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314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至于刘协那边儿……就比较有意思了。

他的母亲王荣已经死了许久了,刘协的幼年便是跟在张让、以及太后董氏这两人的身边长大的。

对于董氏,刘协的印象并不算太深。他只是记得,这位老祖母没有交给他别的,只是让他记住大汉未来一定会出现的几个名字。

反观张让,则是让刘协闭着眼睛坐船直下渤海湾,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南,兜上一个大圈子,最终去到大汉的东南边陲,庐江郡里。

按照张让所说,在那里,刘协未必能够得到本应属于自己的皇位。但最起码的,他的生命安全与有限度的自由,却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

……

时间一滴一滴的溜走,不过是三天的时间,大汉的都城洛阳便发生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剧烈变化。

这些变化以汉朝当代天子刘宏的驾崩为号角,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了这片大地上。

先是两级政治格局的崩塌,随后便是皇子出京、洛阳禁军互相之间吞并、整合……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漫长到即便过了数十年的时间之后,华夏大地上依旧存在这此次变革所引发的无数影响。

但这个过程也是短暂的。

短暂到整个东汉最顶端的这一套领导班子,竟然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就彻底陷入分崩离析。

……

面对着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大汉,面对着这样一个群龙无首的大汉,有些人感到惊恐,有些人感到担忧,还有些人依旧过着和之前没什么两样的日子,就仿佛这件事对他的生活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一样。

惊恐者惶惶不可终日,只怕和平的生活一去不返;担忧者以头抢地,恨不得为国捐躯;无所谓者亦是奉行着自己的那一套生活的态度,默默地等待着新的领袖在华夏大地上出现。

作为大汉皇室宗族的正统传人,刘虞、刘焉等人都在蠢蠢欲动,他们似乎想要试探一下,这是不是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等待着的机会。

而在他们之前,一个和大汉皇室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家伙,却已经做好了准备……

做好了准备,将洛阳这处“遗产”一口吞下,半点儿荤腥也不外流。

……

“董公,何进已死,如今是时候了。”

……

“那走吧,咱们……去洛阳。”

……

ps:第二章~晚点继续更新,说不定会再创造一下奇迹

第一章 教育与平权

俗话说得好,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的头顶就是一座山。只是无论这座山有多么沉重,只要人还活着,生活就还得继续。

洛阳的变故对整个大汉造成的影响远超诸多当事者的预料,甚至让不少所谓的“皇亲国戚”都变得有些蠢蠢欲动。

而在远离洛阳接近两千里远的庐江一带,并没有多少百姓在意何进这位大将军的死活。

对于他们而言,与其关注这种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情,还不如去好好想一想,明天自己该吃点什么好,自家孩子去上学的时候,是不是要换上一身新的衣服,才不会叫人瞧不起。

……

公元189年,8月。

庐江皖城。

……

“滢儿,你来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地方要修改的?”

在庐江的皖国侯府内,张彦一如既往的在忙碌着。太阳不久之前才刚刚划过头顶,现在还处在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轻轻地打了个哈欠,张彦便将自己草拟好的一份文稿吹了一下,待到上面的墨迹晾干之后,才将之交给自己怀里的那个女孩儿。

而桥滢此刻亦是一副午睡初醒未醒的模样,整个人就这样毫无精神的缩在张彦的衣服里面,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眯着眼睛看着纸上的字迹。

“唔……亲爱的,这种事情你自己绝顶就好吧?我都听你的……”

……

有气无力的向着张彦嘀咕了一句,桥滢此刻显然是还没有睡醒。只见她随手将那份文稿放置在桌面上,自己则向后靠了靠,用头顶抵住张彦的下巴,轻轻的摩挲着。

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女孩不同,在不出门的时候,她非常喜欢这种和自己的爱人耳鬓厮磨的感受,哪怕将自己的一头长发弄乱,也没有什么关系。

反观张彦,则是有些无奈的笑了笑,轻轻的将纸笔放在一旁,这才一手拿起先前那文稿,一手握着桥滢的手,又将其塞了回去。

……

“拜托,再看一看吧,我身边就只有你这一个世家出身的姑娘,你也不希望我出去找那些野女人吧?”

