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78章

作者:半只青蛙

天黑前的最后一小时,是谷寿夫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小时。

反击时的林虎三全军尽出,他以坦克为矛尖,不断地突击,割裂日军阵地,妄想将日军部队分裂包围起来。

令林虎三感到吃惊的是,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部队,受到这样的重创后,早就士气溃散,全军四散了。但是眼前的这群日军,哪怕是上下级已无法及时的构通联系时,还是按着作战操典,自发地结成防御阵地拼命的抵抗。在战场上几乎就没有看到所谓的“逃兵”,哪怕是面对着坦克这种刀枪不入凶物,他们也会疯狂的抓着手榴弹大叫着板载冲过来想要发肉弹攻势。

可惜血肉的勇气,终究抵不过钢铁的风暴。

百灵庙之战,谷寿夫带来了四个大队的主力部队。轰炸过后,个个大队都残缺不全,红军全面反击,打到天黑后,每个大队都损失过半。

步兵里受损最重的第一、第二大队已完全打残,四个大队长战死两人重伤一人,三个骑兵大队也战死了一名大队长。

当谷寿夫发出那份“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时,其实他的部队已经在撤退了。

谷寿夫看出红军想要把他的部队包个大饺子,更知道,待在这儿不走,天亮之后红军飞机再来,情况会更糟糕,电报一发完已拼命不顾一切地向东南方向撤退。他麾下的骑兵大队残部,也在这时不顾一切对着红军包围过来的部队发反冲锋,务必要杀出血路,不给对手包抄的机会。

天色将黑,但双方战士借着战场到处皆是的火焰光明,仍然吼叫着,嘶杀着。

战斗打到这种程度,已经没有战术性了,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意志、勇气,还有手中“钢铁”的坚韧。

有坦克和装甲车当移动堡垒的红军,在这方面终是占了些便宜。

但日军也不是毫无反手之力。

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日本仿制品,其实是今年六月才刚陆续装备日军,此次作战,谷寿夫带了六门。空袭中被炸毁两门,又被炮击炸飞一门,还有一门不知所踪。靠仅余的两门,和残存的射手不顾生死的操纵反击,他们用这两门炮重创了两辆CV33坦克,一辆被其打中后部发动机,而后燃起大火,最后报废,好在乘员逃生及时。

另一辆CV33被击中行走轮,打断履带,暂时失去动力。

不过这两门炮还是“寡不敌众”,溃败中的日军守不住阵地被其他坦克突破时,一门炮暴露位置后,两辆T26一边向其冲锋发炮,一边在距离其一百米的距离对着他发射了四发反步兵跳雷,用炮弹加跳雷直接将整个炮位炸飞。

最后一门反坦克炮藏得很好,在三百米外对着T26连打了四炮,命中其正面三炮。

如果是毛子自用版的T26,这三炮足以击穿其正面装甲。可惜林虎三用的这四辆,是黄克亲自动手魔改加过的。车身正面装甲全部换成倾斜装甲,并额外地加焊加厚装甲。命中的三发炮弹,有两发直接形成跳弹,正中的一发,却无法击穿加厚的装甲,只在其装甲表面仅留下一个不到20毫米深的凹坑,并没有形成有效击穿。(注:日军早期的反坦克炮,炮弹由于不带被帽,穿甲能力很差,比德国同类产品要少10毫米,100内射击垂直装甲最大穿透也只有30毫米。)

此时已近天黑,一门炮在一个炮位连续射击四次,自然非常引人注目。没等坦克手反应过来,掩护坦克的红军立刻发现了这个炮位的存在,十几位红军突击队员对其炮位所在地一阵猛攻,一位随军的突击掷弹兵在二百米外极限射程边缘,用小黄弩朝发射了一发榴弹,直接炸飞炮位上的炮手,抢了队友的人头。

而在失去了最后一门针对坦克的利器后,谷寿夫的残部,在未来的战斗里,就只能任由红军的坦克部队肆虐了。

从十月六日傍晚到第二天早晨,战斗一直都在进行,没有一刻停止。

谷寿夫撤退的时候,其部队是和红军处于接触状态,红军反击时想围他个大饺子,战术上本就极难。林虎三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命令部队突击、穿插,将他的部队缠住,拖住,然后在这过程中设法将他手中的部队小刀切肉,一块块地切下来,包围起来。

