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诸天系统上交啦 第58章

作者:我叫大老王

李班长憨厚一笑:“这个不知道,俺们的任务就是护送你们抵达宣府,其他的一概不管!”

“哦,希望李兄弟也能跟咱……”

正在聊天,沉闷的马蹄声在远处响起。

隆隆~

是大批战马奔跑的声音。

“不用慌,是友军!”

班长将单筒望远镜递给李自成。示意对方观看前方的烟尘。

李自成确认来者挂着大明日月旗,身穿闪亮的铠甲,他才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骑兵抵达他们阵形前方。

骑兵团长曹云翔打量挂着【移民官】红袖章的李自成,随后又跟新军班的人敬礼,问候一下。

曹云翔看向李自成等人:“你们是从哪里迁来的?”

李自成羡慕的瞄了一眼曹云翔战马,点头哈腰道:“将军,俺们是米脂李家庄,李家寨等八个村寨的百姓。是第一批响应崇祯爷号召,朝辽东发展!”

说完话,他又将自己的任职信件和调令递给曹云翔观看。

前往辽东开拓土地的大明百姓优厚是非常大的。

迁移百姓不仅可以获得50亩土地,还可以10年不用交税。

朝廷甚至会提供耕种工具、伙食费用、还有粮食种子!

靠着大明周报和无数戏台班子、说书人的传播,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自然想着向辽东开荒。

曹云翔仔细审阅信件和印记,确认信息无误后,才笑着点头道:“都是真的,距离宣府镇还有20里,这天气要黑了,你们速度太慢,我们帮你们一程吧!”

李自成连道不敢,又说百姓很疲乏,此刻已经无法赶路了!

“哎,这个放心,我们有战马的!”

曹云翔指挥骑兵们下马,然后让百姓的负重分担到战马身上。

一个个新军骑兵下了马,收了兵器,帮助百姓拖运物资。

“这位大爷,您这胳膊腿看上去行动不利索,上马走吧!”

“这位兄弟,你夫人怀着孕,却带着那么多东西,我这战马帮你们驮运一些家伙吧!你夫人坐牛车吧。”

“小朋友,骑我脖子上,这样速度快。”

骑兵们热情地帮助百姓转运他们的物件!

无数百姓惶恐,纷纷道不敢!

但这些新军耐心解释,百姓们被这些和蔼可亲的笑容感染,他们选择相信这些大头兵的善意。

虽然李自成多次从李班长那边看到新军战士非常亲民,经常帮助百姓干活。但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新军帮助百姓。

他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个念头:这军队真乃大明天师!

感谢“当年烟火1986”的打赏!

第56章 军民一家亲(求个三连)

"

李自成心想这些骑兵就是大明天军。

他生活在九边,自然知道官军和文官的尿性。

还在疑惑的时候,却见扛着几个铁锅,背上骑着小孩不知谁叫孩子的曹云翔大喝。

“李自成,你这驿卒怎么还在发呆?过来帮忙啊!”

李自成神态这才恢复正常,随后加入迁移大部队的一员去。

有了一千五百骑兵帮助,又有战马托运,百姓的行军速度顿时快上多倍。

不到3个小时,便抵达宣府。

李自成默默注视着离去的骑兵,又看向对骑兵感恩戴德的百姓。

一个念头突然在他心中升起:“大明新军队有如此纪律。那皇爷编练的无数新军士兵的待遇跟地位提升非常高,以后我有儿子了,也要让他去从军,报效朝廷!”

李自成将这个念头记在心中,随后热火朝天地干自己的本分工作。

这一路几千里,他们还有很久才能抵达辽东。

到了宣府城,李班长跟他们分开。

宣府自有专人负责给迁移百姓提供食物和住所。

一万多百姓时隔良久,第一次吃上了一次丰盛的晚饭。

李自成刚想吃饭,就见到宣府城派来一人。

卢象升看着眼前李自成,笑着道:“你可是米脂李家寨的李自成?”

李自成连忙称是!

