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82章

作者:今令冷泠

“必须支援东郡。”咸阳宫中,将吕不韦、熊启、冯去病、陆竭等重臣召集至此的秦王政开口道。

“大王,不仅是东郡,眼下的情况,南阳、南郡也要备战,以防楚军。”吕不韦开口道。

眼下的局势比他预想中的还要麻烦,他只是想要让秦王政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却没想过让秦国陷入危局之中,在他计划中,可以用杨明威慑魏国的计划,似乎也破产了,魏国不仅没有被吓倒,反而因为杨明的出现,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想要一雪前耻。

秦王政看了吕不韦一眼,说道:“相国所言有理,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东郡,东郡本就兵力空虚,又遭赵魏联军压境,护军都尉所面临的压力很大。”秦王政道。

魏国在出兵东郡的同时,更是派出两万兵马阻塞东郡秦军退守河内的后路,其中的目的是什么,秦国君臣上下还是能够看的明白的。

回应秦王政的是一阵沉默,眼下局势未明,若是贸然调集重兵支援东郡,以至于暴露了其它地方的弱点,同样也算一件麻烦事。

但赵、魏两国出动十几万兵马,又是截龙虎禁军后路,又是两军分南北两路并进,明眼人一眼看去就能够知道赵、魏两国不仅只是要拿下东郡,还是吞下龙虎禁军,围杀杨明这个在秦国前途无量的大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人能够在此时说不支援东郡?

莫说是秦王政,哪怕是日后被太后赵姬追究起来,也是一件天大的麻烦事,秦国上下谁人不知道,杨明出自甘泉宫。

当咸阳宫的得到来自东郡的军情时,远在河东郡安邑行宫的赵姬同样也知道了河东郡的情况。

出现在咸阳宫的消息虽然极尽保密,但有着人还是能够知晓这个军情,比如华阳宫的华阳太后。

当华阳太后在知晓这个军情的时间,阴阳家东君焱妃姑娘正好就在华阳太后的身边。

焱妃不曾想到,当日在咸阳城短暂的重逢后,当她再次听到关于杨明的消息时,竟然会是杨明伸出险地的消息。

“太后,您说东郡能守得住吗?”焱妃迟疑许久,终究还是未能克制住心中的担忧,第一次在华阳太后面前问起了秦国的国事。

“不好说,只能说是很难。”华阳太后迟疑道。

经历过秦昭王时期的华阳太后,虽只是一介女流,但眼光隔绝却也非寻常男子能够相提并论,她自然也能看出相对于东郡,真正危险的是杨明以及其麾下的龙虎禁军。

听到华阳太后的话,焱妃轻咬樱唇,一时间陷入了担忧与挣扎之中。

但焱妃回到自己的住处时,神思不属的模样一下子就落在了正在看着自己一双越发鲜艳的小手的大司命眼中,看着焱妃一副走神的样子,大司命的嘴角不由浮现出一丝轻笑来。

从前,对于焱妃,大司命并不算真正的了解,现在好像也算不上,但随着两人一起来到咸阳,朝夕相处之下,哪怕大司命再笨,也能看出焱妃的变化来。

那经常走神的样子,不正是应了阴阳家中前辈所说的那种情窦初开的少女吗?

至于是什么人让成熟稳重的阴阳家东君变成了现在这般患得患失、神思不属的焱妃,大司命也有着自己的猜测,不过,虽然是差不多同时进入一流之境,但两人间的差距却在迅速扩大着的现实,却让大司命不敢在言语上调侃焱妃,要知道,焱妃可从来都不是什么无害的少女,尤其是对她们阴阳家的这些人来说。

只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司命在心中看焱妃的笑话,毕竟,焱妃再厉害也管不到大司命在心中想些什么。

“我要离开咸阳一段时间。”在大司命好奇的审视之中,焱妃突然开口道。

“离开?东君姐姐要去做什么?”大司命愕然道。

这是忍不住了?不至于吧?难道爱情真的会让一个女子变得如此愚蠢吗?

“这件事你不用管,你自己在这里一切照旧。”焱妃看向大司命道,在焱妃的眼睛中,大司命看到了坚定与决绝。

“东君姐姐,那任务的事情?”大司命迟疑道,她们两人来秦国,可不是为了度假,而是身负任务而来的,在任务还没有什么进展的情况下,焱妃却要离开咸阳,这件事情若是传回去,免不了许多麻烦。

“这件事情你不用管,有什么后果,我一力承担就是。”焱妃坚定道,心中的那个冲动愈发的强烈。

此时的焱妃急切地想要前往东郡,想在眼前这个危险的时刻出现在杨明的身边,哪怕并不能帮到杨明什么,她也要站在杨明的身边。

赵、魏两国这些年来在秦军的手中虽然是败多胜少,但也并非是毫无长进,最起码这一次的行动,就有着模仿当年白起那种以围杀敌军主力为战略目标,攻城夺地次之的作战策略。

相对于秦王政还能稳得住,身为太后的赵姬则要慌乱许多,因为杨明不仅是秦国的大将,还是她的男人,是她女儿的父亲。

听着渊离对东郡所面临局势的解说,赵姬红润如玉的脸上此时已经是雪白一片;“东郡此时真的那么危险?”

