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339章

作者:半只青蛙

第367章没有谁可以置身世界大战之外

和地处温带的中国不同,加里曼丹岛是标准的热带雨林气候。月平均降水量在六百毫米以上,几乎隔几天就有一场大雨。这亦是热带雨林气侯地区土质常有特点和缺陷:过多的雨水,导至当地的土质肥力流失极大,肥力反而不高。

在没有大规模的钢筋水泥筑路的情况下,当地的传统石子铺就的道路,道路状况一下子就变成了烂泥路。

二月十四日晚坤甸市华侨发动“起义”,当晚,二十多公里外的来自苏门达腊岛的援军就得了紧急电报求援,结果派出的军队,一直磨蹭到第二天早上才出发。

就在他们磨蹭的过程中,天降大雨,天亮之后,当地的到处是积水和烂泥坑。

此次苏门达腊岛派来的援军有二千三百多人,包括一名荷兰将军,来之前,荷兰又事先在当地集中了近三千人本地的“土司”兵。而后组成五千人的联军部队,于第二天早上八点浩浩荡荡杀向坤甸救援。

其低下无能的救援效率,让对面的中共和国民党余孽皆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陈庚、何畏:象是在打常凯申的部队一样。

关征麟:好熟悉的感觉......

五千多人,八点出发,二十多公里路,到下午一点,才乌龟爬一般地走到距离坤甸四公里外的伏击圈里。

从美国运来的坦克,现在暂时都还在苏门达腊,还未卸载。在这之前,荷兰人在整个印度尼西亚仅有27辆坦克,原先都留在爪哇和苏门达腊。此次为了压制当地的华人,荷兰一口运来七辆,此外还有十多辆自改装的装甲汽车。

不过由于糟糕的路况,那些汽车这时全都陷在后面的泥浆路里动弹不得,仅有的七辆坦克身上挂满了士兵,慢慢吞吞地走在最前面。

看着荷兰人走进伏击圈里,何畏用望远镜瞄了一眼。

“维克斯1936型坦克?这东西皮太薄了,12.7就能打穿。”(PS:实际上是维克斯1938型,是1936型的改进型,二者外型很相似)

没有前线搜索,没有两翼侦察,几千号人,拉拉垮垮的,硬是在公路上拉出了近三公里的长蛇阵型。

“洋人就这德性?简直是比土鸡瓦狗还不如!”

关征麟也是看得目瞪口呆。抗战的时候,他因为陈济棠避战错过了。在他的印象中,西洋人的战斗力应当更在东洋小鬼子之上。可是望远镜里看到,那群行军走得歪歪扭扭,拉垮得不得了的洋人部队,让关征麟差点以为这是对方的诡计。

和他一起观察的陈庚笑道:

“雨东,不是所有的洋人都能打的。这是荷兰人的殖民地部队,少爷兵混资历的,大部分都是混饭的,比常凯申的部队还要稀烂......咳咳......也就是王家烈双枪兵的水准。”

话说了一半,陈庚发现好象说错话了,紧急收了嘴。

战斗在一点半打响。走在最前面的维克斯坦克,被事先布置好的12.7毫米机枪、反坦克枪,加上数门国内偷运来的37毫米步兵炮瞄准联手轰击,开战没几分钟就纷纷被打瘫——该炮仅重一百多公斤,穿甲能力很弱,放在欧洲是敲门环,但放在加里曼丹岛,打维克斯薄铁皮,却是穿甲能力有余了。(此炮前文介绍过)

整场战斗没有意外,几千号人一字长蛇阵,炮声一响,就阵脚大乱。稍稍突击,就就纷纷蚁溃。少数骑着高头大马的荷兰军官想指挥部队,却因为骑在马上成为最醒目的目标,第一时间就遭遇机枪和狙击手的重点照顾。

伏击他们的两家的总兵力加起来不到三千。但是却只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这支荷兰部队基本歼灭。战后光是俘虏就抓了三千多人。被打死的人不多,少掉的多是直接丢掉武器溃逃了。真正战斗的过程只是开战时的半小时,余下的时间都在满世界抓捕四散的逃兵。

真正伤亡最惨的,是“骑马的和骑坦克”的,因为目标大,一开始就是重点打击。

全过程,就象男孩子的第一次,才刚刚开始有点兴奋,然后就结束了......

“西洋人,就这德性这战力?”

