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长津湖:杀敌就变强 第516章

作者:失辞旧梦

这一看,副总指挥和王川都有点愣神。

骑兵连的冲锋,打破了他们以往对战斗冲锋的认知。

常规冲锋,部队一般都会将队伍拉开,尽量扩大覆盖面,或者采取三三制或者轮波次进攻的模式,将敌人打疲打软,然后冲垮防线。

可骑兵连不同,虽然朝两个方向负责进攻的各有两个排,两个排加起来也只有七十多人,但他们的队形看上去却很奇怪。

是三角形的,第一排一个战士,第二排两个战士,依次下来三个、四个。

每十个战士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冲锋小组,七个战斗小组又组成了一个大的冲锋组,依旧保持这三角形。

只是每一个面,都有一个战士打前阵,整体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钉耙一样。

而多出来的几个没有编入冲锋部队的战士,则是在距离小鬼子阵地越一百米的地方停了下来,骑在马背上,端着马步枪瞄准,进行狙击。

这样的冲锋队形,真的有作用吗?

副总指挥紧皱着眉头,没看到结果之前,他心里也没底。

至于王川和其他工作组的同志,更是看得一头雾水。

这种冲锋的方法,他们都是第一次见。

“哒哒哒。”

小鬼子的重机枪开始扫射了。

听到这枪声,所有人心里都是一紧。

在这个时代,除了大炮等重型武器外,威力最大,杀伤力更大的就属重机枪了。

射速快,火力猛,被子弹击中,轻者残废,重者致命。

以往同小鬼子作战,遇到重机枪扫射,八路军采用的都是拔点战术。

第六百九十八章 骑兵冲击敌阵

所谓的拔点战术,听上去似乎很有针对性,实际上需要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残酷的。

这个代价就是靠战士们用命往上堆,一个个战士完全无视小鬼子阵地其他的防御,瞅准了重火力点,抱着手榴弹往前冲。

等到了跟前,引爆手榴弹或者炸药,摧毁这个火力点,就等于是拔点成功。

类似的情况,在三八六旅攻打山崎大队的时候就曾出现过。

当时山崎大队仅凭一个重机枪碉堡,就将三八六旅彻底拦在了阵地外,久攻不下。

为此,三八六旅只能组建了敢死队,让战士们用命去炸毁碉堡。

短短几次冲锋,一百人的敢死队就牺牲了一半,可是连小鬼子重机枪碉堡的边都没碰到。

最后要不是乔林主动请命,凭借自身过人的能力,将碉堡炸毁,那场战斗的最终结果会是如何还真不好说。

就算是能打赢,三八六旅所付出的代价也将更为惨重。

如果换做现代战争,除了地面近距离作战外,重机枪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

轰炸机定点轰炸,榴弹炮远程打击,甚至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摧毁,想要拔掉一个重机枪火力点的方法实在太多了。

可在这个时代,八路军最先进的武器,恐怕就是手里的步枪了。

射程没有重机枪远,威力不如重机枪大,要想赢得战斗,出了用命换,别无他选。

而攻打山崎大队那一战,也给乔林提了个醒。

训练骑兵连的目的,就是为了战斗,而骑兵连的职能,就是阵地冲锋。

如果今后在战场上,骑兵连遇到了小鬼子的重机枪扫射,该怎么应对?

相比起步兵,骑兵的目标更大,因为还骑着马,被打中的几率就更高。

为了应付这个情况,乔林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创造出了一种专门针对重机枪扫射的冲锋战术。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乔林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可以在转瞬之间移动几十米,所以乔林就将战术重点放在了队形和军马身上。

而此刻骑兵连所采用的的阵型,就是专门针对小鬼子的重机枪特意训练出来的。

三角形的阵型,减少了前排战士被子弹击中的概率,重机枪重在扫射,精准打击的能力就差了点,所以也会相应减少小鬼子的火力覆盖面。

而且每个战士骑一匹马,带一匹马,可以随时更换坐骑,这一点,对拥有精湛骑术的战士们来说,并不难做到。

最重要的是,虽然冲锋的队伍整体看上去是由多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大三角形,但实际上,在冲锋的同时,队形也在不断变换当中。

