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07章

作者:今令冷泠

“太后啊,你可是又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杨明对着夕阳长叹道。

“太后又为难夫君了吗?”在杨明的长叹中,楼梯中探出了一颗脑袋,随即惊鲵的身影展现在杨明的面前,当踩在最后一层楼梯时,惊鲵的身影已经完全展现在杨明的面前了。

“又?”杨明听到这个“又”字,鬓角不由跳动了一下。

在惊鲵的认知中,大概是杨明又被赵太后给欺负了,因为杨明已经在惊鲵的眼睛中看到了疼惜的神色。

“太后是个好人,只是有时候她总是欺负夫君你,这一点不好。”惊鲵说着,眉头微蹙,在感念赵姬收留自己,让自己摆脱罗网的同时,又有些生气,但对于自己和杨明有恩的人,她又实在不能说太过分的话。

“其实,我没有被欺负,谁能欺负我啊。”杨明觉得,自己有必要辩解一下,当然,不是为了赵姬,只是纯粹的为了自己。

“我都知道。”惊鲵来在杨明身边,跪坐了下来。

“你都知道什么啊?”杨明多少有些无奈,在惊鲵的清冷之下,却有着一颗十分执拗的心,一旦是她认定的事情,哪怕是杨明也很难扭转过来,毕竟,若是没有那份执拗,她又如何在冰冷的罗网中一步一步成为天字一等杀手。

“我都知道。”惊鲵侧过脸看着,显得十分倔强地杨明道。

“好吧,你都知道了。”杨明无奈道。

“你以后还要练剑吗?”惊鲵将自己靠在杨明的肩膀上,陪着杨明看着窗外的夕阳余晖道。

“当然要练了,练剑啊,很有意思,尤其是在惊鲵师父的指导下。”杨明道。

“嗯,我知道,我会让夫君你成为一个剑术高手的。“惊鲵严肃而认真地说道。

“那我谢谢你了啊。”杨明揽过惊鲵的肩膀,毫无诚意地说道。

惊鲵靠在杨明的肩头,不想说话了,有时候杨明真的很讨厌。

第186章何以报恩?唯有鞠躬尽瘁

接下来的时间,杨明除了练剑之外,别无他事,战争的后续事宜,赏功罚过自有专门的官署和大臣负责,杨明所有做的是只是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军功,变成实质性的东西,落入自己的口袋而已。

当时间来到五月份时,秦国整个大河南岸地区已经来到了农忙时节,也是在这个时间,发生在秦王政六年的这场大战,也是这个世界最后的一次合纵大战彻底结束了。

但这样战争的影响却依旧在持续着,在遥远的楚国陈郢,楚国朝堂上下的君臣已经在商量着迁都到淮南之地,以避秦国兵锋的事情了。

赵国大败之余,虎伤之下,凶气更显,返回赵国边境的赵军并未解散,而是直接朝着齐国而去了,可怜的齐国,本想着置身事外,但却偏偏还是被打上了门来,免不得又有几座城池被赵国夺取了。

在遥远的燕国,持续日久的关于是否要与秦国结盟的争论,也逐渐有了明细的答案。

韩国上下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魏国上下也在忐忑之中,猜测着秦国的报复会降临在哪一个国度中?

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让人不想思考,但却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不过,这些与杨明的关系都不大,此处,这场大战的赏功罚过终于出了结果,杨明这个带领三千宫廷禁卫驰援蕞城的人,在这场大战中,可谓是表现的最为精彩绝艳的存在,无论是从总体战势中的贡献,还是临阵时在阵斩数字,都是最高的那少部分的存在。

杨明这个虽然有着卫尉府中丞,但却无爵位在身的白身,也真正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爵位,得到了自己一戟一剑亲手搏杀出来的爵位:五大夫,位列军功二十爵中的第九级,算是二十军功制中的中层存在。

同时获得五大夫爵位的还有王翦。

对于这样的结果,赵姬并不满意,她的本意是让杨明获取左庶长的爵位,这样杨明入朝堂可比肩九卿,出进地方可谓一郡之首,进军中则可为一军主将。

但现实却很残酷,赵姬对于秦***功的赏罚细则并不了解,当吕不韦那些人,以太后不懂其中的规则拒绝她的要求时,哪怕是赵姬也无可奈何,因为这涉及到秦国最根本的军功爵制,哪怕是她也很难肆意妄为。

“吕不韦倒是好意思,已经是彻侯了,升不可升,就将自己的食邑加到了十万户,他想作什么?当年武安君白起那么大的军功也没有如此多的食邑,他倒是脸皮够厚,难道他就真的忘记了,自己在追击赵魏联军中,是怎么被杨明的手下败将庞煖给打败的吗?”咸阳宫中,没能得到想要东西的赵姬冷笑连连地在秦王政面前抱怨道。

“仲父在此次大战运筹帷幄,功劳确实不小。”秦王政不置可否道。

“运筹帷幄?吕不韦是这么说的?呵,他的脸皮却是不一般,他若是运筹帷幄,还会让赵魏数万联军奔袭关中,距离咸阳只有数十里的距离,他这是在擅权,在欺负大王你,他想做什么,难不成想当权臣不成?”赵姬嗤笑道。

被敌人差点兵临都城之下,这就不是罪过了?

