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5到2020 第57章

作者:半只青蛙

如果常光头脑子能再清醒点,就会发现这份假电报其实有个大破绽的:这帮喝兵血的孙子,哪里会轻易地他透露出自己“喝兵血吃空饷”的破绽啊。

** **

在刮民党军中,胡宗南不但是黄埔出身,更是。“江浙”黄埔系,早就在“一等中央军”行列。此君运气更是好得出奇:蒋冯阎桂四家中原大战时,胡宗南所部面对的是冯玉祥的西北军,原本以为会是一场苦战,但宋子文的“银币弹”一出,对面的西北军纷纷不战而降,轻易地成就了胡宗南的“名将”的风头——虽然用银币弹打胜了,但这种事实在丢人,宣传时肯定不会这么说的,宋子文也只能悲剧地充当“幕后英雄”,风光全被胡宗南占了。

说他运气好,是因为他所部的编制是第一师,很容易让人误解成的“战力第一”。第一师下第一旅,第一旅下第一团。由于吹的人太多,连常凯申都受到了影响,对这位名将也是宠爱有加,加上第一师本就是常凯申的发家之地,视为肱股,是名副其实的“亲儿子”师,其待遇装备,自然也是最好的。

天子近臣,天子近卫军,牛皮吹大了,吹久了,吹多了,往往连自己都信了,然后就真的以“天下第一”自称自居了。

49师被全歼后,当晚包座地区下起了暴雨。

暴雨发生的时候,已到达大监寺李润石主席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担心暴雨导致道路泥泞难行,“天下第一旅”到达的时间被拖后,引发更多的变数——虽然被俘的王天元和伍成仁,以及重伤的49师机电员被抢救过来后都很合作,但是这种电报钓鱼,终究是在骗人,擅长阳谋而不擅长阴谋的李润石,在“电报诈骗”方面初涉,业务经验稀疏,所以还是稍有些忧虑的。

事实上,他担心过多了,因为最强共谍早安排好了一切。

娇气的中央军一等人“天下第一旅”李铁军部,暴雨发生时就停止前进,暴雨过后更行进缓慢,足足用了两天的时间才进入红军设好的伏击地点。

而两天时间的拖延,已经让红军的第九、第三十一、第三十三军也走出草地,这些都是原属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不过的领导人换成了曾中生。被中央红军解救后,曾中生替代了被张国焘篡夺的红四方面军领导权。

此时的李铁军,还不知道他的五千人要面对的是整整十倍的红军“战兵”,而且对方还作弊般地拥有一辆步兵坦克。

“一等中央军”天下第一旅虽然是常凯申的心腹肱股,完全满员满编满状态,足有五千余人。但崩溃覆灭的时间,并不比“中央军三等人”的49师好多少。

比起49师被中央红军在福建打怕,行军小心谨慎。在西北养处优多年,习惯了用“银币弹”打人快乐的“天下第一旅”,行军作战完全就是一个“莽”字。

前卫侦察,没有!

两翼侦察?有必要吗?我们是内线作战,怎么可能遇伏?

当遇伏的枪声响起,提前预埋的“洋粪”把正在山道里行军的第一旅官兵炸得七零八落时,李铁军旅长的当时的想法却是:

“共匪不都正被友军堵在包座吗?”

山谷作战不比平原作战。

行军时,没有提前布好两翼侦察,让对手在山道两侧设伏,占尽地利后,又被困在山谷里挨打,只要两头一堵,其下场就是一个死字!

战斗在早上十点暴发,过程毫无“惊喜”与新意。

五千大军通过一个山谷时,被人两头堵,困在中央,然后四面八方响起枪声,山谷中央的几处勉强可以倚仗的小高地,又被人预埋了大量的“洋粪”,一炮下去炸一片。

守没法守,退路进路全被堵。然后还有一辆漆成米黄色沙漠涂装的M2A3在山道里冲出来,仗着全身刀枪不入在天下第一旅防线里猪突穿插.....

到下午一点时,“天下第一旅”已经全军覆没。

和被完全坑了的49师相似,天下第一旅的伤亡率只有百分十,大部分人都直接投降了。其中也包括了李铁军和第一旅的电台小组。

整场战斗,李铁军的表现比伍成仁还要不堪。

他唯一有闪点光的地方,是在全军覆没之前,终于有机会向正从松潘急速赶来的胡宗南长官发出一份急电:我军在包座西南方十五里的谷地遇袭,被共匪包围,万分危急......

到那辆M2A 3步兵战车,载着半个班的红军精锐突击队,背后跟着一个连冲锋的红军士兵,击垮了他“破甲能力为零”的旅部警卫连,把坦克开到旅临时指挥部门口时,他的电台员这时还在敬业地发出电报。

电报内容大意是:胡长官,看在黄埔同校多年的份上......

后面的电报内容,因为大批的红军战士已杀到附近,大吼一声“缴枪不杀”,停住了.......

