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霍格沃茨的转校生 第106章

作者:乐子宁

走进店里,一个金发碧眼的年轻店员热情地迎上来,向她推销书籍。

“我要一本《会魔法的我》。”

“没问题,女士。”店员给她挑了一本,再打包起来。

安德莉亚看着这个热络可亲的年轻人,只觉得说不上来的亲切。

她只觉得自己是多想了,拿着包好的书往外走。

年轻人在身后叫住了她,“不好意思,女士,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大概没有。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觉得您很亲切。”店员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你叫什么名字?”

“吉德罗,就是书里那个吉德罗,很巧对吧?”

后来安德莉亚常常光顾丽痕书店,她与这位叫吉德罗的年轻人交了朋友,直到她与丈夫相继去世,吉德罗替他们举办了葬礼,而那却是多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了。

总算结束了这段剧情,看大家反响很冷淡,以后不搞这种了。我洗心革面,我诚心悔过,大家想骂就骂吧。

第188章 学年结束

林德的六年级快要结束。照年纪来说,现在算是高中生,但再过一年,他就该进入社会,作为一名成年巫师独立谋生了。

去年OWLs考试前,麦格教授给林德做了就业咨询,她有两个建议,一是进入魔法部就职傲罗,对林德这种有能力的年轻人来说,从事文书工作不过是浪费时间,而作为打击罪犯与邪恶的执法者,则很快就能出人头地。

另一个选择也很直截了当,就是留在霍格沃茨任教,除了占卜课,林德有资格担任其他任意课程的教授职位。

前路后路都给林德准备好了,不过林德并不欣赏这两个选择,因为前路不够远大,退路也不够宽广。

若要进取,为什么只是做一个傲罗,而不是成为全世界巫师的领袖?若要保守,为什么只是在霍格沃茨当一位教授,而不是建一所自己的魔法学校?

林德并不想成为什么领袖,而藏书塔俨然已经是一个高等魔法学府,供那些学有余力,天资聪颖的施法者进修。

得到了知识魔神的秘藏后,藏书塔完全有资格培养传奇等级,乃至神级的法师。

不过如今的藏书塔还很难被定义为教育机构。

藏书塔的组织很宽松,只是一个施法者的集会,就像大家聚在一起摆摊的夜市似的。门徒与学徒之间没有无条件的从属关系,除非学徒加入门徒的教室,成立师生关系,否则门徒无权干涉学徒的行为。

藏书塔最初的四名创始人,林德、布莱丽娜、昂蒙德与扎格都没有承担起教授的责任,唯一对同伴的照顾就是开放了几乎所有的典籍。

林德对知识很慷慨,所以没有把藏书当作是商品货币,这种作风在他看来太资本主义了。

魔法就在那儿,能学多少,看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在这个过程里,学者们产生的灵感火花,那些经过头脑加工后酝酿的全新知识,则会作为新的书籍,加入通天塔图书馆的收藏。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其实和原始社会的古人差不多,都是在进行采集和简单的播种,只是他不采集浆果,不播种麦子,而是收集学者,播种知识。

冬堡在布莱丽娜的经营下人口稳定增长,得益于内战带来的移民,如今已经从凋敝的空城,渐渐成为仅次于天际省首府独孤城,以及南方富裕的雪漫城的聚居地。冬堡的教育机构不断培养法师学徒,他们中有才华的将加入藏书塔。

这正是播种前的关键步骤,即开垦和施肥,好让魔法的种子有萌芽成长的土壤。

倘若深耕易耨,无非是两方面。

一是建立稳定的共同体社会,人口众多,文化繁荣,政局稳定,百业俱兴,这样的环境就像黑土地,随便扔两本魔法书都能冒出一堆法师。

另一个选择则是把藏书塔发展成真正的教育机构,而不仅仅是供人闲逛阅览的书摊。

这两件事可以齐头并进,布莱丽娜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在冬堡她是城市管理者,而在藏书塔,她也经常组织研讨会——这个在学院时期就有的集体活动依旧延续了下来,定期把学徒们召集起来,互帮互助,解答学习道路上的疑惑,分享研究的收获和旅行的见闻,对学徒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布莱丽娜的协助,林德可以把心思放在远长的目标上,比如升级冬堡,扩张藏书塔,探索异世界,而不是把时间精力耗费在人际交往的鸡毛蒜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永生者,大可不必慌慌忙忙。

