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24章

作者:半只青蛙

戴笠好歹也在常凯申麾下干了十年,见过世面,知道自己这伙人的极限,最多也就能把坤甸经营成另一个版本的青帮,成长度有限。他和共产党斗了这么多年,却也明白,手下“得有主义”才能更有战斗力,才能做得更大。

贺衷寒是十三太保中“理论水平”极高的一位,黄埔三杰之一,文化修养都远胜戴笠,见他来投戴笠当场欣喜若狂,拉着老兄弟连续大宴三天,然后领着他到下面去看自己在坤甸打下的小小江山:君山,坤甸这儿,所有街区都是我们复兴社的......

贺衷寒:“......”

看着贺衷寒古怪的表情,戴笠大笑道:“君山,你该不会是在心里想,我贺君山昔日何等英雄,今日竟沦落到要与黑帮为伍?”

贺衷寒脸色尴尬地道: “不是,不是......”

“你这样想就对了,我就是要让别人认为,我在这儿只是一个黑帮头目。”

戴笠嘿嘿地笑了起来,手一扬,把身边的人全部赶走,然后压低声音道:“两年前,我出国前夜,那黄元兴亲自来见我.....”

一阵嘀咕之后,贺衷寒大惊道:“那黄元兴最爱欺人,校长被坑得家破人亡,你竟然还敢信他?你与他合作,这是与虎谋皮啊!”

戴笠冷哼道:“你还当他是个校长?亲手毁灭了中山先生基业的,就是我们的常校长!”

戴笠既然被昔日旧同僚认为是“大罪人”,他索性就破罐破摔,直接认了,趁机拿这事和常凯申划清界线,反而把当年的事当成是自己的资本,在南洋时,向华侨鼓吹自己为抗战做出最大贡献就是:卖了常敬塘。

戴笠对贺衷寒道:“君山,那黄元兴近日又派人向我送来口信,他说一年之内,南洋这儿会有大变......”

贺衷寒看着自己的老兄弟兴奋的眼神,方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小看了他。

———————

当陆军第一作战部长冈村宁次奉大本营的命令,到成立不久的第一战车师团视察的时候,师团长星野利元中将兴奋地对他道。

“冈村君,皇国陆军现在已完全恢复了当年的巅峰实力了,我们很快就有能力下南洋了!”

历史上,日军要到1942年6月24日,才组建了第一个正规战车师团。

而这个位面,由于在东北战场和中国战场,在中苏两家的装甲兵面前都吃够了苦头,痛定思痛后,日军在战后很早就想重组自己的装甲师部队。

只是那时他们初临战败,财政频临破产,手中的坦克几乎全丢全在中国,最初时竟只能象古德里安般,拿着汽车蒙上帆布模拟坦克进行“理论研究”。

好在这个时期日德之间的军事交流一直没有停止,理论知识方面有德国人相助并不欠缺,而且战后的两年里,日本和苏联中国间的关系,以让全世界掉了一地眼珠的速度飞快好转。

本着“借日本屠英法美”的想法,中苏两家从1939年起,就“不顾一切”地帮助日本重新武装,在中国战场“丢失”日械,除去部分后来被卖给泰国的,少量被留下作为未来“电影道具”的,包括坦克在内,余下大都被以比“废铁”稍贵些的价格,通过苏联转手,返销给了日本。那些缴获的日本坦克,在中共手上因为缺乏零件维护麻烦,卖回日本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在1941年时,随着日本政府和苏联签定了秘密军火贷款协议,日本又以“赊购”的方式,从苏联手上获得了整整两百四十辆T26,以及在中国战场“丢失”的最后一批日系军火。在清点这些装备时,日本人甚至发现不少枪枝其实是他们早年卖到中国的。

到此中共内部彻底完成了所有的日械淘汰与换装。 中苏两国以白菜价送来的装备,包括了大部分的日式机枪(中苏完全不屑一顾),大部分的三八大盖,约两百辆日系坦克,大部分的日系火炮。

到1941年六月,在中苏的援助下,只一年的时间,日军的十七个主力师团,就装备满员甚至还有大量溢出,轻易地又组建了另外十个甲种师团,外加整整四个战车师团。

其中第一装甲师团,干脆装备的全是苏联的T26坦克——这批苏联坦克,唯一不属于苏联的部分是送到日本时,车身上所有的武器都被拆除,是以“拖拉机”的名义送到日本的,而后日本用自己新研制的47毫米坦克炮装到了车身上。

“为了引诱皇国南下,中国和苏联也是不顾一切了!”

