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27章

作者:今令冷泠

“你说,杨明他会从何处入手?”秦王政在思索中对赵高问道。

“也许会动用杨氏一族的人脉,华山杨氏在秦国人脉颇广,倒是有着可用之人。”赵高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若是想要动用杨氏一族的人脉,早就去华山了,还用等到现在,他到底准备怎么做?”秦王政否认了赵高的推测。

此时,让秦王政惦记不已的杨明正在甘泉宫的麒麟阁奋笔疾书,一旁的惊鲵拖着自己的侧脸,静静地看着一列列漂亮的秦篆,在杨明的笔锋下落在竹简上,丝毫感觉不到无聊。

“就这样吧。”杨明活动了一下拿着毛笔手,在竹简的首列,清晰地写着护军府编制。

“写完了吗?”惊鲵后知后觉地问道。

“你方才都在看什么?我看你是越来越迷糊了。”杨明用毛笔的笔锋轻轻的点在惊鲵的鼻尖,在上边留下一点黑色的墨点。

“看你啊。”惊鲵无辜地说道,对于杨明将墨迹点在自己鼻子上的行为,没有丝毫的生气。

“你才是真正的大妖精啊。”被惊鲵的一句话说的心中舒服的杨明,掌间云气飘散,十分轻松地就抹去了惊鲵鼻尖上的墨迹。

“走了,去找太后去,这件事情还要先给太后通通气才是。”杨明站起身道。

“真是只是通通气?”惊鲵眨着那双黑黝黝地眸子道。

“惊鲵,我发现你这似乎是话里有话啊,你跟谁学的?”熟悉惊鲵的一切的杨明,怎么会看不出来惊鲵在那一瞬间,在眼眸深处闪过的戏谑。

“跟你们学的。”惊鲵抿嘴一笑,对于杨明在方才一瞬间的震惊,让她很满意,谁让杨明总是欺负她。

“完了,完了,我们家的那个单纯的惊鲵终于还是没有了。”杨明痛苦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我才不会一直被你欺负。”惊鲵拉下杨明捂着眼睛的手掌道。

“是是是,罗网天字一等杀手的威力,我还能不知道吗?”杨明恭维道。

“真想提前几年可以认识你。”惊鲵突然道。

“我们相识的并不晚。”杨明回道。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若是能够提前几年认识你的话,我就可以欺负你了,那个时候,你肯定不是我的对手。”惊鲵一本正经地说道。

“可还真是可惜了。”杨明笑道,只觉得现在的惊鲵是越来越有趣了。

“走了,去通气了。”杨明晃动着手中的竹简,走下了麒麟阁。

正好从午睡中醒来的赵姬,看着杨明送来的竹简,上边清晰的这些一列秦篆,三史六令制。

“你这是要做什么?护军府不是已经有着自己的编制吗?你这是要另外炉灶?”赵姬一边浏览着竹简的信息,一边对杨明问道。

“原有的编制太过复杂,一时间我可找不到那么多的可用之人,与其让别人在护军府安插自己人,我倒不如精简一下编制,尽可能的安排自己人。”杨明道。

“所以,这又是什么说法?”赵姬只将竹简看了一半,就觉得头晕眼花,于是直接问起了杨明。

“三史,分为中书长史、门下长史、尚书长史,分长决策、审议、执行之权,在尚书长史之下,以六令作为具体的执行之人,分别是吏部令负责武将升迁考核,户部令执掌禁军钱粮,刑部令执掌军法,武令主持兵马训练,工部令执掌军马器械,兵部令则主管兵籍。”杨明解释道。

所谓的三史六令制,正是杨明从后世的三省六部制魔改而来,结合秦国当下的职府规制以及护军府的特殊情况,杨明将三省改为三史官,将六部制搬进护军府的编制之中,只不过因为护军府的特殊性质,而应当与三省六部制中的礼部,改为负责兵马训练的武部。

“你说的这些哀家可不怎么懂,你就直接说吧,你准备让哀家怎么做?”赵姬问道。

“以太后的名义,组织一场考试,以作三史六令的选官考核。”杨明道。

“选官考核?”赵姬微微一怔,这也是超出了她理解的东西。

第218章易容术的真正用法

吕不韦作为秦国执政之人,杨明对护军府的规制计划,自然也要得到吕不韦批准才行。

因此,杨明所书的竹简出现在了吕不韦的书案上。

吕不韦浏览着杨明送来的竹简,深邃的目光中闪烁了莫名的光彩,杨明送来的竹简中,记载的东西并不多,了了千字而已,但就只是这千字,吕不韦却已经反反复复浏览了十遍不止。

自嫪毐之事后,就被吕不韦免去了统领罗网之权的吕奇,好奇地看向吕不韦手中的竹简,他不知道,杨明到底是送来了什么东西,竟然能够让吕不韦如此不厌其烦地去反复浏览。

“杨明,可惜了。”在吕奇的好奇中,吕不韦悠悠地叹息道。

“父亲,杨明送来的这卷竹简可有什么不妥吗?”吕奇好奇道。

“不是不妥,而是太妥了,哪怕是我也要叹为观止,若早知杨明有如此能耐,我是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招入门下的。”吕不韦说话的同时,神色间都有懊悔之色。