而接到这则电报的“胡宗南长官”,此时正率着第一师的第二旅、独立旅、补充旅,三个旅,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兵力,离开松潘,赶往包座!

而且他们这时已经在路上走了两天了!

而胡宗南的主力部队,所以离开松潘老巢,却是李润石的好基友,常凯申同学前世欠他,今生更作死地再次拖欠前国民党宣传部长半年高达720块大洋的工资,一直愧疚万分,决定在这里加倍补偿。

暴雨降下的同时, 微操达人常凯申,看着地图作业,又听了身边的外国军事顾问建议,很快发现地图上有一支部队的动向非常地碍眼:那就是位于松潘的胡宗南第一师的主力部队!

包座这边血战连连,王天元和伍成仁的求援电报是一个接一个,内容都是:共匪正做困兽之斗,疯狂突击,我部山下尸体堆积如山.....

松潘的红军,大至兵力,委员长心里此时也有个数:约在十万左右——可战之兵约为七万。

虽然匪军弹药粮饷不足,战力大减,但毕竟这是十万人,七万战兵!

包座这儿多少人?

王天元报:会师后两军兵力仅有四千!

就算加上正在赶去的第一旅,也不会过万。

虽然这个时候,其他方向的各路杂牌军,在得到前线的捷报后,也纷纷向包座挤压过来助战。但川北地形有如闽西北,加上遇暴雨,山路更难行,由于人烟稀少,补给困难,这群杂牌军行军速度“慢如蜗牛爬”。而这个时候,作为最强战力的中央军第一师主力部队,却还窝在百余公里外的“松潘”战线按兵不动,就显得极为碍眼了。

就在49师来电说与包座守军会师的当晚,醒悟过来的常委员长亡羊补牢,急电胡宗南部立刻率主力离开松潘,北上支援包座。(包座位置在松潘的东北方)

而胡宗南之所以先前在松潘按兵不动,主要原因却是他担心红军是分为两军行动,包座只是一路,原红四方面军方向还有一路奇兵随时待发,他率大军驻守松潘就是如此。

(原历史就是如此,当时红军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历史上的包座战役就是右路军发动的。而在战役结束后,张国焘一个电报,让右路军中的原红四军部队又顺着草地往回走,也就是著名的草地分兵。)

战略布置上,胡宗南这种作法也称得上是中规中矩。而这个位面的包座战役爆发时,合流后的红军主力虽然是走历史上右路军的路线。但有一点却要特别说明的:在原左路军,前红四军的驻地,此时并不是真的完全空虚。空营一座,而是将董振堂第五军和余天云第三十军摆在南松潘地区,伪装成两路红军还在此“按兵不动”,维持住两军对峙的假像。

——这是必须做的战略欺骗行为。理由很简单:红军主力通过草地绕过松潘,本身其实是相当冒险的军事行为,因为绕道过草地,再快也要走五天的时间!

而这五天里,一旦战略意图被胡宗南提前识破,提前转移主力加强包座地区的防护,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在包座战役发动前,必须一直保留两支实力不弱的部队在松潘南部的红军驻地活动,以作出红军还在按兵不动的“假象”。

而当王天元和伍成仁,一个又一个“加急电报”和“血战红军”电报不断地发出,无论是常凯申还是他身边的外国军事顾问,此时都识破了红军在松潘南部的驻军“虚有其表”的真相。

他们完全没有猜错!

作为“伪装”的后卫部队,董振堂部和余天云部,两路红军总兵力加起来其实只有八千余力——不过全是野战部队,人数虽少却全是百战精兵。

自以为识破红军虚实的常凯申,在第一时间电令胡宗部向东北方向出兵,支援包座。

“包座会战!全歼朱毛匪军!”

这就是当晚一阵微操作后,常委员长第二天在报纸上登出的口号。

而这个时候,位于百丈关一直按兵不动的川军,在已经赶到的薛岳的入川大军的半威逼下,以及常委员的长各种威胁利诱下,各路川军加中央军,终于也出关北进,压向南松潘红军驻地。

当李铁军的第一旅被全歼时,胡宗南部已经北上,并且朝包座方向行进了两天!

而这个时候,松潘守军又恢复到了胡宗南到达前的空虚状态:此时仅余下一堆藏兵、土司兵,第一师的留守辅兵,连伙夫马夫算进去,不会超过五千人!胡宗南原本是打算把新编的补充旅留下的,但是常委员长这个李润石的好基友不许......

松潘空虚!

原本李润石主席是不知道这条关键情报的。他本只把全歼第一旅,当成是此战最后一次薅胡宗南羊毛的机会,薅完就要拍屁股走人了。

但是他的好基友觉得只送羊毛太对不起他了。在那个暴雨之夜,对着胡宗南一阵微操,要其全军北上。

第二天更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称胡南部也已北上,全军支援包座。

“包座会战即将打响,朱毛二匪将成为第二个石达开,在包座全军覆没!”