冈村恨恨地想着。中国和苏联的意图,是如此赤裸裸和毫无掩饰,可是陪同他视察的装甲师师长星野利元中将,却是一脸的兴奋莫名。

他拍着车身道: “冈村君,赤露和赤支不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盟友,真是太好了!”

冈村宁次:“......”

说好的二更来了。今天加起来更新了七千字。

感谢大家的月票,有的话赶快扔吧。

晚上我试着再写一小章。

第349章米丰与林虎三不同的命运

手术室里,粟裕咬紧牙根,眼睛紧闭,正忍着巨大痛苦。

此时他躺在特制的拘束器里,嘴里含着钳口球,脑门的头发更被剃光。。

正在给他做颅骨弹片取出手术的人,是黄克和艾琳娜。

1939年一月,基本扫清国内了的反动势力后,粟裕就在第一时间被中央派到了苏联去。

他的任务有二,第一是和林虎三一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其次却是治病——在苏区的反围剿作战时,粟裕被炮弹炸伤头部。当时由于医疗水平落后,有三个弹片碎片深入颅骨没有取出,落下病根。后来由于弹片已经和颅骨长一起,更加无法取出,以至每次发作时都疼痛难忍,伴随了他一生。这三块弹片,直到他逝世火化后,方才从骨灰中被找出。

借助X光机,加上艾琳娜和黄克的特殊能力,而大黄克设法拿到后世七八十年代粟裕的体检报告,询问专家建议,几方统筹讨论后,经苏联的医学专家讨论,又根据艾琳娜和黄克能力,最终给栗裕制定了一个周期长达一年的弹片取出方案。

具体的手法,就是艾琳娜和黄克联手施用魔法,将他头骨里已和骨头\软组织长成一体三个弹片分离,然后再施法配合手术将其一一取出。

放在艾琳娜所在亚特兰斯世界,粟战神的伤只是挥手几秒内就能治愈的小伤,但在地球上就成了大麻烦。

地球是个禁魔的世界,即使有黄克这个自带的魔力源泉制造出来的亲魔的小世界,魔力效果也是压制到极点。

艾琳娜和黄克两人联手,足用了一年的时间,其中半年是天天不间断地施法,方才在不伤害到脑组织的情况下,完成了弹片碎片和人体组织的分离。

最后的弹片取出手术,前后用了两小时方才完成,随着三块弹片碎片从颅部被重新破开的旧伤口先后取出,当当当地放在托盘里,连续施法超过两小时的二人这才喘出一口气。

余下的收尾消毒工作,是由旁边的苏联脑科专家完成的。手术结束,粟裕休养了一个月,就恢复得差不多了,折磨了他许多年的伤痛,也彻底远去。

艾琳娜的奇技,让现场作为助手存在的苏联专家大开了一回眼界——事实上因为他们的两人的存在,苏联内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魔法研究室”,妄想能在其他人身上复刻二人的能力,哪怕是乞丐缩水版的也行。尽管艾琳娜告诉斯大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不试试人类总是有些不甘愿的。

艾琳娜和黄克走出手术室时,林虎三夫妇和粟裕的家人也一脸着急地守在外面。

“没事了,一切顺利!”