无论是何畏还是关征麟,皆大掉眼珠。

二月十五日,加里丹曼岛援军和驻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出去后,并不是当天最大的新闻——当天全世界的头条是驻菲美军向山下奉文举手投降。

而加里曼丹岛“华侨大起义”的消息,却是和另一条消息绑在一起的。

进攻菲律宾巴丹的是日本陆军,而返回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的高速袭击舰,却已经在这段时间完成了休整补给,开始全力南下了。

就在二月十五日清早七点半,当荷兰人派往坤甸的援军磨磨蹭蹭地才刚起床更衣的时候,大批从南海方向南下的日本海航的飞机,已经在这时候飞临巴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所有的英军机场上空。

这个时期虽然英国人在半岛上布置有防空雷达,但是从苏联人那儿获得了雷达技术的日本海军,很清楚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的手段。

英国空军布置在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北面的所有机场被结结实实地炸一圈,一百多架飞机直接在机场上被炸毁,少数起飞的飞机也成了零式的猎物。比较幸运的是,因为珍珠港在前,在这个时期英国人并没有把两艘一战时的老爷舰停在新加坡港内,而是后撤放到了吉隆坡港,避开了这次航母突袭。

次日泰晤士报在报道这件事时,将其和发生在加里曼丹岛的“华侨起义”结合起来,声称是当地的华侨勾结日本人发动叛乱云云,一副生怕不嫌事大的模样。

泰晤士报之类的英国报纸报导这事时是卖弄焦虑,嘴上说得痛快,但是坐在唐宁街里的老爷们可是急了,而远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同样也急了。

麦克阿瑟二十几万人占尽地利优势,却被几万的日军强行登陆,一波推倒,其会大败,早在罗斯福的预料中,但败得这么快,却是出乎意料——这一点罗斯福却是高估了美国大兵和殖民地部队的战斗力。

发生在中国的战争,日本人被“红军泥腿子”拖挎,小小的南京城,投了六十万人。面对“连文物都用上了”的中共军队,居然没打下来还输了。事后罗斯福经过调查,得知日军的装备十分地落后(按美军的标准)。

他一度认为,那不过是“菜鸡互啄”、麦克阿瑟那边,几十万人占据主场优势,武器不比对手差,守在岛上,总不至连个反登陆作战都打不好吧?

然而,不到两个月,他就全军覆没仅以身免了!

消息传来,罗斯福是又喜又怒。然后这则消息又结合当天同期发生的两件事,罗斯福顿时火气冲脑,差点当场脑溢血提前倒下。

他先是一通加急电报,警告英国人暂时别急着乱对中国宣战,先和中共交涉一下再说。另一边,美国这儿还是十四日晚上八点,对面中国那儿,司徒雷登可就早早地在早上八点守在这个时空的“武汉中南海”门口,要求面见李润石了。和他一起在外面等候的,还包括英国驻中国的代办处的联络人。

一见面,司徒雷登就急不可奈地问道:

“贵国是准备对荷兰宣战吗?”

司徒雷登当然急了,就象中共和苏联之是有着军事同盟条约一般,荷兰和英国人在东南亚上也有着类似的共同防卫条约。

李润石答道:

“ 不,那只是只当地的华侨华人,为了反抗荷兰即将开始的排华运行和集中营,被迫进行的自卫行为!”

司徒雷登急问道:

“贵国准备出兵干涉东南亚吗?”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事。

“只要日本人在东南亚的行动没有伤害到华人的利益,我并不打算出兵东南亚。不过......我们会根据情况需要,派出军舰和商船进入东南亚撤出华侨。”

李润石的回答让司徒雷徒以及英国代表小小地松了一口气。

二月十五日,在英美荷三家都极度紧张的氛围中渡过,好在随着中共宣布“只要英国人不干涉加里曼丹岛的华侨自卫的人行为,中方就不会派军南下”声明后,英美两家小小地松了半口气,但荷兰人却哭了。

二月十四日到十五日的战斗,荷兰人损失了超过八千人的殖民地部队外加一个陆军少将和大约四百名本土军官士兵,外加近千人的侨民。

中共还没有真正出兵呢,就靠着一群秘密潜入的特工勾结当地华侨发动叛乱,就这么轻易地把荷兰人纸老虎的画皮给戳破了,荷兰人能不急吗?

