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489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而且这些人还承诺给他们稳定的新工作!…

刘二喜希望自己摆脱犯人的身份,然后回到余杭镇将家人接回来。

在这里一切都好,除了不能偷懒。

刘二喜当农民,还有当海盗的时候,他们都有忙季和澹季。

澹季的时候大家要么侃大山,要么打牌九,要么玩婆娘。

刘二喜最喜欢的是跟婆娘玩造娃游戏。

若不是大宋官家收的税赋太多,他也不会逃跑。

仔细想来,他已经一年半没有见过婆娘了,也不知婆娘如何,是否改嫁?

这天周末,早上!

正午休睡懒觉的刘二喜忽然被大喇叭吵醒……

“第12生产大队的全体劳改人员,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前往12广场集合!”

“第12生产大队的全体劳改人员,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前往12广场集合!”

刘二喜迷迷湖湖地起了床:“老赵,怎么回事啊?咱们怎么周末也上班了?”

生产大队延续了陈牧这边制定的休息时间表,他们一个月允许这些劳改犯人休息四天。

今天已经是周末了,是他们的休息日。

大喇叭为什么让人集合?

难道是要打仗了?

想到打仗,刘二喜心中顿时紧张起来。

这半年时间他可接受了不少思想教育。也积极参加了类似吐槽大会一样的活动。

为了学习知识,他还被强制加入夜校扫盲班,成为了一名成年人学生。

半年时间,他学会了六百多个字,学会了写一封简单的家书!

当然,这半年里,他学得最厉害的,是掉脑袋的知识。

这些东西若是在大宋,肯定会被人举报了去换赏钱的。

比如皇帝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封建社会!

士大夫和读书人阶层是什么?

商人为什么地位低下?

农民为什么勤劳一整年,却只能赚取供自己生存的口粮。

什么是议价权!

什么是生产资料。

什么是工人!

什么是农民!

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在弯弯这个没人管的地方,直接如野草般疯狂生长,扎根。

刘二喜认识到了马老师,认识到了恩老师,认识了列老师,认识了毛老师,认识了邓老师。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勤劳一辈子,却一直是穷人的原因。

别人制造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不过是对他们的剥削!

这些人站在他们的肩膀,对他们说忠孝仁义,对他们说朝廷的好,对他们说要遵纪守法……

但是,他们这些特权者,干的却都是可杀头的事情。

半年的劳改,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份,知道了自己的地位。

我,刘二喜,伟大的舞铲劳动者!

别看我是戴罪之身,但我只要努力工作赎罪,必定能获得救赎。

这是刘二喜内心的想法,也是十多万弯弯人内心的想法。

在这里,他们能看到希望。

在大宋,只有等级森严的儒法制度和腐朽的大宋朝政。…

穿戴好衣服,洗漱完毕跟着工友们去广场、

刚到广场,刘二喜便发现十多辆大板车一字排开。

这些板车模样古怪,前头是大型拖拉机头,后半部分则是木头盒子跟金属底架改造的车厢。

负责人第12生产大队的人是一位肤色黝黑的汉子,他拿着名单,先念叨了名字:“孙阳!”

“到!”

“刘二喜!”

“到!”

负责人念叨了30个人的名字后,大声道:“念叨名字的人都上车,大家一块去晒粮食!”

正准备坐车的刘二喜好奇询问:“晒粮食?”

“对。咱们其他区种植的水稻成熟。这几天的天气非常反常。领导下命令,让咱们加速抢收。”

刘二喜还想询问,便被黝黑的汉子推到了车上:“抓紧上车,路上有司机给你们说这几天的工作!”

刘二喜等人带着疑惑乘了车,司机一边开车,一边大声跟他们解说等下要干的工作。

这次让这些人去农忙,也是逼不得已!

因为机械够用,但人不够用。

早在陈牧这边收服十万人后,便积极开始了划分生产计划。

强大的机械设备,还有各类激励政策,让春风大队很快在弯弯扎根。

以百姓自身的利益驱动,他们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便积极开垦50万亩良田。

50万亩良田种的都是现代科学培育的种子,第一波他们便获得了大丰收。

根据亩产实测,他们发现这次亩产水稻居然达到5000斤。

这是个令人心跳加速的数据,要知道这些水稻在主世界亩产也不过3200斤。

仙侠世界的农作物丰收太厉害了。

因为农作物太多,陈牧这边也为了拉拢民心,所以决定让所有人都参与农收之中。

这一次的丰收,必定会让十多万人彻底归心。

实际上刘二喜所在的队伍最后知道,是因为劳改的特殊性。

他们刚开始并不知道弯弯农作物产出一事。

为管理好这些人,也为了尽快完成整训工作,春风大队对弯弯的十多万人进行了分开管理。

他们一共分出了10个普通生产区,普通区域主要温和对待。

犯人区则被动接受生产建设工作!

刘二喜等人抵达工作场地后,主要的工作就是装晒粮食。

这些工作都是刻入骨子里的东西,所以大家干得很熟练。

经过了十多天的抢收,五十万亩水稻全部被抢收完毕。

弯弯一批人开始新的耕种的时候,多余的粮食已经装了出去运到北宋境内~ 。。

第386章 粮食、酿酒、贸易,大宋的工业化正式开始(求订阅)

余杭镇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这里除了有跟魔都港一样的天然深水港,还有密集河流道路通往内地!

天然的深水港,还有发达的河流,可以停驻超大型船只。

这让余杭镇的贸易方式变得极为便捷。

如此地理优势,陈牧这边自然要好好借用了。

余杭镇的一天中午,十余艘粮食运输船驶入港口内。

呜~

货船上,船员手动摇机械蜂鸣器。

蜂鸣声提醒着来往客人躲避这些巨大的运粮船只。

巨大的声音让人忍不住侧目注视。

如此庞大的船队是他们平生所见。

若他们知道这些船只里面的东西,也许更为惊奇!

这是这些人第一次见到如此巨大的船只进行的跨海粮食贸易。

当船只靠岸,无数余杭镇人议论纷纷!

“那就是春风商队出售的粮食吗?”

“我的天,我以为最多几千料的船只,今日观看每艘船至少能装五万料吧?”

“绝对不止吧,这些运输船也好奇怪,它们居然是钢铁制作的?”

“真厉害啊!”

百姓们议论纷纷,宋廷的官吏跟士绅们也是一样。

看着船只停靠,这些人还未曾变化。

但当春风商队雇佣的工人开始卸运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后,余杭镇的官吏和士绅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春风商队真是厉害,这些铁船居然可以航行在大海之中,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极西之地真的有国度!”

“我还是担心他们的武器,这些人武艺超强也就算,没想到还有丰沃的土地和充足的人口种植粮食!”

“能生产这种战舰,以后咱们绝对不能招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