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报自己50w开始的企业娘生活 第63章

作者:Nagato Yuki

想想倒也是,一艘主力舰待遇的话,其实这个规格不但不过分,反而还低了。

按照条例的话,在共和国,巡洋舰以上的主力舰,就要采取省份命名,授旗仪式和入列仪式都是海军高层甚至中央军事委员会到场参加,像正航这种大船直接是大执政官亲自主持和检阅。

相对来说,舰娘由于其特殊性和现在还处在保密存在的情况,现在大张旗鼓当然不太合适,不过作为和主力航母一个水平的战列舰,规格待遇高一点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次要说出了吗?那确实出了。

要说新舰娘强吗?那确实强。

但是——很不幸的是,共和国还真就没有战列舰!

巡洋舰共和国老早几十年前还有个先辈,055这个体型也可以算是巡洋舰。

但是俾斯麦这个战列舰,是共和国从来没拥有过的舰种,也没有相似体型和功能的战舰给她用。

错过了大舰巨炮时代,在后冷战时代崛起的共和国,海军的大洋记忆是从第一代晕船的海军司令和木板渔船开始的,历经黄水火炮艇,导弹艇和早期自研驱护舰的时代,甚至经受过把陆地火炮绑到甲板上对抗航母群,手榴弹刺刀跳帮肉搏的历练,凝结于强悍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和重型航母。

别说战舰了,就连海军的岸基部队,也是从手拉37炮反制F14、F18集群,J8硬干F22的时代一路过来的,那个钢铁和巨炮在大洋上燃烧的年代,对共和国来说确实是陌生的。

这也就是先驱的创生舰娘的麻烦之处,和企业一样高度依赖工业不说,初生连个自带舰体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就只剩下了干瞪眼。

想想隔壁国家们的舰娘,哪个不是二战船打出魔幻威力的存在。

这些科技舰娘本身虽然比企业要厉害一些,无论是战斗能力还是舰体掌握都是拉满的状态,但是完全脱离不了舰船装备本身的限制。也就是说,贝法没了MAC炮,就只能用六英寸舰炮用二战火力给虫族洗澡。

俾斯麦也一样,没有强大的装备支持,她也只能上演手撕猎人这种戏码了。

现在咋办呢?

去沉没地捞船那必然是说着玩的,这些“圣遗物”船体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贝法的老船体材料研究显示,除了金属老化程度减轻了很多,材料强度有一定提升外,没什么特别之处。况且俾斯麦并不是通过老船体的召唤来到这里的。

“指挥官?我怎么感觉,大家的眼神有点怪怪的...”

俾斯麦敏锐的注意到了包括指挥官在内的很多人眼神有点不对头,就...喜悦中带着尴尬,尴尬中带着抱歉?

企业一时间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这个问题,毕竟对于舰娘来说,没船体就没了舰装,啥都没了,确实有点尴尬,那也就是个单纯力气比较大的怪力少女罢了。

在坐上礼宾车之后,企业终于把话委婉地组织起来了,然后犹豫再三,还是凑在俾斯麦的耳边,小心翼翼地介绍了一下,目前遇到的这个“小小的麻烦”。

“指挥官...您没有开玩笑吧?”一时间,镇定的俾斯麦也不淡定了,表情有点古怪,简单说来就是“我不相信你说的是真的”的表情。

“...”

企业只能回敬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一时间,车内陷入了沉默。

俾斯麦显得有些失落,不过可以想象得到,她其实是在压抑情绪罢了,对她而言怎么可能会把心里的失落摆在脸上。

“那...我岂不是...上不了战场了...”

她瓮声瓮气地嘀咕着,看向车窗外的目光都低落了下去,这个时代的各种新奇事物一下子都失去了色彩。

“咳咳...”

正在这时,前排的老郑尴尬地咳嗽了一下,打断了这场奇怪的苦情剧。

“那个...那啥...俾斯麦同志啊,你别听这丫...别听你指挥官瞎说,我们是没有战列舰,不过可以造嘛,中船针对你们的特殊定制舰体服务上个月就开始运行了,咱们这个基地里就有驻扎的专家组,最近正在给贝法按她的xi惯修改武器呢!”

“!”

俾斯麦眼睛一亮:“真的吗?”

