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10章

作者:半只青蛙

希特勒在法国前线的泥泞中,在贫苦的生活里,不断地咒骂卖国贼、犹太人、懦夫、失败主义者。但在他最困苦和疲惫的时候,他依旧不自觉地在耶稣那里寻求安慰。那个形象里,没有爱国与卖国,有的只有爱与悲悯。在他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他还计划要写一个关于基督教的剧本剧。在那个剧本里,传教士为了将福音传播到德国南部而壮烈殉道。

但希特勒和耶稣的相遇,只是昙花一现。

当上德国元首之后,希特勒忘却了昨日贫贱之时耶稣给予自己的安慰,在他心中,耶稣已经成了一个可笑的符号,爱与悲悯都成了可鄙的感情。德意志国家总教会的《30条论纲》里规定:国家总教会将从供坛上撤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取代它的是希特勒的自传性著作《我的奋斗》和一把宝剑;基督教十字架将被除去,而代之以“卐”字标志。希特勒要取代耶稣。

为了蛊惑天下人心,希特勒甚至在《圣经》中抹去了关于犹太人的所有内容,并且将耶稣说成是和他们一样的优等民族雅利安人。如此贸然地为耶稣改了“户口”,不知耶稣该作何感想。这本“纳粹版”《圣经》,后来被改名为《德国与主同在》,它和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一起被列为“第三帝国臣民们”必读的两本书。

希特勒为了纳粹主义的盛行,还将“摩西十诫”篡改为“纳粹十二诫”。“摩西十诫”是上帝为摩西带领的犹太人定下的法律,告诫人民不要奸淫、不要偷盗、不要陷害他人。而“纳粹十二诫”在篡改原来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尊敬你的元首和主人!快乐地为人民工作和牺牲。这就是主对我们的要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希特勒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挫败感又一次笼罩在他的心头。于是耶稣的形象重新焕发光彩。在一次演讲中,希特勒高度赞扬了基督教的伟大精神,并声称:“作为一个基督徒,我有义务为真理和正义而战。”可惜这次耶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冥冥中伸出的手并不是曾经给予他心灵慰藉的耶稣的手,而是斯大林发布总攻命令下,潮水般的苏联T34坦克瞬间淹没了这位蔑视“圣人”耶稣的“伪圣人”。

在希特勒的心中,他对上帝的态度有点象中国人:完全的实用主义,需要的时候烧烧香,不需要的时候,就是彼可以取而代之,甚至连篡改圣经这么亵渎的事都做出来过。

斯大林和希特勒会面的地点,是德国驻瑞典的大使馆花园。希特勒主,斯大林是客,花园的茶几上摆放着一个茶壶,艾琳娜左手拿起茶壶,右手拿着茶杯,开始倒茶。

希特勒盯着她的手看着,茶水从壶中流出,注入杯中,很快就满了。希特勒马上注意到一个细节,艾琳娜的手持茶壶的手依旧没有动弹,茶水不断地由壶嘴流出,注入杯中,但明明已经接近满溢的茶水,就是不见满出来。

“多出来的水到哪了?”

斯大林看着这一切,笑着用特地学会的德语道:“就象你猜测的那般,她是最后的黄金人类。”

希特勒身体大震。

艾琳娜放下空空的茶壶,希特勒端起茶杯,看着小小的杯子,目瞪口呆了好几秒。

他问道: “这是魔术还是魔法?”

艾琳娜答道:“魔法吧......超人类确实存在,不过地球上还存在的已经不多了。”

希特勒想到了一个人,问道:“那个中国人,他也是黄金人类吗?”

说出这话时,希特勒看向花园门口,黄克也跟来了,正陪着一群苏联人和德国人有说有笑,时不时地还目光扫向这里。见希特勒在看他,他伸出手对着希特勒招了招。

艾琳娜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答他道:“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而且是唯一没有断绝文明传承的国度,总会有些特殊的存在遗留下来的,这个国家过去的坠落只是暂时的,而未来他将很快复兴。”

希特勒沉默了一下,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你崛起,看到了你完成了大德意志,我也看到了你无敌的军队,以胜利者的姿态穿过凯旋门阅兵的画面,但是,这只是一部分......”

