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131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但实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训练场上的努力也很难和战场上的搏杀媲美,让士兵真正进入到那种全力以赴的状态。”

“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也只能够做到让一名士兵的身体素质达到基本要求,战斗技艺趋向纯熟。”

“剩下的,还是要交给实战进行磨炼,毕竟活下来的才是精锐这句话虽然有些残忍,但却是没什么错误的。”

向着张彦解释了一下情况,杨奉也知道对方的实力虽然还算不错,但相比较与他们来说肯定是远远不够,因此也是解释的比较详细。

另一边,张彦则点了点头,就这样继续吩咐了下去。

“好,那就想我说的,加餐……以及加强体能训练。”

“对了,还有这个东西,你有空的时候联系卫贤,让他手底下的那群工匠看看能不能大批量生产出来。”

“这种东西叫马镫,配合配套的高桥马鞍,可能会对士兵熟悉马匹产生一定的帮助。”

蓦地想起了什么,张彦突然在桌上摆着的一张白纸上面简单的勾画了一下,之后将那个画的无比简陋的马镫示意图传给了下面的为卫贤等人。

要知道,不同于需要专人进行操作的蹄铁,马镫这种东西对于东汉的铁匠而言几乎没有任何的难度,同时又不需要对马匹进行改造,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好用的东西。

而恰巧在张彦所带来的工匠之中,还有着数名铁匠存在。

当然了,这倒不是说庐江本地的铁匠就技术更差,或者是张彦只偏爱那些自己的熟人之类的……只是这种能够对军队实力产生巨大影响的发明,随便传到民间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

虽说现在张彦已经是一地太守,但相比较于那些拥兵甚重的诸侯而言,他还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

若是在这个时候,就将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东西通过世家传递给了董卓、丁原之类的骑兵大户,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而言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在思量了一番之后,张彦还是叮嘱了一下卫贤等人,不要将这种东西轻易的传到民间,至少要等到他将马镫这种东西普及下去再说。

“这……马镫?”

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卫贤手中的图纸,对于杨奉或是徐晃这种出身地方豪强的将领,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东西对于士兵的操马有着非常显著的帮助。

要知道为什么一个士兵在马上无法发挥战斗力?无外乎就是不能掌握平衡,以及脚下空虚,使不上力这几点最为主要。

而马镫和改良马鞍的出现,正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只见杨奉遥遥向着张彦拱了拱手,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有些自信,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呵呵,这倒是个妙物!”

“主公放心,有这马镫和马鞍的的帮助,末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这支部曲训练出来!”

轻轻的“嗯”了一下,张彦也知道,以他那浅薄的学识,在骑兵训练方面也就仅仅只能给杨奉提供这样程度的帮助,剩下的都还要靠他自己慢慢摸索。

至于徐晃那边,反倒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按照现在的兵力分配来看,徐晃负责带领的是五千名汉天子刘宏拨给张彦的直属部队,就算说不上是身经百战,但也都是实打实的精锐,比起西园的禁军都差不到什么程度。

这支军队在目前来看,毫无疑问是所有兵种之中最让张彦省心的一支。

“禀主公,末将这边的五千弓手都是汉家调拨,并非是需要训练的新军,因此随时都可以投入使用。”

“另外……由于我们现在的箭矢数量不多,只有一万余支,因此按照正常一壶箭三十支的标准来看,只有约莫五六百名士兵能够全力射击,或是全军一人三箭这种样子。”

“不过还好,即便不能开弓射箭,这些弓手们进行近战的实力倒也不会差到哪去。”

果不其然,这支弓手部队是目前张彦手下唯一一支能够直接投入作战的军队,因此徐晃的回答也是中气十足,颇有他自己声如雷震的个人特色。

只是另一边的张彦闻言,却是险些一口茶水喷出,将自己直接呛了个半死。

“一……一人三支箭?”

“怎么会这么少?当初洛阳武库没有给我们配齐装备吗?”

有些好奇的问了徐晃一句,张彦记得这事情当初就是徐晃拿着他签署的命令去洛阳武库领取了五千人份的长弓手军备,这应该是包括弓箭在内的。

另一边,徐晃闻言也是有些无奈的对着张彦耸了耸肩,一副自己有些无辜的模样。

“没啊……就是一人三支箭,这就是在非战时,一个长弓手的正常配置。”

“主公你有所不知,咱们大汉的弓手使用的都是两石左右的长弓,更有部分强者使用的是三石的重弓,一场战斗一般也就齐射两到三轮,剩下的便要拔刀进行近战,射的太多太快很有可能会让弓手力竭,陷入到被重兵包围的危险境地。”

“虽说在武备规定上,一个满装的箭壶都是承装三十支长箭,但那是在战时,并且是在长途大规模作战的情况下才会下发到士兵手里的军资,和平时期是没有的。”

第二十二章 第一件事

和平时期……和平个屁!

听了徐晃的话,虽说张彦也明白对方说的没什么太大谬误,但却还是忍不住在心中破口大骂了一句。

和平?什么叫和平?

这天下大乱黄巾四起叫和平吗?

自己从洛阳一路到庐江被沿途的贼匪盯上数十次叫和平吗?

江东六郡绝大多数地块都被山越占据叫和平吗?

暂且不说自己那倒霉邻居丹阳,就仅仅是这庐江境内就盘踞着数千的山越贼匪,这也能叫和平时期?

和平个屁!

一想到自己这个庐江太守在进入自己辖区的第一时间就亲手踢死了一个匪头,这样的情况还能被划归成是和平时期,张彦就不由得感觉脑子都有些嗡嗡作响。

这哪里是和平时期,这分明就是那个负责管理武库的司隶校尉自己贪腐,现在拿不出那么多的装备!

