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剑问明月 第193章

作者:今令冷泠

“我这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我们这新邻居年龄不大,还是这几年才得到高位的,否则他肯定早就有了合适的府邸,秦王又怎么再赐给他一座府邸。“韩非说着自己的理由道。

“如此一来,秦国虽然很大,朝堂上的重臣也不少,但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已经很少很少了。”韩非接着道。

“那只是很少,哥哥又如何确定最后的那个人呢?”红莲追问着。

“当然还有着第三个条件,还符合这第三个条件的人,全秦国就只有一个人了。”韩非说话间流露出高深莫测之色。

“哥哥快说,就不要故弄玄虚了,你在秦王面前装装就行了,在红莲面前就没有必要了。”红莲催促道,对于韩非某种特殊的爱好,红莲显然是十分清楚的,谁让她是与韩非关系最好的妹妹呢?

“你啊,真是越来越不可爱了。”韩非指了指红莲,颇为无奈,但还是为红莲解释道:“秦王政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赏赐给自己的臣子府邸?必然是那个臣子最近立下了大功,而在最近的秦军,立下大功的是谁,不用我说,红莲也知道了吧?”

“哥哥是说秦国的护军都尉,那个害的哥哥你不得不来秦国,最近在东郡打败了赵军和魏军的杨明?”红莲恍然道。

“八九不离十了。”韩非道。

而这一次回应韩非的不再是红莲的崇拜,只见红莲陷入了深思之中,在韩非的好奇中,红莲大叫一声,就在韩非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的时候,只听红莲一惊一乍道:“那这次麻烦了,我这讨要说法的想法是决然不可能实现的了。”

“这个气看来我是只能受着了。”在一声痛苦的哀嚎中,红莲的小脸已经皱成了一团,让旁边的韩非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笑出声来。

“哥哥,你能帮我出气吗?”红莲说着期待地看向了韩非,她无能为力的事情,也许韩非会有更好的办法。

“这恐怕不行,你也知道,隔壁那里的主人你可是很厉害的,那武功,哪怕是卫庄也打不过,更何况是你哥哥我,我是儒家弟子,虽然可能不太合格,但也是修文的啊。”韩非耸耸肩道,帮红莲报仇,那可是算了,现在的他还记得在韩国的朝堂上,韩国那满朝文武和他自己的父王是怎么被杨明欺负的,如今更是在咸阳,还是松一点比较好。

“唉。”回应韩非的是红莲的一声叹息。

在同一片时空中发出这声叹息的人不仅仅是红莲,远在帝丘城的杨明同样也发出了一声叹息。

“怎么?在公孙家吃瘪了?”紫女走到杨明身后道。

此时的杨明刚从公孙家回来,只是看上去却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关于杨明与公孙丽之间的故事,紫女是知道的,当初杨明不管是出于什么心思,终究还是骗了公孙丽,如今已经瞒不下去了,公孙丽在知道真相后,又会是怎样的反应可就很难说了。

“没有。”杨明摇头道。

公孙丽若是生气的话,反而是好事,因为那样的话,杨明完全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哄好公孙丽这个才刚刚成年的少女,但偏偏公孙丽在知晓杨明真正的身份后,却不见丝毫生气的样子,那般反常的模样,只让杨明心中发虚。

第323章大秦少良造

在杨明的讲述中,紫女逐渐知晓了杨明在公孙家遇到的事情。

自己喜欢的人从一开始就欺骗了自己,紫女扪心自问,若是异地而处,她定然会愤怒,无论是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都在情理之中,但在杨明的讲述中,公孙丽的反应却十分平淡,依旧是如同往日般的温柔。

“这个公孙丽不简单了,哪像是你说的那个单纯的小女孩?”思索着的紫女下意识地看向了杨明,相对于杨明的百思不得其解,紫女的反应则要更快,在经过初时的疑惑后,紫女就反应过来公孙丽为什么会这么做了。

当视线呈现在公孙丽的面前时,公孙丽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是因为被欺骗而用怒火点燃理智,对杨明恶言相向,还是选择委曲求全,是对杨明歇斯底里,还是别的反应?

