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191章

作者:半只青蛙

黄克想了想,念了一句民谣。

“十三顶大盖帽,四只金钱豹,就吃农民一顶破草帽!这就是九十年代,苏联解体时的中国农村。”

在伍豪的目瞪口呆中,黄克按和李润石同意地,把九十年代的那些事,包括和斯大林谈的那些内容,和伍豪说了。

“你们应当在出国前就告诉我这些的。”

“这是主席的意思。他觉得,你和他都应当分开一段时间,两人互相冷静十几天,然后再聊这个沉重的话题。”

伍豪点点头,表示理解。

“主席知道,没有你相助,他做不成事。他需要你全力的相助,可是历史上,你们间的矛盾.......”

小黄克叹了口气。

因为艾琳娜的关系,他在斯大林面前,可以癫狂地“勇猛刚进”,但面对伍豪时,那种无形的气场压力感,反而令他无法自在发挥。

之所以会是这样,因为主席和斯大林,某些方面都很纯粹。主席的缺点是“太善良”,斯大林的特点同样容易把握:你有用,你能大用,他就会重用你。

所以黄克在斯大林面前 ,敢毫无顾忌的说话。因为他知道,斯大林其实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毫无顾忌的真话。这个现实主义者,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苏联的利益最大化。

他们,黄克都“把握”得住,只有伍豪.......

他太复杂了。

“为人,处事,手段,情商,完完全全地全面地碾压我啊!”

来到这个时代来后,每次站在他面前,黄克都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真的只是一个“平庸之人”,凡人仰望天才的落差感和痛苦感特别的强烈。

“对于斯大林,我和艾琳娜唯一撒谎的地方是,2000年后,中国成了英美国家获得廉价工业品的血汗工厂——这话其实也是真话。隐瞒的未说的话是,我们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后堡垒的身份,用比资本家更资本家的手段,逼死了同行资本家。并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地走上去工业化和玩金融收割的邪路。成功地掏空了他们大半的工业底子而完成了崛起!”

“愤怒的美国和欧洲的失业工人,在街上游行抗议时,举的旗子是:中国抢走了我们的工作机会,打倒中国帝国主义!”

"我们有着世界 上最好的基础设施!最快的高铁,最高的工作效率。我们的超级工程,让全世全界都看了眼红。"

“虽然我们还在对外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外国人眼中,中国已经是一个和美国可以颁手腕的,甚至某些地方比苏联老大哥还强大的超级中国!毕竟解体前苏联老大哥,无法成为世界工厂。”

"我们崛起了,真的崛起了!"

“只是,以这样的方式崛起,我不知道是对是错!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你们革命的初衷!松藩的时候,我遇到你们时,我那时不知道该怎么向你们描述这样的时代,我只能选择你们能接受的地方说出来。”

“至于崛起后的胜利果实,社会财富分配问题,还有当时国家各阶层的生活状况,精神面貌.......你觉得这个到处都是“我胡汉三回来了”的时代,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黄克看着伍豪,恶劣地笑着。

“不知我等是狂是愚,惟知一路向前奔驰”

在伍豪面前,压抑了许久的小黄克,在这一刻,终于彻底地放飞自我了。

当晚,伍豪失眠了。

他一个人站在苏联人安排的宾馆的阳台上,不停地抽着烟。

第二天一早,他和黄克见面时,他对他说:“这绝对不是我们牺牲了无数的同志,想要创造出来的世界。”