同样的,对永生者来说,这个四月份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就过去了。再多眨眨眼就发现,暑假又要来了。

这一学年的霍格沃茨发生了蛮多事情,最主要的当然是学校的扩建和老校区的翻新。

学生们的宿舍都好好升级了一下,现在有更多单间可供选择了。另外还建了专门饲养培育神奇生物的棚屋、畜栏和训练场。

然后就是炼金工坊,魔法实验室这类用于生产研究的建筑,有点产学研一体的意思了。其他零零碎碎的不必赘述,总之霍格沃茨现在变得更加气派,功能也更完备。

那座北山的白塔神神秘秘,据说是新的校长办公室,不过一直没有启用,倒是有学生目击塔楼窗户后闪过人影,看起来已经有了住客。

施工队疏浚下水道,意外发现斯莱特林密室这件事,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哈利·波特单杀蛇怪很是振奋人心,而德拉科·马尔福是继承人的消息,同样引起轩然大波。

老马尔福几乎是屁股着火一样冲到学校,反复再三地确认德拉科安然无恙,马上又倒打一耙,将魂器现身校园归咎于邓布利多管理的无能,并且要求校董会联合将他撤职。

就算被扣了这么大的黑锅,邓布利多依旧乐呵呵的。

他每天在学校里遛那条名为阿福的狗,往返于主城堡和北山白塔之间。夜游的韦斯莱兄弟传出靠谱的小道消息,他们说在半夜的时候见过邓布利多和另一个人一起在黑湖边漫步,偶尔还会乘船在湖面钓鱼。

到了五月中旬,校董会写信来给邓布利多施压了,原本只是做做样子,但这老教育家很开心地接受辞退的要求,欢欢喜喜地暂别了校长职位,带上同伴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他外出云游的不到两个星期里,哈利和伙伴们决定揭发老马尔福的阴谋。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他们都坚信邓布利多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有些受不了德拉科这小白脸——他现在成天耀武扬威,还对非纯血的同学发起威胁,俨然是校园一霸。

在去年暑假,哈利逮到一只名叫多比的家养小精灵,他是马尔福家的仆人,并知悉日记本的内情,只是碍于小精灵的奴性,不能背叛主人,故而也就没法指认卢修斯的计谋。

哈利把多比养在藏书塔都半年多了,和他成了朋友,于是就想办法使了个计谋,帮多比重获自由。

这里就要提到家养小精灵的一个有趣设定,他们不会穿像样的衣物,常常只用破布遮羞,主人家也不会提供衣物,因为一旦这么做,就相当于解除了主奴契约,小精灵也就获得自由了。

通常小精灵都十分恐惧主人给予衣物,他们不希望得到自由,而十分沉溺在受人驱使的生活里,自由对他们来说是不是珍宝,而是一片空旷的虚无,一旦掉进去就会人生无望。

不过多比是个异类,他极渴望自由。

哈利他们故意惹事,挑拨与德拉科的冲突,两个学院爆发了一场打斗。德拉科在乱战中遭到围殴,被施了很多小恶咒,脸肿得像大饼,嘴唇肿得像香肠,鼻孔里还不停喷火,当场就住进了校医院。

“你死定了,疤头!我爸爸一定会开除你的!”德拉科躺在担架上不忘诅咒哈利。

卢修斯得知消息后来学校探望德拉科,哈利以道歉为由,趁机把一卷白色柔软的织物递给卢修斯。老马尔福不解其意地接过来,结果打开一看是条四角内裤,立马嫌弃地丢开,躲在哈利身后的多比伸手把裤头接住。

然后他就自由了。

卢修斯不敢置信地看着哈利,“你算计我?!”他伸出手要去揪哈利的领子。

然后就被小精灵和小巫师给揍了。别看这俩个头不大,一个是魔法生物,一个是年幼魔王,联起手来对付一个成年巫师不成问题。

德拉科这下再也不能说“连我爸爸都没打过我了。”因为他爸爸也被哈利打了。

总之自由后的多比当众揭露了日记本的密谋,一个小精灵的证词无法引起太大重视,但加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魔药课教授的指认,卢修斯的罪行就算基本坐实。

老马尔福花了很大的代价上下打点关系,没让自己锒铛入狱,但还是被逐出校董会,邓布利多则在学年结束前返回了他忠实的霍格沃茨。

年终宴会如期举行。

今年的格兰芬多也是大起大落,哈利单杀蛇怪的冒险行为给学院扣了大分,但他们几个勇于揭露阴谋的举动又是加分行为,两相抵消还盈余了一百分,最终格兰芬多成功卫冕学院杯。

剩下几天一晃而过,很快大家又坐上了开往伦敦的特快列车。

七年级毕业生的告别依旧让人动容,哈利他们依依不舍地问林德,是不是明年这个时候,他也要离开?

