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201章

作者:爱开小差

那跟清朝那些所谓的盛世,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陆成安也只是在一时愤慨下想过造反,因为真正的造反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一个处理不当,那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纵观历朝历代每个末年的农民起义,最终倒霉的是那些权贵和士族吗?

史书里的仁义道德,满是吃人二字。

农民起义真正倒霉的是那些不幸被卷入的百姓,那些起义的百姓彻底疯狂的时候,就不是百姓了,而是一群只想着释放欲望的匪徒和野兽,在诉求无果下,朝着其他的百姓痛下屠刀。

而且已经疯狂掉的这些人,也根本不会听从命令。

黄巢起义中,黄巢杀了将近八百万人,所有人都说黄巢除掉了世家这个毒瘤,杀得好,但这八百万人里,多少人是真正的世家子弟,死得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清清白白的百姓。

陆成安很清醒,他可没有成为一个疯子,用最极端的方式去改变格局。

武力造反,只会形成内部动乱,发生内战。

新兴势力和保皇势力必然会有一场血战。

更何况,陆成安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在汉王、晋王的信任下,逐渐身居要务的陆成安是做不出来像是司马懿这样窃国的勾当。

他是靠着皇室的倚重才上位的。

近半的力量,都是有汉王、晋王的协助,才慢慢让陆成安有了这个机会积累下来。

陆成安怎么可能反过头来,去打自己的恩主,尤其还跑去对付自己的老婆。

先不说别的,陆成安若是造反了,最信任他的晋、汉两位殿下得多伤心啊。

其实最合理、最避免内部混战的一个办法,就是推选出一个足够能改变大晟王朝局面又愿意听从陆成安重新制定规矩的女帝陛下。

画面一转。

陆成安开始在云南、贵州、江西三个地方进行招募乡勇,募兵勤王。

乡勇是最低级的战斗力,其实说白了就是换了一身装备,多了武器的农民,在战场上,更多的作用是充当声势。

和敌军交手,损失多了就会士气下滑,出现逃兵溃败而退。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可能起手就能招募到什么精兵悍将。

而这些乡勇,在战争中不断锤炼,成为一支精锐之师,也是时间上的问题。

战事越频繁的年代,士兵的强度同样越高。

【正英十六年十二月,你携带着八万大军,入京勤王,由于汉王在边境施行了坚壁清野的政策,放弃了大量的小型县城,固守主要的城池,蒙古人无法扩大战果,又极难攻坚主城的情况下,侵占了部分边疆后选择驻军震慑。】

【你入京后,朝中大臣多有笼络之意,世家向你表达了善意,愿意为将军效力。】

有兵权就是爹。

这句话写得那是一个明明白白。

而陆成安注意到汉王这一手处理,不得不说那是相当恶心游牧民族。

「北京保卫战」的经验不是白给的。

攻城战,自古以来都是最难打的。

在内部没有出现巨大裂痕前,想要攻下一个固守的大型城池,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掩体优势,墙体优势,能挡住多种进攻的手法。

当年崇祯什么事情都不管,就单纯搞钱搞钱再搞钱,不随便调换官员,让地方官员待在自己的城池里好好守着。

大明朝都能再苟个二十来年。

对付游牧民族,固守绝对是最佳的策略,大宋抵抗了蒙古四十六年,就是利用地形优势死撑固守。

我不主动出击消耗己方的实力,只防守的话,在古代这种攻城难的局面下,打下一个城池很耗费力气。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攻城对于兵力的消耗是最重的。

汉王选择固守,稳住局势是非常好的一步棋,陆成安现在就要考虑如何反攻草原了。

中原王朝不是不能打,是缺少重要的战略物资也就是战马。

大明朝剿灭北元,主要输出的兵种单位就是骑兵。

陆成安之前能封狼居胥,靠的就是晋王的号召力从而集合了大晟王朝上上下下的战马,这让大晟王朝组建了很厉害的骑兵与游牧民族抗争。

现在让陆成安出击塞外,拿步兵对付骑兵,还是太异想天开了,真要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对一对线,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给陆成安练兵,最好还弄出一些战马,让他组建出鬼嵬军最好不过。

【正英十七年一月,京城中有大臣进言,希望陆成安带着大军前往边境,收复那些之前弃守的城池。】

【晋王向你转交了一千匹战马。】

【她暗中笼络你。】

【正英十七年二月,群臣在朝会中确认了立场,多数人都指出了应该调遣陆成安前往边境镇守的观点。】

【正英帝在考虑过后,欣然准许,并命令你收复边境之前放弃的城池。】

【正英十七年三月,通过各个渠道所获得的战马,你的鬼嵬军已有三千人具备一匹战马一匹行军所用的驮马,形成了三千整编的鬼嵬军骑兵。】

陆成安的离开是必然的。

停留在京师,作为暂时具有兵权的一方,陆成安跟这些群臣的矛盾是有可能激化的。

一旦矛盾激化,就容易引起不可调和的结果,这就是正英帝要调离陆成安的原因。

【正英十七年四月,你整军出征,在京城之中,通过训练,你所组建的军队中,有五万多乡勇已经转化为合格的府卫兵,拥有了正规作战的基本军规。】

【正英十七年五月,在临行离开京城之际,为了震慑朝中群臣,特意彰显武力,你在京师进行了阅兵仪式。】

【群臣对你的立场转变为敬畏。】

【正英十七年六月,你的随军属臣宁王苏芷凝思索再三,向你暗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认为你若是要成就大事,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很难一呼百应,并容易遭到忌惮。】

