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久违的大晴天
等会?
李麟风突然觉得自己的脸上有些湿漉漉的,拿手一摸,一手殷红。
血!自己也在流血!自己是什么时候流血的。
他猛地抬头,看向身旁巍然屹立的张之维:
“小天师,我……我这是怎么了?!”
“你试过了。”张之维语气平静无波,“资质不够,修不了天通奇门。”
“我资质不够……”
李麟风嘴里呢喃着,但出乎意料的,他没有太多的沮丧,反倒松了口气,好像不合格不是什么坏事一样。
这种感觉很违和,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他呢?”李麟风指向旁边瑟瑟发抖的中年术士。
张之维道:“你资质不够,陷入内景。他上来查看你的情况,然后嘛……”
“然后怎么了?”李麟风连忙问。
“然后你就和他打了一架。”
李麟风看了看中年术士脸上的血迹:“他是被我打成这样的?”
“是被我打的。”张之维倒也不瞒着。
李麟风:“…………”
既然是被小天师打的,那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来一句谢小天师赐打吧!
“下去吧,”张之维又看向场下的其他人:“还有没有人想来试试的?”
众人一听,脑袋直摆,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活生生的两个例子就摆在眼前,这哪是试试?这分明就是试试就逝世。
主宾席上,王家主忽然看向红脸老道,笑道:
“李门长,我记得您精通术数三式,奇门遁甲四盘早已融会贯通,造诣远在令徒周圣之上。既然徒弟能成,您何不也上去一试?”
红脸老道闻言,捋须一笑,眼中透着看透世事的豁达:
“周圣能成,不代表我这个师父的也能成。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道法传承,达者为先,我不过是比周圣多活了几十年,多修了几十年罢了。若论对术数本质的理解与突破……”
他顿了顿,坦然道:“说来惭愧,我这一辈子终究是拘泥于术数的推演之道。无论是奇门遁甲,还是太乙神数,都只是在先贤定下的规则与公式中,循规蹈矩地推演罢了。
“而周圣,已经跳出了单纯的术数公式的束缚,他所求的是掌控天地间的变化。”
“即便是之维小道友的天通奇门,在他手里,也只是方便他掌控变化的工具而已,是他走向自己的大道的工具,一根拐棍而已。”
“但对我而言……”红脸老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此术,却几乎是术数一道所能追求的终极境界!”
“同一个奇技,因为在各自内心的权重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周圣可以学会,但我不一定能学会,之维小友曾言,有时候,你要做到某件事,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放下这件事。”
“道理我都懂,但我放不下。既然如此,就不必去自取其辱了!”
第935章 神仙索秘法,李慕玄的大谋划
张静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知进退,明得失,不贪不妄,此乃大智慧!
王家主感叹道:“小天师这手段,要求竟如此之高,连李门长这等术数大家都无法学会,难怪刚才那两人会是那般下场。”
随即,他又有些难以置信,“连李门长都不行的话……那岂不是说明,在场这么多人,竟无一人能学会此术?”
“倒也未必!”红脸老道目光转向左若童,“若是左门长愿意上台一试,或许能成。”
他没提及张静清,毕竟是张之维的师父,做师父的,要是上台请教徒弟,多不像话。
左门长微微摆手:“左某从未涉足术数一道,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红脸老道说道:“没学过可以去学嘛,以老道看,凭左门长的资质和心境,学会此道不难。”
左门长摇头,语气平和却坚定:“贪多嚼不烂。修行之路,还是走自己的最好。别人的路再好,终究是别人的。”
他顿了顿,以红脸老道评价周圣的话作比:“就像李门长所说,周圣小道长学这手段,是作为行道的‘拐杖’……”
“但左某人已经有自己的拐杖了,拐杖这东西,拿在手里,一根就足以,拿多了,就不方便行路,只方便打人了。”
他巧妙地用“拐杖”比喻各自的修行根本。
红脸老道由衷赞叹:“左门长境界之高,实在令人佩服!”
王家主却有些不解:“那按左门长的说法,小天师会那么多手段,岂不是手上全是打人的棍子?以后行道岂不困难重重?”
左门长淡然一笑:“修行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我和李门长而言,这天通奇门或许是碍事的‘棍子’,是行道的阻碍。”
“对周圣小道长来说,它是助行的‘拐杖’。”
“而对之维小友而言……”他看向场中的张之维,“它或许既非棍子,也非拐杖。他的道更宽广,目标更远大。若只拄着拐杖前行,恐怕难以抵达终点。”
“所以,他用了很多‘棍子’,造了一辆‘车’来代步前行。”
“而这,是咱们这种凡夫俗子学不来的,若强行去学,做出一个徒有其表的外形,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内核,无论是打人,还是行道,都不合适。”
这番话让主宾席上的所有人都有些无言,你个外号仙人的家伙,装什么凡夫俗子?如果你是凡夫俗子,那他们又算得上什么?