谷寿夫知道林虎三想干什么,他利用黑暗为掩护,部队一边东撤,但时不时地也会组织起来打反击。

红军是夜战的高手,但日军这方面同样不差。黑暗的好处,让双方武器上的优势都被削弱,战斗更多的时候打成了乱战和烂战。一方有素质的优势,一方有数量的优势(五倍)

乱乎乎地乱战,打了整整一夜,战到到最后,林虎三和聂政委得到手下的报告居然是,部队的建制全乱了,而整个战场早就成了一窝乱粥。

撤退中的谷寿夫部,一夜之间身上掉下了二十几块“肉”。最大的一块有几百人,是他的野战医院,大部分是伤兵,这些凶残的鬼子兵虽然受了伤,但只要能动的,还是拿起枪拼命地向着包围他们的红军射击,妄想牺牲自己为主力挣取点逃跑的时间。

“果然是凶残无比的军国主义疯子。”

林虎三接到下面的电报后,只是下令留下千余人监视,主力还是全力追击谷寿夫部。

至于其他的“小肉”,少的几十人,多的两三百人,各自为战他们,占据附近的制高点地形,疯狂地向涌来的红军攻击,而红军也不得不不断地分出兵力,围歼这些各自为战却又斗志疯狂的日军。

这种明明败局已定,定却依拼命抵抗的画面,让林虎一度想起了自己经历过的湘江战役时的场面,想起了牺牲的那些战友,然后他马上就又呸了一声。

“呸!你们这些畜牲有什么资格和那些牺牲的同志比比!我们都是为了消灭食人者而战,而你们却是在充当食人者的走狗,你们的送死毫无意义!”

在愤怒中,林虎三下令道:“陈光,你的坦克在哪,马上到七号地区来,把这里的鬼子全碾平了!”

---------------

从包头到百灵庙的陆上距离是160公里。

战斗打到当晚十一点时,百灵庙方向的红军,接受到了来自边包头方向的第一批援军:一千五百人的生力军。而后每过两小时,都有同样接近这个数字的援军不断加入。

这是林虎相对日军的第三个优势,他手上拥有整整四十辆的大卡车!

从昨天起,这四十辆大卡车就从包头向百灵庙运兵,四十辆大卡车,每次的运兵数量是一千五百名战士。包头方向赶来的援军,不断地被拉到距百灵庙南边二十多公里外的谷地里集结,然后步行前进——之所以不是直接拉到百灵庙,却是因最后一段道路难行的原因。

至于前面的道路,除了少部分稍稍修过,余下的大部分,也不过是商旅们无数年里用脚踩出来的很差的路。那些坐车过来的战士,其实也是被颠得受不了。

尽管大半的战士在这过程中都被颠吐了,但是靠着四个轮子相助,他们还是赶上了围歼谷寿夫部后半段的战役。

随着援军不断地加入,战到天亮的时候,围攻谷寿夫部的红军,总兵力已超过了两万两千人。

谷寿夫的精锐日军,在夜战里虽然打成乱战,没有坦克的他们,还是仗着出色的素质,一次又一次地打穿红军设下的拦截防线,不断地东撤。

数量已按近对手八倍的林虎三部,就象一群狼在追杀一头受伤恶虎,无论怎么追咬,总是无法把他完全围住。不过此时第六师团已经不可能跑掉了。在得到援军加入后,林虎三把追击的部队分为几股,轮流追击,轮流休整,却不给谷寿夫的部队任何喘息的空间。