“我已计划派出飞机,前往松潘,一旦擒获朱毛二匪,立刻空运至成都!”

当时,现场中外记者云集,数量近百!

委员长一通发言牛皮吹得爽,全世界都知道了,所以苏联也知道了,斯大林同志知道后,一通电报过来,李润石主席也知道了.......

然后,位于松潘南部的董振堂部和余天云部,也紧接着知道了......

身为最强共谍,常凯申生怕李润石误以为这份军事布置向全世界通知是“假情报假欺骗”而不当回事,特地给“苦守”包座的王天元和伍成仁部发去电报:胡长官已亲率第一军主力全部北上,支援包座!胜利在望,请坚持到底,待全歼朱毛二匪后,我给二位记首功!

电报里,他又给二人“电汇”嘉奖了十万银元——不过二人估计这辈子都没这胆量领这钱了。

这哪里是薅羊毛,简直是直接送羊了!而且是直接送嘴边的那种!

委员长如此热情一再提醒,李润石想拒绝也不成啊!

** **

“松潘空虚!”

董振堂和余天云,红一、红四方面的这两位最擅长打恶战血战的虎将,在接到了中央红军的电报后,相对一笑,彼此眼神交流中,已知道该怎么做了。

当胡宗南部主力北上支援包座时,董振堂和余天云部,也结束了伪装任务,合军北上,所走路线,恰好是当初黄克和艾琳娜的南下路线,而目标,正是松潘县胡宗南总部所在地。

主席在前方吃羊肉,我们俩位,就去后方掏了羊的老窝吧!

-------------------- 第70章 真的只能投共了 --------------------

在炮党军中,中央军和杂牌军,同样的师级,彼此间编制差别是极大的。

而中央军和中央军之间,编制差别同样大。

普通的“二等”的中央军,通常也就是一师两旅的编制结构。

而真正亲近,自家人,一等中央军,比如常凯申起家的亲子儿师第一师,那就大得不讲道理了。

一师之下有四个旅:第一旅,第二旅,独立旅,以及正在新增扩编的补充旅。四旅相加,总兵力超过两万人。在大规模地组建德械师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中央军中装备最好的部队。——当然,装备好不等于战斗力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常凯申这个“亲爹”养出来的部队,战力能强到哪儿去?

所以从北伐时代起,这个第一师就是一个面团,名气很大,兵力很多,实力嘛,呵呵就行.....

胡宗南接到部下第一旅发出的最后电报,时间正好是中午十二点——红军开战时只用了两小时的时间就端了李铁军的旅部,又用了一小时才结束后面的收尾战斗。

“电文断了?我的天下第一旅完蛋了?这怎么可能!”

胡长官没有开口,但在那一刻,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跟在胡长官身边的第2旅旅长黄杰,安慰他道:

“可能是旅部遭受攻击,电台受损了吧。”

然后他又适当地补充了一句:

“这是五千多人啊!就算是五千头猪,放出去给共匪抓,两小时他们也不可能抓得完啊!”

虽然是同僚,但是身为第二旅旅长的黄杰对李铁军这个“天下第一旅”的旅长,是很不爽的。这货是啥德性,黄杰相处多年,对他是非常了解的。

取了个好名字:李铁军——铁军铁军,其实应当叫李草包才适合。

带了个“好名字”的部队:第一师第一旅,然后就在全世界和自己的自我吹捧催眠下,真的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旅”了。

他表面上是在劝慰,其实是在拐弯抹角骂李铁军呢。

不过这话却在这个时候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胡宗南觉得有道理,就算第一旅遇了伏击,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蛋的。

共匪人数是不少,可是经过前面这么多天的包座血战,他们还能有多少枪弹啊?第一旅的人数是少了点,可是兵精弹足,就算地势不利,结阵猬集防守,那帮打几发子弹就只能刺刀冲锋的穷鬼能在两小时内就端了他的旅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啊!

可是前面他那一段又一段,象被待宰的猪一般,丑态百出的求救电报是怎么回事?

那个李草包,在电文里连匪军出动铁甲车,刀枪不入都喊出来了?简直是丢尽了中央军的脸!

实际上,此时的胡宗南长官,同样也已经认定,这个李铁军真的是个草包!

“师座,你是知道的。李旅长,他只是......”

黄杰嗯了一句,顿了顿,觉得不该把话说得太露骨,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才道:“匪军久攻包座不下,又见我军来援,困兽之斗下,正处于绝望前最后疯狂。包座那儿占据地利,他们啃不动,正好李旅长的部队赶到,共匪肯定是玩起了围点打援。而李旅长呢,他大战经验不足,匪军最后的疯狂一阵冲锋,就把他打蒙了。所以电报电文有些夸张,刀枪不入的铁甲车?这里是川北,到处是山,就算共匪真有铁甲车,他们怎么开进来的.......”

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