但是,急也没有用,大英帝国现在无论是在西亚还是在东南亚,都已经自身难保了。

二月十五日这最长的一天过后,到了二月十六日,“西亚”战火再次燃起。

经过近三个月的补给补充,囤积兵力,隆美尔在二十六日这一天,指挥四十万大军向苏伊士运河的英军防线发动总攻。

只一天的时间,就在运河多处完成突破,数万军队,数百辆坦克拥入运河东岸亚洲土地上。

绕了半个地球才跑过去接盘的蒙哥马利,苦心经营了一个多月的防线一天之内就被打穿了——去年的战役结束后,大英帝国同时面临东南亚,南亚,北非三个方向的军事压力,北非这儿再重要,但印度的安危才是根本,他得到的援军很有限,质量更是一塌糊涂。

对面的那头沙漠之狐,此时手中光是正规德军的数量就接近二十万。十多个师,一千多辆坦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了蒙哥马利——因为前任在拉阿曼丢光了装甲部队,丘吉尔又贪图罗斯福“借呗”卖坦克“不要现钱”,过去两个月给他补充的全是“七个坦克手的坟墓”。

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北非战役”就打成了“西亚战役”,蒙哥马利的部队一路败退,再退就要退到耶路撒冷,叙利亚甚至是土尔其那边去了.....

“东边有小矮子,西边有小胡子,北面还有大胡子和没胡子(李润石)这两个家伙在捅我黑刀,再加上意大利那个娼妇.....”

唐宁街里,丘吉尔一个劲地向罗斯福发电报,要求他快点给出实际的帮忙拉兄弟一把,如果情况再这样恶化下去,唐宁街的老爷们很可能撑不住向希特勒低头的。

此时,白宫里罗斯福也愁啊,他最怕的事情有二,一是中苏两家和德意日三家勾结,组成五国邪恶轴心,那美利坚合众国还能玩什么?顶多也就是利用海军优势,在海上干死日本,那在欧洲这边就别想了。

而第二件事情,就是英国屈服了。美国要干涉欧洲,需要有一块跳板,英国就是最重要的跳板。英国真的退缩了,大美利坚怎么登陆欧洲?

过去两年,美国借着替英国人大量生产军火开始动员,以美国的生产力,坦克什么的很快就可以造出来,但是兵员的素质却很成问题。这个时期的美军虽然在珍珠港事变前就开始大规模动员,扩召,但数量远远不够,质量更是差得老远。真正要形成战斗力,再快也要到一九四三年后了——实际上美国陆军在二战中表现得象点人样,却是拖到1944年诺曼底之后了。

在这之前,他们在战争上的表现也是极拉垮的。历史上,面对阿拉曼战役后空军武器都严重缺乏的隆美尔非洲军,他们在凯瑟林山口一战仍然被痛揍了一顿,甚至从英国人这儿得到了“我们的意大利人”的嘲讽外号。

希特勒也从这段时间美国海军在大西洋航线上更加地主动地攻击德国潜艇的举措,闻出了罗斯福未来的战略方向。

而这个时期,他是集中尽可能多的力量给隆美尔以帮助,同时还再次派出派使,密访莫斯科,要求和斯大林讨论“西亚势力划分问题”。

这个时间点,随着英德两国角力的地点由北非转向西亚,整个东亚地区也极度地不安起来。

中东地区的几个传统势力:土尔其,伊拉克,伊朗,原本置身事外的三国,皆同时感觉到了西面和北面传来的战争压力。

世间无净土,没有多少国家可以置身世界大战之外。

PS:每月初的前三天,我都会周期性地懒病发作不想写东西,今天那几天结束了。恢复正常更新。

第368章将红旗插遍全世界

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形图平摊在桌面上,不同颜色的符号,在对应的地点标出了重要矿产的分布:黑色的梯形符号代表石油,黑色的方形符号代表煤矿,红色圆形符号代表铁矿,铝矿是白色三角形。地形图上,大片涂成浅绿色的,则代表可耕种的农田。

这是小黄克在这个世界发行的地图为基础,结何后世二十一世纪的资料,弄出来的世界矿产、可耕种土地的“资源分布图”。上面密密麻麻标出的各种符号,分表代表了各种重要的矿产分布状况。

而李润石桌上的另一张图表,却是黄克从后世抄袭来的,未来中国历年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只不过所有标记的年份时间,特地减去了十二年,这也是这个位面新中国提前十二年诞生的原因。

“相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我们的国家并不是地大物博,而是地贫人密,人均资源拥有量严重不足!”

