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认贼做父,敲奇观,顺便追小乔 第574章

作者:玛修就是天啊

他只能硬着头皮向董卓问道。

……

“坏了!”

见刘辩这一句话出口,在场的一些前朝老臣,诸如袁隗、杨彪之流,在心中齐齐哀叹了一句。

“陛下怕是正中了那董贼的圈套了!”

……

“哈哈,于此法,董某却是有一番见解,愿与诸君共享!”

董卓闻言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我观本朝混乱,当是司空刘子高玩日愒岁、溺志自焚矣!”

“不若陛下下令,去了那刘弘金印紫绶,将司空之位改封于我!”

……

“我是做实事的人,并非是那些只会和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攻击同袍的小人!想我董某当年,自十五岁起为国效命,征战南北沙场足有二十余载!这些人整日里无所事事,又曾为我大汉做了什么?”

“以董某之愿,加以陛下之决心,定能让着朝堂上下重整当年高祖在世之繁荣!”

……

……

……

“混账!”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啊!”

退朝之后,文武百官各自回家,司徒王允则是邀请了自己的好友太中大夫杨彪、司隶校尉曹操等人,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小聚。

在众人饮酒交杯之时,王允想起今天白日里董卓在朝堂上的那股子咄咄逼人的样子,顿时忍不住在酒席上对着董卓破口大骂。

而在场的诸多官员,则急忙拉住了王允:

“王司徒,此话莫说,莫要多说!”

“君可知隔墙有耳的道理,这话若是传到那人耳朵里了,您这司徒之位,怕是就要不保了!”

被众人这么一提醒,王允也是反应了过来。

今天白天的时候,董卓敢借着自己的兵权和威势强行自荐司空之位,那说不准下一次,对方瞄准的就是自己这“百官之首”司徒了。

甚至是位胜于三公的大将军,大司马,都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

只是即便不好在这城中多说有关董卓之事,王允的心中却依旧悲愤难忍,不由得跟这在场诸多同袍好友诉起了苦。

今天在那朝上,若非是最后袁隗悄悄示意刘辩,用司空的位置将董卓给安抚了下来,那说不准这两帮人最后就会闹到什么样的地步!

那董卓,可是带着佩剑上朝的!

就他那身高八尺,腰围也快八尺的健硕身材,恐怕朝堂之上的十几个御史绑在一起,都未必够他一个人打。

以董卓的性格,就算是在朝上动了杀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

“诸位,如今我大汉皇权旁落,陛下势微,董贼乱政,不知你们可有什么办法?”

王允叹息了一声,皱着眉头向在场的众人问道。

而那些人的回答,则显得有些大同小异:

那就是董卓必须被压制,但绝对不能和对方硬碰硬,必须得找到合适的机会才行。

如今的董卓手握兵权,又有了三公之中的司空之权利,可以说在大汉朝廷之上威势盛极一时。

如果强行和对方作对,那恐怕不会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

“王司徒,不如我等明日去问问卢尚书如何?”

在一群废话之中,最终还是曹操提了点建设性的建议。

“司徒你有所不知,先帝在时,以我、本初等人为校尉,率领西园禁军两万五千余人。”

“这支军队现在的掌控权不恰好就在卢植的手中?”

“若是说起现在的洛阳,有谁能够制衡董卓的话,一定就只有尚书卢植了!”

见曹操这么说,王允也不由得下意识的低头,开始思索起了联合卢植的可能性。

不一会儿,作为百官之首的他就拍板做了决定:

……

“孟德所言不错!”