听到这儿,希特勒身体大震。

“但是,给你个忠告,伟大的希特勒元首:”

艾琳娜站起来,作出离开状。

“你,斯大林,罗斯福,还有中国的李润石,你们四个人是这个时代的四个巨人......你们决定着这个世界未来一百年的命运。我其实应当做个观测者而不是参予者,但我已经在这个世界涉入太深了......伟大的元首,我看到了您的未来。拿下波兰后,你可以向西走,也可以向南向北走,但千万不要再向东走了。向其他方向走,你会成为象拿破伦一样伟大的传奇。而向东走,你也会象拿破伦一般地陨落,毁灭。”

说完这话,艾琳娜转身就离开了,而斯大林也微笑着站起来告辞,只留下被她忽悠得外焦里嫩的希特勒坐在原地——和黄克处久了的艾琳娜,也被他带坏了。

待希特勒想到什么,站起来想追赶二人时,他们已经在苏联警卫的保护下,离开了德国大使馆。当晚,斯大林带着艾琳娜和黄克,一起连夜离开了瑞典。

离开前,苏联人向正心事重重的希特勒送来的一件笨重礼物。

打开箱子后,希特勒看到一座精制的铁雕像。

铁雕像造型明显是仿著名油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只是马背上的人并不是穿十八世纪法国军装的拿破伦,而是身穿纳粹军服的希特勒......

而铁雕的底座上,烙刻着作者的名字:黄克。

希特勒看着雕像,久久不语。

十月十日,德国强攻波兰!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本卷完。

PS:这一章,12点前是四千字,写完后变成了五千字,先订的人你们赚了一千字了。

明天我会开个免费章总结一下这一卷。

第327章看似相同的二战开局

十月的俄罗斯,已是冰天雪地,树木的叶子,此时全都掉光了,白桦树也不例外。

树林里,,最高一株大树树杈处,趴着一头白熊,一阵寒风吹过,白熊身上亮光闪过,原来那不是白熊,而是一个身上披着白披风,裹得严严实实,拿着望远镜正在观察的侦察兵。

树林里,白雪之中,分散趴着四辆T50坦克,和两年前在中国战场大出风头,装备76.2轻榴弹炮的B型不同,这批T50坦克炮管更细,更长,是57毫米,五十倍径的C型,为对战车型。

其中一辆坦克就停在白桦树不远处的一个被临时挖出来的雪坑里,其身上用铲来的白雪覆盖,伪装,仅有炮管露在外面。

白哗林的西北方,一队战车正轰隆隆地向树林驶来,数量多达三十辆之多,是三个连的兵力。

因为是冬天的雪地行军,每辆坦克的舱盖这时都是打开的。这批行驶中的坦克炮塔是双舱盖,同时打开时看去象米老鼠的两只耳朵。每辆坦克的车长此时上半身都探出车外,手持望远镜,左顾右盼,警惕地搜索着四周。

这队战车,是今年下半年量产,刚刚开始装备苏联红军的T34-B型坦克。由于是早期型,其使用的还是五百马力汽油发动机,机动力虽然比不上刚出现的使用柴油发动机的C型,但是优势却在于启动快,行驶中的噪音较小。

三十辆T34-B型,二十七吨的车体以超过三十公里的越野时速从白桦林前高速过,走马观花的他们并没有发觉隐藏在几百米外树林里的危险猎人。

此时,这一队T34战车的通讯频道里,传来上级的战前指示。

“拿下赤塔,活抓朱可夫!乌啦!”

“活抓朱可夫!”

通讯频道里传来大片乌啦声和混乱的“活抓朱可夫”的叫嚣!

所有的车长在这一刻缩回舱内,盖上舱盖,驾驶员将发动机马力推至最大,三十辆战车开始突击,目标正是对面的一座构建反坦克阵地的小山包,那里在这时突然冒出四辆T50坦克。

一千米内,山上的坦克和山下的坦克开始互相开火。激战的第一分钟,中间的营长指挥车,就被对面山包露头的四辆坦克集火,四发中二,打得身上挂满彩色颜料。

这个T34坦克营的通讯频道里传来导演部的声音:九号车,击毁!

开战就被干掉营长指挥车,余下的T34车组象受了刺激纷纷停下,掉转火炮,正要反击,谁知对手一击得手,就象狡猾的狼一般缩了回去,仅余下一点炮塔露在外面。以至于反击的炮弹全部落空,无一中的。

不仅如此,山包上隐蔽的反坦克炮阵地也在这个时候开火,又有数量T34纷纷中弹,然后被导演部判罚失去行动力或被击毁。

余下的近三十辆T34在这时停下来,调转炮口向暴露出来的反坦克炮阵地开火,对方正在对射时,先前被他们越过的白桦林里潜伏了许久的四头T50冲了出来,从背后向这群毫无防备的T34开火。

“7号车,击毁!”

“11号车,击毁!”

“13号车,击毁!”