现场一片翻腾。守在外面的人,除了他们外,还有好几位正在伏龙芝学院深造解放军高级将领,比如陈光。

现在已是1941年三月,德国法西斯开始对希腊动手,离历史上的苏德战争的爆发日是越来越近了。

整个苏联都处于紧张的战前动员状态,而中国这边,解放军也已在新疆囤兵三十万,蒙古囤兵二十万,只要一声令下,随时可以进入苏联境内展开支援——好在这一年战争并没有爆发。

林虎三来到苏联留学深造时,他的妻子张梅也跟着来了苏联。

历史上著名的叶群,其实是林虎三的第二任妻子(确切地说是第三任,林虎三在老家还有一位家里人给他找,但他始终不认甚至没同过房的)。

张梅长其实长得很漂亮。历史上1938年她陪林彪到苏联医治枪伤,他们在这里生下了女儿林小琳。然而也就是在苏联,林彪和张梅感情破裂,1942年林彪只身回国,张梅则留在了苏联。

后世分析二人离异的原因,却是林虎三爱静,而张梅爱动,感情不合最后分手。但实际情况,却和林虎三背部的枪伤有关:那一枪伤得他极深,让他怕风怕声响怕寒怕吵闹,从医学的角度说,俗称植物性神经紊乱,看似不是病,其实却是最缠人,甚至影响了林虎三本人原有的性格。被这种缠人的伤病长期折磨下,人类的性格脾性都会大变。

张梅与林虎三的感情破裂,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此而起。

不过这个时空没有挨上那一枪的林彪三,和张梅的感情十分正常。如今的莫斯科,中国留学生极多,斯大林甚至专门为他们建了一个中国社区。张梅住在中国人的社区里,生活倒也没有任何的不便。为了避免林虎三婚变的事发生,黄克在这事上也是花了一些心事,专门安排人员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特殊照顾。

小黄克的母亲只要有机会,都通过大黄克不断地教导小黄克该怎么做人。

“你不是军人,你没有兵权!林虎三是什么人你很清楚,与他的关系一定要打好,张梅再怎么样,都比那个叶群强百倍。”

“粟大将军就更不必说了!你们这次治好了他身上的顽疾,他对你们更是只有感激。你要走这条路,离不开这两位军中实力派的鼎力支持!”

“你外公向我回忆过,那个老实人被赶下台前,别看他身兼数职,权力好像大得不得了,实际上他手中的权力很多都是虚的。那时的他是死死抱着叶家的腿,但当叶家不支持他时.....主席把这两人派到莫斯科去,不光是为了学习,也是另有深意的。这其中的味道,你很聪明,好好地体会体会......”

在这事上,林梅可是把什么话都说得一清二楚了。

小黄克也彻底听明白了。二人在苏联留学的这两年,他有心亲近下,与林、粟两家的关系是好得不得了。

在这个历史被改变时代,那个叶群同志,她连出现在林虎三面前的机会都没有了。根据史料记载,这位叶群其实是国民党某个军官的女儿,从一开始她就是主动地找中共这边的高官靠近,主动地贴上了林虎三——套用后世的话说,是个“全身上下都流着政治血液的女人”,野心很大,但能力却和野心不配套。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明白 。

林虎三的那架飞机,黑闸子苏联人很早就拿到手,但在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本来要公布于众,长者访俄后,其机密却又被延长封锁了五十年。

为何如此,只能说耐人寻味。

九一三事件具体是怎么回事,黄克和那群反贼网友讨论了半天,都没有得出确切地结论,但涉及到黑得不能再黑的一段历史了。

黄克把这事和主席全说了。

为防悲剧重现,那位“叶小姐”,很早就被中央派人重点照顾了——不会杀了她,但是她想投机革命,把自己嫁给任何一位中共高级官员或者普通领导,都是不可能的,因为组织是不会批准的。

凌晨两点了,只能写两千字,小更一下。白天再校对再写

大 家有月票扔了,今天开始每日万字的更新计划。

第350章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黑龙江出中国边境,进入苏联地段,流入日本海的冲积平原滨海地区,是苏联在远东最重要的产粮区。

不过由于人口不足,这里的开发程度一直很低下。

但是在1938年三月后,这片广大的滨海地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短短的三个月里,当地一下子增加了足足十五万人口——他们全是日本人,其身份是日本入侵东北时,伴随而来的“开拓团”,曾经的“武装囤垦户”。现在皆是以战俘的身份被苏联安置在这儿。

第一批被安置在这儿的日本战俘,其实是1937年东北苏军对日军发动第一次打击时的俘获,而后苏联红军每一阶段的进攻都抓获大量的俘虏被押送到这里,到1938年日本在东北彻底战败时,数量才一下子猛烈增加了十五万之多。

