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48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第一条路,从辽东一直朝北走,跨越白令海峡,建立船队,抵达美洲大陆。

另一条路,则是迁移至少百万百姓,坐船前往新大陆:澳洲!

现在才1627年,西方人发现新大陆才一百多年。

海上马车夫看似强大,实际上他们的人口少,征伐速度更慢!

大明现在有人口一亿多,只要教育得当,再配上现代火枪,完全可以吊打所有的西方人。

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藩王转移是第一批人,后续还有无数大明人跟“罪大恶极”的士绅一同迁移过去。

嗯,这个计划很完美!

陈牧等人只需要搞定未来的大量叛乱就行!

血腥杀掉所有不满大明革新的人虽然高效,但这种方式会影响后续的任务评分。

所以不如换一种方式:放逐!

世界那么大,总该让他们去看看新世界。

大明人绝对会喜欢陈牧等人的安排。

……

距离禅让大典的最后七天里,无数大明藩王接受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再教育。

这些教育很简单,主要是在手持皮鞭的锦衣卫和东厂番子监视下,通过看片方式开拓各种视野。

此次教育本着【世界那么大,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的指导方针,让几百位藩王见识到大明之外更辽阔的土地。

温暖如春的澳洲,土地肥沃的美洲,富裕辽阔的南美!

无数的奇珍异兽,无数的新奇作物。

这些藩王的眼界直接呈跨越式的提升。

连续几天的视野开拓之后,便是大棒挥舞。

锦衣卫们这几天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福王等藩王的家产被剥夺的事情。

之前会议室乱起来的藩王,全都挂上谋反作乱的罪名,他们的后代都成了罪犯。

藩王们听后瑟瑟发抖!

又有宫女太监将甜美且致命的诱饵拿了出来。

“想要成为大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一样的实权王爷吗?就去海外开疆拓土吧!”

自然有不愿意的藩王!

但谁管他们愿不愿意啊!

这些藩王直接被灌入如何成为合格统治者,如何带领大明人开荒…

这是一场利国利民的填鸭式看片会。

这些身娇体弱的藩王们“感激涕零”地接受了再教育。

他们郑重承诺,誓死为大明开疆扩土而奋斗。

第47章革新春风起又起,魏忠贤的十八代老祖遭唾弃!

藩王们这几天过得非常充实!

他们不仅接受无数鸡汤,还立下各种毒誓,要为【凡日月所照,皆为明土】而努力一生。

他们将会是第一批先行者。半年后,他们带领第一批大明百姓朝新大陆迁移。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

计划中,大明将会迁移至少500万,未来甚至是1000万级别的人口。

他们会携带无数书籍、武器、人口、工具还有粮食开拓新大陆。

天启皇帝对大明藩王的开拓精神所感动!

他特意下令,让在外开疆扩土的藩王获得军事和民事治理权。

并郑重承诺恢复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分封权!

大半藩王舍不得自己的荣华富贵。

但谁叫和蔼可亲的魏忠贤,手持鞭子和钢刀的时候超级有男人味呢!

他们只需要一番热情地讲解,便让这些藩王喜笑颜开地接受去外地的开拓计划。

不想去外界开拓的藩王也有选择的机会。

只是大明不再提供任何形式上的帮助,他们必须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手段生存。

无数藩王不得不捏着鼻子,召集家将开始商议如何开疆拓土之计。

七天后,春节前夕。

禅让大典正式召开!

身子浮肿,病入膏肓的天启坚持着将帝位传给朱由检。

礼仪结束,新皇登基。

幺蛾子事儿一个也没发生。

有意见的都被丢粪坑当肥料去了。

不得不说魏忠贤是个忠诚的太监。

他给天启办的事非常尽心。

这天,大明新的一页就此开始!

大明新的年号定为崇祯,禅让大典举行得非常顺利。

崇祯登基之后,直接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大明藩王深感大明百姓生活困苦,藩王们以身作则,将会将所有田产贡献出来,分封给无数没有田地的百姓。

要知道大明藩王、郡王四百多个。

他们所霸占的田产、土地高达百万顷。

大明一倾土地换算现代亩数高达五十亩。

五千万亩土地直接分给无数没有田产的大明百姓。

这条政令下发,直接俘获无数大明百姓的人心。

官员们看到这个后,也是将朱由检夸上了天。

第二道圣旨在几天后也发了出去。

免税!

大规模地免税。

这条圣旨明确表示,太祖朱元璋从仙界派人过来,指导大明朝度过危机。

他们说未来十年将会有无数灾难,朕决定今后三年内免除大明一切农业税赋。

除了水利、救灾等公益性建设劳役,其他一切征缴全部免除。

并且下令官员的工资将会从商税中获取,停止修建一切府衙等建设工程。

圣旨严令大明各地官员,不得以任何名义征收任何税赋。

这条丧心病狂的圣旨下达之后,大明百姓直接将崇祯皇帝当成了太祖在世!

崇祯皇帝的声望直接达到顶峰。

圣旨的最后,还写着为了监督天下官员,将会用大明周报,以七天发一次的方式供全大明用的公告。

周报的费用,由大明皇家商业局负责。

公告发出去后,不少官员很是赞同。

但也有不少官员感觉到了不安,试图阻止。

然后,魏忠贤那条疯狗再次露出獠牙。

二十多个官员血淋淋的脑袋的掉落,直接震慑住任何行小动作的人。

两条圣旨下发,大明官场经历了一些混乱,但总算是无伤大雅!

政令也施展得很快!

无数大明百姓看到革新对自己益处很大,纷纷大叫大明中兴之主。

士绅,商人大族看到这些东西没有触动他们的利益,也没有揭竿而起,没闹大事。

商人是不敢,士绅们认为不值得。

那些刚训练的新军战斗力很强,听说一战歼灭5万多建奴。

这回可不能挑刺,要不然新军磨刀霍霍后,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了!

崇祯登基十天后。

京城、扬州、川蜀、金陵、郑轴等所有繁华之地都出现一家名叫做《大明周报》的店铺。

这店铺里面员工不少,以女性居多。

这些女性很多都在教坊司待过,学识是有的。

她们经过了几个月“平等”、“友爱、”“和谐”、“光荣”等一些列荣耀训练和摩斯电码训练,成为了接收从大明京都发来的无线电电报员。

无线电报经过几个月的研制,已经制造了几百台,完全可以供给大明所有报社使用。

这店铺不干别的,就印刷出售报纸和书籍。

出售的书籍则以工农业、小故事书籍为主。

倒是报纸的纸张极为粗糙,不过它的售价超级便宜啊,三文钱一张,一个馒头的钱!

这报纸开头是各种政令,下方是大量名人名言,忠臣良将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