短短的两分钟里,整个T34车队的耳塞里,听到的皆是导演部通过专用通讯频道宣布其被击毁的通告,五分钟后,这支进攻的T34坦克营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

一辆又一辆的T34的舱盖被打开,一个又一个郁闷的坦克车长探出头来,寻找着把他们干掉的“卑鄙小人”。

他们这时才发现,原来只顾进攻的他们,车队里已混进了四辆T50,从后面被挨个爆了菊,

愤怒的毛子坦克兵们朝干掉他们的对手用力地挥着拳头。

“达瓦里希.吴,你居然躲在树林里,冰天雪地,这么硬的土,你是怎么把坦克埋进去的。”

“导演部给我们准备了专用的冰雪挖掘机。”

“你们是怎么确认九号车就是指挥车的,我们每辆车都特地挂了指挥天线。”

“从你们出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监听了你们的全部通讯,并且破译了你们全部的通讯密码......”

“T50的炮塔怎么可能转得这么快?”

“这是特制的,使用电转动炮塔!炮塔转动一圈只要十一秒,追猎性能非常出色”

“为什么你们低速行进时开火还能打得这么准?”

“这也是特制的,我们安装了垂直稳定器,可以在缓慢行进中开炮......”

“不可能,装了这么多东西,T50还能塞多少炮弹?”

“二十五发,不过根据导演部的设定,我们的弹药是无限的!”

这是十月份,发生中的远东的一次红蓝军装甲兵对抗军事演习。

在过去的一年里,苏联的国土上,类似的对抗性军事演习已经进行了不知多少次了。无论是最安全的远东军区还是欧洲军区或中亚军区,无数刚出校门的苏联装甲兵们,以及刚升任指挥官的坦克营长,团长,都要以类似的方式,被一群经历过远东战争洗礼的老兵们扮演的假想敌各种虐菜。

过去的一年里,负责虐菜的总指挥,包括了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以及卢金。他们指挥苏联最精锐的装甲部队,开着被开了挂,作了弊的未来战车,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甚至是制信息权的外挂下,在各种军事对抗演习中,一波接一波地各种虐杀“普通毛子”友军。

一年下来,结仇无数,“活抓朱可夫,轰杀罗科索夫,干掉卢金”,早就是各个军区里苏联红军上下喊出的口号。

今天的这种战场对抗不过是小菜,明年年初的时候,还会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投入兵力超过五十万的大规模无导演部对抗军演。

由于总是自己人战自己人,为了增加变数,苏联方面还把东北的中共友军请来参加对抗。在南京打下赫赫威名的中国第一装甲师第一旅第一团的部队,就是在这个时期加入了朱可夫指挥的蓝军,然后在赤塔军演现场把多支菜鸟部队狠狠地虐杀了一番。

战役结束后,失败的一方被集中起来,开始挨个总结他们在演习中犯下的各种错误。即使提前了两年进行了总动员,但是扩军太快的苏联红军,从高级军官到中低层军官和普通士兵,综合素质仍然无法让人放心满意——其实正在打波兰战役的德国装甲兵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但是他们接下来会经历连续的实战,加上综合文化素质本就比苏联装甲兵要高出一大截,成长度惊人。为了对付这个未来最危险的对手,苏联方面也只能不断地用各种红蓝对抗军演,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十月二十五日这天,远东的这次军演还在进行时,被对手叫嚷着的“活捉朱可夫”的朱可夫本人,其实并不在远东,他现在正率领精锐主力部队集结于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做好随时突入波兰境内的准备。此时的远东军区,其实全是大片的新兵菜鸟部队,缺少精兵,所以才向中共要来一群装甲老兵扮演蓝军假想敌。

过去短短十二天里,以吴明捷团长为首的中国装甲团,配合苏联的蓝军部队,在赤塔的演习场,已“摧毁”了超过三百辆T34坦克,歼灭苏军超过万人,自身损失极为轻微,直打得那些刚出校门的菜鸟新兵们大呼:这就是从南京地狱里杀出来老兵的真正实力吗?

这种老兵无耻开挂的虐菜行为,在十月底时就因为莫斯科和武汉的两道指令被停止,否则再这样打下去的话,参加的苏联装甲兵们就会大喊:“活抓许光达,干掉吴明捷了。”(许光达是第一装甲师的师长,而吴明捷是参演部队的坦克团团长。)

此时,这支进入苏联境内参演的中共装甲部队,他们被命令立刻乘火车前往莫斯科,代表中共参加即将开始十月革命庆祝会。同时他们将在苏联接收第一批新造出来的T34-C型坦克。

十月二十五日时,波兰战役还在进行中,有如历史上一般,尽管已经有中苏联军革命性地集中使用坦克,组建坦克师坦克军取得重大胜利珠玉在前,但是波兰人在坦克使用方面一如历史上一般保守——就算他们不保守也没有用,大波波这个时期象样的坦克本就没有多少辆。而装甲兵战术不是打鸡血说集中使用就可以马上掌握的。没有专门的针对性训练,长时间地磨合训练,专人进行深入和长期的理论研究,哪里可能一夜之间就学会?