战斗,死战,再战,不停地战斗。被追击中的谷寿夫,只感觉追杀他的红军象无穷无尽的虫海般,不断地向他涌来,妄想将他的部队围住,淹没,吃掉。

他只能不断地命令部队前进,突破,不断地打穿面前临时组成的薄弱防线,继续前进。

可是没前几步,已绕道其前方的红军,又形成了新的一道防线,再击穿,再进。

每次击穿拦截,好象都很容易,可是面前阻截的敌人,却仿若无穷无尽,怎么也打不完,杀不光。

他的部队就好象是一只掉入蛛网蝴蝶,身上已缠上了蛛丝,看似稍稍一挣,就可以脱身飞走,但实际上,束在他身上的蛛丝,却正在越缠越多,他的挣扎也越来越无力。

战斗打到早上八点时,谷寿夫的部队,只是化成了两部。

一部是机动力最高的骑兵部队,在夜晚的混战中,他们仗着黑夜掩护,多次杀出重围又绕道杀回,给红军造成极大的伤亡,当然自己也同样死伤惨重。天明后意识到大势已去的这支日军骑兵方才全力东撤——不过他们并未成功逃走,这支筋疲力尽的骑兵部队,在上午十时运气极坏地撞上了正连夜从东南方赶来追击的晋绥军骑兵2师。

茫茫草原上,要追赶一支逃窜的骑兵并不容易。但是红军有飞机。一架追击日军的爱尔五轰炸机在打尽子弹后,就一直在该骑兵部队头上打转,并不断地通过无线电通知附近最近的傅作义骑兵部队。

一边是状态正满的晋绥军骑兵,另一支是苦战一夜,人马皆疲倦欲死的鬼子败逃骑兵。双方在蒙古草原上很快就开始了一场不对等的战斗,参战日本骑兵在一个小时内全军覆没。

至于另一支谷寿夫的残余主力部队,在天亮后,已经彻底地杀不动了。

他的部队,最后困守在距离百灵庙东南方五十公里的一座小山上,结阵自守。这里附近有个小小的牧民聚集地,名字叫塔日牙。

此时,谷寿夫清点身边的部队,哪怕加上少量的伪蒙军,仅有人马一千人微出头,而且大半身上皆带伤。

而这个时候,超过一万三千的红军部队,将他围得结结实实。

除了这里外,另一处被包围的日军,却是昨夜被红军围住的伤兵营,七百多名被遗弃的日军伤兵被聂政委指挥的三千多红军团团包围。这群受伤的鬼子兵,明明已经弹尽粮绝无路可逃,可是依旧狂妄叫嚣着要为帝国玉碎,不肯投降。

在劝降多次无效后,聂政委一声令下,四面包围的红军一阵火炮猛轰,外围早已修好,恢复战斗状态的坦克集群掩护步兵突击,只是一波就扫平了伤兵营。令聂政委感觉震憾的是,在这过程中,进攻的红军的士兵看到绝望的日本伤兵不断地发生自杀,先杀伤员再自杀的事......而一些军官甚至在最后时刻很凶残地拿起机枪对着自己的伤兵疯狂地扫射。

“对别人凶残,对自己人也如此凶残!”

最终,红军只在这个伤兵营里俘虏了不到三十多名日军伤员。

见大局已定,为了减少伤亡,林虎三倒也不急着进攻谷寿夫的残部,命令苦战一夜的红军各部停下休整。从昨天战到现在,他部队不但十分疲倦,编制上也非常地混乱。围住谷寿夫后,各部队主力趁机停下重整,同时等着后方将大炮和给养运过来。

开战前林虎三手上拥有十二辆坦克,三十辆装甲车。打到现在,能开动的坦克只余下三辆,其余的要么受伤,要么出了机械故障需要修理,或者用光了燃油等着后勤送上。至于装甲车,在昨晚乱战中也被日军击毁了五辆,余下的也多有损伤,而且现在日军都在山上,勉强开来也用处不大了。

“铁甲车”确实是纵横四方的“战场之王”,但是如何侍侯好他们,也是很让人头痛的事。蒙古草原虽然适合坦克作战,但是没有修整过的道路,坦克拖车在很多地方都开不过去。

装甲团团长陈光跟着他的宝贝T26坦克来到林虎三指挥中心时,林虎三正在和太原方向通电报,电报的内容,无非是询问总部,是要直接全歼谷寿夫部,还是在这里围点打援挖个大坑。