无论是怎样的反应都是合情合理的,但之后呢?之后公孙丽又该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与杨明划清界限,还是在知道真相后继续委曲求全继续保持与杨明之间的关系?那好像都有着奇怪的地方。

但公孙丽的平静,将这件事情轻轻揭过,用了一种最出人预料的方式。

“这是一个高手啊,你现在这副心虚后悔的样子,你就等着欠人家一辈子吧。”紫女在心中说道,只不过这些话终究还是没有说给杨明。

那个一个少女的复杂而单纯的心思,她又怎会去破坏,况且在杨明与公孙丽的故事中,不管杨明当时是出于什么心思,终究是杨明不当人在先,以后慢慢还账,本就是杨明应该做的事情。

紫女虽然在任何事情上帮杨明,但在这件事情上,紫女却选择了置身事外,毕竟,以后,也是姐妹不是。

“以后对人家好点就是了。”在心思百转之间,紫女最后只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是啊,原来撒谎的感觉还真的不怎么好。”杨明懊恼道,在这件事情上,他的心终究还是做不到那么黑。

随后又想起来自咸阳的诏令,杨明又问道:“你真的不和我一起去咸阳吗?紫兰轩如今在东郡已经能够立足了,并不需要让你一直留在这里看顾。”

战争既然已经结束,杨明自然是要返回安邑或是咸阳的,而且这一次回去后,杨明大概会着手成亲的事情,但紫女却不愿随杨明一起回去,这让杨明多少有些失望。

“我去那里做什么?在紫兰轩,我就是主人,到了你那里,我可就不是了,将自己困在深宅大院之中,相夫教子的事情,我可不喜欢,而且,我更不喜欢被别人管着。”紫女慵懒地舒展了一下腰肢,对于去咸阳这件事情,她却是想都不曾想过。

“你也可以管别人,谁能管到你。”杨明知晓紫女的顾虑,但如果有可能的话,杨明还是将紫女带回去,带回属于两人的家中,可惜,那显然不是紫女想要的。

“其实我在东郡也很好,这样你就会经常想着我了,两个人整天呆在一起的话,是会两看相厌的。”紫女不在意道。

紫女不想去咸阳,同样还有着另外一个原因,虽然国度的覆灭在这个时代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周国被秦国所灭本就是必然的事情,但紫女终究还是出自周王室,虽然她对复国这样的事情毫无兴趣,但这并不代表她对秦国就真的没有一点怨气,让她生活在咸阳,紫女还是不愿意的。

“你这说的好像我就是那喜新厌旧的人一样。”杨明无奈道,五年前的紫女在咸阳与新郑之间选择了新郑,五年后的今天紫女又在咸阳之间选择了帝丘。

“这话可难说,当然我不想去咸阳还有另外一个理由。”紫女随意地说道。

“是什么?”

“很简单了,在咸阳,我是属于你的之一,但在帝丘,你却是属于我的唯一,你说,我又该怎么选择?”紫女反问道,紫色的眼眸间倒映着杨明的影子。

如果能够再选择一次,我当初可还会在洛邑与你分开吗?紫女想着,对于当初与眼下的选择,她并非真的就可以那般轻松对待。

“太聪明的女子果然让人头痛啊。”杨明摇头道,最近好像时运不济,无论是紫女还是焱妃,甚至是公孙丽,都有着一种让杨明难以掌握的感觉。

“世间的好事哪能都让你给占了,相信我,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你头疼的地方会更多。”紫女意味深长地说道。

无论是焱妃,还是公孙丽,包括那小胡姬在内,哪一个是傻的。

“这还真是吓人啊。”杨明长叹道。

“都是你自找的,话说,你准备什么时候离开帝丘?”紫女转开话题道,相较于其它,这才是她更关心的问题。

“半个月吧,在一年暑期最盛之前,就要离开了。”杨明道。

“那就是还有一段时间了。”紫女自语着。

“怎么了?你可是有什么事情吗?”杨明问道。

“自然,在这段时间中,你属于我。”紫女道,犹如一个贪婪的猎人一般。

“你?”杨明愕然,这是紫女吗?

