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顿顿蛋炒饭
两个人只在清河停留了两天,就重新上路,前往沧州,这次就比之前赶路顺利多了,苏骁治下很多地方都修了驿道,而且商队特别多,宋江和宋清很容易就找到去沧州的商队,稍微付了点钱,就能够搭乘运货的车,不需要劳动双腿了。
几天后,宋***清两人来到了沧州,打听了柴大官人在沧州城外的庄子之后,就准备好了礼物,来到城外拜访柴进。
「宋江?就是那个人称及时雨的宋江?」
在屋内,看着手中名帖的柴进自言自语的说道,他没有宋江和宋清想象中的那般,连鞋都顾不上穿就出门迎接,而是半躺在胡床上,玩弄着手中的名帖。
如果放在以前,柴进还真是会因为宋江的名号,而郑重迎接,但是现在,柴进对宋江可是没有半点好感。
这也是多亏了苏骁,在一起喝酒的时候,说起江湖人物时,柴进也提起过宋江的名字,只是被苏骁好一通挖苦,各种的看不上宋江,李助也在旁边推波助澜,这也让八面玲珑的柴进明白,苏骁对这个及时雨宋公明是没有什么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厌恶。
所以今天看到宋江的名帖,柴大官人可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的,虽然柴进不会因为苏骁的一番话,就在心中厌恶宋江,毕竟也没有见过宋江,而且宋江在江湖上的名声那么大,柴进确实有结交的心思。
可是现在,自己可是抱着苏骁的大腿,如果再做一些让苏骁不爽的事情,那苏骁会怎么看自己,自己有难的时候,苏骁还会伸手吗?
柴进在自己安危的事情上,还是很理性的,再说宋江也只是一个名头大,自己柴大官人在江湖上的名声更响亮。
想了一下之后,柴进派了自己的管家去把宋江给打发了,而自己连见都不见宋江一面。
在回沧州城的路上,宋江整个人都***了,这江湖究竟怎么了?自己及时雨的名号怎么突然不好用了呢。
之前在苏骁那里不好用,宋江可以理解,毕竟是朝廷大员,不理会江湖人物也是正常,自己在官面上只是一个小吏,连品阶都没有,自然是巴结不上朝廷二品大员。
可是在柴进这里,自己的名号怎么也不好用了呢,柴进可不是官员,而且也喜欢结交江湖人物,来到这里都会有好吃好喝,还要金银相送,自己不说让柴进送金银了,至少好好款待自己一番,然后在江湖上扬名也是不错的吧。
而如今连大门都没有能够进去,就被打发掉了,宋江的脑子已经开始有点不够用了。
宋江懵圈,宋清更懵圈,在他心中,自己这个大哥宁愿不娶妻,也要把钱送给过路的江湖好汉,闯下了赫赫有名的及时雨称号,到什么地方不是被人倒履相迎,结果在清河吃了闭门羹,来沧州也是一样。
宋清都有点怀疑,自己这个哥哥的名头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用了,如果是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回到郓城,打点一番,说不定还能够早日脱身。
回到客栈之后,宋江躺在床上有点感觉迷茫,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自己已经出来了,结果想要找一个能够接济自己的人都没有。
当然,宋江也不是没钱,但是宋江更喜欢找到能够接待自己的朋友,尤其是大户,这样可以享受更好的待遇,而不是住在客栈。
「大哥,柴大官人不见你我,这可如何是好?」
宋清也只能够问宋江,两个人不能够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而终日住客栈。