吕不韦这般不守规矩的行为,是对王权的践踏,而王权却是属于秦王政的,吕不韦如此欺负自己的儿子,赵姬怎能不生气,更何况,在叙功的过程中,吕不韦还欺负了杨明,新仇旧恨加在一起,此时赵姬对吕不韦的讨厌可谓已经达到了顶点。

“但结果终究是好的,若非仲父回援的及时,蕞城很难守的住。”秦王政道。

“大王真的这么认为?”赵姬看向秦王政,目光中已经多出了来自一位母亲的审视。

“是。”秦王政点头道。

“是这样啊。”赵姬语气莫名地说道,在她的心中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秦王政看着余怒未消的母后赵姬,一时间也是不知道赵姬的怒气到底是来自哪里?

是因为仲父擅权,而为寡人抱不平,还是说纯粹的是因为没能该在自己的人争取到想要的东西。

想到这里,秦王政心中不由一动,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不受控制的浮现在他脑海中:母后与仲父不合,也许对寡人更有利。

想到这里,秦王政不由沉吟起来,越想越觉得可行,他已经十九岁了,按照传统,已经快要到了加冠的年龄,但眼下,朝堂上下,却根本没有臣子主动上奏这件事情,无非是有人压制了有着这种想法的臣子而已,那个人是谁,自然是不言而明的。

“河东郡郡守因为临战失机,致使赵魏联军从其辖区奔袭进入咸阳,差点使得战局崩坏,有大过,按照军法,当夷三族,但念在他最后在大河南岸死战赵魏联军不退,为国捐躯,遂改判将其三族流放陇西边地,族产充公。”秦王政道。

“大王给哀家说这些作什么?”赵姬疑惑道。

“河东郡郡守在咸阳内城有着一座宅邸,规模不小,在咸阳城外的,还有着一座占地百顷的庄园,可以赏给立有大功的杨明。”秦王政道。

“这个河东郡郡守家产倒是挺丰厚的。”赵姬沉吟道,一双凤目已经下意识的微眯了起来。

对赵姬一些小习惯还算了解的秦王政哪能看不出来此时的赵姬心情极好,已经不像方才那般生气了,只是这个发现却并没有让秦王政感觉到什么高兴的感觉,反而是一直萦绕在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河东,紧要之地,其郡守在秦国的地位很好。”秦王政道。

“母后不用因为寡人与仲父争吵什么,而且,杨明这个人……”秦王政说话间已经多出了沉思之色。

“怎么了?”赵姬听秦王政说起杨明,下意识地看向了秦王政,心中不免有些心虚,不由有些后悔,自己方才是不是太过生气,以至于反应太过了。

“母后若想要提拔杨明,其实还有一个机会。”秦王政道。

“其实哀家也没打算将杨明提到高位,只不过……”赵姬沉吟着,随后想到,自己这么遮遮掩掩的岂不是显得更加心虚,于是改口道:“只不过,杨明却是立有大功,若不能得到公平对待,岂不是显得什么人都能欺负哀家的人了?”

“寡人知晓母后的心思,所以接下来还有一个机会,一个让杨明立功的机会,杨明若能赚取这个功劳,将其爵位提升到左庶长,到时让他位列九卿,或是出任一郡郡守、一军主将,哪怕是仲父也不能多说什么。”秦王政道,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使人很难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什么,但在他的言辞之间却颇有蛊惑之意。

“什么机会?”赵姬果然心动了。

“五国联军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卫国,虽然卫国只是因为魏国而来充数的,但它既然敢来,自然要教训教训它以及其身后的魏国。”秦王政道。

“卫国?”赵姬诧异道,卫国关乎杨明什么事情?

“初秋,秦国会对卫国动兵,母后若是有意,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促成杨明领兵出征卫国,卫国,小国耳,以杨明的本领,自可一战而下,到时候,挟灭国之功,虽然这个国却是小了点,但毕竟也是灭国之功,到时候,再将杨明提拔到高位,哪怕是仲父也不能多说什么。”秦王政道。

“原来如此,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哀家该如何促成此事?”赵姬追问道。

“这个?母后你也许可以问问祖母太后,她熟悉朝政,想来应该有好办法。”秦王政道。

“她?”赵姬闻言目光一凝,已经看向了秦王政,只是,以她的眼力又如何能够看出秦王政的所思所想。

“她确实擅长这个。”看不出个所以然的赵姬做出沉思之态点头道,这样可以让她显得没有那么愚笨。

如果杨明从一开始就知道赵姬的愚笨还要超出他想象的话,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计划,可惜,现在的他已经彻底登上了赵姬的这条船,再想下来,恐怕是难了。

