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64章

作者:执笔见春秋

大明那些奸商,还能直接以大明律法将其灭杀,让这些债务人死账消,但现在大明外的话,肯定就过不去了。

而且事后,分部的人员绝对会遭受巨大打击,群英商会从神坛跌落,变成人人喊打的老鼠。

朱英笑了笑,雪白的牙齿散发着冷光了。

“战争的泥潭,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抽开的,这和赈灾的情况完全不同。”

“首先,石见银山是真的,大明出征,也是真的,这些消息,就足够许多势力为之疯狂了,谁还不想在大明后面,趁机发上一笔呢。”

“其次,打倭国,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打完的事情,裹挟这么多的势力一同,倭国基本上没有希望打赢,可以说赢面非常的小。”

“这和当年元朝攻倭可不一样,倭国所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大明高丽,还有数量众多的贵族势力们。”

“最后,倭国打下了,或者说石见银山抢到了,这些个势力的人员们,也基本上元气大伤。”

“银山呀,那可是要人慢慢挖的,就看他们能不能等得起了。”

听到长孙殿下的解释,叶月清是真正的被震撼到了。

这等运筹帷幄的手段,简直是以天下人为棋子,搅动风云。

叶月清已经难以想象,到时候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那么一个小小的倭国,又能拿出什么来对抗。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在群英商会不计损失的影响下,几乎所有涉及到的势力,都会燃起巨大的野心。

而且这种情况,可不是哪个说不参与,就能不参与的。

列如数个势力,所有人都在参与,你不参与,首先就是会受到孤立,下一步便是可能会被直接分食掉。

这就是阳谋上的裹挟。

以群英商会目前的影响力和信誉,是完全可以达到这等程度的。

更何况还有名誉的担保。

听上去很虚,但这年头做买卖,都是凭借着名声,好的名声带来的效果,是翻倍的提升。

“殿下,我现在就去办理此事。”叶月清语气中带着激动的说到。

这等足以在史记上留下浓厚一笔的事情,就在她的面前诞生,如何能不激动。

谁说只有男子才想着青史留名。

朱英点点头,吩咐道:“找些文笔好的,把檄文先写出来,不要过于文雅,要以白话文的形式去写。”

“简单,直白,粗暴,才是这个檄文的重点,不要搞什么故弄玄虚,堆砌辞藻,那些化外之人,可没读过什么书。”

叶月清重重点头,道:“遵殿下令。”

待叶月清离开后,朱英这才透露出些许激动的模样。

这等大手笔,还是他来到大明这时代的第一次。

若是后世之人听到,很清楚就能明白,这种做法,就是后世极为出名的庞氏骗局。

这首先的代价,就是群英商会。

刚才对叶月清的话,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安慰。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庞大的骗局过后,群英商会将会烟消云散。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在骗局彻底曝光前,商会的人员肯定早就撤走了。

到时候这些人手回到大明,不过是换个称呼,继续做以前的事情罢了。

至于群英商会这个名字,现如今的朱英,有什么好在乎的。

雪花盐的技术,朱英早就已经在京师周边开始布局准备了。

在西域的那些产业,近一两年来,都会被陆陆续续的迁移到京师这边来,行成一个巨大,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产业链。

开始大明实业工厂模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波,我即是螳螂又是黄雀,飞龙骑脸怎么输?”

“等到他们陷入对战倭国战争的泥沼后,到时候随便一些影响都难以承受,哪还能蹦跶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嘿嘿,就乖乖投入我大明的怀抱吧。”

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隐患

随着朱英命令的确定,数十骑从京师出发。

为了保障信息的传播速度,这次的人员,都有特批的加急文书,驿站通行。

在朱英的要求下,半月之内,必须将消息全部传播到位。

两日后。

朱元璋下了早朝,感觉到有些疲惫。

微微琢磨一番后,直奔坤宁宫而去。

“好你个大孙,咱在朝堂上累死累活的,你却在这里钓鱼,你眼里还有咱这个爷爷没。”

刚入坤宁宫,朱元璋就看到大孙在院子里,拿着钓竿钓鱼。

另一旁是翰林院的李卫良,正在查看奏章。

当然,这件事朱元璋早就知道了,所以才特地过来。

“爷爷,孙儿正在陶怡情操呢,人呀,要劳逸结合才能心情愉悦,健康长寿。”