“我老军工了,能骗你不成。就是有一点。”老郑继续补充道,“要全新给你设计一艘电磁战列舰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我们目前不差技术但是差原料资源,战列舰到底造多大,这一点我们还需要慎重考虑,需要你的配合参考一下。”

“什么配合?”俾斯麦本就不明显的失落立刻又恢复了冷静,言语里全是自信。她可不怕什么考验,而且她非常希望能够成就一些更加光荣宏大的战绩,她对于自己的过往战绩非常不满意,也因此刚才有脱离战场的可能性才会让她这么失落。

“就是测试你的战斗力。希望你别介意,不是我们对你不信任,而是我们自己没有任何战列舰的使用经验,你当年驰骋大洋的时候,我们还在窑洞里待着呢。所以我们希望你配合我们做一些测试,同时对现在的战列舰怎么造提供一些参考。”

老郑这个话说的很坦诚了。

事实上,即使没有俾斯麦的到来,共和国海军也在考虑设计一些专门搭载重型MAC炮的战舰,专门盯杀虫族大洋上越来越硬的重装甲舰队核心单位。因为贝法在印度洋上已经证明了舰娘加持下的MAC炮战舰战斗力的强大。

比如贝法在北印度洋上,已经不止一次打出了电磁炮末端拦截反舰导弹的战绩,对虫族轨道空投的拦截率也比普通的055A要强一大截,炮击准度、速度还有战斗时候的机动能力、灵机反应,那更是比海军战舰高效太多了。毕竟再怎么精诚团结的集体,和纯粹的个人在行动的一致性上是无法比的。除非整出脑机接口,大家交流方式进化一个级别。

况且这些舰娘在战斗能力方面和原生舰娘是高度一致的,屑白毛那个拉跨玩意儿不能代表这些科技舰娘的战斗力。比起依赖于原本舰装武器,虽然魔幻但是上限固定的舰娘,这些先驱造物的舰娘可以通过不断更新强大的装备迭代自己的战斗力,到后期星际战列舰直接轰炸星球,一炮一个大陆烧玻璃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按照贝法的个例类比推定到更大吨位的战列舰的话,这个战斗力显然是非常强悍的,单论洋面上和虫群的战争的话,其实压制力比现在的任何航母战斗群都猛,主要是装甲的破防问题。要是战机发射的机炮或者炸弹能破防虫族的厚装甲的话,那当然就不需要这么考虑了。

毕竟在先进火控加持下的电磁炮虽然命中率十分高,但超地平线攻击还是很难进行的,而战机动辄就是几百公里的作战半径,只要能破防就能靠放风筝慢慢干掉。

就在上一周,贝法在印度洋上依靠岛屿对雷达的屏蔽还有舰装形态时候的隐蔽能力,进行了一次海岛伏击作战,直接击沉了虫群正前往印度的一艘仿尼米兹级航母,在撤退过程中还配合导弹部队击沉了3艘仿伯克驱逐舰,让企业横发了一笔小财,这直接让海军方面看到了巨大的价值。

而目前的055支撑其贝法PDG-2026A的口径已经是极限了,要继续加强火力就必须扩大舰体来提升发电功率,但单纯扩大舰体的话,让海军自己操控,其实战斗力是没有舰娘高的,生存能力和隐蔽能力也没那么强。

而现在俾斯麦的到来,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俾斯麦打造一艘实验性质的战列舰,对目前共和国的科研能力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考虑到目前物资原材料的紧缺,可能需要取消一支驱护舰队的造舰计划才凑的够。

而企业是不知道这些的,不是上头不告诉她,而是她现在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学xi,收件箱里全是各个保密单位的大佬给她发的作业,海军方面除了调令之类的重要文件,她都没怎么看,于是就在自己的新舰娘面前结结实实地丢了一回人。

怎么说呢,还是前段时间和贝法待在一起被养的太舒服了,毕竟贝法每天帮她打点的事可不少。

听着老郑的解释,看着俾斯麦越来越兴奋的目光,还有自己这尴尬的处境,屑白毛颇为尴尬地感慨:

“坏了,这下我成小丑了...”

PS:来,给大家发个言,大家希望新一代的俾斯麦是个什么数据,吨位,装甲厚度,舰炮水平,是否需要垂发系统,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设定。别太离谱嗷,还是考虑一下实际战斗的需求,我这书一直都走的比较写实,甚至不惜让屑白毛个人战斗力吃瘪_(:з」∠)_

然后发个俾斯麦的图,有一说一,我老喜欢这种比较御姐的风格了_(:з」∠)_

然后月初继续求票今天已经是6K字的更新了哦~

第149章 运输机系统的大升级

俾斯麦的到来,海军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考虑到之前贝法作为巡洋舰也是李老司令亲自过来举行的入列仪式,这次还是他老人家亲自来主持入列和欢迎的会议。不仅代表海军,也代表中央的态度,表示一视同仁的尊重。

