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肃正协议,上交国家 第141章

作者:珈影

“cool!”那位科学家看向广场上已经划线并建好篮板的球场,“我早就想试试在月球上打篮球是什么感觉了,我觉得我也能扣篮了。”

“你甚至可以从另一边起过来扣篮。不过要注意下,运球时不要太美。”

“哈哈那一定非常有趣,会注意的。”

“……”

大部分沉迷研究的科学家,都没有政客商人那样的弯弯绕绕。

把科研当人情世故的混子,还有持才傲物,把资历辈分看得极重的科学家,也没有机会进到月球基地来玩资历阶级。

所有能上月球的工人、科学家,都是秋白雨亲自审核的,在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不存在漏网之鱼。

竣工验收之际,秋白雨也从地面飞到月球上,在庆祝仪式上亮相。

顺便把活体金属手搓的另一个纳米机器人集合体,也就是二号纳米机器人给弄上工程船,用来跟随工程船一起前往火星,实地掌控无人机的作业。

到时候要是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也好掌控。

不然地面距离火星那么远,就算有快子信号可以实时通信,也无法立刻解决。

“小玉啊,你这次在月球基地呆了多少时间了?”

典礼还没开始,秋白雨便把孔小玉叫过来,陪她与陈思雨一起逛月球基地。

“没多久啊,就一点点时间。”孔小玉做出指间宇宙的手势。

“你这一点点,都快三年了。”秋白雨白了她一眼,“三年又三年,你还想不想回去了?”

“那什么,主要在这里我修行的速度比在地面上快嘛,反正在下面我也是闲着,还被师父天天揪去做研究和训练,在这挺好的。”

孔小玉嘿嘿笑了起来。

“你的美梦要破碎了。”秋白雨毫不留情道:“月球基地建设完成,已经不需要东原之剑和灵能机甲两个小队轮流守护了。”

“别啊,我觉得这地方这么安静,一定很危险,肯定需要我!”

“是挺危险的,不过,危险都来自于天空,基本上都是陨石撞击,你要不要给我表演一个硬抗陨石?”

“……还是算了吧。”

孔小玉沉默片刻,突然眼睛一亮,“对了,关于加玛克的研究,我最有发言权,没有我,他们根本研究不下去!”

“你想多了。”秋白雨无奈道:“这次来,除了竣工检验,我就是过来把你这小顽固拉回去的,答应过你师父了。”

“那好吧……对了,你好像说过工程船之后要飞往火星,那里需不需要保镖?”

“要,不过那里准备无人作业,不会派人过去,工作时间于是为三年,期间无法离开,只有你一个人,你要做火星登陆第一人吗?”

“呃……算了。”

“不过你想要这个荣誉的话,我可以给你准备准备,要去吗?”

“就我一个人吗?”

“当然,临时准备的,人太多会导致很多资源被无意义消耗。”

“那算了,以后再说吧。”

“嗯。”秋白雨点头,“走吧,我们去参加竣工典礼。”

“……”

第182章 工程船重启,火星基地建设计划

月球基地竣工的典礼盛大举行,全程直播。

不管是基地内,还是地面,都陷入狂欢之中。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就算是眼红东原,见不得东原好的各路西边媒体,也不得不送上祝福。

也许以后会找理由质疑,炒热度赚流量,但今天去质疑月球基地,只会被全世界嘲弄。

也许有人发表质疑之声,说这是东原的阴谋,根本不存在月球基地,都是电脑软件合成云云。

但都被淹没在无数人的狂欢之中,没有起半点波澜。

狂欢的波涛下,一粒沙子投入大海产生的波澜,谁能注意到呢?

东原内更是陷入举国欢庆的狂欢之中。

这种狂欢,上一次还是那座岛收回之时。

“我现在终于可以说出这句话了——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emoji]”

“我骄傲!”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给盼成了,从飞船起飞到现在,经历了不知道多少艰难,连核危机都出现了,太不容易了。”

“米瑞第一个载人登月,而我们,则是第一个建立月球基地!我感觉要不了多久,登陆火星,登陆土星都可以实现了!”

