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264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只是可惜的是,按照我了解到的庐江相关律法,您似乎规定只有士子读书人才能够不限时的进入其中进行览阅,普通人的话,不但进入的时间需要提前预约,就连总时长都要受到限制……”

“诚然,我也知道您的意思。庐江的人口众多,人才也多,就算那图书馆占地极大,也不可能支持所有百姓进入其中。更何况要是所有人都去读书了,没有人从事生产的话,整个庐江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了。”

“只是,对于像是庞统、庞山民这样的半大孩子而言,图书馆那对于士子的筛选考校,实在是太严格了一些……”

……

有些惭愧的看了那张彦一眼,庞德公又转身看了看两个孩子。说起这事,他的脸色都变得无比黯淡。

在他刚到庐江的那段时间,自然是信心满满的带着庞山民和庞统直杀大图书馆了。

可是庞德公没有想到的是,从小就熟读各类经学典籍,多少也能算得上是“学力充沛”的两人,却接连在大图书馆对于士子的考校之中败下阵来。

庞统倒还好,据他所说,那题目虽然难,但是多尝试几次的话,倒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对于相对落后一些的庞山民,那可就不是尝试几次的问题了。

人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数算除外。

“额,你的意思是……他们两个按照庐江的规定,并不能随时随地前往大图书馆内部进行学习?”

“你希望我放开大图书馆对于孩子的限制?”

听了庞德公弯弯绕绕的这一大圈,又是吹捧自己,又是讴歌自己对于华夏文脉的贡献什么的,张彦直到最后才反应过来,这老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外乎就是想要为孩子们,尤其是士族阶级的孩子们某一些福利罢了。

只是这事虽然简单,并且庞德公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但张彦在沉思了片刻之后,却没有第一时间出声,而是抬头看了看对方,想要听听庞德公的后文。

确实,修改规定什么的,也就是张彦一句话的事。可是就算不提朝令夕改对于庐江稳定的影响,单单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无条件进入大图书馆这件事,也并不是像明面上说的那么光明伟大。

所有的孩子,呵呵,说的多好听啊。

农夫的孩子和士族的孩子真的能够一概而论吗?

给予两者同样的特权,这种在程序上的“绝对公平”所带来的,可不会是结果上的公平那样简单。

士族的孩子无论年纪大小,大多接受过最基本的蒙学,也能说得上是能读会写。

而农夫走卒,甚至是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寒门子弟,他们是没有这个条件对孩子进行启蒙的。

连书都看不懂的孩子,难道会去读书吗?

看似公平的过程,带来的结果将会是世家的成员得到了非常显著的社会福利,而同样作为成员的底层百姓,却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实际的东西。

这样一来,在短时间内庐江的发展可能会突飞猛进,但结局就是世家阶层愈发固化,这和他的最终目标显然背道而驰。

“唔,你想要我直接放开大图书馆对于所有孩子的限制吗……这算什么,你在庐江办学我需要付出的代价?”

有些迟疑的看了庞德公一眼,就算张彦之前已经说了能给的他都会给,但这种要求显然已经动摇了他的根基。

用某种后世的话说,这就是庐江的“立国之本”,也是张彦为人处世的立世之本:平等二字被程序化的打破了。

因为公平的程序,导致了不平等的社会结果,这是张彦不愿意去接受的。

不过好在,庞德公的本意并没有张彦想象的那么阴暗。在听了张彦的反问之后,他只是微微愣了一下,随后便摇了摇头。

“对所有孩子放开使用限制?那怎么行!”

“若是真的放开了,那世家的孩子得到了教育资源,百姓的孩子却得不到。这样时间长了,世家岂不永远都是世家,黔首永远都是黔首了?”

(②○㈥八㈤⑥零⑤叁)

……

“额,你说啥?”

这下,就轮到张彦感到惊讶了。

任他再怎么多心也没有想到,庞德公今天居然会说出这么一番“背叛阶级”的话。

这怎么听都像是一个立志打破世家垄断的人该说的话,而不是一个世家子,甚至世家家主该发表的言论,活脱脱有一种两千年后投身于先进思想的地主老财既视感。

不过庞德公也没有给他时间多想,对方只是摇了摇头,便向着张彦轻声解释了起来:

“使君,我之前不是说了,想要在庐江办学么?”

“我的意思是您看能不能这样,我在庐江办学,您可以把自己关系好的孩子送到我这边学习。虽然我庞尚长不是什么大门大户之子,但是在治世经国等君子之法上,还是有些心得的。”

“作为交换,我希望您能允许我的学生在任意时间前往图书馆进行学习。毕竟书籍之重古今皆知,若是早有这等神物相助,不知要省下学子多少功夫。”

“最后,若是您这边愿意的话,我也可以拉上我的朋友过来一起。”

“他们都是荆北一带的名士,还是很有水平的。”

第二十二章 庐江人的学宫

心动吗?

是的,张彦非常心动。

……

要知道庞德公是谁,那可是整个荆州名声最大的隐士!