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不停变换的队形,让小鬼子根本找不到任何规律可言。

除非小鬼子能在前沿阵地架设起一整排的重机枪同时进行扫射,那样的话,骑兵连再怎么变换队形也不可能躲开。

不过重机枪并不是大白菜,即使小鬼子的武器装备远超八路军,可想要装备出一整支重机枪部队也是办不到的。

重机枪制造工艺严格,对子弹的消耗也极大,小鬼子负担起来也是很有压力的。

通常小鬼子一个中队配备两到三挺,一个大队装备十二挺左右,一个联队也就是四十挺。

重机枪强大的后坐力,令小鬼子也只能朝着前方扫射,想要精确瞄准某一个点,恐怕除了乔林这种力拔千斤的人外,没有人做到。

这样一来,骑兵连冲锋的队伍,就总是能赶在子弹到达之前将队形转换,从而让那些带着火光的子弹打空,或者直接打进土里。

步枪每开一枪,就要重新拉动枪栓给子弹上膛。

而重机枪则没有这么麻烦,只要把弹链或者弹盒装好,一口气就能把子弹打光,省去了上膛的准备,而且射速极快。

这是重机枪的优势,同时也是缺点。

因为超快的射速,一条弹链两百发子弹,通常在开枪后六到七秒钟就会打光,需要重新更换弹链。

最重要的是,重机枪子弹口径过大,再加上射速快,子弹由枪管射出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摩擦力。

这种摩擦力或导致枪管的温度急速升高,通常连续打光两条弹链,枪管就会发红,需要时间来冷却,如果继续打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枪管炸裂的情况。

重机枪的威力虽然打,但弊端也同样存在,这就给了骑兵连战士们机会。

在小鬼子开枪的时候,他们的重点是变换队形躲避子弹,在小鬼子更换弹夹或者冷却枪管的时候,他们就会加速冲锋。

于是在副总指挥等人的眼中,就看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

冲锋的骑兵连,会忽然开始不停地变换队形,一会移动到这边,一会移动到那边,而且战士们也像是耍杂技一般,在两匹马之间来回跳跃。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他们在冲锋,还真容易让人怀疑他们是在故意炫耀骑术。

正看得眼花缭乱时,部队又突然加速向前冲锋,眨眼间就冲进了几十米。

重复了几次之后,距离小鬼子的阵地也只剩下几十米了,战士们在继续冲锋的同时,也将提前就挎在肩上的马步枪端了起来,瞄准小鬼子进行射击。

一阵清脆的枪声过后,阵地上的小鬼子顿时倒下了一片。

“这枪法...”

王川情不自禁地叫道,可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一枪过后,战士们已经冲到了小鬼子的阵地前。

近距离就是短兵相接,再用马步枪射击,显然是有些麻烦了。

把枪带往脖子上一套,伸手拔出腰间的马刀。

队形再次变化,不是三角形,不是各种奇形怪状,七十多个战士,除了几个负责在远处狙击,其余人排成了两排,平铺开来,统一举起了手中的马刀。

“杀!”

“杀!”

“杀!”

随着震天响的怒吼,战士们冲进了敌阵,手起刀落,一个个小鬼子要么掉了半边脑袋,要么直接被砍断脖子,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就死在了刀下。

这一声整齐的怒吼,也让副总指挥等人心中一震,即使间隔数百米,仍旧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股子浓烈的杀意。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有气势,有气势啊!”

副总指挥想到了一句诗词,脱口而出。

他觉得这句诗,配得上现在的场景,配得上骑兵连的战士。

骑兵的冲锋对于步兵来说,好听点叫碾压,难听点那就是屠杀。

一冲入阵地,小鬼子毫无还手之力。

第六百九十九章 枪如龙刀如虹

枪出如龙,挥刀如虹。

战士们手中的马刀,带起了一片片寒光,无情地收割着这些小鬼子的性命。

眨眼间,小鬼子在洼地里的阵地就被骑兵连冲垮了。

那些举着枪,甚至连瞄准都顾不上的小鬼子,直接就被马刀砍翻在地。

看傻眼了,副总指挥,王川,以及工作组的同志们,全都看傻眼了。

虽说是一个整编的骑兵连,可留下了两个排,剩下的又分别朝两个方向冲锋,几十个人就能把小鬼子打成这样?

如果不是因为有之前的炮击和重机枪扫射做铺垫,这战场看上去,更像是八路军在屠杀小鬼子吧。

之前骑兵连全歼小鬼子一个大队,砍了人头的事,还有人怀疑其中会不会另有隐情。

毕竟事发地在一二九师根据地内,不排除为了鼓足士气,把大部队打出的战果安在了骑兵连头上,树立典型也是为了部队的整体发展嘛。

之所以会有这种猜疑,主要是因为八路军以往同小鬼子作战的伤亡比。

一比七甚至一比八的伤亡比,实在让人很难接受一个连可以全歼小鬼子一个大队。

可此刻由不得他们不信了,事实胜于雄辩,亲眼看到的,总不会有假吧。

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惊喜。

八路军有了战斗力这么强的部队,岂不是代表着以后的作战中,伤亡将会大幅度减小。

这些首长们虽然不用亲自上战场打仗,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了解战争的残酷。

都是八路军,都有着相同的信念,每一个牺牲的战士,那可都是自己的同胞和战友啊,他们怎么可能不难受。

“王连长,警卫连的速度有点慢了,让他们加快速度,不能全歼,就一举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