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311章

作者:爱开小差

算了,都这世道了。

走一步算一步,把自己手上的棋子盘活了再讲其他的。

【正英十年四月,你在当地为了补给,命令士兵就地对着附近的地主豪强讨要粮食。

在地主豪强的婉拒之下,你让吕琯搜刮罪证,从农户口中打探清楚了虚实之后,带领队伍强迫这些地主豪强开仓放粮。】

【地主豪强对你的立场下滑了。】

晋王冷笑一声。

无所谓。

商人对她的立场也下滑了。

但生存问题大于其他所有的问题。

与此同时。

苏灵然在燕王的身旁开始进献「良策」。

第276章 乱了,全乱了,魏王反了,蒙古也进来了!

作为陆成安的儿子。

苏灵然这会儿,真是忐忑不安。

你说阿父大逆不道吧,以苏氏皇朝后人的角度来看,阿父的行为,一定是触碰到了身为皇室的底线。

因为这是天然的冲突,位置上的对立。

苏灵然可以理解百姓过不下去日子而起义,设身处地来考虑问题,有不满,谁都会发泄。

但是他的身份是大晟皇室。

所以苏灵然能理解却不能接受百姓们为之起义。

这是身份上的重要冲突。

这次的局势太糟糕太糟糕,除非是阿母接替皇位,否则的话,大晟王朝根本就没有转机。

在苏灵然的眼里,阿母的内政能力是非常强悍的。

阿母一上去,民心的问题不用考虑,唯一要处理的就是内部关系的制衡,只要把群臣的利益先平衡住再尽可能降低民情舆论的压力,提高各地民心。

适当找几个投机的商人,比如说那些趁乱抬高粮价的商人,将他们的财产填充国用,该赈灾的地方赈灾。

阵痛的局势会好看很多。

至于那些深谙「为官之道」,烂掉了的群臣,暂时不要管他们。

你先把一个团体把握住,解决掉一项问题后,再解决下一道问题。

这会儿就该提民心,减少叛乱出现的概率。

齐头并进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开花」。

只要把握了民心,在各地没有叛乱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国家制度的休养生息,苦一段日子,早晚能对这些个老臣有反击的机会。

然而真正可恶的问题不在这里。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的阿父和阿母站在了对立面上,一方是起义军,一方是官府。

要是感情破裂了,那他不是没了吗?

苏灵然必须要想办法,要么是劝降阿母投靠阿父,要么就想办法帮助阿母说服阿父和四姨联手的起义军将他们招安。

咱们是一家人,这可万万不能打起来啊。

可是,进一步分析一下目前的局势。

苏灵然个人觉得最好是做出抵抗的态势,打到能迎来谈判收尾的局势,这是最好的。

毕竟阿父手下的兵想做什么,阿父不可能自由控制,私下发生一些扰民的事情,阿父能阻止吗?

阻止不了。

苏灵然也不能把命运赌在起义军的身上,不管是谁带领的起义军,在苏灵然眼里...这些子起义军,他们大多数都是军纪稀烂的。

因为起义军为了聚集力量对抗官府,附近的土匪主动投靠,那都是愿意接纳的。

可土匪就是土匪,加入起义军就是为了跟着抢一波吃肉喝汤。

哪怕是阿父带的队伍。

那不意味着苏灵然能相信阿父底下的队伍会不出现兵痞。

就这个天崩局势,大批道德低野心高的人出现。

苏灵然不敢在这种地方鲁莽地下定义。

放弃抵抗找机会逃跑,就是把命运丢给别人了,还是得固守,如果能撑到四姨发来一封劝降书,在能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和四姨汇合,那么不是不能投降。

本质上,苏灵然也不想和阿父作对,而且四姨也对他很好,其次他认为没必要为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卖命。

但凡有机会,苏灵然肯定是想要帮助阿母,重振母纲。

可阿父这次和四姨的起事,实在是太凶猛了。

哪怕阿母所在的位置作为陪都,是曾经大晟王朝使用过的国都。

这地方各方面都很全面,有一个小朝廷,有很多地方大族在这边定居。

那说句实话,也没有多少赢的机会。

正因为这地方太全面了,所以很难齐心。

每个人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远远没有起义军那股劲头。

起义军的口号是什么,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打地主,普普通通的三个字——吃饱饭。

有什么比这些东西更加纯粹?