“醒醒,土星不是土质行星,是气态巨行星,登陆不了。”

“啥?不是说土星只有土,火星只有火吗[doge]。”

“说起来这玩意怎么跟我们县的大圆盘似的[doge]。”

“有一说一,确实。”

“……”

接下来的几天,狂欢还会持续。

因为会有专门的战地记者,直播展示月球基地的各个区域,以此来让大家对月球基地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这个就和月球基地上的所有宇航工人、科学家没关系了。

举行典礼第三天,返航的运输船起飞,带着所有外国科学家离开月球基地。

新的一批在挑选中,那是以后的事情。

之所以没有让外国科学家无缝衔接,是因为基地需要趁着他们交接工作的间隙,做点事情。

巨大的工程船静静地匍匐在月球基地外面。

这艘庞大的飞船,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很多年,见证了月球基地从零到完工,为基地建设提供大量帮助。

如今,它的任务已经完成,是时候进行下一站任务了。

秋白雨、杨光、孔小玉等大量月球基地各部门负责人都汇聚到基地控制中心。

这里已经与工程船建立连接。

“燃料充能完毕,反应堆正常。”

“材料检查完毕,数量无误。”

“护盾显示正常。”

“推进器状态正常。”

“快子信号连接正常。”

“……”

数十道检测确认的语音播报传入控制室内。

杨光通过旁边的玻璃看向外面的庞然大物,转头问道:“秋院士,这艘船不返航,就直接去火星了吗?”

“嗯,这艘船的材料相对现在来说,已经落后了,它在建造完月球基地后,最后的使命就是前往火星,建立前哨科考站与资源开采站,作为火星基地的固定建筑。”

“无人建造技术虽然有应用,不过在遥远的火星,真能行吗?”杨光,还有控制室内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有点魔幻。

月球基地的建设动用了上千人轮换,花了好几年才建成。

结果一转眼,火星基地的建设,就不需要人工了,转变成纯无人机操作。

“不行也得行。”秋白雨道:“万米以下的地壳,机器都能进行开采工作,火星地表为什么就不行呢?”

“那为什么不载人登陆火星去建设呢?”这话是孔小玉问的。

她早就好奇了,一直没机会问出来。

“太远了,火星和尔什的公转周期不一样,如果载人登陆的话,想要节省燃料,两年多才有一次靠近的机会,只有这个机会才能进行补给,我们无法保证首批宇航员能在火星待那么久,那里毕竟不是月球,如果只是上去表示来过然后马上回来那还好说。”

“哦。”孔小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好了,检测进行得差不多了,准备起飞吧。”

秋白雨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准备进行指挥。

工程船的生活区已经改造成了仓库与无人机存放区,依靠微型聚变反应堆充能的无人机在外星球上,可以放心大胆的搞事,不需要像人一样需要时刻关注身体状况,需要吃饭什么的。

要不是考虑磨损与散热问题,甚至可以让它们每天工作25小时。

秋白雨的纳米机器人‘2号’已经悄悄进入工程船内部,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有这玩意的指挥,建造前哨科考站与资源开采站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顺便还可以辅助对矿物进行探测,看看哪里有矿。

不考虑燃料造价的情况下,从外星将资源运输回去,也是很划算的行为。

当然,优先自给自足。

巨大的工程船在沉寂数年后,推进器喷口重新喷出尾焰,缓缓升空。

在升到一定高度后,尾端出现一股巨型尾焰,以力大砖飞的方式让其速度快速提升。

承载着东原希望的星星之火,悄然出发,没有让任何人知道。

在月球上进行发射的飞船,别的国家向知道也不可能。

还在月球基地上的,只剩下自己人,且都已经提前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进行保密。

能上天的人,保密意识肯定比普通公民要强许多。

当然,知道工程船要去火星的人很少。

见到的,也不知道这个工程船要去哪里,有猜测是去地卫二,也有猜测是回去。

有脑洞大开的,认为工程船起飞保密是避免又一次核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