“待到今晚,老夫便带头去他卢植府上拜会一二,诸位若是有心,亦可去我同去。”

“卢尚书乃是大汉死忠,想来不会对董卓这人放任自流。”

……

“只要他出手,那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第六十八章 挖你祖坟

在王允夜里偷偷联系了卢植之后,卢植很干脆的便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并承诺,会在关键时刻发动西园禁军对董卓进行攻击。

他本就不喜董卓的性格,又对董卓进京之后的种种行为不满。

只是由于他乃是大汉的尚书,或着说叫“录尚书事”,专门负责统辖一众尚书令,属于文职,没有合适的理由的话,不好直接调动军队,这才一直没有对董卓动手。

在和王允沟通过之后,二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由王允、袁隗等人负责在朝堂找茬,试图引发自己这边与对方的矛盾。而卢植则负责在矛盾爆发之后进行后期处理。

无论是镇压西凉军的叛乱,还是直接擒获董卓,卢植都对自己手底下的那群将士们很有信心。

……

时间过得很快,机会来的也很快。

没过多久,王允便迎来了他的机会……

那一日,司空董卓见洛阳纷乱,三辅之地灾祸频频,便生了一丝恻隐之心。

这里要多说一句,别看董卓对那些世家权臣杀起来毫不留情,但他也是做过河东郡太守这样的父母官的!

对于体谅民情这一点,董卓比绝大多数的中央朝臣都更加优秀。

由于战乱等原因,整个大汉的难民,都在往河南尹聚集,而河南尹的难民,又属左冯翊、右扶风,以及伴都长安最为密集。

见到那么多难民无家可归,董卓自然生出了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的想法。

可尴尬的是,当董卓在朝堂上提出这件事后,负责掌管钱粮的大司农却表示,如今的大汉府库之内,早就已经无钱无粮可用了。

莫说是开仓放粮,就算是用来供养宗人府的那些家伙,恐怕都未必能够,又怎么可能去救济那些难民呢?

对于这一点,董卓倒也不是没有预料。

大汉有多穷,他当凉州刺史那些年最清楚不过了。

因此,对于钱粮的问题,董卓早就已经询问过他麾下的谋士李儒,并且从李儒那里得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

“陛下,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朝廷用钱的时候。我听闻那洛阳城外,孟津渡皇陵之中金银财宝无数,只需开启陵墓,从中取出少许,从关东商人处购置余粮分与洛阳百姓,自然可以化解当下燃眉之急。”

“若是皇陵之中不够,那还有孝和帝的慎陵,慎陵不够,那还有孝章皇帝的敬陵,甚至是孝明皇帝的显节陵!”

“这三辅之地皇陵如此之多,又何来的无钱可用之说法?”

……

这话一出口,便带给了在场的所有人巨大的震撼。

在藐视皇权这一点上,董卓从来都不会让东汉的文武百官失望。

以同为封建的清朝为例,当年西方两国侵华,之所以能够那么顺利的和当时清朝的统治者签订条约,就是因为他们打着科研考古的旗号,屡次三番威胁当时的清朝皇帝,若是不签订条约,就将整个满清皇陵用大炮轰开,进行“科考”。

当时的整个晚请皇权党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便有了那一系列堪称丧权辱国的条约。

……

同样的,在同为封建王朝的大汉,此时董卓所提出的那种“开皇陵”、“济万民”的做法,就和要刨了汉室的祖坟没什么区别。

这一下,不光是那些群臣反对,就连作为小皇帝,原本唯唯诺诺的刘辩,反抗态度也突然变得激烈了起来。

……

“不行,绝对不行!”

……

开什么玩笑……若是真的让董卓把汉室皇陵给开了,那他死后,还怎么去见自己的列祖列宗?

若是真的出了这档子事情,那刘辩就算自裁于大殿之上,他那死去的皇爷爷,皇太爷爷,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刨人祖坟,在某种程度上,就和杀人父母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

反观董卓这边,在朝堂上受到了莫大阻力的他自然也是心生不爽。

和那些讲究传承的“世家”阶级不同,董卓可是普通老百姓出身的,他那谋士李儒,更是出了名的“普通人家”。

同为普通人,无论是董卓还是李儒,都是异常坚定的“实用主义”践行者。

拜托,现在的大汉都已经烂成这样了,还整天守着你那破皇陵有什么用?

他能让你的天下变得安顺富强吗?

他能让你四百年大汉延续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