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报自己50w开始的企业娘生活 第68章

作者:Nagato Yuki

“我们一定能胜利,也一定能建设很多个新世界。”

“我们一定能做到,我也一定能做到。”

和过去相比,她已经非常坚韧,并且有着一种含蓄的自信,充满了一种自信的魅力。

而母亲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像看宝贝一样,看着她的脸,左看右看,脸上有着越来越满意的笑意,看的她有点羞耻之后,一把把她拉到自己的怀里,轻轻包容了她下意识的挣扎,然后抚摸着她的长发。

只是沉默,只是温柔,只是无垠的爱意,再无其他。

PS:去年写的是老爹,今年就写老妈吧,不知道处理得如何。不过懂的都懂,这就是说这一卷也快结束了,大家喜欢的话多来点票~RUA~

第161章 全面战争的到来

就像是有默契一样,在共和国最后一个还算平静的春节年关度过之后,一场针对东亚的战争风暴终于到来了。虫族酝酿已久的攻势,到此时终于开始付诸实施了。

不同于以往任何的战役,即使是欧陆和澳洲战场,虫群在每个地方投入也就几十万单位,而这一次,它们经历了在太阳系的喘息之后,终于开始展露自己作为星际种族实力的冰山一角。

从2月25日开始,虫族正式开始了大规模进攻南亚和东南亚的战役,仅在一周内,就在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南端空降了超过十个标准集群上百万单位,都是标准的珀斯集群编制,猎人开路,还有蝗虫一般密集的兵蜂,就连消耗品的低级勇士虫,都全体变成了自爆冲锋集群,背囊里塞着密密麻麻的自爆虫颗粒。

并且猎人和战蝎作为一线火力的装甲厚度还有了进一步提升,以前的步兵反装甲武器对猎人已经连皮都蹭不破了,估计也有接近2000mm的厚脸皮了,包括战蝎的等效装甲都超过了800MM,看得人头皮发麻。

当然还有科技虫组成的各式新战争兵器载具,从远火到信息体系一应俱全,并且比起人类自己的技术装备,它们的整合更加小巧,集成度更高,藏在茂密的雨林里,埋在地下,很难通过空中和轨道卫星侦察发现它们后方的节点存在。

就比如这些远离前线的虫族“炮兵”,不再是过去笨重的电浆虫的生物外形,而是由蠕虫组成的科技兵器,就像人类的自行火炮一样,只不过它们是悬浮在近地面的,待在上百公里外以超大口径的电浆炮和核子炮轰炸前线,准头还奇准无比。

虽然说起来,目前除了非洲战场活跃着几只欧洲战场跑过来的圣甲虫之外,地面战场虫群已经没有再投入这种大量科技蠕虫堆起来的高攻高防的昂贵兵种了,但组成的猎人之类的新兴地面兵种反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组建一只圣甲虫的蠕虫完全可以组成上百只猎人,这个破坏力放在地球这个战场环境显然是后者大于前者。

虫族以前由于兵种的匮乏,将星际战场使用的圣甲虫来用作对人类作战,显然是极大的浪费。因为对大多数人类军队来说,打圣甲虫和打猎人都不破防,也都抗不住炮击,那其实是更廉价的猎人更加划算一些,战场火力投射也更加凶猛。

在这种攻势面前,东南亚军队几乎是一触即溃,暹罗湾和半岛南端的大片地区直接沦陷,成为了虫群的前进基地。

随后就是更大规模的空降运兵,一个月内在南亚和东南亚,虫群仅统计到的兵力补充就超过了100个战役集群,上千万兵力堆积到了这两个战场。与此同时,它们正式开始了对人类轨道资产的破坏和摧毁活动,人类在轨道的信息能力开始遭遇巨大的威胁。

对虫群来说,目前去空降共和国本土来说是很不划算的,毕竟兵力都集中在一个个胶囊里,面对已经在国土大部分地区覆盖的密集MAC堡垒基地来说,简直就是活靶子,强行突破的话落地恐怕连一半都不到,这还是共和国不使用HQ1000的核拦截体系AOE防空的前提下。