比起贝法暂时编入航母编队的情况,俾斯麦作为战列舰,必然是主力核心舰,未来可能会围绕她组织一支舰队。只不过对于战列舰的用法,特别是现在这样的科技情况和战争形态下的用法,还是需要认真考究的。

随着虫族装甲的越来越厚,海军内部本来就有研制重型电磁炮主力舰的意见,现在俾斯麦算是一定程度上给这个讨论出了个结论。

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如今即使战列舰再次复活,制造的规模也不会很大。原因很简单,便宜且泛用性更强的武装卫星巡游轨道,只要提升对地打击的精度和炮击威力,完全可以做到轨道狙杀,和昂贵的战列舰相比要好用很多。进一步来说,一旦三阶科技树突破,大概率就会有UNSC的实用主力太空舰队。

哪怕是卡戎级、巴黎级这种几百米长的护卫舰,也能随意压制海面,还能执行轨道战役和行星登陆,打得了星际舰对舰战役,也能搭载陆战力量甚至ODST发动大规模轨道空降,水面战列舰哪有星际战舰来的香。过渡性地造几艘就差不多了。

另外,如今的战列舰用法和当年也是完全不同的。

面对虫族这种厚装甲加上模仿人类而来的成熟海面战争体系,战列舰和航母恐怕要结合使用,而不是单独某个舰种扛大旗。

别的不说,俾斯麦面对铺天盖地过来的虫族舰队机群、潜艇的进攻,防空压力会非常大,而对方明显是超地平线攻击,因此她需要带上反潜和护航航母,执行战术迫近,进入射程才能开火击沉对方的战舰。

“以炮制舰”当然是核心,但战机作为辅助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双方互补相成,各自执行任务才能确保整个体系对抗的最终胜利。

而在俾斯麦完成入列仪式之后,立刻就和中船重工的专家组开会研讨去了。

所谓“需求牵引”嘛,既然是舰娘这种奇特的生命形式,那就和普通战舰不一样,既要考虑海军的整个装备体系和作战任务的需要,也要考虑舰娘自己的作战xi惯和一些设计诉求。

俾斯麦这算是捡着了,工业体系升级谋划了这么久,第一批成果刚在部分国防工业里搞出来,她就来了,可以相当程度地实现“私人订制”。像贝法现在就还在用055的基础设计,其实对舰娘并不是完全适合,不过后续的改装之类的能考虑到贝法的个人需求就是了。

至于企业,她虽然手头的科研系统任务最近少了些,不过事儿是少不了的,还有一些军事系统的任务需要她。

前几天接收了雪鹰战机,企业日常训练也进入了高超音速时代。她的雪鹰是完全的无人设计,具体型号是J-60W,机舱部分的空间被匀给了更好的战机智能中控电脑和弹仓。

虽然雪鹰的隐身不是靠外形设计,因此弹药都是外挂点设计,但是电磁机炮的炮弹还是要放在机体里面的。这机炮虽然比起贝法的MAC炮功率和口径差点不是一星半点,不过依然能撕裂目前绝大多数装甲单位,无论是人类的还是虫族的。

只不过高超音速战机的使用经验和战术开发现在国内也是一片空白,只能摸索着来,企业作为唯一能把雪鹰性能拉满的人,对飞机极限状态数据的收集是有很大意义的。只有有了这些数据,才能方便开发很多战术。

毕竟高超音速战机的一切都很陌生,这种速度下的空气动力学特征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以往那些战机能使用的战术和空战动作,到这里就不一定再适用了,必须一个个地验证和开发新战术。

说的简单点,她在执行“试飞员”的工作。而且国内目前也只有她一个人能执行这种高超音速乱拉机动的试飞,尝试把机体材料和力学设计的极限都以贴近实战的状态飞出来。

虽然说在设计的时候,各种数据工程人员心里有数,材料强度什么的也都有数据,但计算机里面的数据模拟和实际情况相比显然是不够的,并且还需要留够一定的安全冗余度,这就是试飞员这个高危职业存在的意义。

可以说,每个航空大国的航空工业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片试飞员的陵墓,这并非玩笑话。

而这次去空军新组建的某航空基地的时候,企业注意到了,机场内的飞机型号,好像变化有点大。

作为从原有的各主力部队抽调人手加上新征人员组建的新拳头部队,这里装备的战机都是全套新款,从运输机到战斗机都是新型号。

比如,这里装备的新型Y30大型战役战术运输机,也就是定位到原本Y20这个级别的,其原型是某款叫做“渡鸦”的运输机,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人类过去以往所有运输机设计思路,没有又宽又长的巨型机翼,而是采用了大量的暴力引擎和早期的反重力单元,机体内部运输仓比Y20、C17还略大一圈,机尾还能外挂运输一些火炮、装甲车辆之类,但整个机体却比原来的那些运输机小很多,特别是没了机翼的占地面积,加上保养后勤的高度可靠,一支运输机队的编制规模还扩大了超过50%。