“再说了,我又不是全知全能的,这种事情我怎么替你做决定呢?我又不是个女孩儿……哪怕我想的再多,也不一定能够让大多数的世家女子满意啊……”

“这种事情,你的分寸肯定是比我拿捏的更好的。”

将手环抱在对方的腰上,张彦一便附身在桥滢的耳畔,一边轻声的说着。

而桥滢听了这番话后,这才满意的哼哼了两声,随后便闭着眼睛扭头靠在张彦的怀里,柔和的声音不带一丝烟火气息,却引得张彦的心脏砰砰直跳。

……

“唔……哼哼,这还差不多……”

“先亲我一下,之后再说吧。”

……

如同耍赖一般在张彦的怀里打了个滚,直到片刻之后,两人都微微有些出汗了,桥滢这才从对方的衣服里面钻了出来。

重新将那份文稿拿起,这次,她也没重新去看,而是靠在张彦的肩膀上,一条一条的说着,显然是早就已经对那稿子上的内容烂熟于心了。

……

“夫君,不是我不愿意配合你,只是你瞧瞧你写的这些东西,有哪个姑娘家看了,不会因此而犯嘀咕?”

“读书认字这些倒是还算好了,毕竟像是一些出身不差的大家闺秀,总是会在小时候学些东西的。但你看看你写的,这日后婚配一事需双方同意,父母不得强制,这不是和咱们自小学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冲突了嘛!”

“夫君你是这庐江的太守,又是大汉列侯之身,说句不好听的,除了当今的圣上之外,有资格教训你的人,恐怕也就让父一个了,可那些姑娘家可是没有你这么显赫的地位的。”

“若是她们按照你这重修的律法行事,到了最后,难免要被扣上一头不尊礼教的帽子。滢儿觉得,没有人会觉得这种事情好受……”

……

一手抱着张彦的臂膀,桥滢另一手拿着这文稿,就这样慢慢地说着。

而张彦也不急,他每听闻一条,就在那文稿上打一个标记,两人之间倒也相处的十分融洽。

事实上,像是今天这种情况,已经在庐江持续了好些天的时间了。

在这一整个八月里,张彦都在忙碌着有关修订律法、普及教育以及第一次男女平权运动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些事情看似纷杂无章,但却都起源于同一个开端——那便是庐江的基础教育,或者说启蒙教育了。

……

在张彦的认知里面,上学、学习、接受教育这种事情,几乎是刻在了他的骨子里面的。

在华夏的大地上内卷了二十年的时间,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升初升学考试、再到中、高考甚至是成年之后反复的在挂科与不挂科之间折磨,张彦可以说早就已经熟悉了,或者说接受了这一整套的教育理念。

说的俗一些,那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而说的现代一些的话,那便是妥妥的读书改变命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

不管读书的目的为何,最终的结果为何,在最起码的一点上,张彦始终都抱有着相同的观点:那就是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有着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或许因为个人不同年龄段学力的不同,老人对于学习的需求要比孩子们更加薄弱,但最起码的,性别这个因素不应该成为影响教育的关键。

用人话说,就是无论男女,都应该拥有平等的、上学的权利。

……

老实说,在刚刚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其实张彦的内心还是有些郁闷的。

因为无论是男女平权这一点,还是对于基本人权的理解,都让他的道德观和东汉这个乱世的主流道德观格格不入。

什么叫“女子无才便是德,聪明女子失节多?”

凭什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些东汉时期就如同常识一般的东西,却在日积月累的不断冲击着张彦的常识。

在过去,他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这一切。而事到如今,当他逐渐的拥有改变现实的权力之后,张彦却陷入到了一丝瑟缩之中。

要做吗?

能做吗?

这样做真的可以吗?

每日每夜,当张彦看到那些违背自己常识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他都会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地问上自己一句。

而改变着一切的契机,来的也非常突然。

当张彦下令宣布庐江水利系统全部完工,下一步开始建造庐江学宫的时候,他便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不能再拖下去了。

当教育这个无法忽视的重点从幕后进入到台前之时,大汉在男女性别权利上的矛盾也激发到了最高点。

那就是同为汉人,女子究竟有没有权利入学?

……

在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里,张彦便从麾下找出了大量从事过教育工作的士人,并且以一种十分恭敬的态度倾听了他们的意见。

毫无例外的,虽然也有些人表示女子接受教育亦无不可,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旧认为女子不应该接受过多的教育。

没错,不是不需要,而是不应该。

就好像那些人说的一样,如果学的多了,那就会容易迷茫,就会容易乱想。有些时候,胡思乱想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

但越是听这些人这样去说,张彦的心理就越是委屈难过。

当这种情绪被烘托到了顶峰的时候,他悄悄的离开了皖国侯府,带着自己的贴身侍女冶儿来到了庐江外边儿的一处荒原上。

……

“冶儿,我记得你曾经出身于富农之家,也算是能读会写的……那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千万不许骗我,就说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