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81章

作者:半只青蛙

“去年的这个时候....”

那时宋哲元刚刚被常凯申任命为平津地司令官,兼河北省主席,军政一肩挑,那时的他好不威风好不得意。

“才过了一年,才过了一年啊.......”

平津这一片地,其实是中国近代史“城头变幻大王旗”最激烈的城市。从武昌起义开始至今,成为平津之主的“大王”们,从最初的袁世袁凯,到后来的直系军阀,张勋复辟,冯玉祥倒奉,再到张作霖入主,奉系天下,四一二后的“常委员长霸世”,他宋哲元执政平津,短短的二十六年间,已经不知换了多少任“大帅”了。

宋哲元也不知道,自己这个“虚假”的“平津大帅”,还能再当多久。

不知为何,宋哲元想起了王家烈,想起了何健。

“慢慢地渗透,润物细无声,杀人不见血.......从前常凯申也是用这种方式,吞并了了湖南和贵州的吧.....和常凯申银币弹收买相比,共产党的这种精神渗透手法,其实更恐怖........”

过去这段时间,宋哲元一直很合作。私下里,宋哲元是动过一些心思,甚至也有部下,私下里警告对他道:“司令,再这样下去,我们29军会被红军吞了的。”

“我知道啊,我当然知道啊!可是你要我怎么办?开战吗,投常凯还是投日本人?我们兵没有李润石多,枪没有他多,人没有他多,钱也没有他多,我们连主义都没有,我们凭什么和李润石斗?”

作为一个军阀,宋哲元很清楚整个平津甚至是河北,正一天一天地脱离自己的掌控。他的军队数字,这几个月是在不断地增加,装备也在不断地改善,但是,他的手下的部队,下层的官兵,在听到红军公开宣传的那一套后,其实根本就不想打内战了。

至于中上层的军官,他们也不想打,因为谁都知道打不赢,都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地盘。红军目前的作法就是温水煮青蛙,从基层统治开始进行渗透。29军本来就没有建立基层组织的概念,表面上双方没有什么冲突,但宋哲元明白,基层空了,自己也就空了,而且他现在确实是在被架空。

他手下的四个师,38师的张自忠,因为塘沽协定,被国人一度骂为汉奸一直郁郁寡欢。但宋哲元却知道,此人是真心想抗日,百灵庙之役后,在发现红军是个“很能打”的抗日政权后,就在最近主动地把红军的政委和军工人员引入38师中,帮忙改造军队,他正在变成象傅作义一般的第二个七路半。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143师师长刘汝明,最近也和红军多有往来。29军出身于西北军,412之前西北军和共产党本就联系紧密,现在不过是“恢复冯玉祥长官时的传统”罢了。现在29军上下,和共产党作生意,已经没有任何心理障碍,是明着进行的。“通共”,也是明着进行的。共产党红三军的高官董振堂,本就是西北军出身,还是河北人,29军这边老熟人一堆,双方私下里更是交往不断,宋哲元想管都管不了。

共产党作事,还有些“书生意气”,那个黄克自称不是共产党的海外人士,宋哲元更怕的人却是他。这位是个说话和气,左手拿金条,右手拿大棒,该动手绝对不磨叽的狠人。

宋哲元在十月最后一次看到黄克时,他发现这个年青人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

从前的他,说话很小声,待人很客气,即使是用金币弹,拿金条砸人时,脸上也总是挂着温和的,棉里藏针的笑。

但他出了一趟国,返回之后,宋哲元再看到他时,却发现这个年青人从前身上的“和气”全没了。

现在的他,眼神非常地可怕,充满了攻击性。而回到平津后,他做事的手段,也更加地“粗暴”。

从前黄克做事,洒钱,有钱大家赚,有肉大家一起吃,只要跟着他走,所有人都可以从他这儿拿到好处,赚到钱,大家共赢。

但现在他完全撕下了“和善”的伪装。

十月后,平津地区,所有的工厂老板都受到了黄克的“拜访”。

“日本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你的厂子还不搬,是准备资敌吗?”

“把工厂南迁,或者我叫人放一把火,把你的厂子烧掉,二选一!”

侥幸心理,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即使如今平津地区的火药味一天比一天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响应“号召”搬迁工厂,还抱着各种幻想。而回到平津地区的黄克,这时就是以“比流氓更流氓”的手段上门要求这些资本家搬工厂。

资本家不答应,他就直接叫人绑架,强抢,强搬。从设备到工厂再到老板全家,直接打包装车装船装铁路运走。 平津地区的工厂,如今大量南迁,与其说是老板自愿的,不如说是被他逼着搬走的。只有部分工厂被搬入了红军控制区,余下的却大都去了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一带.