而包围了谷寿夫的红军,这时则在原地挖崛战壕——不光是要防止鬼子反扑突围,也防备热河方向的日本飞机过来轰炸。

而在百灵庙机场这儿,这时也有一支红军部队正在紧急修理昨天大战被破坏的机场。这个时期的飞机对跑道要求很低,上千人同时工作,很快就修好了大段的跑道。而先前缴获的日军汽油桶,也被推到了跑道边上——这里离谷寿夫被包围的地点只有几十里地,是最好的前线野战机场。

到了中午的时候,又一支援军赶到,正是傅作义派出来的援军,211旅与大青山独立师组成的联合部队。

211旅的旅长孙兰峰和林虎三在巴彦旧尔交过手,很倒霉的一战全旅被俘。不过当时红军要争取傅作义部,在李主席在了解到211旅从长官到士兵,都是不扰民、官兵一体,非常象红军之后,更是亲下指示一定要善待这些俘虏。有病治病有伤治伤,同时要努力地争取和交好。

在作为俘虏的那段时间,孙兰峰反而和林虎三成了朋友。除了枪被收走外,双方士兵关系反而十分地容洽。长官在交流军事心得,互相学习,下面的士兵也差不多。红军官兵吃什么,211旅的官兵也吃什么。

卫立煌部在山西战役后,其在俘虏营里所遭遇的一切,孙兰峰却比其还早享受到。等到了七月,红军与傅作义达成包头换张家口协议,两家化敌为友后,211旅全部官兵都被放回。

释放的时候,林虎三依上级指示,将缴获的武器如数奉还,双方将领还互相赠送了各自的配枪,彼此间已有相见恨晚之意。

当时,聂政委告诉孙兰峰:“贵军我是军见过的纪律最好的国民党军队。你们的部队,其实离转变成人民的军队,只差最后一步了......”

孙兰峰归建后,傅作义问明情况后,一个人在屋里坐了很久。事后他倒也没有“为难”明显“立场不稳”的部下,仍然让他官复原职。这个时期的傅作部,他的部队也在飞快地扩张中,山西战役结束后,阎老西被炸死,傅作义接收了大量的晋绥军旧部旧友投靠,充当军官填充自己的新军,比如著名的陈长捷,他就是在战役中被俘而后被释放,然后投靠了傅作义。老傅手上当过红军俘虏的原绥军军官多得很呢。红军的那一套,他是又羡慕又知道厉害,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向红军学习。

后来的日子里,随着河北和平津局势力日渐紧张,傅作义这边也是拼命地练兵和囤积武器弹药。而后他虽然“被迫”加入红军组建的北方抗日联盟,但是作为“盟主”的红军,根据协议,该给的武器补给一点都没有少,光是从苏联进口的反坦克枪就接收到了上百把。

傅作义虽然是个军阀,心里也有些个人的小九九想法,但这个人有气节、有义气、民族大义却是从不含糊。得知百灵庙战事起,不等红军要求,立刻就在第一时间发兵,而且是派出和林虎三关系最好的孙兰峰领军。

随着晋绥军援军的加入,谷寿夫残部的最后一点逃生希望也彻底破灭。

谷寿夫部最终坚持到了十月八日下午,方才全军覆没。围歼其部的过程,最大的波折,就是这两天,不甘的日军从热河方向,派出多波次飞机进行轰炸和空投补给物资。

可是这个时候红军已经在更近的百灵庙建立前线机场。来援轰炸机在没有护航机的掩护,完全就是纯粹的送人头,两天的空中支援的后果,反而是让参战的苏联空军这儿在中国诞生了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击落五架)。而且由于战斗机的干扰,空投的物资也大多落入红军的阵地上。而日军付出的代价,却是又送了近四十架飞机的“人头”。

而后,损失惨重关东军大本营,说什么也不肯再派飞机过来了。

而大炮运到,部队修整完毕后,红军和晋绥军的联军开始猛攻山上的日军。爱尔五轰炸扔下的汽油弹把整座山的植被都点燃了,而乏补给,疲倦不堪的谷寿夫残部,在红、晋联军发动总攻十八小时后全军覆没,谷寿夫、柳川平助连同部下全员“玉碎”。