最巅峰时,这里曾经关押了多达十七万的日本人,但最后只有一万多人被放了回去,余下的仍然被苏联扣押在黑龙江下游冲积平原的广大“社会主义劳动农场”里。沿着黑龙江流域,以千人为单位,这样的“社会主义劳动农场”共有一百五十多座。

1938年时,对于这群深陷布尔什维克之手的日本人,东京方面出于好面子的原因,似装不知道有这么多日本人被抓了。而中苏两方,也假装不知道抓了这么多的战俘,他们被黄克称之为"被遗忘者"。

——————————————

1941年五月,冰雪消融,“春将军”降临整个亚寒带,整个苏联一片泥浆满地。

“控控控.....”

五月份,西伯利亚滨海地区的黑土地上,充满了春耕的拖拉机轰鸣声。

三年前,随着十五万五千多名日本战俘被送至这里,该地区的农垦面积就一再地被扩大。苏联人对这群任劳任怨,老实听话的日本殖垦团俘虏非常地满意。每年从土地上新增的大豆玉米肉蛋产品,运回西部后,极大了丰富国内的供应。

历史上,苏联人对关东军战俘可是一点都不客气,将他们一关就是十年,六十多万战俘最后只有四十万生还。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对日军战俘也是花样百出的各种折磨,只有中共是最人道的。

而这个位面,这群由苏联红军和东北抗联俘虏的日军战俘,在西伯利亚滨海地区服役时,命运却比历史上还要好。

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李润石都认为:这不是十五万五千名日军战俘,这是潜在的十五万五千名,反对日本天皇的干部和战士啊!

所以在对待这些日本俘虏方面,苏联从一开始就和历史上大大不同。

最初这批被运到滨海地区的战俘,是由中共、日共、苏联情报机构三方联合管理的。原因是斯大林和李润石交流后,发现的中共更擅长对俘虏的思想改造工作。

斯大林在大清洗中发现的一件事,就是俄罗斯人做事实在太过简单粗暴,这种绣花针式的思想改造工作,确实需要加东方文化细腻的元素。

然后苏联就由艾琳娜领导下的情报局,派出一堆政工干部,跟着中共人员进入俘虏营。

被送到苏联的这十五余万名战俘,大部分都是“平民”身份,有老有少有妇女甚至还包括了大量的儿童——严格的说他们只是平民,不过因为“武装开拓团”的身份,也确实在日本侵略东北时发挥出过作用。但是连儿童都当成俘虏关起来,确实很说不过去。

如果按照从前的苏联对待战俘的方式,会造成很多灾难的。也幸好斯大林在艾琳娜和中方的建议下,把这些人视为未来点燃日本的火种,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人道主义的方式对待。

他们最初只是在东北被分别集中看管,而一部分先送入苏联的俘虏则在那儿先修好房子住处,然后才大批输送过去。在中国被关押期间,日共的人出面,在俘虏营里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里面的人站出来,开始日本风格的诉苦运动:控诉各自在国内遭受的各种苦难——这个时期,会跑到中国这个战乱之地“拓垦”的日本人,也确实大都是在国内实在过不下去的。要他们诉苦,一下子就倒出无数的苦水来。

等这些日本人人怀着不安的心情被送入当地后,苏联方面的看守站出来,以十分“柔和”的语气告诉他们,“我们布尔什维克和日本的贪婪的财阀,罪恶的军部是不同的......”

然后,苏联开始给这些俘虏分田地。

远东西伯利亚这儿,最不缺的就是可供开垦的荒地了。

苏联人建立了一百多处国营农场,把这些日本人全部召为“劳工”,分配了任务,然后象对待“苏联工人”一般地对待。

这十五万五千人中,真正军队出身的或参过军的,只有两千多人(多是退伍兵)。但其中有三百多人,却是在中国改造好后,不想回国,思想上被转变过来的“日藉改造战士”,而这些人很快就成为各个劳动营的管理人员和骨干。

除此之外,劳动营中还有另三千多名身份特殊的日本人:他们是在战争中被中共和苏联红军,分别在东北和平津地区甚至是上海“解救”的日本妓女。(注:根据史料统计,历史上光在平津地区当妓女的日本女人数字就超过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