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世界:无限复制震惊九叔 第112章

作者:萝卜饼

看着众人沉默,张林对三营长努努嘴。

徐胜,你说一说你的想法。

团长,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战斗力。

经过这次扫荡,我军几乎损失惨重,总部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所以总部才命令我们快速恢复战斗力,以拱卫总部。

张林点头认同,示意她继续说。

我觉得我们找的位置应该具有群众基础,又得拱卫总部。

所以…我觉得这个位置是目前最好的位置。

三营长指着地图上赵家峪的位置。

张林眼前一亮,这三营长不简单呐,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原本自己就是想去赵家峪的,这里在原句中被李云龙看中,那这块地方不简单。

以李云龙毒辣的眼光,这赵家峪肯定是有好处的。

张林研究了一下,发现这赵家峪位置很好,可以拱卫大夏湾总部,又可以对敌发起进攻。

赵家峪山岭环山,进可攻,退可守。

还有杨秀芹为首的妇联,说明这里的群众基础很好。

周围还有不少村庄,可以为新一团提供兵力。

看三营长徐胜的样子,应该是事先了解过的,不是蒙的。

看来新一团里面还是有能手的,只是在剧情里并没有表现出来。

于是张林拍板,就去赵家峪。

随着命令下达,全团第二天一大早就开拔,排着长长的队伍向赵家峪行军。

大多数武器和物资在突围时丢失,要带的东西很少,主要是一些伤兵要抬着,所以走的并不快。

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张林带领的新一团才堪堪抵达赵家峪。

一来到赵家峪,就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

为首的是一群带的红袖的妇女,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欢迎新一团入住赵家峪。

这些百姓手里还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虽然都是一些平常物品,但在这个年代也显得无比珍贵。

张林被他们的热情吓到了,连忙让下面的人遵守纪律。

第144章 赵家峪

八路军的纪律就是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但百姓们实在是太热情了,就连张林都被一群人围着。

乡亲们,乡亲们,我们八路军有纪律,不能拿百姓的一针一……哎,谁塞的鸡蛋,我还给他……哎呀,大娘,别往我嘴里塞肉哎……

百姓们实在是太过于热情,特别是张林,重点照顾。

没过多久,张林身上就被塞满各种土产品。

看着浑身上下都被塞满东西,张林哭笑不得,这也太热情了。

这可是张林第一次感受到这么猛烈的热情,当初进王庄的时候可没有这待遇。

张林想要还回去,但乡亲们塞完东西就跑,那速度,都可以参加世界运动会了。

团长~

张林回头,看到张彪他们也被塞的满满的,顿时头疼不已。

哎~,乡亲们太热情了,先收下,后面从我这儿拿钱给乡亲们,不能让乡亲们吃亏。

张林准备用系统复制出来的大洋给百姓们买,如果直接还东西肯定是不要的。

拿钱的话肯定也是拒绝,但没有直接还东西那么困难。

哎,这叫什么事嘛。

这时,一个戴着八路军帽,穿着翠花衣,摇晃着两根长辫子,来到张林身边。

请问一下,哪位是团长啊?

张林回头一看,这不是李云龙的老婆杨秀芹吗?

这位可是真英雄啊,被三本一木抓到平安县城逼迫李云龙投降,这位一点都不带怂的,直接让李云龙开炮。

这就造成了后世所说的:

平安县城格勒战役,他很小也很大,小到只是一个县城,大到李云龙再也找不到杨秀芹的身影。

有张林在,没意外,这次坚决不能让惨剧发生。

于是张林微笑道:

“你好,我是新一团的团长张林。”

杨秀芹立马瞪大的眼睛,像是看到了英雄,但又有些疑惑。

你们就是大名鼎鼎的新一团,群进了坂田连队的新一团?

还不等张林说话,杨秀芹嘴不停的又继续说道。

不对啊,新一团的团长不是李云龙吗?

张林还没说话,张大彪就先说了。

哦,你说的是李云龙团长啊,他之前就是带我们的,因为犯了纪律,所以就由我们副团长张林任团长了。

不要小看俺们团长张林,这可是当初在苍云岭消灭了几百上千人的猛人,俺们团的人都服他。

杨秀芹立马将疑惑丢掉,一脸崇拜的看的张林。

张林瞪了张大彪一眼,心里暗道:

“擦,就你小子话多,原本想低调,被他这么一捅,还怎么低调,在看杨秀芹一脸崇拜的表情,看上我了咋办?你让老李以后的幸福生活咋办。”

跟杨秀芹对视了一眼立马撇开。

哎,这叫什么事嘛。

心里无奈暗骂,但表面笑嘻嘻的说道:

您就是赵家峪妇联的队长吧?

杨秀芹看到张林对她笑,心里不自主暗喜。

是啊,你知道我?

张林看到杨秀芹更开心了,顿时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

看你看你,笑个屁呀!杨秀芹现在笑的更开心了,还以为你对他有意思呢。

张林硬着头皮说道:就是我们将准备把你们赵家峪作为我们新一团的根据地,所以你看村里面有没有一些空房子?

杨秀琴立马小鸡点头。

有的有的,早就准备好了,就是以前地主的房子,八路军将他审判之后,那座宅子一直空着,拿给你们住,刚好合适。

张林一直知道八路军对那些地主老财是要审判的,这对于提高群众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张林还以为那些宅子被拆了,没想到还留着。

那就领我们过去吧,我这里还有好多伤员呢。

杨秀琴也知道一直这么呆在外面也不是一回事,索性带着妇联的人,带领新一团前往住所。

嗯,还不错。

张林看着眼前一座三进三处的宅子,暗骂奢侈。

没想到在这小小的赵家峪,一个地主就有这么大一座宅子。

难怪百姓们会过得这么苦,有这么一座大山压着,解决温饱都勉强。

这座宅子很大,新一团大部分都可以住进去,不够了就去老乡家找一找,就可以全部住下了。

张林刚开始开始还有点稀奇,没过多久就腻了。

然后就领着新一团的战士们打扫卫生,安顿下来,妇联的同志也帮忙干活。

不怪他们这么热情,不是每个村子都有八路军驻扎。

一旦有八路军驻扎,就代表着你这个村子得到保护,不会被鬼子侵扰。

除了那些想做汉奸的,没有哪一个百姓不希望八路军的到来。

八路军以纪律出名,不拿百姓的一针一线。

而且平时的时候还会帮百姓们干活,鬼子来了也会保护百姓们撤离。

如果是国军或者晋绥军,那就像躲瘟神一样防着他们。

毕竟都是有先例的,部队纪律散漫,兵不像兵,民不像民。

穿着一身军装,干的全是土匪的活儿。

特别是招兵的时候,人人都知道他们吃空响严重,没有人去。

但是他们就直接抓,拉壮丁,搞得百姓们怨声载气。

你说当兵就算了,还那么怂,根本不敢和鬼子正面对抗。

虽然八路军装备差,没有军饷,但是人家是真心实意的打鬼子。

而且对百姓们都像亲人一样对待,所以百姓们内心自发的拥戴八路军。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八路军始终如一的初心。

后面的胜利也证明这一方针的正确,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人民做事,那人民就会把你高高举起。

不敢保证每个人都有那么坚定的初心,那就需要严明的纪律来约束。

晚上,张林和战士们吃着白天百姓们给的食物,这些东西已经统计好了,等明天白天就去百姓家上门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