李润石的手边,还放着的另一份资料,是黄克交给他的,来自后世统计出来的,中国各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的总量,每年的矿石产出,市场需求,以及大得恐怖的“缺口”。

“我所过来前的中国,被欧美各国围困,虽然已成为世界工厂,但实际上的赚的却是不折不扣的血汗钱。中国买什么什么涨,卖什么什么跌,大量的经济红利,都被控制了全世界矿区的资本主义列强收割走了。”

“中国确实是个贫油国!参照另一个时空的未来,最多四十年后,中国就将变成不折不扣的石油进口国,而且石油需求量缺口,是以“亿吨”计算。”

“中国严重缺少高品位的铁矿石。苏联有乌克兰的铁矿带,美国也有高品位铁矿带,但中国却没有。我们的炼钢厂使用的铁矿的含铁量,甚至还不如外国同行废矿渣的含量高!”

“因为我的作为,抗生素提前大规模量产了,中国甚至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有能力大规模自产抗生素的国家。抗生素的大规模推广运用,赤脚医生手册的提前推广,今年各地上报的新生儿第一年的死亡率急剧下降,这都意味着一件事:可怕的生育大潮即将到来。”

“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水平,不可能给老百姓做绝育手术,也没有能力搞大规模的人流。至于量产避孕套和避孕药,更是不可能。在娱乐活动严重缺乏的年代,老百姓最大的快乐,就是造孩子.......”

“四十年后,也就是8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一定会增长到十亿,再过十几年,会增加到十四亿!用什么来养活这十四亿张嘴?”

从收复安南“故土”,以及正在加里曼丹岛发生的事,无论是何畏被提前三年派到东南亚作准备,黄克通过苏联关系秘密支援了戴笠一大批武器,甚至“第三次国共合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润石都一清二楚——这事本身就是中央上层,开了很多次高层会议才通过的结果。

上面的那些话,都是会议上,黄克为说服众人说的。而黄克在这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心中的真正所想,李润石一清二楚。

“看得出来,未来的中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缺乏的问题相当地严重!”

这是会后伍豪对李润石的“叹气”。

“中国不能搞帝国主义!”

在这事上,李润石其实还是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但是人口增长的数据模型图表就摆在那儿,血淋淋的数据,血淋淋的需求。

“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世界。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所有人。美帝国主义相对我们,相对苏联,最大的优势不光是他强大的工业实力,他的农业生产能力,同样可以称得上世界第一,甚至可以说这才是美帝国主义最可怕的地方。后世有人推算过,好好耕作的话,美国的耕地理论上足够养活二十亿人口。”

中国现有的耕地面积,人均土地拥有量已经计算出来了。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上限,目前来看,哪怕是努力地“精耕细作”,也仅仅只够保证现有国民的温饱后,略有剩余——但这点剩余量,在未来几年很快就会因为婴儿潮的到来被吞没。哪怕是未来的中国完成了大化肥建设,粮食产量的提升速度,在人口增长面前也显得十分薄弱。

并不是中国人真的很会生。黄克拿出了另一个时空,世界各国在二战后的人口增长数据比例进行比较,相对他国,中国的只属于中等增长水平。但是建国之初就有五亿三千万人口,最近吞下安南地区,新增了日南(老挝)和广南(越北)两省后,人口更是增加到五亿五千万人。

新得的广南省非常重要,这是继两湖之后,南方最重要的产粮区。光是这里的粮食产量足以支撑起超过五千万人口的口粮,这个理由就足够让大家坚持“自古以来”了。

虽然当时开会的十三个知道历史未来的高层要员,多少都带着“不能搞帝国主义”的想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让大家在思考国策国情时,不得不被残酷的现实问题影响。

毕竟,什么主义都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给人吃饱饭的基础上。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想到这个时空的中国,将比历史上面临更严重的人口大潮,土地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所有知情者都生出强烈的迫切感。

而这个时期,当斯大林提出“必须控制住东南亚水道,必须把马六甲海峡控制在手中,作为阻止未来美国向亚洲伸手的前沿壁垒阵地”的观点后,也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在许多“左派教条主义者”看来很帝国主义范的行为。

伍豪走进来,见到李润石正盯着黄克作的“世界资源分布图”发呆,伍豪道:“加里曼丹岛的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了。日本人南下了,荷兰人和英国人都自顾不瑕,他们根本无力作出应对。日本方面一再地向我们保证,他们只会占领英属于加里曼丹岛地区,其余的部分全部交给我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