但在低纬度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曲面和距离问题,共和国能投入拦截的轨道炮就只有南部省份的部分存在,而它们落地就能直接威胁家门口。

与此同时,虫群的海军正式从印度洋扩散开去,在太平洋、大西洋乃至北冰洋,都有大规模的海军集群进入大洋中央,在海底扎根,比起人类比较好干涉的地面,在海洋里的虫群扩张,显然更加令人不安。

随后,在各个大洋上,立刻开始出现虫群的水面舰队和水下潜航器,直接绞杀了人类早已经风雨飘摇的全球经济链条。而虫群同时也在之前和人类海军的对抗中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类目前的海军体系,除了东亚某个心腹大患之外,似乎对它们的伤害都还没超出厚装甲的防御能力。

虽然各国也可以自己开发更先进的重型破甲战斗部,但那显然需要时间,而虫群也就此开始在海洋战争中,开始全面装备圣甲虫式的厚装甲,从驱护舰到核心战舰都开始疯狂叠甲。然后就造就了画风和仿制人类海军的舰体已经完全不同的新舰队,充满了虫群生物科技的风格,不像人类战舰那样简洁优美,都包裹着厚厚的装甲,没有锅炉烟囱也没有舰桥,更没有什么船员舱室。

这些没有舰桥的“无头船”在各个大洋上,已经成为了噩梦一样的存在,它们抗揍又有自我修复能力,现有的常见反舰导弹型号即使打驱护舰这个体型的小船,都只能勉强破防,后效不足以击沉它们,过段时间就重新活蹦乱跳。

相对来说,蠕虫组成的船体虽然有着这些优点,不过内部空间占用相对来说和纯钢铁结构要大不少,因此导弹的弹坑要少很多,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毕竟这就导致它们的舰队火力输出密度会下降两个等级以上。

而虫群对此的解决方式是,大建重型主力舰,以航母的舰载机作为输出的主力,小船就只干护卫任务。

一时之间,海洋哀鸿遍野,虫群舰队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在将世界逐渐隔离成一座座孤岛,而虫群则可以坐拥轨道权,自由选择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先后顺序。

面对这样的变故,各主要国家当然都意识到了全面战争时代的真正到来:未来,从太空到洋底,从南极到北极,从亚欧非到南北美,已经没有一处可以再脱离战火的影响。

米国为了土澳的安全和拉美后花园的利益,开始全力扩建大规模的海军,实体工业建设的优先级全面倾斜于军工业,社会下层也在联邦的不断宣传鼓动和舰娘的英雄崇拜下,开始逐渐啮合进战争的齿轮。

毛子面对北冰洋的威胁,还有虫群一旦空降就很容易成为前进基地的西伯利亚无人区,已经高度警惕,军队规模已经突破了四百万人,同时开始在国土低纬度的狭长城市带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修建大批的高标准永固设施,要全力确保和东方经济的联系畅通。而大批的核弹防空体系,更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反击手段,不断地更迭防空核载具是举国建设的重中之重。而海洋方面,则基本放弃了北冰洋沿岸,只要东欧北方的海区安全能确保就行。

至于共和国,那就不用说了,虫族这次明显就是针对着来的,而且摆明了和其他战场没认真的打法不同,起手千万兵力以示尊重,这是奔着死战来的,那必然是没有什么缓和余地的。

因此,在局势开始快速恶化的同时,75、88、89三个主力集团军开始第一批进入东南亚,辽克星敦和山拉托加的舰队也开始在南海活动,海军航空兵和西南起飞的新战机开始全力抢夺制空权,为东南亚国家地面军队的抵抗抢占优势。与此同时,还有每天如雨点般轰炸的地对地导弹和电磁炮的远程炮击,对暹罗湾登陆场的虫群基地不断地予以削弱。

大批的物资南下加强三哥,希望南亚能顶得更久一些,国内也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动员,今年原定还是百万的扩军规模,这次直接加大到了160万。

