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7章

作者:半只青蛙

青年时的黄克一直都认为,民国时的清华北大,主业是对国家科技、经济、军事建设“屁用没有”的“国学”,简直就是误国误民浪费教育资源的存在。抗日救国,需要是兵家墨家之学,什么国学儒学,统统给我死一边!

和清华北大不同,上海交大却是民国中国罕有的“理工科”出名的高等学府。这里走出了未来共和国的“五个美械师”钱学森,未来的386,未来的一大堆航空设计师,总之理工科的牛人那是一批批。

回到七十五年前,黄克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慢慢来”。

要做大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身份问题,其次是“周围的陌生人”的认同问题。

身为国家级高级技师,又在异世界被开了挂,升了级,现在的黄克,眼睛更尖,手更灵巧,连艾琳娜都称赞他“眼明手巧”的本事,就算是在异世界也极为罕有,可以成长为最强的“初级构装师”。

文科生穿越,回到七十多年前,只能去抄书抄袭装逼。

理工科技术狗,要装逼,当然得先从卖弄自己的“技术”做起。

上海交大,作为全国高等学府,这位黎校长的能量并不下于清华北大的校长,是可以在国府上层说话的人物,门下师生关系更是非常广泛。

所以从一开始,黄克就打算从“老校长”这里入手,从他这儿获得认同。

事实也不出他所料。

在听明白了黄克来意是“为了尽早地证明自己好给为国家,确切地说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后,黎校长在第一时间,就把学校机电系的几位教授导师找过来。

然后,这几位导师拿出一堆的试题,开始给黄克进行“测试”。

当黄克在校长室里拿着21世纪产的墨水笔做题时,黎校长却在屋外,陪着艾琳娜交谈。

作为民国名校的校长,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正朝知天命奔去的黎校长并不象网络小白文的龙套那般,被人嘴炮忽悠两句就会信以为真的。黄克的那番说辞在他心中疑问甚多,他现在正是想从艾琳娜身上套出点什么。

-------------------- 第28章屠神的民族 --------------------

第28章屠神的民族

在黎照寰心里,黄克此人外貌“过度年青”,疑问多多。而艾琳娜的容貌,则是“漂亮得象个妖精”,同样也有大问题。

黎照寰,字曜生 1898年出生,广东南海人。他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冒!此君早年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科、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学位。无论是学历文凭,那都是实打实的,肚子里可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干货,远比拿着假文凭忽悠人的所谓“民国大师”胡适要牢靠得多,并不是那么好唬的。

双方一交流,黎校长首先就大吃一惊,因为艾琳娜一开口,就是用再纯正不过的魔都上海本地话和他对话。然后在发现黎校长听不懂,他是广东南海人),立刻就切换成了粤语。

“我会的中国话,其实比黄克还要多几种!”

一开口,艾琳娜就在语言上给了黎校长一个下马威。

“我知道,你对黄克的来历有怀疑。你没有猜错,我们的来历确实都有些问题,我们在国外出了些事,现在正躲着一些人,回国的时候证件都丢光了,所以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向你求助。”

身着教袍的艾琳娜摸着脖子上逆十字架,用黎校长熟悉的粤语向他解释着。这个十字架,其实就是做成十字架模样的空间装备,诸神在异世界给她制造的神器,只不过她现在是反着戴的。

而艾琳娜的这个动作,也让黎校长在第一时间留意到了艾琳娜逆戴十字架的做法。

黎校长问道:“艾琳娜小姐,请问您是基督徒吗?”

艾琳娜一脸不屑地哼道:

“不是!雅威那个失败的被流放者,有何资格让我奉其为主?”

黎校长:“......”

只是聊了两句,从清末活到民国,见过无数风雨的黎校长,瞬间就有种“这话没法聊了”的感觉。艾琳娜无意间习惯性流露出的不屑的神态,令他意识这个“洋女士”是真的傲慢到了极致。

“那你为何.....”

“为了纪念,为了不忘却!”

艾琳娜手握十字架,指肉深陷其中,冷冷地答道:“还戴着这个,是为了不忘记那些所谓的神灵做过的那些恶事!”

身为诸神之下的最强者,傲慢早已深入骨髓。即使现在的她已经“坏掉”且心里充满对诸神的仇恨,但经年累月积下来的许多东西,早已渗入她灵魂深处。回到1935年,黄克为了适应这个世界需要伪装成这个时代的人,而光之圣女傲慢的天性,虽然不得不为适应世界而做出“伪装”,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其实她是很不屑这么做的。

“莫非,莫非你是......”

黎校长犹豫地想着要不要把“反基督”之类的词说出来,但艾琳娜却先他一步说出来了。

她恶狠狠地道:

“我是想成为屠神者!杀死神,杀死你心中那个所谓的上帝!”

然后,她回过头,看到了正在房间里做考题的黄克,转头对黎校长,脸色微沉,低声道:

“里面的那个叫黄克的男人,我遇上他的第二天,他和我说了一件事,我想请黎校长你帮我验证一下。”

“请说!”

