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开局拿杨老板小金库搞投资 第173章

作者:诸葛黯

徐嘉要做的就是如此,先让海外观众接受亚洲面孔,理解故事内核,再尝试着让嘉行这个名字被打上精品的标签。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演员有天竺的阿米尔,公司有东瀛的索尼。

文化上有华夏的功夫,东瀛的忍者和动漫,高丽的男团女团,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文化输出。

只是孔子学院这种,实在过于生硬。

徐嘉真正看好的路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种。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会挑刺了,怎么还得哄着那些老外,搞得跟洋大人似的。

拜托,想挣人家的钱,可不是得哄着。

那些海外企业进入华夏市场,有几个是当大爷的?

还真有,可能那部分人就是贱,喜欢被凌辱的感觉……

“如果真的按您所说那样的话,那我就更没有理由推辞了,不过我想问下,您到底为何会选中我?”

奉俊昊听见徐嘉给出这么好的条件,一时间还有些不敢相信。

他生平就没见过对创作者如此宽松的老板,一点不限制他的发挥。

也终于见识到了‘华夏土豪’的魅力。

人家拉投资,好歹还找个噱头,自己这可倒好,只有大纲徐嘉都不介意。

徐嘉也清楚奉俊昊心头的疑惑。

他名气再大,始终局限在高丽内部,犯不上让远在华夏的徐嘉给注意到,更关键的是,两者压根不是一个市场。

“我最近不止在跟cj娱乐接触,东瀛的东宝会社,美利坚的华纳,以及欧洲市场的电影公司,都有联络。”

“《美人鱼》突破五亿美金的消息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总之,我的目光不会一直放在国内。”

徐嘉的解释,成功打消了奉俊昊心中的犹疑。

换作旁人来说,他或许不会轻易相信。

可是华夏人嘛,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有这种雄心和气魄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唯一令他别扭的是,自己作为高丽人,却成了对方开疆拓土的一柄利剑。

这种自卑而又敏感的情感,让他眼神有些挣扎。

“现在讲究一个全球化,不止科学无国界,娱乐也是应当无国界的,我相信以奉导的能力,享誉国际是迟早的事情,你认为呢?”

徐嘉拍在奉俊昊肩膀上的那只手,把后者刚提起来的那股气,顿时打消掉了。

奉俊昊长吐一口气:“您说得是。”

“哈哈哈,那就祝我们合作愉快。”徐嘉大笑着,眼神却是深邃一片。

后面还有句话,他没有告诉对方。

那就是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

3月4号。

宇宙丹的《叶问3》上映,请来了泰森。

破天荒地,没敢把人给打赢,只是留了个开放性悬念。

犹如传武一般,没有真动手之前,谁也猜不出底细来。

这个档期算是春节档的末期,基本没有啥对手。

《美人鱼》的票房日冠,算是被其给拉了下来,但累计四十二亿的票房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而就在今天,许久未见的老搭档找上了门。

“候制片,瞧我这张嘴,现在该叫侯总了,不知今日来是有何贵干啊?”

徐嘉看着侯洪亮,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嘉行能有今天,侯洪亮带领的正午阳光给予了不少助力。

《琅琊榜》和《伪装者》这两部剧,可是给去年电视剧领域的嘉行年增光添彩许多。

徐嘉本以为,经过这两部爆款后,正午阳光不会再找嘉行合作了。

毕竟其他公司更舍得给条件。

“咳咳,记不记得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那个项目,我们打算立项了,这不是来问下徐总有没有兴趣再合作一把。”侯洪亮说道。

他心里也有苦衷啊,两者虽说关系不错,但能赚更多的钱,肯定不会拒绝。

可是在离开嘉行的这段时间里。

正午阳光连续推出的两部剧,效果都差强人意。

一部《温州两家人》,一部《他来了,请闭眼》。

前者是郭韬、袁勇仪,后者阵容更牛,千辛万苦请来的霍建华,再加上马斯纯,张鲁一,汪凯,尹证。

最后前一个落得个低开高走,从0.7到1.2。

看似牛哔,但在央视这个平台上,同时间段最高只排到第三。

后一个落得个高开低走,收视也更拉胯,从0.67到0.31。

于是乎。

本来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顿时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按理说,正午阳光这两部剧其实成绩不算差。