「早年间,我指点过白虎山上孔太公的两个儿子一些枪棒,他二人叫我师父,相比会容我兄弟二人停留一些时日。」
宋江想了一下,既然柴进不待见自己,那也不要在这里继续讨没趣,还是去投奔更可靠的人选,否则再丢脸的话,自己真是没有什么脸面在江湖上混了。
「如此甚好,既然是大哥的徒弟,定会好好款待大哥,到时候弟弟也可以早日归家,侍奉父亲。」
宋清一听就高兴了,苏骁和柴进都是之前并不认识的,人家不待见自己兄弟二人也无可厚非,而那孔太公的儿子可是大哥的徒弟,这下总不能够再吃闭门羹了吧。
想清楚的二人只休息了一晚,就再次动身,这次一路向南,前往京东东路的青州,白虎山就在青州地界上。
174、快速发展
宋江的接连碰壁,成为了苏骁的笑谈,宋江这人放到未来的话,应该能够混的不错,但是生在这官本位的时代,你结交再多的江湖之辈也是没用。
如果是未来,宋江将会是举目皆朋友,不管是从政还是经商,都会是一帆风顺,真是可惜了的人才。
宋江的事情看看笑话一下后,苏骁就不再管了,北边的战事也是偶尔看看,反正结果都一样,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水军的训练。
之前苏骁让李助去东南沿海的募兵,发展的很顺利,有不少东南沿海的渔民,都来到了沧州,算一下应该有一两百户,这些人还只是先头来探路的,一旦证实那些说书人说的是真的,会有更多的人来。
这些年江南被花石纲和各种苛捐杂税弄得是民不聊生,有土地的都被大户人家给兼并了,而这些渔民更是惨不忍睹,每一条鱼都要交税,弄到最后反倒是赔钱。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大好机会,已经过不下去的渔民根本就不考虑真假,直接携家带口的来到沧州,剩下的都还在观望,只要是真的,他们马上动身。
甚至还有一些农民也随着而来,苏骁都没有拒绝,南方就算是农民,也是有三分水性,周围就是江河,谁家小时候没有在河里玩过水呢。
这些人落户之后,就试着参军,发现和说书先生说的一样后,这些人眼泪都出来了,总算是见到现银了,赶快拿着钱去买了粮食,看到粮食后,眼泪再次流出来,他们在江南的时候,几乎是天天吃鱼虾,吃的快要吐了,谁让没有现银,买不到粮食呢,偶尔的以物换物,才能够得到点干粮。
确认了真实情况后,这些人都想办法通知了自己的亲戚老乡,让更多的人来沧州,这里才是他们活下去的地方。
发现治下百姓流失之后,江南的官员本来不在意,但是走的多了,他们就有点着急了,人走的多了,哪还有税收,就想要拦截,结果渔民直接走海路,沿着海岸线北上。
李助估计,应该在年底前,水军能够多出两三千的新兵,毕竟不可能和春运一样大规模的迁徙,能够来两三千户人家,就已经算是不小规模了,后续还会有零零散散的人来,但是不会再有成规模的。
有了这些生力军,苏骁也满足了,至少水军的底子是已经成型了,后续哪怕培养北地水军,也是有足够的时间,人这种动物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哪怕是一个旱鸭子,日日夜夜吃住在船上,就不信适应不了,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两个月不行就一年。
虎交军最新的消息就是已经能够上船航行,所有的士兵已经不再吐,只是有点不好受,还吐的士兵已经被清出虎交军,返回原军队了,毕竟有人天生就晕船,是基因的问题,没有办法改正的。
只不过不吐归不吐,状态依旧没有办法达到下船就能够战斗的地步,所以还需要练。
让苏骁感觉神奇的是,武松居然不晕船,而且在船上如履平地,难道他的醉拳和玉环步鸳鸯腿对晕船有奇效?