3月1日,中央军事委员会正式下达命令,远征军升格为总括东南亚和南亚战区事务的大战区,缅甸及将来入缅的部队组成西南野战军,进入中南半岛作战的部队组建中南野战军,在远征军框架下统一协调领导,各国进入UNSC框架下的盟军也归远征军调动。

至此,虫族和人类正面战争的第一阶段正式结束,双方都开始进入了大规模战略对抗的时期,为战争服务成为了时代的基调。虫群开始展现出起手千万级的狂暴暴兵能力,而人类各国也完成了两年的战争适应,纷纷开始了程度不同的大规模动员,就连东南亚地区体量的国家都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纷纷拉出了百万军队,并接受大批的中械援助。

这个战场注定将会爆发远超其他战场的血腥战役,双方围绕这个区域的攻防也会极大地影响战争的整体走势。

打得好,共和国国内无忧,东南亚国家也能劫后余生,大反攻的时间就能正常到来。

打得不好,东南亚变成炼狱,坐拥这片数百万平方公里的丛林地区,和对印度洋、南海的威胁,共和国的南方地区就将变成战争的前线,那一切正常发展就都谈不上了,本就紧缺的很多海外资源也输入不进来,那么将来想要大规模建造舰队反攻月球火星的日子就遥遥无期了。

尽管情势严峻,但共和国无论是群众还是高层包括企业本人,都还是保持着乐观的。

对共和国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其实已经过了,过去两年的起步萌芽阶段其实是最脆弱的时候,虫群放过了这个时间窗口,错误地执行了对企业本人的追杀策略而非对共和国的大规模进攻,这会令他们付出代价的。

战斗仍将继续,但至暗时刻已然过去,反击黎明已然将要到来了。

(第二卷 完)

PS:第二卷磕磕绊绊地算是写完了,后面加快节奏了,争取尽快完本,感谢大家支持~

第162章 西伯利亚上空的核爆拦截

2035年4月29日,北亚西伯利亚上空,大片红外光学信号源疯狂地突破大气层的阻拦,以14马赫的高超音速坠向地面,俄联邦防空司令部警告声响成一片,全天24小时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俄联邦空天防御部队士兵开始快速进入自己的战位,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为基础的拦截弹立刻进入了发射预备状态,核弹头隐藏在导弹战斗部的整流罩下剑指苍穹。

与此同时,警告通报通过国际联系机制通报全球各主要国家和组织,各国也都开始紧张起来,关注着北亚上空。

俄罗斯在吸收了共和国转移的工业之后,倾力打造的A-335战略反导拦截系统,针对着高超音速目标有着强大的拦截能力,使用的63T5拦截弹配备着超燃冲压发动机,对于大气层内的高速目标有着较强的识别和追踪拦截能力。

这是一次规模不下于两个标准战役集群的虫群空投,即使一个胶囊能搭载近20只勇士体型的虫族战斗兵,整个天空依然密密麻麻地亮成一片,即使在地面上靠肉眼抬头仰望,都能发现火红的光芒烧透了半边天空。

车里雅宾斯克的某个特殊战备基地里,大批的机群正在预热引擎准备起飞,这是俄罗斯新开发的苏-67战斗机,针对虫群的高速空优战机,为了确保制空权而专门开发的空优机,鸭翼布局,双发单座重型机,双垂尾中展弦比机翼设计,配合新的AL-51发动机有着强大的格斗能力。当然,还有吸收了共和国原有技术之后的超视距能力、航电能力的增强,是超视距和狗斗都能确保对虫群空中机群性能优势的存在。

年轻的柳德米拉少校坐在机舱里,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她的小队是一支特殊的存在,在整个中亚战场都有他们“红星”小队的威名。

不是她的苏67用了共和国的天顶星科技改装,而是由于他们的战机搭载了一种特殊的东西——观测干涉发生器,这种技术最早起源于米国对舰娘的技术逆向产物,后来各国都在隐秘跟进,毛子虽然穷的快当裤子了,但还是跟上了这波潮流,也建立了自己的观测干涉技术体系。

观测干涉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依托某种特殊的时空现象,让不同于现实空间的精神能够直接和现实的微观物理运动建立部分联系,直接干涉部分物理现象。

