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148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等到明年,原本逃过一劫的农夫也会迅速陷入一种,除了手中多的快要发霉的农产品之外,连一件衣服、一捆柴火都买不起的窘迫地步。

这便是粮食供需关系的波动在秦汉这种古早时期所能带来的巨大破坏了。

表情下意识变得有些凝重,对于这种“原始经济危机”的警惕心理,张彦从来都没有过一丝一毫的松懈。

……

当然了,虽然这种粮食危机的危害非常严重,但想要实际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其实也很简单。

以现代社会为例,华夏政府解决粮食供需波动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设置大量的粮仓,并且通过“华粮储”这种利器去宏观调控市场上的粮食价格。

当市场出现粮食短缺迹象的最前期,华粮储就会开始放粮平稳物价,而等到次年市场上粮食过饱和后,这个部门又会以相对稳定的价格去收购那些农户手中多余的余粮。

可以说一个简单的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就可以让所有发国难财,并且试图在这种时候哄抬物价的商人集体饿死。

你高价收粮?

那我大开粮仓,直接把你手里的流动资金全部卷走。

你低价抛售?

不好意思,咱们政府的粮仓有多少就能收多少,绝对收到你这种投机倒把的商人破产为止。

这便是华粮储存在的意义了。

暗暗下定心思,张彦打算等到明年庐江的耕地面积大幅度增长之后,一定要模仿前世的那个部门,在庐江成立一个同样的粮食与物资储备署。

这个部门不用在意别的,就专门用来防止这样的物资危机在自己麾下的领地发生,将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掉。

至于还没有粮食署成立的现在,张彦的行为或者说举措则要直接许多了。

就好像那个店家说的那样,作为执政者的自己只需要让那些不事生产的手工业者的收入提升起来,于此同时再适当的向庐江的市场投放一些往年的存粮,便可以顺利的将这种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最起码是将今年的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

“嗯,我想想,目前庐江的百姓最主要的还是以农人、工匠这两个职业为主。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之前蒯祺那边初步得到的数据,这两种类型的百姓甚至占到了所有百姓人口的九成以上。”

“那些农人们与泥水匠之类的高收入者今年暂且不论,想要让木匠、铁匠这种手工业者的收入提升起来,倒也不算什么难事。”

“等过两天——就今天吧,等今天晚上,就联系蒯祺那边,去以皖城官署的名义向民间投放一些铁器订单好了。

站在皖城官署的大门之前,张彦暗暗下了决定。

说来也是巧合,虽说今天这事情只是张彦临时起意,但他也是早就有了这方面的想法,想要以政府的名义,向着庐江的百姓匠人订制一些铁器。

如今两件事情凑到一起,倒也是省去了张彦不少的麻烦。

要知道,早在洛阳生活的时候,张彦就有过打算,想要在自己抵达庐江之后组织庐江居民、甚至是组那些外地无家可归的灾民进行开荒,整备出大量的国有耕地。

可垦荒不同于其他事情,这需要占用庐江原有的空闲人口,或者是从外地引进大量灾民,这会对庐江原本的粮食储备造成很大冲击。

不想影响到庐江原有农田耕种的张彦自然也就只能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打算等到秋冬时节再去组织人手,为明年大规模种田做准备。

如今,既然自己需要想办法为那些手工业者提高收入,那老祖宗以工代赈的方法下意识的便出现在了张彦的脑海之中。

而“工”的内容,自然就和他接下来的垦荒计划相关了。

……

“嗐,不用多说,就算按照两万或者三万流民的标准进行吸纳,那庐江起码也能够多出五千以上的劳动力帮我开垦荒地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现在不能立刻开始垦荒种地,但提前准备些工具之类的东西总归没错的。”

“像是铁质的农具,小到锄头,大到车犁,庐江若是有些库存,总比到时候临阵磨枪要好上许多。”

大概的盘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的需要,张彦正是打算以政府的名义,向庐江的百姓大量的采买一批农具,以备年末的不时之需。

一方面看,这样的行为当然可以提升这些匠人的收入。

在如今没有大规模冶炼兵器的情况下,向着那些铁匠大量收购、甚至预购农具可以为这些居民带来远超于平时的收入,这收入足以应对庐江今年粮食的价格波动。

从另一方面,或许是作为一个仓鼠型玩家的习惯影响,张彦总觉得自己的政府若是提前储备一些消耗类的工具,终归不是什么坏事。

……

“呼,那就这样吧,我能够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站在皖城官署的大门口,张彦眺望着对面的那处“废墟”般的地块,眼神之中却不由得升起了一丝跃跃欲试的神色。

归根结底,这场粮食危机的本质不过是整个庐江的市场发生了发展,市场规模变得比起之前更加庞大,需求也比起先前变得更加旺盛。

若是处理的不好,那这事对于庐江而言自然是弊端甚重,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张彦未来的一系列计划。

可若是处理的好了……无论是在政府公信力,还是在居民对于张彦这位太守的认可度上,这危机或许都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第十五章 赶上雨季,半年都用不上

没过多久,张彦便是做好了打算,同时动身向着官署对面的工地走了过去。

“呵呵,早上好啊卫贤,这么急急忙忙的叫我过来,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一进门,张彦便向远处正愁的挠头的那个中年男人打了个招呼。

而那男人闻言,则是猛地转身抬头,脸上浮现起了一抹欣喜的神色。

“主家,您可算来了!”

