余15万人了,李润石进了阎老西的家,也要防着阎老西,他在西边还要防马步芳,还有薛岳,他能用的机动兵力,其实也就是十万左右吧.......”

常凯申和他的军政部、参谋部的何应钦、陈诚等人算来算去,觉得自己还是占着极大的优势的。

而这个时候,他很倚重的德国顾问,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为防万一,不能急着入晋,要稳扎稳打,另外要把十八军、二十五师也调过来,这样方才安稳了.......”

因为阎老西那两封电报的神操作,而引发大变数,导致常凯申举棋不定时,红军这边,李润石主席也在刚刚解放的离石县 的“前敌指挥司令部”,讨论着阎老西这两封电报引发的大变数。

一张山西的大地图,被平铺在桌面上。

山西的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占20%。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

境内山脉众多,包括吕梁山、太行山、五台山、恒山、太岳山、中条山等,诸多山脉山把山西省分割出一大堆的“盆地平原”或谷地平原,形成六大人口聚集区。

他们分别是:最西边的黄河谷地(因为一边紧靠黄河),位于吕梁山和黄河之间,目前这片谷地已基本处于红军的掌控中。

正中心的晋中平原,太原是其核心区,这里又习惯称为太原平原。

晋中平原南边,就是晋南平原,以临汾为中心,周围辐射晋城、运城。更南边的黄河是其和河南省的分隔线。这里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农业发达,是山西主要的粮棉产区之一。

而太原以北,则分别是沂定盆地和最北处的大同盆地。

大同盆地位于山西省北部,包括大同市、大同县、怀仁县、山阴县、应县、浑源县、朔县等7个县,这是山西重要的煤炭基地。

太原有军工业,大同有煤矿,临汾有粮食——土财主阎老西看得很清楚,这三个地方才是山西最精华的地方,只要保住这三处,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至于山西省内的其他几个盆地谷地区域。比如太原以北,和其紧挨的忻定盆地包括忻县、原平县、定襄县、代县、繁峙县等县市区。或者东边的长治盆地,以及整个和河北相连的晋东地区,阎锡山是一口气故意全扔了。

阎锡山在和他心腹赵承绶、杨爱源、王靖国等人开军事会议时,很清楚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地方,就是丢给李润石和常凯申这两头恶狗争抢的骨头!”。

而李润石主席在离石县召开前线军事会议,讨论山西的新变局时,他也指着忻定盆地和长治盆地笑着对众人道:“这两个地方,是阎老西故意扔给我们的!尤其是忻定盆地,这里北接大同,东连保定、石家庄,红军要向东发展,必然在这里和常凯申入晋的部队,展开激烈的争夺!”

而后他又敲了敲太原东南方的长治盆地区——不是山西人,一般人或许会对此处地名有些陌生,但提到“上党”,长平之战,立刻就明白,这里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两个地方,常凯申一定不会放过,一定会绞尽脑汁地抢到手。”

“我们红军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内线作战,现在我们已拿到吕梁山脉以西的黄河谷地”,正在东出吕梁向太原周边渗透,而常凯申的部队,这个时候......”

李润石看地图上张家口的“剿总”所在地,露出嘲讽的表情。

“现在是三月二十九日了,从我们发动渡河战役至今,时间已过去了整整九天!从北平到太原有铁路相连,可是常凯申的部队至今还没有踪影......”

李润石说着把目光看向在座的将领中,唯一的山西人,大战前刚刚“交接”完任务,从兰州乘飞机赶来的徐帅。

徐帅哼道:

“常凯申狗改不了吃屎,他先前战略预判错误,把商震和高桂滋的部队都调到包头和归绥去了!现在他手上在张家口能用的部队,就只余自己汤恩伯的中央军,他舍不得拿自己的中央军先入晋和我们红军火并!”

“政治影响军事!这是小黄和我常提到的,后人总结的,领导者最容易犯的军事错误!”

李润石点点头,又敲了敲保定和石家庄的位置。

“这么多天了,东北军的57军和67军,到现在也按兵不动。而驻扎在他们边上的第三军,新一军,虽然有所行动,但前进速度很缓慢,到现在才刚刚占了阳泉与和顺,为何行军如此缓慢?”

彭老总道:“朱培德和我们是老对手了,这孙子在江西吃够了冒进的苦头,贼胆变小了,至于新一军是什么东西?那个孙长腿,大家都明白的,这两家是抱团前进,滚桶推进,想稳扎稳打,等着南边的卫立煌过河,也等着陈诚和二十五师赶到......”

而董振堂则发表意见道:“山西这道不好走,有的地方有铁路,运兵及快,一天可至太原城下。从晋东之地入太原,需越过太行,行军缓慢。晋东南上党之地,更是山路难行。常凯申是在想等东面和东南面的部队到位后,张家口的主力才会南下西进,几路齐发,聚歼我军于太原城下.....”

说到最后,董振堂也露出嘲讽的笑容。

刘帅则在这时发表意见道:“除了在等着把绥远的杂牌军南调先送死外,现在常凯申也一定对驻扎在保定石家庄的57、67这两支东北军头痛万分吧。逼他们入晋助剿,又生怕对方临战反水。放在后方,又提心被其背刺堵路,第三军、新一军行动如此缓慢,其实是他怕了......”

“这才是关键!常凯申怕了!”

李润石大笑了起来。

“他现在看似优势巨大,实则手中握着一堆难分敌我的烂牌!他所谓百万大军,实际上能信得过的,能有效投入的,也就是二十万人而已!二十万对我们十五万?他哪里有这个信心啊!”

李润石敲了敲太原。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是内线作战,可以在北面或东南面,在任何一个方向集中最大的优势兵力,吃掉常凯申几路并进的任何一路人马。”

“而常凯申挨了这么多年打,他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以第三军和新一军入晋后行动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做好了随时往后跑的准备。而汤恩伯的十三军至今仍然一动不动。常凯申,他胆怯了,但心里却又不甘红军尽得山西之地。现在他也是故意放慢行军,在外线努力地聚集兵力,妄想在我们强攻太原、临汾,和阎老西打得两败俱伤后,再过来摘桃。这么多年了,他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李润石的手指绕着太原周边划了一个圈,然后道:“常凯申在慢慢行动,送给我们时间,那么我们就不客气了!”

他敲了敲第三军和新编第一军所在的位置,最后又直指太原。

“他们在阳泉与和顺,进不敢进,退不舍退.....我们得给常凯申一点想头,助他早点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