砍了无数作死的内容,小站见,压缩文件包的密码是2010

本卷完。感谢星辰海猫的百元打赏

-------------------- 前五卷总结: --------------------

几乎所有人都是小布尔乔亚。

我是小布尔乔亚,在座的诸位读者老爷,要么是小布尔乔亚,要么是精神上的小布尔乔亚。

区别仅在于,严重程度不同。

这本书其实是可以写成象小编那样的爽书的,也可以写成息壤里的各种省穿文,或者那些超时空门援共一般的爽文的。

但是,大家只要不做梦,愿意清醒点,去面对现实,就会发现,那些都是成人的童话罢了。

我年龄大了,四十好几的人了,要我写这种文,其实我写得出来。半只青蛙这个笔名,中原五黄,写军我最黄,写黄我最军,不是白叫的。黄文我会写,爽文其实也会写。

只是不愿意写成无脑的爽文而已,我种文我自己已经看得麻木了,没意思。

息壤上,同行里,写那种纯粹的爽文的家伙,实在太多了。

我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某些地方懂得太多。

懂得太多,就不敢无知而无敌的乱来,乱写乱爽。

无知的人,可以写电子市场上买两个晶体管,回家就手搓炮兵雷达,稍懂点历史和军事知识的我,就绝对不敢这么写。

无知的人,没有进过工厂一天大门的人,可以写什么大国重工之类的,装成懂工业化的专家写军工文去骗钱——象我这样,真正在化工之家长大,经历过一个投资十五亿(2000年)的新厂,从荒地变成大厂,经历过看着新出校的学生变成工人的过程的我,在写工业建设时,反而十分地小心,生怕一放开就变成外行装内行在胡说八道。

越是懂,越是要小心。年龄越大,就越知道,想找几个靠谱的人一起去做事,做大事得有多难。

哪有那么多合格的干部,哪有那么多优秀的员工给你用?

一个成功团队,大多数时候,都是一个神队长,带着几个不坑能做点事的队友,再拉着几个可以将就着用的队员,然后开始创业。

十月革命后,那么弱的布尔什维克能成事,是因为一个神队长(列宁),带着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外加托洛夫斯基(不算超神却也是能人),一堆很优秀的精英上层,方能四年成事。

相比之下,中国革命的历程,只能说一言难尽了。

话扯远了。

人心的贪念,是最难战胜的敌人。

小黄克的母亲,很早就说了,自己的儿子选择的,是最难,甚至是看不到前途的一条路。

当时你们看到这里,就该明白了。这书,小黄克的剧情,其实并不轻松——我当时在写书时,为何大小黄要一起写。原因就是:要用大黄克的爽剧情,来中和小黄克的沉重艰难的负重感,让你们看的舒服一些。

小黄克所选的路,代表大家心里对光明美好的追求。

大黄克所选的路,代表大家面对着贪欲诱惑时的,堕落本能。

圣女引导小黄克踏上屠龙之路,魔女引导大黄克变成恶龙。

这就是开局为何是圣女魔女先后出场的本意。

小黄克所选 的路,注定是不会轻松快乐的。

走上这条路的人,注定是孤独的,痛苦的,注定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和主席付出的代价相比,小黄克的那点代价,其实屁都不是。放在过去,只会被那些真正的老革命嘲笑:哭哭泣泣,真是废物

因为小黄克的出现 ,李润石付出的代价,已经被减少掉了百分九十!如果你们连这最后的百分十都无法忍受,我只能说:大家总想着不付出代价,就获得胜利,赢得一切。这就是小布尔乔亚的本质弱点。

最后,说一件事:很多人无法接受增强苏联,无法接受苏联在二战少死人。各种大骂。

我只用一个地方回复你:在你们眼里,抗战时死掉的三千万中国人的命就不是命了?艾琳娜的选择,可以让中国在抗战少死上千万人!你们在扯苏联的时候,想到中国的平民老百姓了吗?敢情那三千万的死难同胞就不是人,而只是你们眼中的一个数字?

这本书,表面上加入了魔幻的元素,但实际上,走的却是伪现实主义风啊。

第五卷到最后十几章,艾琳娜和小黄克,最终都走上最难的那条路。

艾琳娜会成为未来苏联的苏维埃最高总书记。

而小黄克要走的路,也在这一卷,揭开来了。

历史上走上这条路的人,最后付出的代价,都是献祭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们或许会好些,但献祭掉的东西,同样不少。