心中暗暗的低声骂着,张彦本来还想要自己手里这支唯一能够在正面战场大展拳脚的士兵去将那庐江的山越剿了,可这一人三支箭怎么剿匪?

难不成指望他们如同神射手一般箭无虚发不成?

虽然说这些长弓手也能当近战单位使用……但一名弓手的训练成本可不是普通的战士能够比拟的,这要是因为剿匪死了十个八个百十来个,那他这次可就真的亏到姥姥家去了。

略微思索了一下,张彦也知道这庐江的山越肯定是要剿的,只是假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那剿匪这件事恐怕还真不是三五天就能直接搞定的事情。

“这样……公明,你先正常训练一段时间,箭矢的事情就先由庐江府库出资,征调一批庐江境内空闲的工匠按照正常的铁箭头、木杆标准集中制造一批出来,工钱按照市价进行计算。”

“庐江的情况与我们中原不同,这里的山贼割据非常严重。”

“给那些工匠七天时间,七天之后,由你作为主帅,带着廖化和军营中的五千长弓手前往庐江南边的潜山剿匪,一定要将那些山越从庐江彻底根除干净。”

向着徐晃吩咐了一句,张彦也知道这五千人其实有点太少,可他麾下目前的两万人中,只有这五千名长弓手才能够对那些山越形成一定的威胁。

至于那些还没有训练成型的其他士兵,让他们欺负欺负黄巾问题倒是还不大,若是和相对悍勇的山越对上,那还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

君不见,当年孙策孙伯符带着自己刚刚在丹阳招募还未经训练的新兵,一波就被山越匪首祖郎清理了个干干净净,就连孙策自己都险些被祖郎杀死。

虽说这庐江的山越肯定没有丹阳的山越主力那样强横,但想来也不会弱到什么地方去罢。

有些迟疑的用目光看向了徐晃,张彦直到看见对方向着自己点了点头之后,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都说徐晃性俭约畏慎,比起那个有勇无谋的孙策肯定是强了不少,想来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岔子……”

张彦心中暗暗的想着,另一边,徐晃的声音也随后传了过来。

“喏。”

简简单单的一个大字,就如同徐晃那有些沉默寡言的性格一般,让张彦有些无语的同时又感到了一丝淡淡的安心,就好像什么事情交给对方,都可以被很妥善的完成那样。

……

目光大概在房间之中转了一圈,张彦发现在座的众人基本都已经将自己近些天所担心的事情汇报完毕,他这里也都一一进行了答复,既然如此,那他也就可以开始后续事情的安排了。

由于庐江郡之前的郡治在舒县,因此他这次过来皖城,可以说连一个可以供他办公的地点都没有,只能够暂时借用桥家的偏厅用来议事。

对于自己正式就任庐江太守之后所要颁布的第一条政令,他还真就斟酌了许久的时间。

是大力开垦荒地,促进粮食种殖?

其实不是。

粮食这种事情,种是肯定要种的,但在现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张彦连自己麾下的具体情况都没有搞清楚,盲目的垦殖只会影响到现有农田的照顾。

那是修建奇观?

其实也不是。

奇观是一定会修建的,但不同于当初在洛阳的时候,那时张彦只要花钱就可以从中原一带雇佣那些灾民难民作为苦力。

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山越没有被清理之前,他还真就没有足够的人手开工动土,即便是在图纸和技术性工匠都已经齐备的情况之下。

目光看向了坐在一旁有些紧张的少年蒯祺,张彦的目光也是变得有些柔和了起来。

“蒯祺,我在最后问你一次,你可考虑好了,以后要跟在我的手底下做事?”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若是你不出仕那也就罢了,可若是出仕了,那我作为你的主公,我的利益甚至要高于你的家族,高于荆州的名门望族蒯家。”

“你若是想好了,那我可就要为你分配任务了。”

从身旁取过自己的太守大印,张彦一边掂量着那印绶,一边笑着向蒯祺问道。

“嗯,我早就想好了。”

对面,蒯祺的脸色此刻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复杂。

在前段时间张彦从洛阳出发之前,曾经找过一个机会和他深入的谈了很多东西。这里面有一些关于自己未来的打算,但更多的,却是在和他聊一些关于世家的事情。

众所周知,在这东汉末年,世家就是横在所有统治者阶级身上的一根肉刺,不拔掉疼,拔掉了更疼。

在那天晚上,张彦便是将这个选择摆在了蒯祺的面前。

是自己的家族利益最为优先,还是自己所属的势力利益最为优先?

老实讲,这其实是一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问题,毕竟只要他想的话,随便出言哄骗张彦一番,张彦也不会拿到什么最根本的证据。

可就是在那个晚上,年轻的蒯祺有些失眠了。

若是从一个世家子的角度来说,此刻他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用语言安抚一下张彦,毕竟在很多的时候,世家的利益和势力的利益其实并不冲突。

可不知为什么,面对这个主动招募自己,给年轻的自己提供了第一份工作的男人,蒯祺却是不想就这么欺骗对方。

大概是因为他还年轻吧。

第二十三章 大规模的人口普查

“禀……主公,祺已经思虑许久。”

“承蒙主公不弃,祺愿意追随主公,事事以主公的利益为最优先。”

稍微沉默了一下,蒯祺这次答应的比较利落,并没有用上太长的时间考虑。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之前的一路上,蒯祺自己已经考虑了很久;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张彦那天晚上的一番说辞。

按照张彦的说法,他并不是真的要和世家完全对立,而是希望自己麾下的世家能够适当的做出改变,顺应他的目的去一起将整个庐江的蛋糕做大,之后再去考虑各自分配的事情。

虽说他不清楚蛋糕是什么东西,但仅仅是这句话的意思,蒯祺还是能够听得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