像是后世人们口中的“卧龙”、“凤雏”、“水镜”等名号,最初可都是被他叫起来的,时间长了之后整个荆州甚至整个华夏的士子们,也就接受了那种称呼。

就从这种影响力上来看,对方先前所说的那些愿意邀请过来一同办学的朋友,也不会是什么普通角色。

大到荆州名宿黄承彦,小到后来极为著名的间谍主义谋士徐庶等人,这些都是庞德公的朋友。甚至在颍川的一些世家豪门,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

因此,对于刚刚庞德公的承诺,可以说只要是听说过他的大名的人,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

那要答应吗?

其实还是很想答应的。

……

稍微思索了片刻,在弄清楚对方的想法之后,张彦的心脏便不自觉的砰砰跳动了起来。

对方所要求的让自己的门徒自由使用图书馆这一点,并不是什么太难接受的事情,也不像是先前他猜想的彻底对孩童开放大图书馆影响那么深远。

可作为回报,无论是庞德公刚刚承诺的可以作为老师,让自己派遣忠心的文士过去他门下进修这件事,还是说后来对方提到的愿意邀请朋友一同前来庐江这件事,对于张彦的吸引力也真的都很大。

张彦能够感受到,这件事就好像是一个转折点一般,只要能够利用好,那将自己的名声从在整个世家之中的风向重新塑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出于一个穿越者的眼界与见识,在咬牙忍耐了许久之后,他还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将自己心中的那股子立刻答应对方的冲动情绪给压制了下来。

在他的对面,庞德公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这……使君您可是有什么难处么?还是说对我的提议不满意?”

有些失落的向着张彦问了一句,庞德公不大明白,为什么刚才两人之间明明说的好好的,可是张彦却转眼间就拒绝了自己。

“不,对这个提议我并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我觉得,庞德公你的想法很好,非常好。”

张彦的回答,则让他越发的迷惑了起来。

“没有不满意?”

“那您的意思是……”

……

“我的意思是,我对这个提议很满意,所以为什么不能玩一票大的呢?”

“庞德公,我觉得你需要搞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不单单是在和我一个人合作,也是在和整个庐江合作,我们完全可以把步子卖的大一点。”

“你刚才也说了,若是我向学生开放大图书馆的使用权限的话,你愿意将自己的朋友都叫来庐江对吧?”

眼神中闪着一丝淡淡的精光,张彦的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一丝笑意。

“既然庞德公你愿意为人师长教育学子,那咱们干脆就一步到位,也别搞那种家庭式的培训班了,完全可以将这种教育正常化、规范化。”

“不知道,你听说过学宫吗?”

……

没错,就是学宫。

作为华夏历史上传承已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学宫最初出现于西周前期,是当时的商人们为了实现对子嗣的教育,就集资邀请读书人作为老师,统一教导他们的子女读书认字,就和一群家长花钱找老师成立了一个辅导班一样。

到后来战国局面初步形成之后,齐国的国君为了大力发展齐国经济建设能力,同时吸引外部人才入齐,由官方出资,举办了华夏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公立高等教育学府,以齐国国都临淄为界,紧靠着临淄的城墙修建了一处学府。

因为城墙在那个时候被称为“稷”,因此这处公立学府也就被叫做了“稷下学宫”。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老荆州士子,学宫这种东西,庞德公自然是知道的,也听说过当初稷下学宫的威名。

那地方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向他一样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梦寐以求想要投身而入的工作环境。

虽然不知道张彦为什么提起学宫这种最原始的“官塾”,但考虑到现在的语境,庞德公觉得十有八九,对方所指的便是稷下学宫。

想到这儿,他猛地打了一个哆嗦。

若是张彦所指的真是那处地方的话,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还真的是做到一步到位了。

一双星目炯炯有神的盯着庞德公的眼睛,张彦的话还在他的耳边持续着。

这话语虽然语速不快,但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说到了庞德公的心里,让他本来已经随着年龄逐渐降温的血液再次变得滚烫起来。

……

“庞德公,我不知道您的朋友一共有多少位,但是庐江的情况我很清楚。”

“经过上一轮刚刚结束的人口普查结果,庐江一郡人口一百一十三万,其中有一大半都生活在皖城、舒县、潜县、襄安县这几个地方。”

“在受教育方面,以皖城的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约五百人中便有一人识字,每百人中就有一人是世家子身份,这些读书人的数量加起来怕是能有两三千人……”

“你加上你的朋友,满打满算,能有十位么?”

“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庐江学子希望拜入你们的门下深造,那按照原本的私塾式教育,这两三百人也能让你们教上二三十年的时间了!”

“庐江的人口还在不断地增长着,等到二三十年之后,等你教完了这一批,下一批的士子都已经成长起来了。难道面对嗷嗷待哺的他们,你会忍心拒绝吗?”

“你不会的。”

“传统的……不,是我大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现状了,但学宫可以。既然你有这份心,我作为庐江太守又愿意支持你,那我们为何不干脆合力办学,在庐江建设学宫呢?”

不得不说,张彦的每一句话都仿佛拥有魔力一般,在庞德公的面前勾画出了一副美好的画卷。

原本庞德公以为自己将教育与书籍联合起来,在庐江借着大图书馆的便利办学已经是很跃进式的想法了,却不想作为太守的张彦,想的远比他更加长远,规模也更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