“是关于你们中国人的,确切地说,是所谓的炎黄子孙。”

说出这话时,艾琳娜的口气就好象是在说“异族”一般,黎校长也是这么感觉的,这时他已经确认了一件事:艾琳娜和黄克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

“带着一个精神病人在身边,真是很头痛呢!”

正在校长室里“考试”的黄克,被异世界开过挂后,耳朵极尖,把外面二人的交流听得一清二楚。

现在他面对的人是交通大学的两位机电系教授,他一边做题一边和对方“聊天”,一边还要解释为什么自己答题时使用的是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这两位教授看到黄克解答时所用的文字居然是“草书”时很是惊讶。

“汉字的发展,一直是不断地简化的,比如王羡之的兰亭序,里面就使用了大量的简化的汉字!文字应当通俗易学才能达到最大范围传播的目的。汉字本来一直是在简化中进化的,但这一进程,在鞑清入关后被打断了!”

“康麻子那个鞑子皇帝,本身倒是精通东西之学,但是这个鞑子皇帝可恶之处就在于,正因为懂得很多,所为了他一家之天下,搞的什么康熙大典之类的,就恶意地让汉字繁体字化,其目的为了更加方便愚民统治。我父亲深恨鞑子,从小就教育我,这两百年中华之民所有的所谓汉字,其实都是鞑清恶意繁体化搞出来的鞑体字!”

清时的繁体字和明时的汉字之间的关系,黄克不是语言学家,这方面其实没有什么研究,说出这番话,纯粹就是在后世上网上关于汉字的简繁之争时,看到的一段说辞。是真是假他不知道,不过本着“有利就拿来主义”的原则,就不管真假的拿来用了。

简体字好还是繁体字好?这还要说吗?每一个识字的同学,在小学时都品尝过被老师罚抄生字多次的恐怖。说繁体字是传统很好什么的,请把“忧郁的台湾乌龟”用繁体字(憂鬱的臺灣烏龜)抄几次尝尝味道,你就知道好坏了。

只是一张嘴,正在给他考试的两位交大教师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是一个极为偏激的大汉族主义者啊!

其中一位周教授纠正黄克道:

“清也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东北是属于中国的!”

“现在的那个傅仪,他的祖宗来自西伯利亚通古斯,硬说自己是什么大金后人不过是乱认祖宗。秦汉之时,东北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爱新觉罗什么的,不过是西伯利亚迁过来的入侵物种!”

两位教授(心道):这个年青人,好偏激啊!

而在屋外,艾琳娜和黎校长的交流还在继续。

“那个雅威,只不过异世界战败后被流放到人间的失败者,希腊的宙斯,印度的湿婆,还有美洲的羽蛇神,非洲的所罗门王,其实全是高次元世界的失败者,几千年前被流放到这个世界。然后在这儿装神弄鬼,骗得信徒无数!他们妄想在这里收割信仰之力恢复神力,可惜最后还是难逃灰飞烟灭的结局。”

艾琳娜不屑地道:“屋里的那个黄克,我之所以高看他一眼,因为他对我说过,炎黄子孙,汉民族的后人和这些自甘为神明的猪羊外国人不同,他说他们生来就是屠神的民族!洋人的人教义里,上帝发大水灭世,洋人只会跪求神明宽恕,而中国人的祖先,讲的却是与天地与神斗。神明比人强,可以敬你三分,但神明也要为人民服务。如果神明不仁,玩九日当空,中国人就射日屠神。神明要洪水灭世,中国人的祖先就举刀向天,移山劈海,杀神屠妖......他说出这话时,骨子里透出来的骄傲与自负,让我对他另眼相看!”

说到这,艾琳娜正色对黎校长道:“我当时没有马上杀了他,不是因为他后来问我的三个问题,而是他对我说的,中国人是屠神的民族这句话。”

黎校长看着艾琳娜,嘴张得老大。

他现在的感觉就好象当初第一次来上海时,他用粤语开口,然后对面的人却用上海话回答。

反正,回路很难对上。

但是,这对男女来历神秘,来历非凡,那是肯定的!

同时,他还确定了一件事:

“在这个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这么骄傲自信的炎黄子孙,真的不多了!”

我的个人网站网址

https://yclub./

-------------------- 第29章魔力源泉 --------------------

二更

第29章魔力源泉

民国时代,少数不多的亮点,就是在经历了百年屈辱后,整个中国文化圈开始“觉醒”。

不再是一家独大一潭死水,而是重新开始了类似诸子百家各种思想激烈碰撞的大时代。

黄克对所谓的国学儒学嗤之以鼻的态度,在替他主考的两位交大教授眼中并未感到多少惊讶。早在二十年前,儒家就已经被诸多新生代的“学者”或“大师”批倒批臭批得一钱不值了。和他们相比,黄克嘴上的“平定乱世兵墨法,乱世终结包养儒,太平盛世儒抢功”的观点,也不过是稍有些偏激的一种——因为看法比他更偏激的名人大师大有人在。