“更危险的是杨护军,赵、魏两国不仅是为了东郡而去,更大的目的是杨护军以及其麾下的龙虎禁军。”渊离道。

“那杨明可有取胜的可能?”赵姬追问道。

“不好说,如果是常人,几乎是必败无疑,但杨护军本就是非常之人,往往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之事,也许能够取胜。”渊离保守地说道。

“只是也许?哀家要的必须。”听渊离说的模糊,心中焦躁之下的赵姬在说话间不免多出了几分戾气。

又是魏国,又是赵国,这两个国度为什么如此可恶?赵姬在心中对赵、魏两国咒骂着,心神不定之间,迅速的思考着自己到底能够为杨明做些什么。

“太后,战争之上,局势本就是瞬息万变,谁又能一定有着必胜的把握。”渊离劝解道。

“不行,哀家要回咸阳一趟了,在这里,哀家什么也做不了。”赵姬在迟疑之中,脸上的神色越发的坚定。

正在此时,惊鲵从外匆匆走进大殿,迎上惊鲵的视线,赵姬问道:“惊鲵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太后,这是夫君从东郡让罗网鹦歌送来的信。”惊鲵道。

“可是求援?”赵姬急上前两步,从惊鲵的手中接过信简道。

“不是,夫君让我们安心的留在安邑,不要担心他那边。”惊鲵摇头道。

赵姬展开信简,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快速而认真的浏览起来。

“他说的这些不是硬撑吧?”赵姬狐疑道。

杨明在送来的信简中写道,赵姬只需要安心的留在安邑就成,不需要多做什么,他自有破敌之策。

但想到军情中东郡所面临的局势,赵姬又实在想不到杨明到底有什么破敌的良策,一时间赵姬只觉得杨明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忽悠自己,毕竟,这样的事情,杨明又不是干了一次,对此,赵姬早就神游体会。

“不会,在这样的事情面前,他不会骗我们。”相对于赵姬的迟疑,惊鲵则要肯定许多,毕竟,相对于经常被骗的赵姬,杨明在惊鲵这里,却是无论什么不能对她人说的话都会说给惊鲵听的。

“他到底想做什么?”赵姬惊疑不定道,但对于杨明的信任还是让她压下了返回咸阳的冲动。

“我想去东郡。”惊鲵看向赵姬道。

“你?”赵姬看着惊鲵,在惊鲵的身上,她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被杨明抱在怀中随意揉捏的受气女子,而是一个哪怕是在罗网中也是站在顶端的天字一等杀手惊鲵。

“那你去吧,也为哀家看着他。”赵姬稍作迟疑后应允了惊鲵的话。

“好无聊啊。”安邑城的街头,头戴斗笠,浑身照在宽大的斗篷之下的焰灵姬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行人,曾经的兴致勃勃变成了现在的百无聊赖。

焰灵姬一直都很喜欢自由的感觉,但当眼下她真正拥有的自由之时,焰灵姬却发现,原来自由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就犹如现在这般,虽然街道上的行人很多,四处各种声音更是充斥着耳朵,但她却觉得自己像是局外人一般,丝毫感觉不到其中的乐趣。

“可恶的男人啊,你是不是早就预料到我所追求的自由会让我变成现在这般啊?”焰灵姬看向遥远的天边,第一次感觉到了浅浅的忧愁。

“不行,这里太无聊了,我要去找你去。”一阵迷茫之中,在焰灵姬湛蓝色的眼眸中逐渐多出了坚定之色。

她的心已经飞向了东郡。

下午写番外去了,可能无更。另外,月初,求保底月票啊!

第304章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杨明自然不知道,自己身后的那些女子一个个因为相似的、不同的原因都要来东郡,此时的他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着作战事宜。

面对赵、魏联军,杨明的慎重只是因为战争本就是生死大事,关乎无数人的生死,他的慎重只是因为谨慎,并非是因为畏惧。

面对来势汹汹的赵魏联军,杨明麾下的龙虎禁军虽然处于绝对的兵力劣势,但却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龙虎禁军从选拔之始,就是秦国一等一的精锐,两年来在杨明的调教之下,虽然并未在战场上真正杨明,但已然不弱于天下间任何一支精锐。

有着这样的强军在手,哪怕是面对初始兵力就有十万之众,后续还不知道有多少军队的赵魏联军,杨明也有着一战之力。

况且,赵魏联军兵力虽众,但在杨明看来却也并非无懈可击,赵、魏联军分南北,跨域数百里,其间有着太多可以让杨明操作的空间。

自古以来,若是不能以弱胜强,又怎能称之为名将?