“我也是女人啊。”

半个月后,一支支龙虎禁军从东郡各处向河内方向而去,而屠睢则被留在了帝丘,成为驻守在帝丘到朝歌境内的军事主官,完成了自己的升职。

在六月末时,龙虎禁军到达河东郡,大部依旧驻扎在安邑,而杨明则在安邑短暂停留之后,带着百余名亲卫朝着咸阳而去。

此时,太原郡的战事也已经结束了,王翦这位在攻赵一战中,唯一立下军功的人,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更是直接被秦王政册封为前将军,受命原有的平阳重甲兵的基础上,征召上郡、北地、陇右、河东以及包括太原郡在内的五郡良家子,组建一支类似于龙虎禁军的五万常备新军,以取代在肥地一战中被重创的平阳重甲军。

至于上将军桓齮,虽然在肥地一战中全军覆没,但在之前的一战中,他也同样歼灭了十万赵军,因此,最后在奖赏罚过之中,桓齮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惩罚,只不过是削爵三级,依旧担任上将军之职。

咸阳宫中,杨明在回到咸阳后,第一时间就被召进了咸阳宫。

“恭喜杨护军,东郡一战,连破赵魏联军,名扬天下。”在宫门前迎接杨明的李信对杨明恭贺道。

“侥幸而已,而且,我也要恭喜你才是,你应该就快要走出这里了。”杨明打量着李信道。

这个曾经败在他手中的人,这几年来一直担任秦王政的郎官,是秦王政真正的心腹,如今数年已经过去,秦王政也逐渐掌握了大权,李信的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从李信开始,秦王政已经开始准备将自己的心腹推到前台了。

前不久的冯去疾,就已经被秦王政推出来了,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属于吕不韦的时代正在远去。

“日后若能够与杨护军并肩作战,那一定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杨护军请,大王已经在等你了。”李信笑道,对杨明能够猜测出自己的前途去向,李信并不例外。

武功上我远不是你的对手,但在行军打仗上,我却不见得就会输给你。李信在心中对自己说道。

谁还不是一个天才,总有着属于天才的傲气。

在李信的引领下,杨明走进了大殿,这时杨明才发现,在大殿中的不仅有秦王政,吕不韦、熊启、桓齮,甚至是连姚贾、顿若这样的人也在。

在一番程式化的见礼之后,杨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落座,在一阵例行公事的问答之后,秦王政对杨明道:“此次护军都尉在东郡一战中以少胜多,歼灭七万魏军,破了七万赵军,如此大胜,依律可晋爵少良造。”

“谢大王。”杨明道。

“现在就谢寡人还早了一点,等晋升诏令下达后,护军都尉再谢也不迟。”秦王政难得地开了一个玩笑道。

“今日将诸位召集到此,是为了商议我秦国后几年的东出之事,从肥地一败看来,想要在短时间内攻灭赵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秦王政继续道,直接点出了今日的将众人召集在此处的主题之事。

听到秦王政的话,杨明却是不由看向了顿若与姚贾两人,这两人是秦国最出名的辩士,精通纵横与名家之道,再联想到另外一份记忆,杨明很快在心中就有了判断。

秦国这是要调整东出的计划了,准备以外交的方式分六国合纵之势,为下一步的灭国大战做准备。

意识到这一点的杨明并不想多说什么,这里的人都是秦国的精英,杨明也懒得去出那个风头,由此选择是只听不说。

在一众人的讨论中,赵国暂且给搁置,韩国、魏国与楚国逐渐变成了商议的主要内容。

各种设想纷纷呈现在秦王政的面前,只让秦王政觉得每一个选择似乎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其中却犹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可行性。

计划虽好,但若是不能落实到实处,若是现实的条件不足以支撑起计划的事实,则一切都只是枉然。

第324章秦王政的魄力

在众臣散去之时,杨明独自被秦王政留在了咸阳宫。

“之前寡人不听卿言,以至于大军有肥地之败,十万大军尽丧,致使局势崩坏,每每想起,寡人亦是悔之莫急。”当大殿中只剩下秦王政与杨明时,秦王政自肥地惨败后就一直压在心中的话在杨明这个正主面前,终究还是说出来了。

秦王政虽然是心高气傲之人,但却并非一味的只知傲气,在秦王政的骄傲面前,更重要的是秦国的利益,这是一位真正的王。

当日秦王政因为自己的骄傲而拒绝了杨明的谏言,但当肥地之战真如杨明所言而惨败时,他又能正视自己的错误,虽然心中有着不爽,但绝不会因为所谓的骄傲而产生嫉恨杨明的情绪。

一如眼下这般,秦王政更是在杨明面前直接承认自己了错误。

但听到秦王政的这些话,杨明感觉到却不是自得,而是脊背微微发凉,秦王政在自己面前舍弃了自己的骄傲,主动承认错误,定然是为了在杨明这里换取更重要的东西,王的骄傲,在这咸阳宫,又该用什么交换才能做到等价交换?