现在的平津,工厂少了三分一,学生也少了三分一,有钱人也少了三分一。被共产党渗透严重的平津地区,上层都在寻找退路,急着撤离北平。中层的普通人则是进不得,退不得惶惶不安,有关系的,能走的都在走。

宋哲元的二九军,现在拥有四个师,拥有37,38,132,143四个主力师,外加十五个独立补充旅。十五个旅的预备役部队是七月后,宋哲元在红军的逼迫下组建的——原本他只想建六个补充旅就很满足了,可是对面的红军却对他说马上要打仗了,部队太少。

换成是常凯申,他整天想的事都是削藩削地方实力派的兵力,但身边的李润石,现在却是一个劲地要求他多征兵。

对于军阀来说,多征兵当然是好事,可是宋哲元在见过黄克把常凯申象猴子一样玩得死去活来的手段,又知道共产党“拉拢人心”的本事,哪里不明白这些兵多半最后都会投了共,尤其是在百灵庙战役后,红军在中国民间的威望是猛涨了一大截,许多年青人现在观念 都正在转变:李润石才是中国的救星。

“战争,真的会在明年爆发吗?”

宋哲元在路边买了一份报纸,共产党在北平发行的《新华日报》,报纸上登的内容是李润石刚刚发表的《论持久战》。自从三个月前,红军获得在河北发行刊物的权力后,《新华日报》就在第一时间登陆平津,而后广播电台也很快在当地建立。

临近正午时,路边的茶馆里,饭店里,洋喇叭和洋收音机里,按时响起了十二点的敲钟报时声。

十二记钟声响过后,一个女音在广播里响起。

“今天给大家播放的歌曲,名叫《昭和维新之歌》。这首歌送给潜伏在平津地区,被日本财阀、资本家、地主利用,充当侵华马前卒的日本间谍们!”

“噗!”

无数正在平津茶馆、饭馆里吃饭的食客,听到这段开场白后,当场喷了出来。

这是共产党在平津地区新建的广播电台,在十月十二日这天,刚刚推出的新节目。刚一播出,就让正在边听广播边开车的宋哲元的司机,吓得差点出了事故。

喇叭里,响起了激昂的日语歌曲。

“汨罗渊中波涛动,巫山峰旁乱云飞。混浊之世我独立,义愤燃烧血潮涌。 权贵只晓傲门第,忧国此中真乏人。财阀但知夸积富,社稷彼心何尝思。”

和日本人长期打交道的宋哲元,懂得一点日语,听懂了部分歌词后,眼珠也差点瞪了出来。

“共产党,共产党居然连这种事都干出来了!”

-------------------- 第179章土肥原贤二的恐惧 --------------------

百灵庙战役发生前,土肥原贤二就已经赶到中国,藏在天津的日租界里,亲自坐阵,指挥着潜伏在河北的间谍破坏了大段的铁路。

铁路破坏行动很成功,前后只损失了少许炮灰。

不过也正因为太成功了,反而让谷寿夫第六师毫无顾忌地往百灵庙的大坑里跳了进去,再也没有出来。

这些日子,共产党对河北,对平津地区的渗透,土肥原贤二全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打给大本营的报告,提案全是侵华战争越早打越好,因为每过一天,对面的红军就强大一分。

九月后,随着塘沽码头建成,土肥贤二就更着急了。

无数从苏联运来的武器、美国运来的机器,正不断地通过那处码头流入山西。

“共产党哪来的这么多钱?斯大林疯了吗,他是在卖肝援红军吗?”