帝丘城外的秦军大营中,杨明看着麾下以章邯,屠睢为首的诸营将主汇集在此,等待着杨明的指令。

“对于眼下的局势,诸位可有什么应对的良策吗?”杨明向众人问道。

回应杨明的一阵沉默,稍许之后,才有屠睢开口道:“护军,眼下我们唯有固守城池,依托城池而守,或可挡住赵、魏两军。”

“依城池固守?”杨明沉吟着,一时间大帐中鸦雀无声,他们能够感觉到来自赵、魏联军的压力,眼下,他们的主将杨明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章邯,你怎么看?”在沉默少许后,杨明问向章邯道。

章邯见杨明问到自己,略显迟疑地说道:“末将认为固守城池不妥。”

“原因。”杨明简练而干脆地反问道。

“如今已经是四月末,很快就要到了夏收的时节,我军若是固守城池,就等于将东郡百姓一年的辛苦送到了赵魏联军手中,此为一不妥。”章邯分析道。

“照你这么说,还有二不妥了?”杨明不带丝毫感情地追问道。

迎上杨明近乎漠然的视线,章邯稳了一下心神,说道:“护军高见,东郡是我秦国的新附之地,尤其是濮水两岸的城池,多少两年前才被护军攻下的城池,如此短的时间内,民心未附,我军固守城池的话,若是将重兵集结于如帝丘这样的大城之中,则小城难保,若是分兵据守,又有被赵魏联军分而破之的可能,哪怕是我军能够顶住赵、魏联军的进攻,但时间一长,若是赵、魏联军煽动东郡百姓造反,那……”章邯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东郡,最大的问题就是民心未附,作为秦国新占领的领土,在秦军强势之时,赵、魏、卫故民或许还不会有什么心思,但是,一旦秦军处于下风,那些人可就未必还会沉默下去,一旦让这些人起势,进一步与赵魏联军合作,杨明就真的要头大了。

这也是杨明不能在即将接近夏收之时大规模征召东郡地方百姓入军的原因之一。

东郡本就被调走了数万青壮,杨明若是继续征召,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东郡的夏收,夏收就那么几天时间,却是决定每一户百姓接下来一年生活的几天,在这样的时刻,杨明不想也不愿去征召那些只为活下去的东郡百姓。

听到章邯的分析,大帐中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诸位,不必如此紧张。”看到一张张凝重的脸庞,杨明却在突然间笑了。

“眼下军情危急,不正是我们的机会吗?”杨明环视着众人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而什么才能算是不世之功呢?所谓不世之功,当然是常人所不能搏取的功勋,而眼下的这般危局,不就是诸位的机会吗?”杨明的视线从一张张此时已经微微动容的脸上划过,身上的从容与自信正在不断感染着大帐中的众人。

“末将愿随护军,挟这三尺剑,搏那不世之功。”屠睢第一个响应道。

随着屠睢的响应,大帐中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旺盛的战意。

搏取不世之功的机会可是可遇不可求,若想实现阶层的跨越,必须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

“好了,诸位战心虽盛,但还需落在战场之上才行。”杨明挥手压下众人的声音道。

在一道道视线中,杨明接着道:“我欲在此战中以攻代守,先破魏军,再灭赵军。”

随着杨明的话音落下,大帐内的众人呼吸为之一顿,不是守住东郡,而是要攻灭赵魏联军?

在众人的屏气凝神之中,杨明慢悠悠地说道:“赵、魏联军人数虽众,但军分南北,彼此翦并不能有效配合,当年武安君在伊阙之战中,以分而破之的策略一战歼灭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一战而威震天下,眼下,我们同样也有着这样的机会。”

伊阙之战,为白起的成名之战,借助伊阙的地形,白起利用二十四万韩魏联军不能齐心,都想着让对方顶在前方的心思,以急行军的方式,借助地利,分而破之,一战而灭韩魏二十四万大军。

杨明此时说到白起故事,不免让大帐中的众人心气为之一提,更是多出了几分野望,若是能够再现当年白起在伊阙之战的奇迹,那他们这些人?

但在章邯心中却不免生出的担忧,杨明所说固然振奋人心,但眼下龙虎禁军所面临的局势之险恶,却还要在当年白起以及其麾下的秦军之上。

当时的秦军虽然在赵魏二十四万大军面前处于兵力的劣势,但秦军的兵力却强于韩、魏两国任何一国的军队,再加上伊阙那多山的地形,才让白起能够以疑兵拖住韩军,进而以精锐偷袭魏军,一战歼灭魏军,继而歼灭韩军。

但龙虎禁军若想再现当年白起的伊阙之战,却是千难万难,因为龙虎禁军兵力不仅在赵魏联军之下,哪怕是单独对上赵军或是魏军,依旧处于兵力劣势。

况且,相对于当年白起麾下的秦军是处于进攻的一方而言,眼下的龙虎禁军却是防御的一方,再加上东郡的平原地形,秦军若想像当年秦军在伊阙一般,借助山地地形,潜行于魏军的视野盲区之外,进而以偷袭的方式一战攻成,显然是很难做到的。

平原地带,想要在敌人的视野之外急行军,太难太难。

只不过这些迟疑章邯并没有说出来,他不相信杨明连这些都看不出来,既然杨明没有说,自然是有着自己的原因的。

当秦军进行动员之时,东郡之南的魏国大军前锋部队一万人也已经来到了济水南岸,随着魏军渡过济水,他们算是进入了当年因为濮水一战而失去的故土之中。

“我们终于回来了。”魏军校尉看着面前熟悉的河流平原,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