林德拍了拍他们四个的脑袋瓜,“只是毕业而已。以后在藏书塔还能再见面的。归根结底,我们都得习惯分别不是吗?”

他独自走出车站,望着伦敦的夕阳。

身旁停在路边的小轿车走下一位女士,站在他身旁一起看日暮的街景。

直到天都黑透了,她问:“我们回家吗?”

“当然。”

第189章 请不要以魔术的名义表演魔法

暑假开始没多久,月影女士就一个劲打电话过来问林德,有没有新的世界可以探索的。

林德就告诉她,暂时还未有,但也快了。

月影女士和他视频通话的时候,背景是一片荒芜苍白的大地,天空漆黑,明亮的群星在安静闪耀。有一群穿着宇航服的大人小孩在她身后蹦跶,模仿兔子一跳一跳的,玩得很开心。

“这是在月球?”

“是啊。”月影女士语气轻松,“出门逛逛,顺便带这些孩子见见世面。”

“那祝您玩得尽兴。”林德耸耸肩。

“得了吧,这里的景色没什么有趣的。一片荒芜,我还以为能找到‘嫦娥’呢。”

“那可以去火星看蓝色日落。一定也是不错的。或者可以去系外行星探索,据说有些星球上的海洋是粉红色的,有些是紫色的。”

月影女士摆摆手,“凡人之躯太虚弱了,还是不要出远门为好。”

地球和月亮之间的距离能把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都塞进来,月影女士所谓的出远门,大约是离开太阳系的范围了。

“这个世界的宇宙太空旷了不是吗?假如我探索到了有活力的宇宙,一定邀请您去游览外星球。”

月影女士眯眼笑,“那就一言为定。”

门形印记里,新世界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林德现在已经不会像当初第一次穿越那么期待满满了,依旧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他的暑假还是去面包房给玛莉卡打工,每天和她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这姑娘把圣诞节收到的那本《多元宇宙烘焙手册》好好研究了一番,很有选择性地挑几款特色面点作为店中新品,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生意变好后,林德就更忙了,他负责收银,装模作样戴着个厨师帽站柜台后面,看到谁都笑脸相迎,不但服务态度良好,而且算价找零从来没出过错。

他不会因为这么简单的工作就觉得屈才,偶尔觉得无聊倒是真的。这时候他会表演几个简单魔术,让客人们会心一笑。

因为面包房有了名气,林德这个心算很快,会魔术的亚裔收银员也出了点儿风头。颇有几个街头魔术师过来故意挑刺,说不好究竟是想来试试同行的成色,还是想借机勾搭面包房的老板娘,抑或兼而有之。

林德挺喜欢这群家伙的,魔术师是个有趣的职业,带着一股子工业时代难找的江湖气,以自己的本领为豪,靠手艺吃饭,所以不会像无赖和街头混混一样粗鲁惹厌。

这天又来了个叫斯蒂文的男人,很礼貌地买了一块便宜的白面包,然后表示要和林德切磋一下。

林德笑着说,“你是今天的第二位,这个月的第十七位了。看来我得在柜台摆一张告示,就说与收银员进行魔术对决收费一百镑。”

“那算我走运,因为我可拿不出这笔钱。我手里只有这些小玩意。”

斯蒂文拿出三个瓶盖,一枚绿豆。这一看就是要表演经典的三壳游戏了,在东方又叫三仙归洞,是非常古老的魔术伎俩,也就是把绿豆藏在瓶盖底下,调换瓶盖位置后让人猜测绿豆在哪个盖子底下。

老练的魔术师可以让豆子出现在任何位置,所以普通人如果去猜,基本没有胜算。

顾客们都围上来,连店员也趁机摸鱼看表演。

斯蒂文朝林德笑了笑,“可以吗?”

“请开始吧。”

斯蒂文把豆子盖在中间的瓶盖下,随后不紧不慢地调换了五次位置,就算是一个老头都能盯住这种速度的换位。

许多围观者默念在右边,不过他们又会心一笑,知道绝不可能在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