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351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与此同时,在皖国侯府内,张彦看着下面传上来的报告,一时间也是觉得有些好笑。

不过他也没多说什么。

对于孙坚的担心,他多少也有一些猜想。

只见他伸手唤来了两名候着的士子,随后便开口道:

“你们两个,去帮我找一下周家在咱们皖城的话事人,我记得周忠那家伙前段时间过来的时候,在皖城购置了不少房产吧?”

“去,让周家的人给他们安排食宿。既然对方不太想在私下里和我接触,那就顺着他们吧,不见面也有好处的。”

“对了,还有陶刺史和孔北海他们那群人,你们给孙坚安排完住处之后去找找他们,看看他们现在在何处。”

“见到之后也不用多说什么,就提一下孙坚太守已经到了,今晚我会在城中设宴宴请他们几个,让他们不要迟到。”

……

轻声的吩咐了两句,之后张彦便摆了摆手,让这几个人退了下去。

他这次邀请的人不多,除了孙坚、孔融、陶谦这几个耳熟能详的家伙之外,还有当今的济北国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等人。

没错,像是豫章、丹阳甚至九江等距离庐江极近的郡县,他都没有邀请,反而是邀请了一些和他的距离不是很近的家伙。

而这,自然也是有着一定的考量的。

这些人,除了张彦自己之外,无一不是未来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之中,能够叫得上名字的大势力。

提前和他们搞好关系,便是张彦这一次的打算。

PS:加更完了,好累,好饿,好想睡。各位加油,悬赏到30号截止。

第三十一章 得民心者……

“呦呵,这不是陶恭祖吗,您也来了?”

当天下午,在位于庐江中心地段的“瑶池”之内,一个满脸红光,浑身圆润柔滑的中年男人正披着袍子,有些惬意的靠在一处小院里面。

看他那样子,似乎是刚刚从水池里泡了许久出来,端着茶碗的手指都有些褶皱浮肿出现。

而在他的对面,另外一个方向的院落之中,则有一个身材高大,相貌儒雅的男性士子正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地向着远处踱着步子。

远远地看到了这边儿正休息着的陶谦,那人顿时有些兴奋地摆了摆手,随后快步走了过来。

“沓、沓、沓……”

一阵木屐敲击在大理石地面上的声音响起,那男人快步走到了半靠在院落里的陶谦面前。

……

“呵呵,孔北海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我和那庐江太守的关系可是比你们想象的要好得很……早在他还没来庐江就任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认识了。”

“如今张太守他邀请江东一带乃及中原各地刺史、太守前来观礼,你这北海太守都接到了邀请,我陶谦又怎会屈居其后?”

……

笑着向身旁的孔融打了一个哈哈,陶谦打了一个哈欠,随后便往一旁挪了挪屁股。

而孔融亦是刚刚从那浴池之中出来,正是浑身疲惫的时候。

他见陶谦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便笑呵呵地坐在了对方的身旁。

……

陶谦与孔融……他们是一对老冤家了。

当然,也是一对老朋友。

孔融出身于山东齐鲁大地非常有名的大型世家孔家,乃是先师孔子在这一代的直系传人,本就是华夏地区范围内有名的大儒。

而陶谦虽然出身比起孔融差了一些,但为人性格和善,不喜争斗,又从来不以文人自居,整天就是一副和事老的样子,这样的性格最是受到孔融这样的世家子喜欢。

事实上,按照刺史与太守之间本来的关系来看,这两者之间应当是互相对立的才对。

太守作为一郡之地的最高长官,在州牧出现之前,一直都是地方权臣的代表人物,在地方拥有极大的权利。

而刺史则不同——和很多人知道的不一样,刺史其实只是一个六百石的小官,存在唯一的意义就是给太守添乱……啊不,是代替天子监察太守的行为,防止太守鱼肉一方百姓,作威作福,败坏朝廷名声。

以小官制大官,这思路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除了北海郡以外的其他大汉郡县,基本上刺史和太守的关系都是极差,不说像是王睿和孙坚那样刀兵相见,最起码也是老死不相往来,就每年给皇帝写信的时候抹黑一下对方的那种关系。

就好像张彦一样——自打他到了庐江这一年多两年来,他都还没见过扬州的刺史长什么样子,甚至连对方是谁、叫什么都不算清楚。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陶谦和孔融这两人的关系,就属于是实打实的奇葩了。

在工作上,孔融从来不给陶谦拖后腿。

只要是上边分配下来的任务和指示,孔融在北海向来都是加班加点的完成,不但保额保量,甚至偶尔还超额超量。

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同事,陶谦也是如此。

正是因此,在汇报上,陶谦也是投桃报李,从来不给孔融和北海郡穿小鞋。

每年每季刺史寄给皇帝的信件之中,徐州刺史部除了自己区域内的事务,往往还会夹带上一句:我听说北边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的表现也非常不错,陛下可以适当嘉奖。