当四十辆T26坦克公然地由坦克拖车拉着,轰隆隆地驶过平津的街头时,土肥原贤二当时几乎都要疯了。

日本虽然也有坦克,但在1936年时,整个驻华派遣军,能动用的坦克,也就是一两百辆而已。国内现在还在动员,但是依旧没有完全准备好。百灵庙战役,其实上层的想法是做为一次“试探性”的攻击,借此测试一下这支“陌生”的共产党部队的实力。

结果,七千精挑细选的皇军精英全军覆没!没有比这更糟糕的结果了。

到现在为止逃回的生还者,不过数十骑而已。全军覆没的结局把侵华派遣军上下全都惊呆了,而让日军上下更加恐惧的,却是陆军航空兵的巨大损失。

超过七十架轰炸机在百灵庙上空被击落或勉强返航后报废,据生还的飞行员报告,在空战中他们看到了苏联飞行员的脸,而机上的无线电人员也多次在空战中听到了苏联口音的对话。

苏联参战了,这才是让日本人感到更加震惊的地方。

历史上,日军敢发动九一八,很大一个原因却是张学良在“中东路事件”时的骚操作,向苏联开战,破坏了东北地区中、苏、日的三角平衡。但红军不同,共产党和苏联的关系全世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百灵庙战役后,惊恐的派遣军为了甩锅,“流言四起”,疯狂地指责苏联参战——不光是飞机,他们还指责苏联派出了陆军支持红军,甚至在华租界里,某些无节操报纸还煞有其事宣称是从蒙古方面南下的苏联红军偷袭了大日本皇军。

国内还没有准备好,试探进攻大败,自己吓自己,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这才是让驻华派遣军高层疑神疑鬼,没有马上发动更进一步的军事行动的原因。现在东北那边,整个关东军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就是生怕北方的近邻,红色巨熊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土肥原贤接到的大本营的任务之一,也是要通过这儿的情报机构,查明百灵庙惨败的真象。

作为一个中国通,一到天津后,土肥贤二最近这段时间,每天中午十二点时就会准点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津的共产党电台准时播送的宣传报道。

百灵庙战役之后,共产党方面已经意识到中日全面战争迫在眉睫,在宣传上也更加地“不客气”和“露骨”。

建在北平和天津两地的电台,公然向市民宣传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随时都会爆发。北平和天津更是侵华的首要目标,并在近日公开地将紫禁城里的文物,图书馆里的藏书大批的撤出。而平津城内的工厂,也在近日接到了“强制”搬迁的通告。

关于这些,日本方面自然是各种抗议和威胁说了一堆,谁知共产党方面的代表直接冷笑地回复:不要再进行丑陋的表现了,日本侵略中国,什么理由找不出来?这一回,你们是准备先炸铁路,还是失踪个士兵,或者弄死一两个日本浪人来当借口?

比起南京国民政府的唯唯诺诺,共产党这边,是强硬到寸步不让的地步。至于名义上的平津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宋哲元,提起他土肥原贤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日本人也威胁过他,要他和红军断绝关系,但是宋哲元难得地在日本特使面发了火强硬了一把。

“现在河北地区隶属于北方联合政府,你们应当去山西太原,找李润石交涉。”

宋哲元现在也想通了。他夹在红军和日军之间,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这小日子大概是混不下去了,破罐破摔,面对日本人时,索性也不再软弱打太极拳,强硬一把装逼一把,顺便把球踢到太原那边去,让红军替他吸引火力。

百灵庙战役之后,平津地区现在也动员起来了。最前线的宛平城一带,开始大量地修建城防工事,日军人发现,驻守在那儿的29军,甚至在近日开始到处埋设地雷——土肥原贤二查得很清楚:地雷是共产党提供给29路军的技术和材料的。

而在红军的帮助下,这两个月29路军在在北平郊区建了个地雷厂。那座工厂原本是个陶器厂,红军提供一些原料和设计,然后从当地的陶匠和烟花匠人中挑选人手,一直在大规模地制造地雷。

土肥原贤二设法弄到过几枚地雷交给租界里的日军军事专家研究过,发现这些地雷全是粗制滥造的陶器地雷,以少量的炸药甚至是黑火药为原料,配合晒干的粪便制成,完全就是极为粗糙的“劣质货”。但这种劣质货,在两个月里,整个河北地区就生产了超过十万枚。百灵庙战役后,其中数万枚劣质地雷很快就被分配到29军各部。

更让土肥原贤二真正感到恐怖的,却是华北地区名义上的共主,共产党对平津基层的渗透。有如雨后春笋在平津地到飞快冒出的各种民间基层武装组织,比如工人纠察队,民兵联防队,现在也被动员起来了。这些由共产党打入平津的渗透组织,他们最多的武器不是步枪,而是地雷。宋哲元手中只有一座地雷厂,可是平津地区由共产党开组织起来的民间力量,却象雨后到处发芽的新草般,平津周边,几乎每个县城,都有土作坊在大批量制造那种劣质的地雷。

土肥原贤二通过安插在平津的间谍特务得知,共产党现在是以工作队的形式,渗透进平津周边的县城、农村,开始公开行动。这些邪恶的共产党人,手上拿着一份名为“民兵爆破器材制造”的文件,大量地河北地区发放,疯狂地教导当地民众怎么制造土地雷,怎么埋雷,怎么袭击皇军,怎么反特防谍......