虫群的精神联系,舰娘操控舰装等等,都有一部分这种现象的发生。只不过人类的精神还是太脆弱了,在宏观层面是很难看到什么干涉效果的,用尽精力弯折一支勺子恐怕就差不多了。

但配合外置的观测干涉发生器就不一样了,这个东西可以理解为一种“放大器”,可以将这种影响的效果提升很多很多,具体效果就看观测干涉发生器的技术水平了。

米国机动装甲为首的那些装备,就是采用了这种技术。当然这只是米军黑科技的一部分,他们机甲那扯淡的能源供应系统和能量武器的原理至今是个迷,采用的不是任何目前已知的能源体系,让共和国的科学家们都感到困惑。

难不成米国的技术比共和国现在还先进?看着不像啊,各方面的技术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要么就是米国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

毛子现在做不到米国观测干涉发生器的小型化和高性能,也没那个豪横的经济实力学米国搞机甲这种新式载具作为一线士兵的基础装备,不过搭载到部分先进的载具武器上还是可以的。

柳德米拉就是这样一位能引发观测干涉现象的特殊少女,在2029年入伍,并在空军找到了自己擅长的战斗方式,如今27岁的她已经建立了赫赫战功,机身上刻着16颗击落标志,对地攻击任务全部都是圆满完成,为地面部队减轻了无数伤亡,是绝对的王牌。

她的机舱前面放着一张特殊的合照,不是家人的照片也不是朋友同学,而是一位特殊的战友,她有着靓丽的白发双马尾麻花辫,戴着斯拉夫式的毡帽,一身洁白如同精灵一般仿佛不属于这个尘世。

柳德米拉是在小时候的学校博物馆活动时,在场馆的角落第一次见到她的,是那个神秘女孩穿越时空后见到的第一个人类,她给予了柳德米拉一颗红星纪念品,还留下了这张合照。而不出意外的话,柳德米拉的观测干涉能力也是来自于她的授予。

头盔耳机里传来战报通讯,12发体型堪比洲际导弹的63T5拦截弹从发射井里携带着死亡的气息,以灼热的弹道雷霆升起。

司令部坐落在叶卡捷琳娜堡的中央军区这次是主力,同时兼有东方军区的部分拦截部队同时执行任务,如果本批次拦截失败,立刻会有铁路机动发射的拦截系统进行二次拦截,使用的是体型小一些的战术拦截弹搭载小当量的核弹头。

很快,在大气层的上界,大片核爆闪光撕裂了大气,每颗都是使用全氮阴离子盐作为引爆装置的氢弹,当量都控制在十万吨以下,相对来说很干净,不会出现严重的放射尘岁大气移动全球的情况。高温融毁了大批的运输胶囊,冲击波和高温让更大空间内的胶囊受损,核辐射穿透了胶囊和里面虫群的装甲,对有机质组织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随后随着破损的胶囊在高超音速摩擦的高温中于大气层的燃烧中烧成一堆垃圾。

在连续的核爆中还能幸存的少部分胶囊,则会被冲击风暴严重吹离降落轨迹,地面各国建立的检测系统会实时追踪它们的落点,如果在容易造成威胁的位置,会立刻出动军队予以剿灭。

“拦截成功,残余敌人会有各地的地面部队解决,你们的任务解除了,红星小队。”指挥部一个冷淡的男性声音简短地通报了情况,同时解除了柳德米拉小队的任务,小队频道里小伙子们立刻传来一阵不满的小声嘀咕,不过还是都麻溜地准备回机库了。

“红星明白。”

柳德米拉简单地回了一句,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她对此没什么感觉。

这是虫群第二次尝试突破北亚地区的拦截网,配合从北冰洋登陆,在西伯利亚无人区已经活动很久的地面虫群,对俄罗斯的资源产地亚洲国土进行战略攻击,如果成功不仅可以重创毛子,还可以直接威胁到共和国的北方,和印度洋战区的虫群形成南北夹击,但毫无意外地又被核拦截系统给摧毁了,损失了两个集群对如今的虫群不算什么大事,但在北亚始终无法形成大兵团击溃俄军,这才是虫族最为急切的问题。