卢象升点点头:“尔等在宣府休整两天,缓解了身体疲惫,洗去病菌后,才能由马车运输你们去辽东。”

李自成连忙接下卢象升的军事安排。

他又拘束地询问百姓迁移辽东后,御寒衣物之类的如何准备。确认这些东西朝廷会不会给予补充。

卢象升哈哈笑着:“这个放心吧,辽东那边有很多空置房屋。又有后金百万人俘虏帮你们修建,百姓到了地方之后,也就头一年苦一点。”

李自成连忙感谢这位大人耐心解说。

“不用谢,我们是为大明百姓办事,自然要办好!”

随后的几天,李自成跟万余名百姓暂时在这个营地休整。

他们要用三天时间缓解长途迁移的疲惫,并且将身上衣物洗干净。

卢象升说是要给百姓消毒,减少病菌的危害。

随后,让他们安心等待马队,卢象升便带着部队离开这里!

李自成跟迁移地百姓感觉活在天堂。

这宣府城粮食真多,不仅给他们提供白花花的大米饭,还有掺杂肉末的浓汤,咸菜。

就算是李自成也是第一次吃咸到鼾人的咸菜。

这日子过得好,给个皇帝都不换!

休整了三天,李自成这个万人迁移大队总算等来运输他们的马队。

看着800辆四轮马车,还有大批刚变成运输马的草原骏马,李自成倒吸一口冷气:“这些马车会运送我们前往辽东?俺们真要坐马车过去?”

马队负责人点点头,自豪地对李自成道:“是啊,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从宣府城运往津门,然后乘船前往辽阳。”…

宋献策咽了咽口水:“朝廷也太奢靡了吧!”

马队负责人自傲地点头!

李自成兴致勃勃:“这马队多吗?”

马队运输负责人捋着胡须,笑道:“像这样的队伍有12支,听上官说运输车队还在增加呢!”

李自成倒吸冷气!

“咱们有个好皇帝!”

“不,是天庭的朱家太祖体恤咱们的困苦,特意派出天兵帮助大明百姓渡过难关的。”

“那崇祯爷也要感谢的!”

这话让马队负责人哈哈大笑。

“走吧,让百姓上马,咱们一天要行150里路呢!”

“诺!”

李自成抱拳感谢,部队开始乘坐马车,朝山海关出发!

他带着一万多人朝辽东,一路花费非常大,知道几百万百姓迁移的困难,还有路上的耗费。

骏马是林丹汗投降后,草原人跟大明人交易了几十万军马,全成为了驮马。

马队速度自然比人快。移民部队一日两餐,日行一百五十里,很快便抵达津门的港口。

随后,李自成这只万人迁移队乘坐海船,朝辽东前进。

抵达辽东后,他们又被分发给大批耕种工具,开始开荒之旅。

抵达辽东前半年的大明百姓是非常忙碌的。

他们不仅要种植种苗,还要建设家园。还要学习各类知识。

为了让转移的民众学会种植新粮食的方法,陈牧这边特意培养大批新军,教导百姓种植各类作物。

金钱开路是个好东西!

最近几个月以来,土豆、红薯等作物大肆收入大明国库之中。

这些粮食种子收入高达两万多石,后续粮食种子还在增多。单单红薯种子,就花费大明两千多万两白银。

虽然粮种受限于大明糟糕的交通条件,运输速度并不快!

但这个消息通过大明周报汇报全国后,让更多商人和百姓加入寻找红薯种子的计划。

两万石红薯会成为种苗,成为未来解决无数大明百姓灾荒的关键所在。

红薯只需要50公斤便可以育一亩种苗。只需要育苗一个半月,两万多石红薯种子就能在两万五千亩以上的土地中种植红薯。

虽然是明代种苗,产量不高。

但陈牧这边又从现代带回来大批关于红薯的种植知识。

第一批红薯苗预计最高产出2000公斤,最低亩产量应该也有1500公斤。

居中选择个中间量,每亩产出1750公斤。

红薯在半年时间收获,就会获得翻35倍的产量。

一年后,就可以在几千万亩的土地上种上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