【借此,她向你阐明了心意。】

【由于对方跟你的亲密度极高,你在犹豫的状态下,判断自己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出身,会受制于群臣,你们两个因此而一拍即合。】

【正英十七年七月,你奔赴边境,将之前弃守的城池一一夺回,你惊觉蒙古人已然撤离出大晟疆域。】

【正英十七年八月,蒙古的战略形成了偏移,开始向西进行战争扩张。】

【你收复了诸多失土。】

【朝中诸臣因此开始争论陆成安的去留,有人认为该重新调遣陆成安回到闽地,有人认为应该削弱陆成安的兵权,并将陆成安留在京师之中,有人认为应该先行论功行赏,庆祝此次大胜而归。】

没有战事,陆成安立刻是遭受了来自于文臣集团的清算。

养寇自重这种现象会应运而生,就是没有外部敌人的情况下,自身的地位和权势就会被其他集团的人进行打压。

唯有养寇自重,才能使得自己的地位不受到侵害。

【正英十七年九月,汉王力排众议,认为外患还未彻底解决,谨防蒙古失而复返,形成对大晟王朝的二次进攻,觉得让陆成安继续控制军队,驻扎边境是最佳策略。】

【正英十七年十月,晋王派遣吴明进入你的军队,为你效力。】

【正英十七年十一月,正英帝思虑再三,任命你继续掌控大军驻守边境,同月正英帝因政务劳繁,出现了胸闷气短的情况。】

【正英十七年十二月,正英帝觉得汉王已成气候,可独当一面,立汉王行监国之权,朝野之中议论纷纷。】

晋王目视着上面的字眼,微微点头,这次模拟,她是没有想着什么夺取位置的念头。

情况不同,她要是莽进一下,很容易铸造出一股内乱的纷争,再次给游牧民族一次偷袭她们内乱的机会。

晋王还是很拎得清其中的利害关系,要是大晟王朝没了,她当这个女帝又有什么用?

那一切战术转偷人。

你汉王当你的女帝去,妹妹我把陆成安搞到手,有了军权的陆成安。

到时候你汉王也不过是一个表面女帝,大晟王朝实际上的控制权,还不是在我晋王的手上?

晋王那是军权最强的基调支持者。

没有士兵,你怎么平息内乱,怎么对付外敌,怎么铲除奸佞,有兵才能有这个盛气凌人的权势!

与此同时,远在边境的陆成安正在积极备战,锻炼自己的大军,在形成人数众多的军队时,陆成安对于粮食的消耗也是惊人的。

而陆成安现在神色纠结地看了一眼宁王的状态栏。

他没想到,宁王能这样趁机突袭,在亲密度上去以后,以理据争,又在一拍即合的情况下,陆成安一个不小心就把宁王弄怀孕了。

主要陆成安的人物卡在切身考虑过自身局势和情况下,认为和皇室结合是稳住大晟皇室的关键,在亲密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和宁王的结合就成了一个定局。

【正英十八年一月,正英帝陷入了病重的状态,无法朝会,秦王进宫看病,无果而归。】

【正英十八年二月,汉王接管朝政,为了限制文臣集团的不断逾界,她推动了《内阁制》,之前跟随汉王的东宫之臣也因此水涨船高。】

【新兴的文臣势力与旧派世家展开了权势上的对撞,双方没有半点妥协的意思。】

【正英十八年三月,汉王以雷霆之势,将长孙家清算、抄家,以此立威于众,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忌惮,同样让无数跟长孙家政见相悖的士族归附。】

【正英十八年四月,蒙古来使,希望与大晟王朝平息战火,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汉王拒绝和谈此事!】

【除非蒙古交出进犯大晟王朝,并且在攻城后仍然进行屠城行为的蛮将及其部众,在没有将这些人枭首之前,绝无谈判、和平之意。】

【蒙古拒绝这样的条件,你们因此不欢而散了。】

【正英十八年五月,汉王在全国征召可用的战马,并且将这些战马分出一部分交到前线,以此供给陆成安组建骑兵,在闽地的多地商人,为此而奔波。】

【正英十八年六月,正英帝病情再度恶化。】

另外一方面。

陆成安眼前的画面微微一颤。

【恭喜你成功触发金色机遇事件。】

【正英十八年七月,陆成安多年的军伍生涯,让他在兵法之中领悟出了一套独到的用兵之道,你在统率诸将、士卒上有了自己的想法,你获得特性——多多益善。(在士卒人数越多的情况下,你排兵布阵,攻城掠阵的胜率大大提高)。】

【恭喜你解锁立绘皮肤——决胜千里·陆成安。】

——

今天身体不怎么舒服,本来是想加更的。

现在只能完成五千字的日常保底更新了。

最近时差是真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