这倒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如果知道这样,苏骁恐怕早就调武松进入水军,至少也是一个战斗力。
李俊也派出了飞燕船去探索倭国的航路,寻找一条最安全最快速的航路,以后方便运输白银,要知道一船白银运个百万两是轻轻松松的,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回白银,大帅就能够养更多的兵。
除了李俊攻略的倭国航线,苏骁还打算启用一条比较成熟的航线,那就是去东南亚的航线,东南沿海的渔民在实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就会出海,去琉球、吕宋、麻逸、琼州等地求生。
那些地方在东京汴梁的官员眼中,就是蛮荒之地,但是苏骁知道,那里气候得天独厚,有充足的阳光和雨水,种植水稻是最佳的地方,苏骁要组建商队,去那里购买粮食,这样能够缓解养兵的消耗。
苏骁揉了揉太阳穴,事情还真是多,自己早年间想要躺平的梦想看来是无法实现了。
「高宠,走,练练去。」
伸了一个懒腰,苏骁对门外的高宠说道,拿笔拿累了,就拿武器耍耍。
然后两个人拿着武器,来到演武场就是叮叮咣咣的一通对拼,打的是尘烟四起,乌烟瘴气,李助他们早就已经习惯了,所以来看都不看了,没有什么热闹好看的,还会弄得一身尘土。
最后依旧是以高宠落败告终,但是高宠脸上是带有笑意的,因为他又能够撑更长的时间,苏骁用的力量又大了几分,自己在成长。
苏骁也是很佩服高宠,高宠虽然之前有点中二,但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他现在就是努力的提升武艺,所以用各种手段,哪怕失败了,也一点都不沮丧,反而为获得经验而高兴。
和高宠打了一场后,苏骁感觉浑身痛快,也许再过两年,高宠就能够和不用特殊能力的自己打成平手,到时候才更有意思,否则一直天下无敌也是够孤独的。
大事件过去之后,苏骁就有回归到平静,每天来处理一下公务,然后就会回去逗自己的三个孩子。
当然,只是简单的逗逗,毕竟孩子连一岁都不到,也做不了其他的事情,金莲三人恢复的倒是挺好的,身材正在逐渐的恢复,而且有安道全开的补药,身体已经不再虚弱,连奶妈都不用请。
也让蛙崽以前带回来的各种婴幼儿奶粉失去了用武之地,就算奶粉里添加的营养再多,也不可能有母乳好。
至于金莲三人,每天都是各种肉食加上海鲜,可劲的补,只要当妈的吃好了,孩子就不会饿着。
看着苏铎、苏芊、苏芕能够茁壮成长,苏骁才算放下心来,他们只要能够安稳成长起来,抵抗力提升,苏骁才能够安心,要不然半路夭折,自己可不知道能不能够承受得住。
175、汴梁的争论
又快要到过年了,今年大宋北部边境的百姓,可是能够过一个好年。
因为以往打草谷的契丹人都不见了,因为他们都被天祚帝征召走去对付咄咄逼人的金国了,哪有功夫来打草谷,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这样的契丹人,大宋官兵可不怕。
又过了一年,苏骁揉了揉脑门,这日子过的还真快,只是金国那边还真是够磨蹭的,早点来和大宋签订盟约,自己也好早日出兵不是嘛。
从东京汴梁传来的消息,朝廷上终于有人注意到了辽金之间的战斗,已经不再是私下的谈资,毕竟是两个国家的征战,而且其中一个还与大宋相邻,不能够再继续忽视。
朝廷上已经开始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联合金国一起攻击辽国,另一种是坐山观虎斗,反正也没有打到大宋。
因为两派是势均力敌,所以赵佶也没有做任何偏向,只是乐呵呵的看朝廷大臣相互争执,这才是平衡之术。
苏骁虽然很希望支持宋金联合攻辽,但是苏骁也不会出头,因为朝廷上的那两派都不是什么好鸟,这种争执也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而不是为了大宋好。
更何况真正历史上,宋金联合的结局可不是多美好,甚至是有了靖康之耻的事情发生,苏骁只能够做一个渣男,不主动,不拒绝。
不过朝廷上也只是争吵一下,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付出,也许是那些官员每天上朝实在是闲着无聊没事做,就找个事情来做一次辩论大赛,至于结果,除非是有什么切实利益,否则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倒是赵佶,给苏骁送来一封信,询问苏骁支持哪一方,问苏骁如果对上辽国大军,有没有胜利的信心。
苏骁立刻回信,自己听赵佶的,至于辽国大军,河北东路的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要辽国大军敢来,保证一个都别想走,就算是把燕云十六州抢回来,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苏骁的回信让赵佶内心火热,什么是忠臣,这就是忠臣,那和朝堂上的那些人一样,就知道吵,拿出实际方桉的一个都没有,看看人家苏骁,什么方桉都不说,只说听自己的,这就是格局,这样的忠臣,是不是再找个机会,升个官什么的。
而且苏骁说的燕云十六州,也是让赵佶心动不已,要知道燕云十六州一直是赵家人的一个执念,甚至是在小金库里可是有专门征讨燕云十六州的专款。
只是以前大宋兵将孱弱,根本不是辽国对手,连岁贡都要时不时的增加,何谈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情。
而且朝廷上的争论,赵佶内心是支持和金国结盟,攻击辽国,这样就能够趁机收回燕云十六州。
现在苏骁更是有这样的表态,赵佶心动的意向已经超,如果能够在自己做皇帝的任内收回燕云十六州,那史书上岂不是能够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自己也是可以留名万载。
只不过赵佶目前也只是心动,并没有下定主意,因为出兵征战,可是要钱的,赵佶有点犹豫,如果花钱多了,自己岂不是要降低生活质量,这可怎么办呢?
