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肃正协议,上交国家 第356章

作者:珈影

面对布鲁干联邦的咄咄逼人,外交部与商务部那边没有示弱,反而以更加强势的态度去要求布鲁干联邦赶紧把尾款付了。

作为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的刘小柳,这两天那是爽到了。

这边怼多姆勒外交官,那边怼布鲁干外交官,这比旧时代怼米瑞帝国的外交官更加快乐。

毕竟当初大多数时候都是呈口舌之快,但现在任何的互怼,可不只是呈口舌之快,而是在给国家争取利益与减少损失。

而且这还是顺风局。

因为在同意布鲁干联邦那个时候交接之前,双方就签订了契约合同,白纸黑字的,现在是布鲁干联邦出尔反尔,忽视合同中那段“在布鲁干联邦的领土内,舰船遇到非自然灾害的损失,由布鲁干联邦承担”,属于理亏的一方。

什么?

你说东原故意让舰船站位密集导致被多姆勒族群的侵略舰队一炮双响甚至三响?

那管我们什么事?

我们只是按照约定在约定日期发货,货送到了,你家里来人拆家,不去怪拆你家拆你快递的家伙,来怪我这个商家?

你还威胁我们如果不赔的话,以后就不买咱们家的货了?

笑死。

你买不买是你的自由,我还求你买了?

具体的话语自然不这么尖锐。

不过意思差不多。

布鲁干联邦和东原就舰船交付时被多姆勒族群的舰队干碎85%一事,在东原可能向多姆勒族群宣战的事件下,没有人注意到。

也是布鲁干联邦还要点脸,没有在星际互联网上大肆渲染,东原的话,则不屑于去搞这些小动作。

自己占道理的情况下,负责对接的刘小柳那是怼得快乐无比。

高层在决定将那批战舰付之一炬以此来警告布鲁干联邦之后,就没打算收回那剩下的20%。

如果刘小柳能通过嘴巴收回那笔钱,那是大功一件,如果收不回,那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布鲁干联邦敢把这事拿出来说道,到时候反而会是他们理亏。

值得一提的是,布鲁干联邦之所以想把东原拉进战争之中,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布鲁干联邦的困境。

他们已经被多姆勒族群逐渐逼入困境。

尽管作为老牌星际强国,他们的底蕴和积蓄仍旧还有很多,但也架不住这么跟多姆勒族群拼战舰消耗与产能。

人家或许只是把多余的产能拿出来生产战舰,但这边可是要拿积蓄出来跟人家对拼啊!

相当于自己这边拿存款跟人家利息来对着消耗,人家本金一点没动。

耗不过,那最好就是拉别人一起来跟人家消耗,至少也要减少自身消耗到,只用利息跟人家利息对拼,而不是拿积蓄来跟人家利息拼。

显然,能出售战舰给他们,还出售了一大堆战舰大赚一笔的东原,就成了布鲁干联邦的拉下水的对象之一。

但现在,这件事可能没那么如布鲁干联邦的意。

因为就算东原宣战了,那也用不着马上就召集舰队,毛躁毛躁地就通过星门跑去布鲁干联邦的疆域,然后跟着布鲁干联邦对多姆勒族群发起反攻。

凭什么?

就凭现在你还想赖账甚至无理索赔的态度?

宣战,和马上出动舰队去攻击,是两个情况。

最初,布鲁干联邦的军机委员会委员长还没想到这茬。

直到一个月后。

这一个月以来,多姆勒族群没有对东原做出任何回应,假装自己是强者,不屑于对弱者做出回应。

这种情况下,东原顺理成章的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布鲁干联邦听到消息后,迅速与东原达成协议,暂时允许东原的舰队穿过他们境内的星门,随后,东原便派出两支舰队,穿过星门进入到布鲁干联邦的疆域,然后在布鲁干联邦的舰队跟随下离开布鲁干联邦疆域。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布鲁干联邦害怕东原突然攻击他们,有舰队跟随的话,也可以实时知道东原舰队的情况,避免对方突然出尔反尔搞偷袭。

这种小事东原并不在意。

两支舰队很快便离开了布鲁干联邦的领地,向着深空驶去,慢慢的消失在布鲁干联邦的传感器监测范围内。

“他们应该直接去找多姆勒族群的麻烦了吧?”委员长心想。

然后,左等右等,他怎么都等不到东原的舰队出现在多姆勒族群疆域或者疆域附近的消息。

别的文明那里也没有相关的消息传过来。

倒是等到了多姆勒族群重新出兵的消息,以及……东原拒绝再次向布鲁干出售战舰的消息。

后一个消息在布鲁干联邦的预料之内,前一个就……

“怎么这么快?”委员长睁大眼睛。

手下沉痛地说道:“根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对方在邪神的契约下,新建了许多船坞和矿场,他们正在变得更加强大。”

委员长手一抖。

最害怕的事情,还是来了。

全产业产能+100%的buff,怎么可能只是维持原有的产业呢?

换到布鲁干联邦这边来,委员长自己也肯定不会抱残守缺,肯定会在各方面扩大生产,进一步提升国力。

而现在,布鲁干联邦经过两次大决战的损失,舰队虽然不至于说消耗殆尽,但也消耗过半了。

现在,拿什么跟人家打?

一堆正在船坞里等待修复的舰船吗?