最后用上一章的标题,完成这次的总结:不知我等是狂是愚,惟知一路向前奔驰。

PS:大家一直在找的天子传奇民国篇,已经在息壤上传了,就是这个新书《补天记》

或者直接点我的笔名,进作者专栏找

感谢星辰海猫百元赏

-------------------- (免费章)关于加伦将军案件的一些侧面消息 --------------------

这算是侧面消息 ,对大家弄明白大清洗时期的真相,应当有不小的参考作用。

1938年6月13日清晨,苏联国家安全三级委员,远东地区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人亨利希·柳什科夫越过苏联边境,叛逃日本。7月2日和7月3日,柳什科夫的两篇报告分别被发表于日本的《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1939年3月,柳什科夫在日本杂志《改造》上再次刊布了一篇文章。无一例外,这些材料都强烈地攻击了苏联及其领导层,柳什科夫声称所谓列宁格勒恐怖中心和托季联合总部等阴谋集团都是不存在的,刺杀基洛夫的凶手尼古拉耶夫肯定不属于季诺维也夫集团,而斯大林利用了基洛夫的死来铲除他的政治对手。考虑到柳什科夫当时在苏联的职位,这一声明的公开是轰动性的,柳什科夫也被认为是第一个揭露出苏联内部大清洗恐怖内幕的NKVD高层。此后,柳什科夫长时间为日本宣传部门工作,他声称自己是坚定的反斯大林斗士,渴望从布尔什维克手中解放俄罗斯人民。

1968年,日苏关系专家阿尔文·库克斯(Alvin D. Coox)发表了一篇关于柳什科夫的报告,他找到了当时日本方面对柳什科夫的审讯材料,并采访了许多位当时接触过柳什科夫的日本官员。三十年后的1998年,库克斯整理出了两篇更加详尽的文章,公布了许多1938年柳什科夫在东京面对日本审讯人员时提供的供词。然而,接下来我们可以发现,柳什科夫私下里对日本审讯人员说的话其实与他公开的声明有很大矛盾,柳什科夫实际上承认了苏联红军内部存在着好几个以红军高级将领为首的集团,这些集团都对斯大林抱有很强敌意,同时柳什科夫指出苏联政府内部也存在着阴谋集团。

究竟哪一种材料更接近真实情况呢?我们不难发现,相较于发表于杂志报纸上的文章,审讯材料的一个特点就是不对外公开,它不太可能符合政治宣传的需要,与此同时,柳什科夫作为一个由苏联叛逃日本的苏联高层人物,为了博取日本人的信任,他没有理由在非公开的情况下对日本人说谎。总而言之,一个严谨的历史学者或真的想探求真相的人,毫无疑问应该重视库克斯的研究,尤其是他所引用的第一手材料。接下来我将对柳什科夫的供词做一些摘录,并分析这些供词具体指向了什么:

瓦西里·布柳赫尔是第一批苏联元帅之一,同时也是苏联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后红旗远东方面军)司令员,与柳什科夫同为苏联远东地区的军政高层。布柳赫尔于1938年10月22日被捕,11月9日病逝,该案中止(一说他于1939年3月10日因作为“日本间谍”、“参与右派反苏组织和军事阴谋”而被判处死刑)。关于布柳赫尔,柳什科夫说道:

总的来说布柳赫尔很渴望权力。他并不满足自己在远东的职位,他想要更多。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应该高于伏罗希洛夫。他很谨慎,但很难说他对总体的政治形势是否满意。在军队里他比伏罗希洛夫要更受欢迎。他很厌恶军事委员制度和军事委员会的建立,因为这限制了他下达个人命令的权利。

柳什科夫进一步提到了布柳赫尔曾与右派有过联系:

在远东军队中,和布留赫尔走得近的军官里有一群叛徒,比如扬·波库斯、古林、瓦先佐夫、科罗帕切夫等,他们想说服布柳赫尔,把他拉进危险的政治谈话中。布柳赫尔则在没有权力这么做的情况下,擅自给他们看了被捕阴谋者的秘密供词。古林在被捕后告诉我,在波库斯被莫斯科召回后,布柳赫尔和古林喝酒时咒骂了内务人民委员部以及最近的逮捕活动,还骂了伏罗希洛夫、拉扎尔·卡冈诺维奇等人。布柳赫尔告诉古林,在李可夫被处决之前他们两人保持着联系,李可夫经常写信说‘右派’希望看见他成为国家武装力量的首脑。