只可惜这些反重力技术现在功率还有限,不然运输机的升力系统还能简化,机舱还能扩大。

也由于这样短距起降能力的大幅强化,它也不挑机场情况,甚至平整一点的野地也能快速起降,而且比C17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要强得多,更别提它还有超过2马赫的最大速度。

而进一步地,担任着前线火力支援、部队运输、伤员后运、物资补充等等的战术运输系统,也就是原本Z20这种直升机的任务片区,则是由原型“胡狼”的新运输机代替了,装备代号Y35.

现在直升机在部队的装备系统里,其实更多的都是无人火力支援机了,猎鹰这种廉价的倾转旋翼机属于可以部署到连队级的空运力量和火力支援单位。

至于固定翼的主力战机,生产相对就慢一点,而且还有个旧飞机存量消耗和新飞机战术体系的开发过程。

像三哥这种客户,现在就是陆海空军都非常欢迎的大老板了。

PS:老规矩放图。有一说一,属实没想到,这渡鸦运输机长得和鹈鹕这么像,光环精神前传了属于是...

第150章 妹妹和90集团军南下

11月15日,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快,和虫族的战火带来的肃杀一起,寒潮从西伯利亚发源,一路南下,让东亚季风区的入冬进程大大加速。

夜晚23:15,昌汉地区的铁路枢纽,夜晚的寒风让人瑟瑟发抖,铁路工人们正带着辅助无人机顶着寒风,正在检查铁路系统和车辆状态,虽然大家多少都添了衣服,但还是架不住寒冷。

铁路系统和公路系统的更新暂时不准备大规模进行,否则成本太高了,毕竟是建国几十年来的积累,和亿万老百姓的住房和车辆一样,折算成不动资产经济存量规模大的惊人,实在是不是现在共和国的财政状况折腾得起的。

而且现有的运力和基建大致能满足一些需求,新组建的空运力量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压力,依托新技术对铁路的部分路段和管理系统,还有一些机车进行更新即可。而这些被迫保留的产业辐射出的需求,就是可以提供给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市场,如今也不需要担心他们和老美勾搭,对面都自顾不暇了,白宫方面和共和国高层的多轮谈判已经明确交换了各自利益范围,准备进行战略收缩。

陆军第90集团军下属的一个重型装甲旅正在这里整装,零点开始部队正式出发,目标地就是缅甸,整个90集团军都划归远征军序列,任务防区主要是缅甸东南部区域,也包括狭长的克拉地峡区域。

陆军原来的集团军编号是71到83,这样的序列命名原因是根据1948年11月1日一代集体发布的《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序号的决定》,一共划定了70个军级单位,后来历经多次裁撤整编,序号已经不完整连续了。重新军改后,就从71集团军开始命名。

而如今百万扩军之后,陆军又扩建了7个主力集团军,84到90。而新一批的扩军征兵工作还在进行,后面几年的扩军速度也不会慢,虽然不像米国那样计划几年之内扩张到800万一线正规军,但保持五百万以上的基础规模是必然的。

虽然是新部队,新兵规模占比也相对较高,但作为主力部队战斗力还是有保障的,大量召回的退役士兵、士官组成了部队的骨干,部队的战斗力生成非常快,加上如今完全以高烈度战争进行的全天候实战演练,战斗力还是靠谱的,和欧陆战役期间被逼急了的慌张动员不是一个概念。

不过虽然这些新兵都经过了一年的高强度训练,但是作为军队来说,最终战斗力的实际生成,还是要到战场上才能实现。经历过战火淬炼的部队,战斗力和和平时期的部队并不是一个水平。

当然,战争能培养军队,同时学费也是高昂的,就是大量的鲜血和牺牲。

90集团军的南下是早就决定的,远征军目前下属只有74军一部主力,前段时间刚刚越过边境入缅,南方战区原本驻扎着74和75两支部队,由于部队换装的拖延以及不可能都出国作战的现实原因,90集团军在组建完成后,实际将作为远征军主体。

当然远征军在UNSC框架下,还能调动缅甸方面的新军,他们最近拿到共和国旧装备后,编成了新编陆军第1至6军,不过应共和国方面的要求,其中没有新编陆军第四军这个序列。

说起来是五个军,但规模和战斗力其实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