“我觉得东原那边应该不会拒绝卖战舰吧?我们可以再次跟他们商谈,就是不知道他们那边还有战舰卖没有。”

“不行,不能跟东原买了,我认为我们应该跟别人买,东原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现在反而反咬我们一口!”

“没错,我们可以找亚特兰精灵王国,还有RT1080链路单位、塞伯监护者这些文明购买!”

“可是,除了亚特兰,剩下两个常任理事文明,没有跃迁引擎啊。”

“那又如何,我们是保卫战,跃迁引擎的作用没有进攻方那么大,只要多姆勒人的战舰性能没有碾压我们,那还有得打!”

“这次,对方的目的估计也还是星门,我们完全可以守株待兔。”

“……”

议论纷纷的声音让委员长觉得聒噪无比。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又不能把这些人都给砍了。

他揉揉脑袋,“拉迪斯,去跟东原,还有亚特兰、链路、塞伯等国家谈一下,我们需要他们的战舰支援,还有,问问东原的舰队情况,他们去哪里了……嗯,以星海共同体的身份去询问。”

“遵命,委员长大人。”

现在,还是得靠积蓄硬撑。

虽然前面一笔生意跟人家闹不愉快,还算计了一番人家,但做生意嘛,本就如此,委员长还是能厚着脸皮继续去谈生意的。

到时候实在不行,就把那20%的尾款给结清了。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委员长知道,就算得罪东原,如果想跟对方做生意,还是可以做的,就是,对方可能会从别的地方报复回来。

那被摧毁85%,包括所有战列舰的舰队,委员长已经明白了,这显然是东原在表示他们意图把他们拉下水的不满。

宣是宣了,不过,多姆勒族群现在还没有打到东原那边去,东原自然不会着急去帮布鲁干联邦对付多姆勒族群。

那消失的两支舰队,很明显,就是在告诉布鲁干联邦——想让我们的舰队跟你们一起打多姆勒,还需要一些表示。

现在是你布鲁干联邦面临绝境,可不是我们东原,你们文明距离我们东原八竿子打不着,也没有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你们没落了,跟我们也没啥关系,是不?

做生意?

星际这么大,有的是文明做生意,不缺你这一个,而且你也只是在特殊时期才跟我们做生意,平时可不做。

从旧时代到现在,东原一直都秉承和气生财的原则。

在高层的支持下,民间的企业家创业者们都走出国门,走出人类,为周围的外星人量身定做符合对方需求的商品。

有快速发展的科技支持,在外经商的人都很快站稳脚跟,成了各个外星文明的大商人。

星门的建造,更是让繁荣更上一层楼。

还真不缺布鲁干联邦这个贸易伙伴。

委员长显然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并不怎么跟别的文明做生意,要做,也是人口相关的生意,让更多的外星人进入到布鲁干联邦内,成为布鲁干联邦的一份子,为布鲁干联邦生产贡献一份力量。

所以他们在多姆勒族群重新出兵前,都是抱着东原不会放弃他们这个大客户的想法去跟东原索要赔偿。

但很可惜,如果是旧时代没有经历过秋白雨改造的科技大发展时代,或许还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现在出现这种情况怕是要被骂死。

别说是一个国家,就是哪个公司敢这么怯懦的对待外星人,跟旧时代早期时候舔外人,怕是第二天公司就开不下去了。

所以,当委员长派人去跟东原商谈合作的时候,东原方面都是一副暧昧的模样,不同意,不拒绝,只是说最近出了点问题。

至于那两支舰队的去向,我不到啊,舰队动向是国防部调动,跟我们外交部和商务部没什么关系,问我们做什么?

去问国防部……笑死,人家国防部干嘛要告诉你?

手下带着东原的回复返回,委员长听完勃然大怒,“真以为我们稀罕你们的东西?不用了,强大的布鲁干联邦,从不求人!”

话虽如此,不过除了东原外的其他文明,委员长还是派人过去接触。

倒也弄到了一些战舰,加上自己生产的战舰,大致能处理这一波进攻。

然而等到多姆勒的舰队进入之后,他们才发现,任何美好的计划,都赶不上现实的变化。

因为多姆勒族群经过上次的失利,现在又改变了作战计划。

他们不再向上次那样,扎堆前进,跟布鲁干联邦进行大决战,而是开始利用灵能跃迁引擎的机动性,如曾经那样,每支舰队都单独选一个方向进入布鲁干联邦境内。

跟刚开始战争时候不同的是,这次那三支舰队没有利用跃迁去偷袭,而是尽可能的摧毁布鲁干联邦的星系,然后在布鲁干联邦的舰队支援过来的时候,直接使用灵能跃迁引擎离开。

这次,布鲁干联邦想追都没办法追,因为能进行跃迁的舰队虽然有,可数量不多了,要省着点用,而且也不清楚追过去会不会中埋伏。

这下子,没有跃迁引擎的劣势,重新凸显出来。

放眼整个猎户臂星域,只有东原、多姆勒、亚特兰三个文明拥有跃迁引擎,东原暂时不出手带跃迁引擎的舰船过来,亚特兰那边也没有出售太多舰船的意思,商谈许久,也才扣扣索索弄了几百艘,而且还死贵死贵的,价格是东原的五倍,跃迁引擎的性能也不咋地,根本比不上东原的跃迁引擎。

当己方舰队被多姆勒的舰队多次耍得团团转之后,委员长的脸黑了下来。

尤其是间谍传来多姆勒族群最近的动作后,他又砸坏了新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