应天府这边完完全全都想着如何保全自己的家族力量,根本没有一致对外的态度趋势。

你想让这帮子人卖血出力。

苏灵然认为不现实。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阿母也不是皇位的继承人,只是皇室宗室。

其实是不用为了当地的大家族们抛头颅洒热血。

犯不着拼命。

有这些小九九的苏灵然,心中自然是为阿父美言几句。

宁王当然是知道应天府这边有燕王和成王她们,因为是带资入股的原因。

在陆成安这边,宁王说话还是有份量的,她的派系在陆成安手下同样身居重职。

心知陆成安心思的宁王,已经摸透了陆成安的喜好。

而应天府这块地方很重要,只要盘踞下来,至少是有个划江而治的基本区域。

这些回合的操作,宁王都是默默在陆成安旁边分担压力,也没有刻意去刷什么亲密度。

随着立场上的高度贴合,其实情不自禁间,这个亲密度就往上走高了。

宁王一直没有急着出手,就是想要憋一波大的。

好几次模拟推演,陆成安都是迫于形势,为了不被皇室所猜忌而迎娶了她宁王。

这种关系,政治上的属性太近了,先前宁王还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她见惯了底下的臣子为了家族利益而互相联姻。

后来,宁王注意到陆成安似乎很不喜欢这种政治上的互相靠拢,哪怕在模拟推演之中。

因为这种夫妻关系,陆成安很照顾她,但那种照顾也是相敬如宾的照顾。

完全是因为她是陆成安的妻子,她为了陆成安生下了孩子,陆成安为了履行丈夫这个责任而好好照顾她们母子。

这是责任捆绑,而恰好陆成安这个人很在乎这种责任。

所以,这次宁王不想让陆成安有这种政治关系上的压力,不想拿责任去捆绑住他,只想以真心换真心。

故此,宁王多做该做的事,少做一些闲事,等到合适的时机,她再向陆成安吐露出自己的心意。

而画面上,陆成安手下的起义军已经掀起了新的风浪,但同时在陆成安的侧翼同样爆发了一场反叛中央朝廷的队伍。

【正英十年六月,江西的魏王宣布以藩王之身决定造反,讨伐大晟皇室。】

【她提出观点,认为现在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当朝天子德行有失,执政有缺,需要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安顿天下的百姓。】

【“天子无德,我等应共伐之!”】

【魏王一改先前的作风,很受当地的百姓拥立,在乱局之中,魏王世女多次劝魏王厚待百姓,曾经多次偷偷拿出王府中内帑的银子来购置粮食安抚当地的民心。】

【在多地起义的情况下,江西局势稳定,民心安稳。】

【和地方土司关系相融洽的情况下,魏王尽起两万江西乡勇,又有五千土司卫,盘踞江西,坐山观虎斗。】

宁王一看这个位置突然出现了魏王的势力,整个人的背脊都是凉飕飕的。

这距离陆成安的核心区域实在是太近太近了,而且魏王想要通过造反的方式起家,陆成安这块地方,是魏王一定要打下来的。

魏王想成事,就一定得吞下陆成安的地盘。

而现在起义军的主要兵力全都是朝着应天府靠拢,魏王说是要讨伐大晟皇室,但是禁不住她转变心意,突然抽那么一个冷刀子。

选择反攻陆成安防守空虚的位置,那不是要糟糕了?

这魏王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这个时机出现,踩的点未免也太好了。

【正英十年六月,蒙古已经在草原上完成了大方向的立场统一,现任的可汗巴林·阿露娜认为自己是向大晟王朝朝贡的「盟友」。】

【如今大晟王朝蒙难,她愿意入关缓解危局。】

【正英十年七月,蒙古率领大军朝着晋阳方向靠拢,在阿露娜确定了进攻方针的情况下,为了收拢当地百姓的民心,阿露娜极力要求麾下的队伍服从她的命令,不得擅开杀戒。】

游牧民族的军纪和中原王朝的军纪是两种模式。

这种纪律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军纪,要求不扰民、不抢百姓的财物。

而是军队内部的令行禁止,保证统帅命令可以通畅执行的手段。

战争保证战斗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纪律,所以在上位者发起了命令以后,一旦底下的部队触犯了首领给的指标,那就要军法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