“我之前只以为他在兵法武道上的造诣非同一般,现在看来,我那却只是看到了一半的他而已,这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之人,在武,上马可为大将,于文,下马可为一国之相。”

“这样的人,哪怕是老夫都要嫉妒他了,他在十五岁之前,一直都是赵国武安县下的一乡野之人,怎么有着如此见识,他的师父到底是谁?”吕不韦沉吟道。

在罗网的情报系统中,关于杨明的信息并不少,但在有关情报中,却从未记载过,杨明在政事方面,竟然还有着如此能力。

如果吕不韦只是常人的话,对于杨明送来的这卷对护军府的三史六令的规划,他或许只是将其当成护军府的建制规划而已,但吕不韦身为大秦相国,眼界又岂是寻常人能够相提并论的,吕不韦在这一卷规划中,看到的却是朝堂。

他发现,杨明这三史六令的规制,不仅适用于护军府,只要稍作变通,同样也适用于秦国的朝堂,百余年来,天下七国的朝堂建制,虽然因为各国的国情以及传统不同,各有不同,但在大致的方向上来说,都是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的。

在秦国,三公九卿之制差不多已经成型,但看似完善的三公九卿之制,在杨明这三史六令制度面前,却似乎没有那么完美了。

“大王应该会很喜欢这样的东西,不过,我却只能喜欢一半。”吕不韦摇头失笑道。

三史六令制,若是真的运用在朝堂之上,对相国的权势打击最大,但这六令制,我也许可以用在我这相国府中。吕不韦沉吟着,对于如何充分运转相国府的权势,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

在吕不韦的沉吟中,吕奇下意识地看向书案上的竹简,对其中的内容愈发的好奇了。

“看在天纵奇才的份上,我这次就成全他一把,但凡是护军府之事,我这里一律通行。”

在吕不韦在为杨明的设计而惊叹之时,秦王政也在浏览着出自同一人之手的竹简,相对于吕不韦只喜欢竹简中一半的内容,秦王政的惊喜则要更大。

在他脑海中一直存在着的疑惑,在三史六令之下,霍然间变得明朗起来。

“三史分权,是为了收权,只是太过追求机巧,而忽视了效率,是庸王才喜欢做的事情,不是寡人的追求,不过,后世之君,或可用此法,至于六部运用,六令之事,比之九卿来,职权划分确实更加明晰,也更加的有效,未来若有机会,也许,寡人可以尝试着,在身边建立起这样的一套体系。”秦王政自语道。

对于杨明,秦王政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这样的一个人,足以在秦国的朝堂上成为一极,搅动其中的权势,如此,他能够在乱中取势,尽快拿回王权,让自己这个秦王变成真正的秦王,而不是只坐在王位上一言不发的秦王。

三史之中的中书长史,杨明将其推荐权经过赵姬的手送到了咸阳宫中,至于咸阳宫最终会将这个职位赐予谁,是宗室,还是外卿,那就不是杨明需要关心的问题了。

门下长史的职位推荐权,杨明则将其送到昌平君手中,而最终的尚书长史,杨明则将其送到了相国府。

护军府的构建一事,随着一系列的权力交换,逐步走上正轨。

在这个过程中,杨明也不是毫无收获,在禁军的组建一事上,杨明同时得到了来自相国府和楚系,以及咸阳宫的支持,再加上赵姬的影响力,以及杨明自身的人脉,迅速在整个秦国的范围内挑选兵马,前往咸阳来,作为组建禁军的班底。

而在这个过程中,杨明又做出了一件让秦国上下十分意外的事情,三万编制的禁军之列中,杨明独自留下三千人的编制,竟然不再招收各郡良家子,而是将其留给了秦国各郡县中,因为父辈战死,而生活困顿的少年人,这些少年年龄多在十二岁至十六岁之列。

如此一个庞大的工程,若是没有来自相国府的支持,杨明还真的做不到,在如此大的范围内,招收三千少年之人,来组建这支特殊的禁卫。

与此同时,在护军府与内史府和将作府的合作中,即将成立的禁军所需的军营,在甘泉宫南部广阔的原野与山林之间被划分出来。

一处囊括了各类训练场所的军营,在秦王政七年的二月末正式开始动工,杨明将所圈出的土地,十分恶趣味地将其命名为上林苑。

在这段时间中,杨明算是真正体验到了忙碌的感觉。

而在这几个月中,秦国的朝堂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长安君成蟜似乎越来越高调了,先是主动出手,为自己的一个心腹谋取了河东郡郡守的职位,后又是广开府门,结交各路权贵,在这些人中,竟然有着不少的秦国宗室之人。