只是稍一接触,土肥原贤二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废物政权完全不同的组织,他们对中国基层民间的动员能力强到可怕。

随着共产党的势力不断地在平津基层渗透,处于天津租界的土肥原贤二清晰地感觉到,每过一天,日军侵略平津,所付出的代价都会增大一份。

“中国泥潭!”

对这个对手了解得越深,土肥原贤二心中的恐惧,就会相应地加深一分。秩父宫中,那个黄克当天说过的话,正在一点一点地变成现实。

“这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河北是泥潭,但只要我们皇军不贪心,坚持蚕食政策,集中力量于一隅,我们也能把你们挖平了!”

当土肥原贤二在心里恶狠狠地想着“中国泥潭”的问题时,电台里传出的《昭和维新之歌》,则当场让他傻了眼。

二二六兵变时,那帮皇道派的中二们,就是唱着这首歌发动兵变。因为黄克后来的插手,这场兵变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收场。

在外人看来,日本不过是换了个天皇罢了,但对日本上下在精神方面的打击却非常巨大。从前在日本的“造神”宣传中,天皇是伟大的,神圣的,是人间之神。结果二二六一来,天皇伤重而亡——神格,逼格一夜之间全掉光了!

这才是要命的!神主牌一碎,看不见的损失是极其巨大的。

在那之后,《昭和维新之歌》在日本就成了禁曲。土肥原贤二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歌曲居然在这个时候传到了中国,而且还是以这种嘲讽的方式在共产党的宣传电台里公然播出,而且在播出前,还宣传说是“送给在华的日本间谍特务们”,简直是当面抽脸,欺人太甚到了极点。

“这种口气,这种傲慢的感觉,一定是那个黄克黄元兴干的!”

土肥原贤二心中大悔,只恨黄克当时还在日本时,没有下手把他干掉。他耐着性子听完了电台里把那首日本最出名的“反歌”播完。然后电台里的主持人,开始向听众解释这首歌相关的历史,先是从他的创作人谈起(前天我发了一节免费章有专门说明),然后扯到这首歌是二二六兵变时,叛乱的官兵唱的。

而后播音员将歌词的内容译成中文,一句一句地向听众解释原意。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解释完一切后,所有不了解日本的中国听众,这下都明白了:原来二二六兵变,是一群“爱国”的日本军人,想向天皇兵谏,利用天皇的力量对付压迫他们的财阀资本家。

然而在这时,主持人却话风一转,告诉听众:这群愚蠢而可悲的日本军人至死都不明白,他们的兵谏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事实根本就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天皇被奸臣蒙蔽,因为日本天皇和财阀的利益是一体的,民间的苦难他完全知晓,天皇只是装成不知罢了。

“一切的一切,日本的悲剧,日本全面侵华的根源,得从明治维新前后,发生在日本这个国家身上的那些事开始说起......”

PS:最近病得厉害,到现在身体还没好,只能先更三千字了。

-------------------- 第180章明治维新68年祭 --------------------

广播里,以历史科普的方式,向平津的市民细细讲述明治维新前后,发生在日本的那些事,极其详细地向市民讲述了被许多中国知识份子“神话”了的,所谓的“倒幕进步势力”的真相,以及他们幕府势力间的矛盾、区别。

这个节目的名字,起初叫《明治维新史》

节目一播就是整整两个小时,未完,然后在一首名为《千本樱》的日语歌为结尾作为暂时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明天再听。

“大胆无畏洋化革命,

光明磊落反战国家,

骑着日之丸印的二轮车,

奔驰穿过环状线东奔西走不算什麼.

少年少女战国无双跟从著浮世浪,

千本樱溶入夜中连你的声音也传不到啊,

此处开宴钢铁牢笼中自那断头台上往下看吧,

三千世界黄泉之暗连哀叹之歌也听不见啊.......”

所谓的“片尾曲”,歌词也和《昭和维新之歌》,恶意满满。唱腔和伴乐都有些古怪,但听起来却是异常地悦耳。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节目,每天中午十二点正在平津地区播出,傍晚六点重播。晚上八点时,则会针对日本人最多的日租界区播出日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