而且和金国结盟,岂不是自降身份,金国只是山野蛮人,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哪有资格跟泱泱华夏联盟。
所以赵佶依旧没有能够拿定主意,只能够继续看着大臣们争吵,当个乐子看,除非是有什么重大变故发生。
回信之后,发现赵佶迟迟没有动静,苏骁就知道,赵佶又选择躺下了,所以就不能够对赵佶抱有幻想。
亏了自己还暗戳戳的写上燕云十六州,本以为能够激起赵家人一点血性,结果一个个都是没有卵蛋的玩意。
「教习,给杜壆、卞祥传信,派出精锐去燕云十六州,偷袭那些小部落,多抢一些牛羊回来,不过动手要做到斩草除根,不要留下什么后患。」
苏骁对李助说道,虽然现在还没有开始全面战争,但是可以先搞一些小动作,也算是练兵了,还能够发点战争财。
「是,大帅,属下这就去发信。」
李助一愣,没有明白苏骁怎么突然想着对付契丹人,但是既然是苏骁下的命令,那就要严格执行。
「大帅,要对辽国动手了吗?」
朱武问道,朱武觉得自己加入苏骁麾下,还没有立下任何功劳,想要急着立功。
「还不到时候,现在只是小规模的摩擦,就好像当初契丹人打草谷一样,等东京汴梁那边下定决心之后,才是真正动手的时候。」
苏骁说道,你能打草谷,我就能够灭族,大家各凭本事。
两天后,杜壆和卞祥就接到了苏骁的命令,两个人都是欣喜不已,练兵这么长时间,总算是能够动动手了。
两个人都叫了自己的亲信,组织了一支骑兵队伍,在辽阔地点,骑兵依旧是最佳选择,然后从沧州北部和雄州北部进入到了辽国地界。
那些部落里男丁被征走的部落可就倒霉了,才不到半个月,就有两个部落彻底消失在草原上,留下的只是大火燃烧过的焦黑痕迹,和被野兽啃食剩下的骨头。
不过如今辽国人心惶惶,谁都没有注意到这里的情况,而且这些部落都已经有了向西迁徙的想法,这些部落的消失,只会被人认为是迁徙走了。
只是这种事情不会掩盖太久,终究是会被人发现的,但是苏骁一点都不怕,如今的辽国只是纸老虎,恐怕已经经受不起两面作战,最多是派使者去东京汴梁抗议一番,那又能怎样,自己只需要口头上请个罪就行了。
再说苏骁也不打算请罪,因为苏骁已经让时迁把探子都散出去,如果有辽国的使者来大宋,不管走不走河北东路,只要发现,就会派出精骑前往处理,尽量拖延时间,拖延到朝廷准备对辽国动手,到时候就算是告自己的状,那也不会有人说什么,没有人会在准备战争之前,对前线将领动手的。
176、调兵
过完年就是政和六年,辽金之战依旧在继续。
不过听说金国的一路大军已经逼近辽国东京辽阳府,也就是以后的辽阳市,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贡献。
辽国用的制,和大宋的四京制大致相彷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
上一篇:崩坏曝光,开局乐土名场面
下一篇:四合院:从于莉上门打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