朱英笑着回道,没有丝毫被冲破的尴尬。

朱元璋听到这话,气不打一出来,道:“你才多大,不过十八岁的年纪,现在就讲究养生,咱都六七十了,还在兢兢业业的。”

“咱早说了,让你早点跟咱一起去早朝,怎的就这般备懒了。”

朱元璋嘴上这么说,身体却是很诚实的走到大孙旁边坐了下来,而后向刘和挥挥手,刘和立即送过来一根鱼竿。

爷孙俩就这般一同垂钓起来。

“爷爷别急呀,等孙儿的规划完成,保管早朝上几乎没什么事情了,现在从奏章上看,早朝上的那些事情,不过是些芝麻绿豆大小的繁琐事。”

“有些困难的吧,也都是老生常谈,拿出来说上一番,该解决不了的还是解决不了。”

“往民生方向说,不过便是钱,粮二字,往文官层面说,便就是吏治清明。”

“内政,终究还是要以发展为主。”

朱英开始讲述起来。

朱元璋道:“大孙说的这些,算是到点子上来,不过如何具体落实,才是事情的关键,很多事情,没这般想象的简单。”

“有些官呀,那就不是官,想尽办法搞破坏,咱有时候,都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想的,非得要咱动杀心,才能有所收敛。”

朱英点点头,回道:“就是想要多捞一点呗,爷爷也莫怪孙儿没去管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终究是处理不完的。”

“精力全部被牵扯进这些日常琐事之中了,根本没空干点别的事情。孙儿觉得,看待事情,得跳出来看,将事情从根子上解决掉。”

朱元璋没好气的回道:“咱还能不知道嘛,现在就等着大孙你送来的番薯那些作物成熟呢。”

小书亭

“这天底下的事情呀,但凡是百姓温饱的问题能够初步的解决,其他的事情,都也就能过得去了。”

“好在是今年的秋收还不错,你是没看到,随着秋粮过来,户部那些人,在朝堂上说话都硬气了很多,咱这心里呀,也是安了心。”

“每年收粮的这两次,都是整得提心吊胆的,若是大范围灾荒,谁的日子都不能过呢。”

朱英闻言,赞同说道:“爷爷说得在理,不过这天底下的土地,还是有太多在乡绅的手里,长久以往,可不是个好事情。”

说到这土地问题,朱英却是多有感叹。

土地兼并,永远都是各朝代一直需要处理的问题,却又是一直无法处理。

不管怎么去变革也好,变法也好,也都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会有新的兼并方式出现。

朱元璋听到大孙聊到这关于国家核心的问题,顿时就来了兴趣。

他没想到大孙在这方面,竟然也有钻研,连手中的鱼杆的都放下来,问道:

“大孙给咱说说,关于土地这块,可是有什么新奇的想法。”

“直管说就是了,不用担心别的。”

说完后,看了看周边,轻轻挥手。

刘和,蒋瓛及宫女官宦们,依次退下。

涉及到这等国家大事,朱元璋自然要严格保密。

朱英微微沉吟后,开始说道:“孙儿在读史书的时候,就发现土地对于国家,或者说田地对于任何朝代,都是想当的重要。”

“自中原文明的兴起,前后经历过土地公有,土地国有,一直到土地私有。”

“土地私有自春秋后,两千年以来为主流,历朝历代面临的最大问题,便就是土地向着少数人的手里开始集中。”

“越是王朝末期,乡绅掌握的土地就越发多了起来,反观朝廷的土地,百姓的土地,在不断的减少,因此形成巨大的隐患。”

朱元璋听到这里,认同的点头。

同时对大孙的表现也有些诧异,这几乎是从农业之初开始讲述了,足以说明大孙在这方面,自然是研读了不少的史书。

一般人,可没这么深入的了解。

“大孙的意思,咱清楚,便就是说大明往后,这个问题也会逐渐的出现。”

“其实这些,咱怎么就不知道呢,可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

“从最初的井田制,到隋唐前的均田制,大孙既然了解过,也自然明白,这等现象,完全是大势所趋,难以阻挡。”

朱元璋感叹的说道。

在大明建立最初的时候,在如何分配土地这方面,朱元璋也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同时也征召了许多读书人,一同出谋划策。

为此推陈出新,煞费苦心,将土地管理和基层管理创新结合起来,推行了“赋役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

对于这些制度,其实朱元璋是不满意的,但也是没得办法的办法。

他也知道其中的隐患,长久以往,地主和官吏相互勾结下,同样会出现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