高空的核爆产生的EMP效应对如今都采取了反EMP措施的俄罗斯军队系统影响不大,毕竟从实战角度看,核爆拦截如果还是没拦住,那被自己的EMP搞瘫痪了的地面指挥系统面对虫群岂不是毫无办法,因此虽然这种全面措施很花钱,但还是必须得做。

民间的电网主要部分也都采取了部分措施,只不过末端的民众的生活还是会受到影响,但这是没办法的事,相比起虫群落地的代价,这个代价已经很轻了。

虫群这次相比起上次,采取了比较松散的队形,但面对俄罗斯的密集核武库投放,还是没什么用,它们必须另寻他法。

无论如何北亚都是一个战略要地,无论是军事角度,还是从资源角度来说。毛子靠着这些资源给共和国输出换取了很多援助,包括大量的粮食援助。而共和国面对如今海外资源严重断供的情况,也需要北亚的矿产,两国依靠着这块区域背靠背,这是决不能丢的。

不过柳德米拉现在却没什么心情考虑这些大战略,她每次在机舱出发前,都会看一看这张照片,然后回想起那个神奇的夜晚,对那个精灵一般的女孩她始终念念不忘。

在如今这个世界上,她有理由猜测,那个神秘的女孩应该也是舰娘,和米国的大E一样,但如今却不知道她的任何消息。她也不知道俄联邦官方有没有这个女孩的下落,不过那个女孩当时交代过还年幼的柳德米拉,要对俄联邦保密她的存在,因此她应该还不在俄罗斯体制内,柳德米拉也绝不会将她存在的消息报告给俄罗斯。

柳德米拉心不在焉地驾驶着自己的战机慢慢返回机库,手中把玩着那颗从不离身的红星,这也是她坚定地给自己的小队取这个名字的原因。

“不知道,她如今在何方呢?”

柳德米拉心里想到,不过并没有注意到,红星内部,微弱的光芒一闪而逝,就像流星一样,转瞬就恢复了宁静。

PS:今天网站结算,上个月成绩很不错,感谢大家的支持,大家多来点票票~

话说这只舰娘应该都猜得到吧,那柳德米拉这个名字有人知道吗_(:з」∠)_

第163章 印度战场局势

北印度洋战区,战火仍在燃烧,这场战役已经进行了七年,双方都在这里投入重兵,反复进行着拉锯战。

缅甸地区虫群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海陆空立体登陆配合轨道空降的大规模战役都进行过,一次性投入超过12个战役集群,但始终没能在缅甸站稳脚跟,即使勉强上岸也会被推下海,如今缅甸本土也建造了若干座轨道防御炮台,虫群对这个区域的威胁大大地减轻了。

而在西部的印度战场和东部的东南亚战场,情况就要严峻得多,这两个地区都是虫族率先进攻共和国再入场的地区,给了虫族稳固的登陆基地和发展纵深,再想驱逐它们就很难了。

在印度,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邦以南的区域已经全部沦陷,恒河流域的中央邦地区已经成了战争的前线,虫群一度攻入恒河三角洲地区,在西部也几乎控制了古吉拉特邦所在的阿拉伯海出海口。如果不是后来艰苦惨烈的反击战夺回了这两个地区,印度几乎就被打成了内陆国,漫长的海岸地区和广袤的国土都成了虫群制霸印度洋的资源依赖。

印度如今大部分装备都是“国产的”,特别是一线的主力部队,共和国当年换装的装备基本大部分都被三哥吃下了。也不意外,除了三哥这个体量,并且有着战争需求的国家,别的国家基本都由于种种原因订购不了太多共和国武器。要么经济实力弱,要么像巴西这种,已经被米国内定的地盘,出于政治原因也很好理解。