分析柳什科夫的这一段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苏联红军内部存在叛徒,柳什科夫还特别具体地指出布柳赫尔身边的军官是叛徒;第二,并非所有人被捕后都是被迫承认伪造的供词,柳什科夫在这里特别提到了前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后勤部副部长谢尔盖·古林,假如古林的这段话本来就是NKVD伪造的,柳什科夫完全没有必要煞有介事地告诉日本人此事。需要指出,我们在探寻大清洗的真相时不应该完全忽视被告的供词,现在越来越多的档案得到公开,大量的供词得以重见天日,在具体研究大清洗的某一案件时,有必要先寻找该案的供词材料,仔细阅读后问自己几个问题:有证据证明这一供词是伪造的吗?这一供词有明显的违背事实或自相矛盾的地方吗?假如这些供词是在斯大林的指示下伪造的,他为什么要去伪造这些多在苏联解体后才被公布的机密文件?然后再对案件进行梳理,这才应该是对真相认真负责的态度;而第三点则是,布柳赫尔一直有与以李可夫为代表之一的右派联系,代表着他有参与右派阴谋的嫌疑。

这不仅仅是柳什科夫或者说古林的一家之言,布柳赫尔在1938年的供词中也谈到了自己曾与右派联系:

我自1930年就开始与右派联系了……李可夫了解到了我政治地位的动摇与不稳定,于是在1930年给我写了一封反党反苏的信,我向党隐瞒了它,他在信中表达了他很希望看见我成为军方首脑……

他的弟弟帕维尔·布柳赫尔也证实,布柳赫尔自1930年就参与了“右派阴谋”。古林在1938年10月28日的供词中再次证实了自己之前的说法,并供认了更多细节。关于布柳赫尔的问题,我之后有时间会再做一期视频详细说明。

关于苏联红军内部势力,柳什科夫列出了数个反党反斯大林的集团:

在苏联武装力量内存在着反党分子,普遍对斯大林抱有敌对态度,但各自的目的却不同。有一群指挥官非常忠诚于托洛茨基,比如说普特纳、普里马科夫还有其他支持他(应指托洛茨基)的人;另一群有波兰、德国、立陶宛之类的少数民族背景的苏联指挥官,他们对共产主义进程感到失望,自己心中重生了一种历史感,比如说科尔克和埃杰曼。还有另一群先前效力于沙皇军队的指挥官,很喜欢军事政变,他们准备和任何其它组织合作,比如说图哈切夫斯基、乌博列维奇、卡希林、奥尔洛夫等。其他反党并准备为反对派效力的有加马尔尼克、亚基尔、桑古尔斯基、阿伦施塔姆、德边科、奎贝舍夫、别洛夫和列万多夫斯基。这些人都跟了斯大林很长一段时间,最终意识到他的政策的灾难性走向。他们扎根于军队,许多高级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都接受了他们的看法……

肃反扩大化期间担任内务人民委员的尼古拉·叶若夫在接受审讯时,回忆叶戈罗夫元帅也提到了军事阴谋团体:

三四天后叶戈罗夫又来找我,这次他详细地告诉我在工农红军内部存在由军事要员组成的组织,而他叶戈罗夫则是领导者。叶戈罗夫还给我了他领导的阴谋组织成员的名字:布琼尼、德边科、沙波什尼科夫、卡希林、费德科、跨贝加尔湖军区的指挥官(此处应指伊万·格里亚兹诺夫)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指挥官,我想起来的时候会补充的。叶戈罗夫说工农红军内部还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集团:加马尔尼克、亚基尔、乌博列维奇的托派集团和图哈切夫斯基的波拿巴主义[1]军官团。

[1] 根据列宁的定义,波拿巴主义是依靠军阀的国家政权在势均力敌的两个敌对阶级之间进行政权斡旋。通过军事政变上台,打着人民主权旗号的贵族政权,通过限制政治自由来保障社会稳定以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柳什科夫和叶戈罗夫提到的军官有相当的重合度,这代表着军事阴谋集团很可能确实存在,而且不止一个。但毕竟柳什科夫在叛逃前是远东地区的NKVD负责人,而且当时许多军事阴谋案也还在侦办当中,他对全国范围内的军事阴谋集团的概述不一定完全准确。

而具体到远东的阴谋集团,柳什科夫认为,对杰里巴斯、扎帕德尼和巴尔明斯基的调查表明在内务部和边防部队里,有着以加马尔尼克为首的阴谋集团。杰里巴斯长时间有与李可夫联系,也是后者的“密谋者”。杰里巴斯与拉夫连季·拉夫连季耶夫(即卡尔特韦利什维利)、格里戈里·克鲁托夫以及军队阴谋分子桑古尔斯基、阿伦施塔姆等合作,想在远东和日本人一起发动军事政变,共同对抗苏联。