可以说,在上一任青州刺史黄琬因功迁至侍中一职,青州诸郡暂由徐州代管的现在,陶谦和孔融之间就是堪称模范的同事关系。

如今在任上千里之外的庐江郡偶遇,这两人自然会聊上一聊了。

……

“陶恭祖,你和他早就认识?我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事儿……”

“这庐江太守过去四年换了三任,不是死在了任上,就是死在了就任的路上。要不是我前些日子收到了这位张太守的邀请信,我都不知道这里居然在去年又换了一任太守,而且还实实在在的做了不少的事情。”

……

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一旁的陶谦,孔融听他提及说是早就结识了张彦,最开始还有些不肯相信。

不过看对方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却又实在不像是在作假。

……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陶谦嘿嘿一笑。

“要说起我认识他,那还是去年的时候。孔北海你可还记得,去年开春前后,河东郡曾经出了一场大乱?”

“不光是河东,还有太原……当时因为那一场叛乱,有不少当地的百姓活不下去,在京畿一带流窜,连带着整个大汉的粮价都往上涨了不少。”

……

“你说那次白波谷黄巾的事儿?我当然记得……陶恭祖你怕是忘了,我们青州地界现在还盘踞着上百万的黄巾没有剿灭呢。对于那帮子黄巾贼的事儿,我可是关注的很。”

在陶谦的身边,孔融的表情也有些好奇。

他自然知道陶谦口中那事情指的是什么……但这好像和张彦八竿子都打不着啊?

“你提这事儿做什么,我记得你手下那陈家和糜家都是产粮大户吧?这一场饥荒下去,别人我不清楚,陶恭祖你大概是赚了不少的。”

似乎是有些不屑,又似乎是有些羡慕,从孔融的话里,陶谦分明听出了一股浓浓地酸味儿。

不过他倒是也不恼。

吹着院子里的过堂风,陶谦的表情似乎是在笑,又似乎有些别的什么东西在里面。

“这你就不懂了吧?当初我也是听人说关东闹灾,粮食涨价,这才派了我手底下的糜家公子去了洛阳,本来只是想要卖些吃不完的粮食出去。”

“却没有想到,在那一次,糜竺他却直接给我钓上了一条大鱼——那个时候,张彦刚刚获封领地,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手里面装备、兵员、粮草什么都没有。”

“我借着那次机会,半卖半送的支援了他不少的东西,后来又隔三差五卖些粮食、矿石给他。”

“一来一去的,我们也就熟落了起来。”

……

“孔北海你别看现在庐江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可那舒县、潜山县等地的县令,那还是他从我这徐州借调过去的。若不是我当初好心支持他,他张彦恐怕现在连掌控整个庐江都还没有做到。”

“就我们这关系,你说,他如今要在庐江办理军演,又怎么会不叫上我陶谦陶某人呢?”

笑嘻嘻地向着孔融说着,陶谦此刻就好像是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一样,说起了庐江,恨不得把自己的功劳全都展现给孔融看看。

不过孔融那边,脸色却逐渐平淡了下来。

或者说的更直接些,孔融的脸色现在有些不太好看。

……

“陶恭祖,你这话可不是在骗我?”

“你说他刚来这庐江的时候,他一穷二白,连麾下的武器兵甲都凑不齐……那现在呢?”

“你说他当初连吃的粮食都没有,还要向你买,那现在呢?”

“你说他手底下缺人,当初和你借了几个文臣……”

“额,我斗胆问一句,他打算什么时候把那几个人还你?”

……

如果说最开始的时候,孔融的表情还有些淡然,那现在的他就有些回过味儿来了。

被陶谦说的起点如此之低的一个太守,现在居然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我说,你徐州可离这庐江近得很,庐江之前是一副什么样子,你陶恭祖肯定比我清楚!”

“这才几年?有两年?”

“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不但整顿了内务,理清了当地的世家,查明了土地人口,甚至还抽出手来组建军队,扫荡山贼,现在居然开始搞阅兵演习了……”

“他人哪来的?钱哪来的?武器装备都是哪来的?”

“这是不是……太快了一点。”

……

听了孔融这话,陶谦一时间也有些沉默了。

足足闭着嘴巴看了半天的云彩,他才叹了口气,转头看向了孔融的方向。

“是啊……太快了。”

“当初我结交他,只不过是看他背后乃是中常侍张让,来这匪患横行的庐江估计不会是找死的,就想着结一个善缘,以后若是互相之间出了什么事情,那就帮衬上一把。”

“可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