“鲁迅先生遇见你,你们一定会相见恨晚。”

这是考完试后,主考的周教授对黄克说的话。从清末到北洋再到大革命,经历了这么多风雨,见惯了各种流派学说粉墨登场表演,两位教授对再“惊人”的见解都有了很强的免疫力,想象点娘小白网文里那般“惊叹莫名“基本是不可能的。

黄克能征服他们,依靠的还是自己肚子里的真材实学。

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黄克连着做了三份考卷,周教授一直在边上看着他解题。考试进行了半小时后,周教授在心里就已经初步认定黄克肯定不是象胡适般假文凭的骗子而是有真本事的。后面的两份卷子,纯是为了测试他的水平有多高。

当晚傍晚,周教授就在艾琳娜“看中”的那幢小洋楼里请黄克吃了一顿家宴。陪同他的,全是交通大学的老师。彼此都是玩技术出身的人,只要有真材实学,互相认同是很快的。

这幢小洋楼,属于交大的“校产”,共三层,有五户人家合住,全是交大的教师。如果按艾琳娜的想法,就算是杀光了屋主,事后也是很难得到这座楼的。但现在,黄克只是在交大校长老师面前,稍稍卖弄了一下他在机械加工、金属热处理方面的一些专业知识,很快就认可了他。

实际上周教授在邀请黄克参加晚宴时,黎校长已经在心里考虑,要不要给黄克在交通大学安排个教授的职位——至于图书管理员什么的,他这时已完全当笑话来听了。

晚餐的氛围非常地好!

几位洋楼的住户,交大的教师,围着黄克讨论国际形势,日本话题,自然是重中之重。

从入侵东北,到《何梅协定》,加上几年前爆发的十九路军1.28 淞沪抗战,这群民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精英都对国家的未来前途非常地担忧。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已经不远了。”

当黄克在饭桌上甩出这个观点时,并没有引发所谓的“惊叹震动”,东北事变后,连续发生了这么多事,中国知识份子里对“中日和平”早已不抱幻想,只是应付的方式有所不同。

如炮党党凯申或汪总裁或民国大湿胡适之流,抱着的想法是“抱洋人大腿”、“拖”、“学古人以地事秦(日)以求一夕之安寝”。在这些人的心中,中国太大,日本吃不下,只能是“蚕食”。

既然是蚕食,那就好办了。

崽卖爷田,心里不痛。东北九一八事变时,常凯申电令张少帅不抵抗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后的长城抗战,《何梅协定》出卖华北利益时,也是同理。——反正这些地盘都不属于常委员长的自留地,丢了也不是太心痛。

到了一.二八事变时,日本人将手伸进常凯申的命根子钱袋子里,都飞龙骑脸刀架小鸟要割卵袋了,水银JJ常委长,这才在社会各界和自身利益的逼迫下,勉强雄起了半回。

现在的民国就是这副鸟样。

国有难,交大学术圈的教授老师们,自然也是忧愁不止。遇上黄克这个自称“刚从日本”回来的“海归”,在饭桌上很自然地谈起了中日关系问题。

黄克虽然没有真的到过这个时代的日本,但毕竟是二十一世纪资讯大爆炸时代过来的人,看过无数这个时期相关的“二战文献”,站在历史下游的他,某些地方甚至比这个时代的“日本通”更了解这个时期的日本。

“长久以来,日本的对华态度,一直就在两种观点中徘徊:蚕食中国,或者鲸吞中国。”

“中国太大,日本太小,列强在华利益诸多,日本人想蛇吞象一口吞下中国,根本吞不下。这个观点,不光是日本上层的看法,也是中国上层甚至是大多数人的看法。所以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理想”状态下,就会象过去几年里发生过的那般,今天割两地,明天割三城,一块一块的蚕食,消化完了后再继续发动战争,这也就是所谓的“蚕食”。”

周教授点头同意道: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怕了。”

蚕食也好,鲸吞也罢,在这个时代都不是什么“新奇”的看法。黄克说出蚕食二字时,周教授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而这个时代中国的有识之士,也最怕日本侵华使用这种”稳扎稳打“的蚕食战略。

“但是战争这东西,就象玩火一样,火一旦烧大了,往往就很难控制了。战争发起方,要想把战争的规模按自己的意志进行“精确”的控制,需要两样东西:首先是绝对的力量优势,其次则是强大的上下一体的中央集权控制力。不过现在日本,偏偏两样都没有,尤其是我所说的第二条,上下一体的中央集权控制力,在九一八事变,石原莞尔军事冒险成功后,反而在全面崩溃和失控中。”

饭桌上,黄克站在历史的下游,开始向这些交大的教授们,详细地讲解日本的政治构成以及下克上的传统。

九一八事变前后,无论是常凯申还是张少帅,甚至是这个世界其他国家的政治家领导人,在日本侵华一事上,看法都是“日本侵华最佳也最正确的手段,应当是蚕食”。

“日本政权的首脑,只要是智力正常,也只会使用蚕食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