然后,柳什科夫具体地列举出了20名左右的NKVD军官和10名边防军军官的名字,他认为这些人参与了阴谋。桑古尔斯基和阿伦施塔姆被远东红军新来的政治部长瓦伊涅罗斯拘捕后,杰里巴斯和扎帕德尼开始与军队的阴谋者联系。而在NKVD内部,则主要由第七部部长、博格丹诺夫和利哈切夫组织,阴谋与日本在绥芬河的军事使团长联系。柳什科夫还列举出了在太平洋舰队中的那些他认为参与了阴谋活动的人,包括舰队总参谋长格里戈里·基列耶夫和维克托罗夫,还有太平洋舰队政治处主任,也是阿穆尔河舰队阴谋的参与者弗拉基

米罗夫。柳什科夫进一步指出,反对派在西伯利亚的红军中影响力十分庞大,军队内部不满正在积累,他甚至夸张地表示,如果日军发动攻击,那么红军会在一个早上就崩溃。这一论断很可能促进了日军发动哈桑湖战役和诺门罕战役。

柳什科夫认为远东地区苏联红军的状况是十分糟糕的,他指出有大概20%~40%的武器是不适合战时行动的,许多师和团的后备弹药只是被草草地放在篷布下,炮弹的状况不断恶化,甚至某些团的储备的炮弹意外爆炸了。许多储备的弹药因为口径问题而无法使用。他特别具体地提到了在哈巴罗夫斯克储存的1000多吨高质量汽油被掺了燃料油,一些燃油箱被发现满是污垢,导致存储燃油的损失。军队燃料供应部部长被捕后承认他故意犯下这些罪行。此外还有大量相关人员被捕,他们供认是日本人组织的这些破坏活动。

在列举了远东苏联红军的混乱情况后,柳什科夫说:

布柳赫尔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这些不足是有迅速被弥补的可能的,但我认为这是由于官方的乐观情绪,而且主要是源于(布柳赫尔)强烈不想要让莫斯科看到军队的真实情况,因为这将表明布柳赫尔的无能。想要挽救现在的情况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努力。

这些话从曾作为远东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人——后来叛逃日本反对斯大林的柳什科夫嘴里说出,有着非同寻常的可信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柳什科夫在这里提到了一些阴谋者有与日本联系,这是日本人可以轻易查证的,柳什科夫不可能冒险在这里说谎。而这也就意味着在远东的边防部队、海军、内务部队等部门内广泛存在着阴谋集团,而日本间谍的罪名也很可能不是莫须有,而是切实存在于红军之中的。然而,以上所有指向苏联内部确实存在阴谋集团与间谍的证据和说法,柳什科夫在之后为日本人写的宣传材料中闭口不提,反而开始断言苏联内部没有阴谋集团,都是斯大林的臆造。

肃反的对象本来就应该是具体从事阴谋活动,意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敌对者,但到底是谁在推动肃反扩大化、波及越来越多的无辜者?柳什科夫心里很清楚。一位前罗斯托夫地区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人回忆在肃反扩大化的高潮时,柳什科夫冲进他朋友的办公室,斥责他低效且懈怠,他喊道:“赶紧的,你这混球,做点什么不然我就把你抓了。”然后他立刻逮捕了几名NKVD职员,指责他们是人民公敌,这些人很快都被处决了。此外,佐尔格间谍团成员宫城与德还指出柳什科夫在叛逃之前就有和日本联系,并为日本从事破坏活动。因此,柳什科夫叛逃日本,不是因为他害怕被卸磨杀驴,而是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足以被送上审判台接受审判,同样,许多在狱内自杀的人也不一定是无辜的,同样可能是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严重,想借此逃脱审判。在接受完日本方面的调查后,柳什科夫继续在日本宣传部门工作,致力于反苏反共的宣传,随后柳什科夫曾希望前往美国,但遭到日本方面的拒绝。最终,柳什科夫仍然没法保住自己的性命,1945年,柳什科夫在拒绝了日本人让他自杀的要求后,被当时他的监管者竹冈丰枪杀

-------------------- 第193章提前动员 --------------------

苏德战争前,苏联上下,对与德开战,其实心理上的障碍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