和历史上相比,古德里安通过吸收中苏两家在远东战场获胜的实战经验,还吸收到了和日本交流时,日军传送过来的“失败的经验”,他对大规模的装甲兵指挥运动的思想更加成熟。也因为这样,波兰人虽然在开战时有所防备,并没有象历史上一般被德国人偷袭了一波,但在实战中,还是被对手降维打击的战术运用,一波击垮。

战争打到二十五日时,波兰首都华沙已经被德军团团包围,一半的领土已完全沦陷。三分之二的军队被对手歼灭或正在被歼灭。此时的波兰仅有著名的“布列斯特”以东,苏波战争中从苏联手割得的领土暂时还在手中,这片领土上残存的十余万主力部队,这个时候也被波兰总理要求西进救援华沙。

历史上,波兰战役时,苏联军队是在战役爆发后第十二天,从东面对波兰发起进攻,占领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德军和苏军在开战后25天在布格河会师。

这个位面,德国在波兰的进展更快,但苏联红军却在战争爆发后的第十五天,都依旧按兵不动。尽管这个时候,苏军中一堆的元帅将军,都不急不可耐地想要发兵波兰,一雪当年前华沙战役惨败的耻辱,但斯大林却老神在在地一点都不急。

知道历史的他,还想再等等,等再多得到一点“道义”再出兵。

波兰战役打了十五天,英法两国,一如历史上一般被迫向德国宣战,然后两家匆忙集结几十万大军,在西线装模作样地向德国边境进攻了几天,遇上齐格菲防线阻碍后,就在第一时间停止脚步,然后开始了历史上著名 “静坐战争”。

别看丘吉尔在慕尼黑危机时是个坚定的对德强硬派,但到了关键时候,要大英国放血血拼时,他的应对其实和张伯伦差不多:在法国人也不想拼命想“静坐”的时候,大英帝国更不可能急着送死。

然后,就继续静坐,继续坐看波兰的灭亡吧。

过去的十五天里,斯大林不断地向西欧喊话,向波兰喊话,表示苏联红军随时可以进入波兰支援波兰,只需英法波三国“吱个声”。

然而在这个要命的时候,英法两家集体集装没听到,而波兰人,这个欧洲的擦脚布,到这时还在做着“既要抗德,更要防苏”的梦。

不过大波波对苏联防范没有错。大战开启后,德国的对外海运被切断,英法两国更仗着资本的优势,对德国发起了“石油”战争,拿出高价,努力地购买罗马尼亚以及利比亚出产的石油——利比亚采出石油后,墨索里尼不顾一切地开发利比亚,建设相关的港口和输入设施。而明白石油重要性的德国,也早早地派出大量的工程兵和技术人员相助。这个时期已经可以从利比亚每月获得数万吨石油了。

被称为欧洲娼妓的意大利面条,这个时期比罗马尼亚人还无节操,英法两国高价买油,墨索里尼就把产出的石油七成都卖给了英法,只留给了德国几千吨。反而是苏联,在过去的十五天里,又偷偷地通过油轮,向德国输送了五万吨石油。(注:说明一下,从波兰战役到苏德战争约两年的时间里,历史上德国从苏联获得的石油,仅有92万吨。在石油问题上,其实斯大林是很清醒的。希特勒想从苏联获得石油,每一吨都会让他付出心痛的代价)

而苏联在这个时间点,故意一口气向德国输送了这么多石油,其实是在向希特勒进行示好的暗示 。这个时期,里宾特洛甫已身在莫斯科,正和斯大林交谈,讨论的内容还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对于不守规矩,信用完全破产的希特勒总理来说,条约只是一张纸,签不签毫无意义。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

在和里宾特洛甫的对话里,斯大林明确地告诉对方:苏联红军一定会在七天内出兵波兰,一定会要求收回寇松线以西的失地。至于到时候德国让不让出,会不会和苏联开战,就看希特勒自己的想法了——但和约,他一定不会签的,因为这东西本身的约束力连草纸都不如。

斯大林把话说明白了,然后希特勒也听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