柳川平助是在绝望中开枪自尽。至于谷寿夫则死得比较惨,他在山上的临时指挥中心被一发汽油弹击中,而活活地被烧死。红军事后是通过其焦尸附近发现的将官刀,才确认了他的身份。

为了纪念这场战役,击毙二人的无名山后来被改名为落日山。

石原莞尔策划的百灵庙战争,战役结束时,却只有数十骑兵 ,在战后两星期内,陆陆续续地通过各种渠道逃回热河。

整场战役,包括飞行员和前期潜伏特务在内,参战日军人数高达七千人,事后检点战果时,战死的日军人数达到六千五百人,而被俘人员,仅有四百三十五人,而这四百多人人几乎人人带伤,除此之外还有十六名被击落飞机上的飞行员当了俘虏。

日本陆军战俘,被俘后也大都不老实,甚至反抗袭击红军战士,其间又被击毙了数人,此外因为绝食和自杀,或伤重而亡,又死掉多人。最后算上飞行员战俘,减少只余395人。

十月九日,一架从百灵庙起飞的飞机在北平降落,带来了战地记者前线拍摄的照片,以及缴获的日本军刀等证物,而后驻北平的红军代表伍豪,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这一重大消息。

------------------

-------------------- 第177章四省委员长 --------------------

第六师团是倭军里著名的强军,和红军相同,这支被歼灭的日军,同样也是从第六师团中抽调的精锐。一战之后混成旅全军覆没,带队的师团长、参谋长、旅团长以下的军官几乎全灭,损失惨重到接近清零的地步。

百灵庙大捷振奋全中国,但红军代价非常惊人。

表面上参战的主力部队是林虎三的第一军,但实上加上援军,全部参战部队,却是由1,3,5三支主力红军中的精兵组成。而此前后的消耗的炮弹数量,几乎和山西战役相当,获得的空中支援力度更是大大的超过了山西战役时期——苏联红军甚至亲自上场,并动用了黄克开发的新式炸弹。

即使拥有空中优势、阵地优势,装备优势,同时还集中全红军最精华精锐的部队,但获胜的红军,算上助阵的傅作义部,也付出了一千二百人战死,三千四百人不同程度负伤的惨重代价。许多牺牲的红军战士甚至包括了强渡大渡河之战的英雄。

即使早有心理准备,林虎三看着下面报上来的伤亡数据,心里也在发抖。

战后,所有的参部队都没有喜悦。努力地收治伤员的同时,所有参战的军官和战士都被组织起来,反复召开作战研讨会,总结此收获经验、教训。

“我们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

从李润石主席到林虎三,红军上层都意识到,百灵庙之战我们虽然胜利了,但此战暴露出来的问题太多了,红军的战术、单兵素质、相互配合,和侵华日军还有着明显的极大差距。

红军上层对外表面喜悦,实则内心沉重。国内民众这儿却在战后乐开了花。普通民众自不必多说,民间舆论更是对红军赞不绝口,平津地区的甚至开始勇跃募捐。从百灵庙通过铁路被运回的伤员,在平津两地的医院都受到当地社会象英雄一般的欢迎。

“日本人,废物,废物!”

常凯申心情矛盾,幸灾乐祸,又心怀恐惧地大叫着,恐惧的原因,却是李润石的红军如今已成长到这么可怕的地步,自然令他食寝难安。幸灾乐祸的却是他明白:经此惨败,日本人和红军必是不死不休,很了解日本的他,几乎可以想象出,未来的日子里,侵华战争一旦全面爆发,日军必定追着红军死嗑。

有日本人和红军死嗑,李润石就一定不得不把主力部队全集中在华北,不停地消耗实力。而他常凯申则可以安安静静地躲在南方,零分抗日,十分发展,保存实力,渔翁得利。

“我常凯申,我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主!”

常凯申想了想,决定发动上海各界名流,为北方的红军募捐一笔钱,表达自己的善意,然后再次向李润石提出“停止内战,和平谈判,一致抗日”的请求。你李润石不是要抗日吗?我就以民族大义为重,用你过去最爱喊的抗日口号来对付你,让那些过去一直支持你的那些社会名流们变成你的猪队友去恶心你,有这么多声音要求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你还能象从前那般地打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