不过,杨明幸运的是,他知道的还没有那么多,所以当赵姬将一张房契交到杨明手中的时候,杨明还是很高兴的。

在他的手中,是一张素帛,上边画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府邸,前前后后占地颇广,在旁边有着一列列小篆记载着府邸的规制、面积以及产权,还该有内史府的大印。

“终于有一个大房子住了。”杨明收起素帛,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毕竟,在赵姬面前,此时的他早已经不需要要之前那般刻意的表现或是隐藏什么了。

毕竟,两人之间早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你就这么喜欢大房子?”赵姬见杨明高兴,心中也觉得欢快。

“首先,修一个大大的浴室。”杨明畅想道,这可是他已经心心念了许久的东西。

“呸,小下流胚子,不想好事。”赵姬闻言嫌弃地说道。

“我说的是洗澡。”杨明解释道。

“哀家说的也是。”赵姬瞪起一双凤目,随即面色间已经多出了潮红之色,上个月发生在甘泉宫浴室中的事情已经不受控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杨明看到此时的赵姬,也是微微一怔,这真是一个多情的太后啊。

一时间,杨明与赵姬面面相觑,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的异常。

“今天的天气似乎有些热,也是了,已经是五月了,正是一年中极为炎热的时候。“赵姬意有所指地说道。

“是啊,太后您都出汗了。”杨明道。

“所以?”赵姬虽然是在问,但显然,在她的心中已经有了想要的答案。

“自然是找可以乘凉的地方了。”杨明说话间已经将赵姬拦腰抱起。

没办法,方才才得到一座心心念的大宅邸,人啊,要知道感恩的,面对太后如此厚恩,杨明这个身上唯有一长物的少年,又能怎么办呢?

他能够做大也只有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当杨明离家甘泉宫时,已经是夜幕降临的时候,趁着夜色,杨明独骑走在返回小院的路上,摸着怀中的那张房契,想到了许许多多。

对于房子这般的存在,有着一种深深的执念印刻在杨明的灵魂中。

第187章意外的宝藏

小院子虽然小,但有自己的好处,大府邸虽好,却也有着自己的麻烦,当杨明来到前河东郡郡守位于咸阳的府邸时,才意识到,直观的府邸要比素帛上的线条来更加生动。

哪怕是在咸阳内城,这座府邸的规模也是相当的不小,朱门高户不外如此,虽然还比不上蒙家那样的府邸,但在咸阳内城,却绝对算得上是豪宅了,由正门而入,前中后坐落着三座大堂,以中后两座大堂为中心错落着大概十几个小院,这是一个能够居住百余人的地方。

只是,这样的一座豪宅打理起来却是相当的麻烦。

最起码,仅仅只是一个小胡姬是绝对做不到。

“这是不是太大了一点?”果然,跟在杨明身后的胡姬此时已经是难掩惊容,房子太大虽然是好事,但干活的却是她自己啊。

“这样的规制只能算是中等,不过,杨兄确实是要考虑着收一些奴仆了。”已经恢复的差不多,完全可以说得上是生龙活虎的蒙恬在一旁说道。

杨明在咸阳的朋友不多,能够陪着他看房子的人自然就更少了。

“我知道,杨大哥你已经是五大夫的爵位了,按照规制是可以拥有数十人的奴仆的,到时候无论是从自己的庄园中找,还是购买都可以。”喜欢凑热闹而跟来的蒙毅道。

“再说吧,现在先看看这座府邸怎么样,小胡姬,你自己可以找一处院子当自己的住处了。”杨明说话间已经率先走进了府邸中。

此时的府邸中尚有几个来自内史府的小吏和士卒,当杨明与蒙恬几人来到一处小院之时,发现小小的院子中竟然拥挤着数十人。

“这些人都是前河东郡守的家眷族人,即将被流放到陇西边地。”负责查抄这座府邸的小吏对杨明解释道。

“嗯。”知晓这些人的身份后,杨明也就大概了解了,在这些人中为什么有人看向自己的目光中那么愤怒了,只不过,杨明也懒得理会这些人,他们的愤怒关自己何事,在那些愤怒的目光中,杨明最后的一丝同情也就消失了。

当杨明正准备离开时,一个年轻的妇人拉着两个小女孩,在士卒的阻拦下冲了出来,杨明与蒙恬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担心那年轻的妇人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

果然,在士卒正要阻拦之时,这个年轻的妇人已经拉着两个小女孩跪在了地上:“请大人发发善心,收下我的两个女儿,他们可以为奴为婢,伺候大人您。“

“她们是什么人?”蒙恬皱眉看向一旁的内史府小吏道。

“回少将军,她是前河东郡守的妾室,两个女孩是她的女儿。”内史府小吏连忙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