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执笔见春秋
只是朱元璋心中有些难以接受。
便是想着开导一番。
只是没想到才刚刚开始问话,就得到这么一个结果。
却是误会了大孙。
“咱就知道,大孙和那些心眼贼坏的商贾们,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称赞道。
朱英吃了口包子,叹道:“略尽微薄之力罢了,终究不过是杯水车薪。”
以现在朱英的看法,现在的大明每个人,都几乎相当于他的老祖宗级别了。
指不定哪个流民,就是自己后世的某个先祖。
这要是因为蝴蝶效应影响,让自己的先祖给饿死了。那么后世的自己,可能就不存在了。
“可别这么想,二十石粮食可不少了,煮成稀粥,这可要活不少人呢。”
朱元璋肯定的说道。
大明一石约等于后世九十四公斤,朱英这一手,便是三千多斤的粮食。
饥荒前,一两银子就能够买一石大米了,宝钞两贯钞。
现如今许多粮商囤货局奇,价格飙涨,十两银子一石还有价无市。
更有许多粮商,大明宝钞都不收。
当然不是明的不收,而是直接宣布没粮了,暗地里用银子交易。
现在二十贯钞,都买不到一石的粮食。
市面上,都是官府开粮仓,在平抑物价,不过已然是按户籍限购了。
朱英能搞到这么多粮食送出去,还是暗地里花了大价钱。
“却也是治标不治本呐。”朱英感慨道。
“这些该死的商人,每逢灾荒便是如此,咱真的想亲手把他们都给宰了。”
朱元璋有些气愤的说道。
“省省吧,别人藏家里不卖,你能有啥办法,难不成还真去抢,那跟盗匪有什么区别。”
朱英说道。
朱元璋无奈的点头,哪怕他是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没有办法。
唯有印刷大明宝钞,外地调粮。
善良的粮商,其实还是有,只是鱼龙混杂,难以摸清。
说到这里,朱元璋说道:“可怜陛下哟,为了这灾荒的事情,都愁白了头发,咱看在眼里,真就是心疼。”
“咱看唐宋史记,也为有这般灾荒,自元后,便是这中原大地,灾荒不断,也不知是不是老天的惩罚。”
朱英闻言,犹豫了一下,微微沉默过后,坦然说道:“其实就大明的粮食而言,面对各种灾情,在粮食总数上还是够用的。”
“若是上下一心,共度难关,也不见得会有如此多流民出现。”
朱元璋点头道:“这倒是实话,只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家会愿意把粮食拿出来分给别人。”
“其实,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朱英神色平静的说道。
朱元璋眼睛一亮,忙问道:“大孙有可法子,给咱说来听听。”
他并未指望大孙真的能想出什么好的法子来。
不过在朱元璋的心中,大孙是日后的大明皇帝,对于处理灾荒的学习,自然极为重要。
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朱元璋也不知道大孙如今的才华如何。
这次过来,也存在着考校摸底的意思。
“以工代赈,老爷子应该很清楚吧。”朱英问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这个咱自然清楚。”
就在昨日早朝,他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下令召集三千民夫去挖大孙的陵墓呢。
只是大孙的这话,让他不是很满意,这法子自古就有,终究是大明官府承担,意义不大。
“清楚就好,我说的法子,便是这以工代赈的变法。”
“自古以来,以工代赈,便是由官府招募,换个角度去想,实则民间乡绅,勋贵去以工代赈会如何。”朱英缓缓说道。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为厉害了,因为他并未听懂。
朱英的话,在朱元璋听来其实跟徭役是没有区别的。
像是乡间小路,一般都是在农闲的时候,由乡长带领村民修建,便也是这个道理。
朱英见此,思索了一下,再次解释道;“大明的官道,驿站,每年都需要不少经费的修缮。”
“假若把这修缮的活,交由给乡绅勋贵,而后每年分批由官府返还,老爷子你觉得那些乡绅,勋贵是否同意。”
朱元璋心思聪慧,却也不解的问道:“这等好事,自当同意,可这般说来,终究还是官府出利,与现在有何区别。”
朱英无语,老爷子看来对于商业,果真是不太精通,话都说到这里了,还没体会其中意思。
“老爷子,大明可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
“这些乡绅勋贵组成的团体,官府的活包给他们,他们总要找人做吧,找人做,那就得出粮食啊。”
“官府给的银子,他们出的粮食。这般换算下来,便是相当于官府花银子,买了粮食,还把事情给做了。”
“官府出了银子,乡绅勋贵们出了粮食,百姓有了活路,这事,不就给解决了么。”
一席话,顿时让朱元璋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在心中迅速思索此对策的可行性,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是锦囊妙计。
----
ps:看到评论区说不养,真心感动,特此加更一章表达心中感激之情。
另,求推荐破,月票。来一点小小的打赏就更好了。
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
朱元璋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自小贫民出生的他,靠着当和尚念经的机会,开始识字。
而后就是不断的学习。
像朱元璋这般勤奋好学的人多嘛?
很多,多不胜数。
但是能够学以致用,甚至学到文韬武略的境界,却是凤毛麟角。
朱元璋起事于穷乡僻壤,当时陈友谅兵马众多,势力强大。
张士诚则钱财万贯。
唯独朱元璋在这两方面,都不算强。
有人提议先攻张士诚,夺其财,而后战陈友谅。
朱元璋直接否定,反而先攻陈友谅。
他慎重分析两人性格。
陈友谅性格骄狂,张士诚器量窄小,性格骄狂则喜欢挑起战事,器量窄小则没有远大抱负。
因此要先攻陈友谅。
果然,鄱阳之战,张士诚军队没有迈出姑苏一步去进行援救。
朱元璋的雄才大略,制胜于敌,可见一斑。
能平息祸乱,取得天下,哪里是运气二字就能说得清楚。
而后大明建国,治理天下。
大明律法,军法,礼法,祭祀等各项制度,皆是由朱元璋亲自操刀。
元末战乱过后,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休养生息,国力蒸蒸日上,足可见其治国也是大才。
朱元璋终究不是全才,在商业这块,却是属于朱元璋的弱处。
这也算是受到了历史的局限性吧。
不过在理解能力这一块来说,朱元璋算是通透。
经过朱英的解说后,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和套路。
“秒呀,真是秒,这般如此简单的道理,怎么就从未有人想到过。”
朱元璋一拍桌子,差点没把朱英吓一跳,而后大声道。
还没等朱英说话,急速的楼梯声想起,蒋瓛已然出现在了雅间门口。
“咱这没事,下去吧。”朱元璋也知道自己有些激动了,对蒋瓛吩咐道。
蒋瓛没有说话,微微躬身,而后退下。
“老爷子,你这护卫,到时忠诚得狠。”朱英看了眼蒋瓛,久经杀场的他,自然能感受到蒋瓛身手不凡。
“还算不错。”朱元璋随口说了一句后,紧接着说道:“你这个想法咱刚才仔细琢磨了一番,确实大有可行,只是其中细节还有待商榷。”
朱英点头道:“不错,看似简单,实则操作起来还是比较难的。”
“有几个特别的地方需要注意。”
“首先对于这些能够承接官府活的乡绅勋贵,要有一定的资历才行。”
朱元璋听闻,不由打断道:“如何判断其资历呢。”
说到这里,朱英反而开始思索起来,该如何更加具体的讲述。
其实朱英所说的法子,跟后世的工程承包制是一个道理。
上一篇:狐妖小红娘:这个和尚不正经
下一篇:大秦鬼谷,让你纵横没让你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