“大王所定下的以大军出井陉,分割赵国南北,以绝赵国之势,再有南路大军攻赵都的战略是没有错误的,只是上将军在战术上输给了赵国李牧而已,此非大王之过,只不过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大王不需要自责什么。”杨明谨慎地斟酌着言辞道。

秦王政策划的灭赵战略当然没问题,但再好的战略也需要战术的支撑,若是不能有良好的战术支撑将战略从规划变成现实的话,则一切都只是竹简上谈兵法,看似头头是道,实则空无一物。

但话又说回来,秦王政制定的灭赵战略本身就有问题,那就是他低估了赵国的实力,秦王政只知道秦军能够做到两路出击,但没有看到赵军能够做到什么,他没有看到赵军能够一战而歼灭十万秦军,不能做到知彼知己的战略规划,本身就有问题。

但这些话杨明却不能说,王这种生物,他的脸皮在大多时候比别人的命还要重要,杨明虽然喜欢打别人的脸,但那是在建立在对方不能报复自己的基础上,打秦王政的脸,杨明还没有那个爱好。

所以,杨明直接将秦军肥地战败的锅给扣在了上将军桓齮的头上,杨明虽然得罪不起秦王政,但桓齮还是得罪的起的。

听到杨明的回答,秦王政心中的别扭稍微缓解了一番,但嘴上还是问道:“卿真的认为寡人定下的灭战方略没有问题?”

“正是。”对于秦王政的这个问题,杨明毫无迟疑地肯定道。

“依此方略真的可灭赵国?”秦王政追问道,不断被他怀疑的方略此时得到杨明的肯定,对于秦王政来说绝对算得上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以绝对的国力优势,截断赵国南北,正是秦国最好的选择,所谓的奇谋,必然伴随着未可知的风险,若有以堂堂正正力量碾压的优势,又何必多此一举去追求什么奇谋。”杨明道。

“是啊,只是,赵国李牧甚至强悍,赵国边军也是不俗,由北路而出的大军,限于井陉的交通位置,后勤供应最多只能保证十五万大军所需,而以十五万之众深入赵国境内,谁又能保证在赵国边军面前立于不败之地?事实已经证明,桓齮不行。”秦王政沉吟着,视线却落在了杨明的身上。

“上将军不是李牧的对手,但大王麾下人才济济,总能找出可力敌李牧之人。”迎上秦王政的视线,杨明故作不觉道。

秦王政的意思杨明当然知晓,只不过,对于灭赵一事,杨明的兴趣有限,尤其是在与李牧对线这件事情上,杨明还是知道自己的能力的,若不用那些盘外招,十万以上规模的大军对垒,杨明还真不是李牧的对手。

但这并不是说杨明无能,杨明终究是经验有限,又不是从小就学习兵家之学,手下的兵马若不超过五万人,杨明依靠自己对战机的把握和近乎战场单挑无敌的实力,足以战胜天下间任何一支兵力相当的兵马,但若是麾下军队超过了十万人,那对于杨明来说就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难以发挥出十万大军真正的战力,未必就比五万兵力时更强。

为将者,不是手下的兵马越多就一定越强,每一个战将都有自己的可操控的最佳数值兵马,一旦超过这个限值或是少于这个限值,则他的战力就难以真正的发挥。

就比如此时的王翦与李牧一般,若是两人对上,如果两人手中的兵马都不超过十万人,王翦很难是李牧的对手,若是两人麾下的兵马都在二十万左右,则两人差不多可以势均力敌,但若是两人麾下的兵马都超过了三十万,达到四十万、五十万的规模,那李牧则不是王翦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