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带着地球硬钢三体人 第41章

作者:光头师傅

“你、你是说真的……”

黄兴国满脸涨红,青筋暴起,看上去让人有些害怕。

毕竟,他也是搞了半辈子火箭的了,无工质发动机如果真的出现了,那意味着什么?

没有空气污染?环保?

省电?

不,其实是航空航天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从冷战结束到现在,各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大家都在吃老本。

甚至还有国家的宇航技术倒退了不少。

绝大多数原因,除了钱,就是发动机的事儿了。

现有的化学发动机太蠢了。

你能想象吗,一台几吨重的越野汽车,载重只有一个婴儿的体重。

这就是目前化学火箭的困境。

想要载重多一吨科研物品,就要加多几十吨的燃料。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不是单纯加重这么简单的事情。

而无工质发动机的发明,势必,绝对会引起航空技术的超前进步。

这让他怎么能不激动!!

当然,这一切是不是真的,还有待证实。

“是不是真的,您自己看看呗?”

黄兴国两腿跑得比兔子还快,在无工质飞机降落之前就已经跑到了停机坪。

他等到飞机停下,立马跑到旁边,用手摸了摸飞机底部的蓝光出口。

没有高温!

甚至整个飞机机身的温度都是冰凉。

这也就意味着,这台飞机的能量转化效率已经高到了一种离谱的境地。

能量没有浪费在多余的热辐射上面。

并且他抬头望进机舱,发现里面的空间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很多。

真的没有油箱?

“真的是无工质???”

黄兴国状若疯癫,在飞机上驾驶员面面相觑的目光中奔跑向林浪:

“林……林博士!!你、你把这发动机的技术图纸、给……”

说着说着,他自己都脸红了。

凭什么啊?

人家的发动机图纸,就这么给你看?

空手套白狼呢?

“关于无工质发动机的技术细节,我已经总结的有详细的资料。”

林浪似乎早就聊到了他的想法,平静说道:

“等到这批发射任务完成,黄排长随便看。”

任务完成就可以了?

太好……

等等。

“这……批?”黄兴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您……这是要发射几次啊?”

“其实也没多少次,大概也就……”

林浪估算了一下:“也就是三五百次吧。”

“?”

……

轰隆隆的噪音隔着几公里,甚至都能让人忍不住捂着耳朵。

化学火焰的喷射让远处观望的人们睁不开眼睛。

第一次火箭发射,将十吨左右的纳米材料带上了太空,在中央计算机的引导之下,停在了地球同步轨道之上。

在一旁观看的黄兴国迟疑地问着林浪:

“为什么不用你的无工质发动机运输?”

“化学燃料的火箭,绝不可能满足你如此庞大的需求。”

每一次发射火箭,所耗费的资源都是天文数字。

林浪的目的是要将千万吨级别的物质运输到地球同步轨道上,这一点万万不可能用化学燃料火箭完成。

真用了,那就是和用钞票烧纸取暖差不多。

“无工质发动机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

林浪解释道:“高精密的仪器会在其干扰下失效,那样的话,就失去了我要送材料的意义。而抗干扰的隔绝层又体积过于庞大,不适宜用在运输上。”

“那你要怎么办?反正火箭不可能造出来那么多的。”

“其实也简单。”

林浪微微一笑,没有解释。

在接下来的数个日夜里,林浪都在等待。

被火箭送上太空的,其实不只是制作电梯的材料。

还有数以亿万计的纳米机器人。

……

距离地球三万六千千米的同步轨道上空。

一节火箭的残骸中。

突然闪烁起了银白色的光芒。

如流水一般的机器人从残骸中涌出,然后将其分解成纳米级别的合金材料。

与此同时,火箭携带的纳米材料也在机器人的流淌之中,缓缓塑性……

林浪从来都没有打算靠龟速的化学火箭,来建成太空电梯。

火箭只是个引子,如同多米诺的第一块骨牌。

将精度极高的建造型纳米虫群,成功送到同步轨道上,就算成功。

然后,就是纳米虫群的舞台……

虫群会将纳米材料,搭建成一个高强度的工作平台。

在这个工作平台稳定之后,纳米虫就会开始一点点将太空电梯的材料向下链接,像春蚕吐丝一样,一点点直到到达地面基地。

与此同时,平台会不断接受来自地表的无工质发动机送上的纳米材料(用普通火箭是因为要运送纳米虫,单纯运送材料可以用无工质发动机),以补充消耗。

在这个过程中,被注入了智能程序的纳米虫群会是最为勤劳的劳力,全时段不停地为人类建造属于他们的……

空中花园。

在加墨的穷苦人们,没有闲暇仰望星空,更不会想到,就在距离他们三万六千千米的头顶,有一群无生命的虫子为他们的迈出太空的第一步而耗尽能量。

第46章 文明的分级

轰轰轰……

在火箭发射基地。

每隔大约两个小时,会有聒噪的轰鸣声传来。

那是无工质小型火箭落地的声音。

一批批无工质火箭,就像是不要钱一样,拔地而起,飞向了太空。

在无工质火箭将纳米材料送到同步轨道的平台之后,会按程序返回地表。

同时将降落的地点,精确控制在一平方千米之内。

而很快就会有人将火箭的残骸回收,继续发送下一个……

这种海量将火箭发射的行为看起来似乎比化学火箭发射节省不了多少,实则不然。

整个无工质火箭其实已经非常简化,除了必要的发动机、能源系统、简单的主控系统以外,剩下的空间都用来装配纳米材料了。

可以说能简化的东西都简化了,包括外壳材料、冗余系统等等。

更别说这种火箭还可以回收。

发射一次的成本,甚至连普通化学火箭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早已经习惯了火箭落地时候噪音的林浪喝了一口茶润着嗓子。

他正在为黄兴国和一众基地的科研人员讲解无工质发动机的基础构造。

这项技术太过先进了,哪怕是放在流浪地球的宇宙,也是顶中顶。

因此在这些研究员听起来,他们感觉都不是在学习新技术,而是在听林浪讲科幻小说。

他们得知,无工质发动机是出自林浪之手之后,个个都惊为天人。

这简直是跨世纪的伟大发明了,更别说林浪还是个盲人。

“林博士,你说,有了这个发动机,我们是不是就能……建造宇宙飞船了!?”

一个较为年轻的科研人员问道。

“别把飞船想得太简单了。”林浪笑笑:“除了发动机,飞船的材料、飞船的建造地点,和具体构造,都是非常讲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