当然三哥对老百姓一直说是自己产,也没什么,毕竟三哥这个散装的前现代国家,没民族主义借口动员都很难做。不过部队里的士兵们一旦入伍,大概就知道自己手头的东西是个什么情况了。都现在这种局面了,就装备来源这么个小事,民间和部队两种认识,而且时不时还在出现装备物资流失、仓库起火爆炸甚至部队哗变的事,越是加强纪律检查,就越是有一些“起火爆炸”的事故,从军火库到粮仓都管理混乱,可以说是很三哥了。

目前三哥因战火不断撤离到北方的难民,十几亿人挤在原本一半国土的面积内,加上三哥本身的社会结构和管理能力,社会的混乱可想而知。不仅北方邦暴增的人口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土匪流寇,包括那支已经坚持斗争超过半个世纪的红色武装现在也混得风生水起,在印度东北部的七姐妹邦已经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在不断地向横河流域上游发展。

2032年虫群兵锋最盛兵临北方内陆的时候,印度进行了殊死抵抗式的绝命反击,战法非常疯狂。如战况最激烈的加尔各答所在的西孟加拉邦,这里是恒河三角洲的出海口,拿下这里就能直接威胁切断共和国对印度的大量陆上援助,虫群在这里投入了超过6个标准集群,三哥在这里前后堆了超过130万部队,战役持续55天,平均每天填进去一个整编师,战役结束仅阵亡就超过22万人,还有多达6w多的失踪,伤亡近百万,前面从27年开始接收组建的30多个精锐中械师全部打光。不过也取得了守住恒三角,毙伤虫群超过30万只的战绩。

不过这场时隔大半个世纪,由印度人用一流的装备打的反登陆战役,实在是淞沪会战的精神续作,整个过程犯的错误都差不多。战略僵硬,战术呆板,攻守转换迟疑不决,上令不能下行,溃兵冲散自己的队伍的情况时有发生,大量使用排线冲锋战术,而步炮协同装甲协同水平极差,不说打到自己人的事了,炮兵反制的不及时,导致前线部队面对猎人为核心的重炮装甲虫群伤亡极为惨烈。

从以逸待劳的反登陆战一路打到加尔各答市区内的巷战,随后自己的装甲部队还被虫群利用城市反过来限制,最后只能让步兵拿着反装甲武器去市区和猎人逐屋逐街的搏斗,这个战役发展简直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要知道,背靠共和国本土至少有一个优势,就是在缅甸发生过的,不用担心虫群的轨道绕后空降了,只用面对虫群在地球表面的战斗力,但就是如此,依托于恒三角大量建设的永固攻势和共和国的大批装备还是打成了这样,这在国际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要说赢了吗?那当然是赢了,是好事,但这个代价实在是太沉重了。

即使不是全外骨骼的强悍军队,共和国自己的部队拿着以前的武器上来打,这个战役也绝不会打成这样,米军在机甲装备之前,在全球各个战场和虫群*交战,伤亡加起来都没印度人一场仗损失的多。

因此,各国的军事评论家和民间很多懂行的军事爱好者对这场战役多半持肯定但批评的态度,不过各国官方是必然摆出鼓励的态度的,庆祝这场胜利,宣传内容的核心一般论调都是“不可磨灭的伟大牺牲”。

而印度从第一次和虫族交战以来至今,总攻已经伤亡了超过三百万士兵,平民伤亡恐怕还要再添一个零。

当然可以想到,如此的战争局势发展和社会情况巨变,本就松散的印度联邦这下是真快解体了,本来靠老仙搞起来的中央集权这下直接归零,直接开启了各地军阀混乱的局面,中央的势力基本就控制着中央邦、北方邦和横河流域下游的部分地区,政令不说不出新德里吧,但至少是走不了多远的,各地都有自己的武装、行政和财税,基本都是听调不听宣,要不是共和国出于大局考虑,一直在用物资援助这个大头阻止各邦的离心倾向,让他们留在印度中央政权的框架下,这个局势发展是必然早就失控了的。

总体来看,印度面临的局势其实和上个世纪的共和国有些神似,都是人口大国、农业国,都面临强大的外敌入侵国土沦陷近半,都是内部军阀分裂割据,红色武装逐渐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