架不住之前那两部爆款成绩太过亮眼,给大家的预期提高了一个档期。

这下两厢一比较,可不就觉得天壤之别么。

连侯洪亮等人一时间都有些接受不了,刚膨胀起来的内心,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立刻萎靡了下去。

开始自我怀疑,难不成真离了嘉行,他们就不行了?

不是他们没有自信,是前后落差太大了。

侯洪亮左思右想,还是主动找上嘉行的门来。

毕竟不比当初在山影的日子,他们得自负盈亏,琢磨着与徐嘉再续前缘,说不定还能再出一个爆款。

殊不知,就算他不来找徐嘉,徐嘉迟早也会主动去找他。

属实是鸡给黄鼠狼拜年,羊入虎口了。

第221章 天下爆款,尽入囊中

“你跟我提过的项目……”

徐嘉一边摩挲着下巴,一边作出思考状。

实际上心里都快乐开花了。

倒不是说项目收益有多高,而是这食材主动跳进锅的操作,着实令他意想不到。

“就是改编阿耐的小说《欢乐颂》,描述来自五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女孩之间的故事,这次由孔笙和简川一起执导。”

侯洪亮生怕徐嘉因为前段时间没有联系,内心起别扭,专门解释道:“之前的项目要还欠的人情,实在不得已,这次专程再找到你们,就是想着还是咱们在一起合作的比较愉快。”

徐嘉赞同地点着头,心里却在嗤笑。

但凡后来的两个项目,有一个成功了,他能见到侯洪亮,他就跟人家的姓。

不过这也不能怪人家。

在商言商,换作徐嘉也会做出同样的做法。

“当然欢迎,都是老搭档了,就是怕我们这座小庙,容不下正午阳光这尊大佛啊。”徐嘉似笑非笑道。

他对正午阳光自然是举双手接纳,只是不能那么轻易。

总不能给人一个错觉,嘉行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吧?

徐嘉就是预料到对方会受此挫折,才故意放任对方去跟其他公司合作。毕竟以当时正午阳光众人膨胀的心态,嘉行想跟他们继续合作,势必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只有让这帮人意识到,自己没那么牛哔,或者说,他们还需要依靠嘉行。

“怎么会呢,嘉行近来可是风生水起,我们还怕攀不上你们这个高枝。”侯洪亮说笑道。

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是一紧,情知自己不付出点什么,很难得到嘉行重新接纳。

“呵呵,再合作是小事,不过如今圈子里山头林立,尽管我们不愿意去限制别人,也不得不做出自保的举动。”

徐嘉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看向侯洪亮,“所以某些协议与合约必须签订下来,是我们合作的前提,肯定不会过分,只是希望大家能更深层次地合作。”

“我能先看看合约内容么?”

侯洪亮则是深吸一口气,早有心理准备。

“可以,玉晴,把协议书拿来给侯总看看。”徐嘉喊道。

不一会儿,苗玉晴将文件递给了侯洪亮。

后者仔细端详着合约内容,一颗悬起来的心逐渐放了下去。

协议内容只是规定了嘉行对于正午阳光制作的项目,有优先投资的权利。

至于给出的条件,虽说没有他们先前与外面其他公司的优渥。

但此一时非彼一时。

在侯洪亮看来,给出的其实蛮有诚意了。

比他们最早合作的时候要好。

“这个合约,我可以接受,现在就能签。”侯洪亮表态道。

对他而言,这种东西有利无害,顶多是身上多了些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地挑选合作对象。

可也解决了后顾之忧,接下来正午阳光的剧不怕没有投资。

甚至于,侯洪亮还觉着有些良心上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