急急忙忙的向着门口的方向走来,卫贤方才的表情还有些愁苦,不过在见到张彦出现之后,那一抹苦涩却是肉眼可见的缓和了下来。

而另一边,张彦也是点了点头,就这样打量起了这处工地之内的情况。

不看不知道,张彦先前在门外还没有注意,这处工地之中原本林立的建筑现在都已经被卫贤等人拆了个七七八八,就只剩下远处边缘地带还有些房屋,似乎是专门用来给这些施工的匠人们居住。

至于原本的那处主殿附近,也既是张彦打算用来修建图书馆主体的那一片地方,此刻则是化为了一片断壁残垣,在这皖城的繁华之中显露出了一丝萧索。

只是大致的打量了一番,张彦的脸上就浮现起了一丝满意的神色。

“呦,这不是进度还挺快的么。”

“这周围的一片地方都已经被你们清理的差不多了吧,想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正式开工了?”

目睹着半截高墙在数名大汉的努力之下应声破碎,并激起一阵淡黄色的烟尘,张彦一个不注意,甚至被那灰尘呛的有些咳嗽。

早在洛阳的时候,张彦在平日里没事时就会跑到卫贤的工地之中逛逛,因此对于一些奇观修建最基本的工作也是有着一定的认识。

像是最初的清理地表、挖坑……啊不是,是打地基,还有一些搭建构架之类的事情他都亲眼见到过,甚至亲手操作过。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卫贤这边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原本的一大片无用的旧建筑清理了出来。

“主家,您谬赞了,我们这也就只是保持了正常的进度而已。”

至于卫贤,脸上的表情则是明显变得有些不好意思。

“若不是您一直不让我大规模的在皖城招工,咱们这边的人手又实在太少,其实早在一旬之前,这边的墙壁就会被我们拆除干净了,也不至于这么点事情就拖了快一个月。”

“毕竟,这本就是所有工作中最简单的一步。”

“跟我来吧,主家。这里烟尘太大,我们去那边说话。”

或许是因为自身性格本就有些沉默寡言的原因在内,卫贤此番并没有去寒暄太多,而是径直带着张彦朝那远处的房间走了过去。

见此,张彦自然也是点了点头。

“嗯,那就走吧,你前面带路。”

就这样,没有过多的交流,两人便是一前一后进入到了那房间之中。

随后,当房屋大门终于关闭,先前那嘈杂的声音也伴随着有些扰人的烟尘一同被隔绝在了房门之外。

……

“这回行了,说说吧,是有什么事情?”

“这么火急火燎的,可不像是你的样子。”

笑着坐在了主位上,张彦看向卫贤的眼神之中并没有任何的不满。

毕竟,奇观的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图书馆的难度又不比先前的日晷,因此对方这次找他可以说早就在张彦的预料之中。

在他对面,卫贤也不是什么磨蹭性子,就这样大致将当前的情况说明了起来。

“那个,其实也不算说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主家,我就直说了。这次您给我的这份图纸有些问题,若是完全按照那上面的要求修建,这大图书馆在咱们皖城恐怕是没法建成了。”

……

“没法建成?”

“额……不对,你的意思是这东西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成?”

下意识的跟进了一句,张彦第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对方的意思,因此表情也是变得有些发愣。

随后,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他的眉毛立刻紧紧的皱成了一团:

“不应该啊,那份图纸我给你之前有先看过的,上面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吧。”

一句“图纸是系统给的”险些脱口而出,张彦在听到卫贤的话之后,第一反应便是这大图书馆和自己手里的另一个图纸,威尼斯军械库一样,有着“必须在海边建造”之类的特殊限制。

可是转念一想,这图书馆的图纸他在入手之后第一时间就已经看过,虽然不说对上面的内容滚瓜烂熟,可是有没有什么特殊限制这种事情,张彦还是记得非常清楚的。

略微沉吟了一番之后,张彦看向卫贤的目光之中顿时带上了一丝询问。

“细说。”

简单的两个字出口,张彦并没有再去做什么无意义的猜测。

随后,卫贤也是整理了一下语言,便是试着开口,向着自己的老板解释了起来。

“嗯,倒不是有什么硬性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就连之前的我也没有注意到。”

“只是主家,您这图纸上面记载的大图书馆,恐怕不是咱们大汉的东西吧?”

似乎是对于自己的猜测有些不大确定,卫贤此刻的语气也是有些断断续续起来。

“那个,主家,我记得你之前曾经说过,这次的奇观名叫大图书馆,乃是您专门用来网罗天下书籍,并且将那些书籍集中收藏展阅的建筑。”

“可若是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无论是江南还是塞北,无论是纸质的书籍还是那些竹简之类的东西,都必须处在相当严格的环境下才能保存,甚至在夏天的时候,书库中还要防止专门的碳灰,防止书籍发霉损坏。”

“您且看这图纸……”

“若是按照这图纸上的描述,恐怕咱们的大图书馆建好最多半年,那图书馆中馆藏的书籍就要烂成一堆渣滓了。”

“甚至赶上雨季,半年都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