一时间,许多人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随着长安君成蟜的成年,在秦国的朝堂上,吕不韦一家独大的情况似乎要受到挑战了。

至于燕丹,这位燕国太子,在来到秦国后,竟然颇有因祸得福之态,竟然经常出入咸阳宫,他似乎重新找回了与秦王政在幼年之时的友谊。

“哀家似乎做错了一件事情。”甘泉宫中,赵姬慵懒地斜靠在软榻上,神色间却多有苦闷之色。

“太后说的可是中护军吗?”服侍在赵姬左右的渊离问道,作为赵姬真正的心腹之人,渊离在赵姬这里,自然不需要避讳什么。

“是啊,这两个多月,哀家见到他的次数可是越来越少了,仔细想想,哀家当初应该将他藏起来才是,怎么就相信了他的花言巧语,让他出去去搏什么军功、高位的。”赵姬说话间露出了一副懊恼地神色。

“如果中护君变成了太后豢养之人的话,大概太后又会是另外一种想法了。”已经明白了赵姬是在为什么而苦恼的渊离劝解道。

“是啊,若他是一个能够被哀家轻易收服的宠物,哀家大概就不会那么在意他了。”赵姬懊恼道。

若杨明是甘心当一个男宠的人,赵姬觉得那样的杨明,自己固然还会喜欢,但在她自己的眼中,那样的杨明无疑是要失去许多魅力的,她对杨明的欣赏,除了是因为一个寡居之人有着寂寞之感外,更重要的还是杨明身上那股特殊的气质,若没有了……

想到这里,赵姬不由摇了摇头,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相对于别人,她已经得到了太多太多了,应当学会满足才是。

“太后若想见中护军,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他最近公务太忙,抽不开身,但太后你却可以去见他。”身为心腹,渊离自然也要为赵姬排忧解难才是。

“你是说?

那不合适,哀家可以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但他却挡不住他人的非议。”赵姬压下心中的悸动,摇头道。

她固然想去见杨明,但却也担心因此会给杨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太后,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身高与惊鲵极为相仿。”渊离意味深长地说道。

“是有些相仿,不过,哀家可比她大多了。”赵姬说着托了托自己的胸脯,露出了一副自豪地神色。

渊离看着得意的赵姬,压下翻白眼的欲望,说道:“太后也知道,我与惊鲵都曾是罗网的天字一等杀手,而作为天字一等杀手,除了武功之外,还要学习许多东西。”

“杀手吗,此事是必然的。”赵姬点头道,她还不知道渊离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其中有着一项技能,名为易容术。”渊离意味深长道。

“你是说,借助易容术,让哀家暂时与惊鲵互换一下身份?”赵姬猛地从软榻上弹起,目光中已经多出了意动之色。

“太后可遣人前往上林苑向中护军传信,让他在下职之时,来甘泉宫,将惊鲵带回去,有着中护军在身边,太后的安全也不用担心,待明日之时,再由中护军将太后送回来,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渊离道。

“这样似乎可行。”赵姬意动道。

初始之时,她所在意的或是直观的刺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她更喜欢心灵上的悸动。

如果能够随着杨明一起回到家中,犹如夫妻一样的生活,哪怕时间十分短暂,但想来也十分有趣吧。赵姬在心中想着,已然下定了决心。

惊鲵,哀家帮你了那么多,想来,你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愿成全哀家吧?赵姬暗自想到。

上林苑圈出的军营之中,杨明得到来自甘泉宫的消息,不由有些意外,让自己去接惊鲵,保护好惊鲵的安全?

关键是,惊鲵需要自己保护吗?

第219章杨明的骑术

杨明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当他看到“惊鲵”的一瞬间,就意识到在甘泉宫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易容术,让惊鲵、渊离,甚至是离舞这样的罗网杀手用,那完全是一种改头换面,哪怕是熟人见到了也认不出来的技术,但用在赵姬身上?

那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下,赵姬无论是易容成什么人,她都是赵姬,她都改不了身上的那股妩媚中带有慵懒的气质。

“喂,看什么呢?”顶着惊鲵的面容的赵姬一巴掌拍在杨明的肩膀上,语带玩味地问道。

她这一说话,更是将自己暴露的连里子都露出来了。

“自然是看美人了。”杨明笑道。

不得不说,面前的“惊鲵”还真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小滑头,我还以为能够骗过你的。”听到杨明的调笑,赵姬哪能还听不出来,自己已经被看出来了。

不过,赵姬倒没有因此而失望什么,若是杨明没有认出来她的话,她可能还要生气,但现在吗?嗯哼!被他认出来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