“哈哈哈!”红脸老道大笑,“左门长说得极是!这正应了‘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古训。之维小友的路,只适合他自己。就连他身上的手段,我等想学时,也得仔细掂量,它于我是打人的棍子?行道的拐杖?还是……无用的负担?”
无用的负担……张静清望向台上的张之维,深以为然。正因如此,张之维捣鼓出的手段,他并不希罕。
真正的修行者,都懂得取舍之道。
剧情里,诸葛青因败给王也,顿生心魔,开始追求八奇技,但等他费尽心机,得到神机百炼后,他却选择了放下。
诸葛村流传有两门手段,一是武侯奇门,二是武侯神机。
风后奇门对术字门有多大吸引力,神机百炼对诸葛村就有多大的吸引力。
但他却舍得把到手的秘籍放弃。
诸葛青都能达到的境界,左门长,武当门长自然远远胜之,不至于看到一个好东西就走不动道。
至于王家主、吕家主等境界不够的,即便想要,奈何境界不够,把握不住啊。
台上,张之维再次发问:“还有人要上台尝试吗?”
场下依旧无人回应,心动归心动,但想起李麟风二人走火入魔的惨状和事后那深入骨髓的恐惧,谁还敢轻易尝试?
谁都看得出,小天师的救治绝非毫无代价,那副作用恐怕会严重影响日后修行。
张之维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留下敬畏之心。
就算日后消息传开,那些觊觎此术的人,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能省去不少麻烦。
没人上台,张之维走下擂台,但他没有回先前长辈那桌,那桌的东西,大多只剩些冷盘,他去了新的一桌,那里的菜肴刚上来,还热乎着呢。
而场上,经过张怀义、周圣的惊天一战和刚才的风波,众人切磋的兴致早已消退,场面冷清下来。
好在武当早有安排。
很快,一队技艺精湛的倡优被请上台。
异人盛会,请的自然是异人行家,他们唱念做打,样样精通。
唱到高潮处,更是戴上神格面具,化身戏中人物,配合术法施展,七彩神光弥漫全场。
单论视觉效果,竟比先前年轻一辈的比试还要炫目几分,赢得满堂喝彩。
倡优们表演了几场后,下一个节目是机云社的戏法。
值得一提的是,上台表演的人里,居然有三十六贼之一的廖天林。
上次陆老太爷八十大寿,他就上台表演过,这次又来了。
相较于那次的稚嫩,这次他成熟了不少,本领也高了许多。
他是随着师父来的,但不是以客人的方式,而是武当重金聘请的表演者。
其实,先前年轻一辈切磋比试,廖天林也很想参与。
作为机云社的翘楚,他的实力就算是放眼整个江湖,在同辈之中,也算佼佼者。
但师父不让,毕竟待会儿他是要上台表演的,要是在比试中消耗过甚,或是受了伤,待会儿的表演怎么办?
在机云社的社长看来,擂台比试是露脸,上台表演也是露脸,与其冒险上台和人打生打死,不如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在台上表演。
无奈,廖天林便没有上场切磋,终于,等到切磋结束,他要开始上台表演了。
作为机云社新一代的佼佼者,廖天林没有和师父一起表演,他单独有一场戏。
他的功夫大多在手上,展示的戏法,有些类似后世经常出现在春晚的近景魔术,只不过要更加高明。
这次,廖天林表演的是手法里的藏厌之术,也就是藏东西,譬如仙人摘豆,空手变物,
廖天林一连展示了好几种,期间甚至用到了倒转八方,赢得了一片喝彩。
但台下的李慕玄却是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廖天林的倒转八方,和他的倒转八方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难怪王老头老说倒转八方是杂耍把戏……李慕玄心里感叹。
他以前,一直以为王老头是说这手段很一般,就好像很多练武的人,说自己的功夫是庄稼把式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真是用来种庄稼的。
却没想到,倒转八方还真用来杂耍的。
看着台上的廖天林,他不禁在想,如果他现在上台,当着天下群雄的面,好好的展示一下王老头的手段,会不会让其名扬天下?!
若是以前,这个念头一起,他说不定会真的上去这么干。
但现在,他成熟稳重了很多,已经不会再做这种冒冒失失的事了。
他可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他现在是三一门的人,即便左门长还没有公开收他,但他却不能把自己当外人。
他凝视着台上廖天林的身影,心道:张师兄说过,师父可能在考验我,如果我把倒转八方传出去,满足了王老头的遗愿,是不是就能真正拜入三一了?
那个廖天林能把一个杂耍把式练的有模有样,看起来资质不错,把倒转八方传给他怎么样?!
李幕玄仔细思考了一下,放弃了这个想法。
上一篇:入学第一年,我把辅导员抱回了家
下一篇:大人,坏女人不是这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