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水不归流
李元芳一个空翻腾挪至二人身后,将二人踢倒。
张环见状,孤注一掷,独自冲向李元芳,却只见李元芳身形一晃,木棍已落入其手,同时一脚踹出,张环身不由己地飞了出去,摔得不轻。
李朗见状,虽心中惊骇,却迅速稳定心神,高声呼喝:“兄弟们,大家一起上!”
顿时,除张环外,其余六人再次举起木棍,以更加凶猛的攻势扑向李元芳。
李元芳耍一个棍花,不怒反喜:“来得好!”
他一条木棍舞得密不透风,李朗七人根本不敢近身,一旦上前,木棍就会被扫开。
忽然,李元芳卖一个破绽,七人见状,心中一喜,齐力挥棍而下,组成了一张棍网。
李元芳从容不迫,使出一招苏秦背剑,一条棒顶住七条棒,稍微一用力,七条棒被扛飞。
一棍扫出,“乒乓”之声不绝,七人的身体就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好,好,好!”狄仁杰在一旁抚掌大笑。
赵既则捂住了眼睛,单方面吊打,没眼看。
李元芳像是刚刚活动了筋骨,满面笑意道:“好啊,承远手下的八大军头果然是名不虚传,这八条大棍使出来,端的是虎虎生风啊!”
这话赵既听得忒不是滋味,总觉李元芳是在阴阳怪气。
张环、李朗他们倒是非常耐打,李元芳又留了手,很快都爬了起来。
“将军,属下等无能,给您丢脸了。”
赵既摇了摇头:“你们能跟李将军走这几招,就已经超出我的预期了。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李将军的属下了,跟着李将军,好好学,好好练!能学个一招半式,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是!”众人应道。
“拜见李将军!还望李将军不吝赐教。”张环、李朗等整齐划一地拜倒在李元芳身前。
李元芳连忙扶起众人:“快快请起,有你们赵将军这句话,我绝不藏私。”
“谢将军!”张环、李朗等人谢过,又给狄仁杰行礼,随后下去安顿了。
狄仁杰在一旁看得开怀:“我听说这八人都是承远的心腹,送到我这里来,未免有些心疼吧?”
赵既微笑道:“说不心疼是假的,但这是陛下给大人的恩典,我怎么好选些不入流的送给大人。这八人武艺平平,但都是品行端正,可以信赖之人,还请大人不要嫌弃就是。”
狄仁杰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这是哪里话,陛下天恩浩荡,这几人我满意得很。”
正说着,狄春捧着一封信,一路小跑过来道:“老爷,有吉利可汗的书信。”
狄仁杰闻言一喜:“快,拿来我看。”
赵既倒是颇感惊讶,悄悄问李元芳道:“元芳,吉利可汗经常给大人写信?”
李元芳笑着摇了摇头道:“洛阳和石国远隔千里,哪能经常书信往来啊,只是一年、半年会有一两封书信罢了。”
赵既皱了皱眉头,感到有些担心。
此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是私人友谊,武则天信任狄仁杰就什么事都不会有,反之还弄不好就成了通敌卖国。
狄仁杰喜盈盈接过书信,但是展开一读,脸色慢慢严肃了起来。
赵既和李元芳都察觉到了不对,连忙问道:“大人,吉利可汗信上说什么了?”
狄仁杰沉吟片刻,收起了信件,缓缓道:“可汗说最近突厥国内政局有些不稳,一些人还在打算着和大周开战。”
“那可汗是什么态度?”李元芳追问道。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可汗没有背弃誓言,他说只要有他一日在,就不会看着大周和突厥开战,否则也不会给我写这封信了。”
李元芳不由得赞叹道:“可汗真守信君子也!”
赵既听到这个消息却陷入了沉思,突厥内部的主战派令他警觉。
“我看大人刚刚脸色不太好,吉利可汗是不是还说了什么?”赵既转头问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是,可汗说,最近他听到一些风声,松漠都督府的契丹部族最近有些不安分。大肆向突厥求购武器、箭矢和粮食。”
赵既的眼神忽然凌厉起来,这意味着蛇灵又要来了,这一次是真正的大规模战争。
狄仁杰的话还没有结束:“据我所知,契丹部族最近确实发生了灾荒。营州有奏疏说是契丹有不稳迹象,请朝廷设法安抚,加强戒备。”
“据说营州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将契丹人、奚人等夷族视作奴仆,已经与契丹人有过几次摩擦,我担心会出事。”
狄仁杰还是口下留情了。赵文翙今年也就三十来岁,任东夷大都护,营州都督,货真价实的方面大将,论升迁速度,比赵既开挂都快,其人的狂傲自负可想而知。
赵既对狄仁杰的预感深表钦佩,这就是顶级政治家的嗅觉。
“如果说契丹灾荒,购买粮食是合理的,他们购置武器做什么?”赵既冷冷道。
狄仁杰捋了捋胡子,叹息道:“我担心的正是这个。”
赵既不由开口道:“我太宗陛下设松漠都督府羁縻契丹,以大贺氏的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
“现在的松漠都督正是大贺窟哥之孙,李尽忠。契丹的另一大部,归诚州的孙敖曹部,首领名叫孙万荣,孙万荣是李尽忠妻兄。”
“四十年前契丹头领阿卜固造反,被薛平阳公平定。随后契丹各部一直安安分分,修养生息,到如今积蓄的实力非同小可。李、孙二人在契丹诸部声望又很高,此时如反,恐怕很难处置。”
狄仁杰闻言诧异地看了赵既一眼:“承远还知道契丹之事?”
赵既低头道:“大人忘了,我是在幽州从军的,那里离营州和松漠都督府不远,因此知道些皮毛。”
这当然是假话,他是熟知剧情后刻意了解准备过的。
李元芳听着赵既和狄仁杰的对话,开口道:“那大人何不向陛下进言,令赵文翙加紧防备,善加抚慰,以防生变。”
狄仁杰点了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希望为时未晚吧。”
149.第149章 赵文翙身死
149.
狄仁杰和赵既的担忧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现实。
时至八月末旬,千里之外的辽西大地上,营州的州城柳城,天气依然很燥热,城内的气氛很是微妙,暗流涌动。
契丹部众遭遇灾荒,首领李尽忠屡次向营州都督赵文翙请求赈济,而赵文翙不仅不予考虑,反而几次三番侮辱李尽忠。
柳城之外,大周官军与契丹人的小规模军事摩擦频发,双方剑拔弩张,更大规模的冲突似乎一触即发。
营州都督府内,赵文翙手持一条精致的丝巾,正迎着灯光,细致入微地擦拭着手中锋利的宝剑。
营州都督府长史侍立在一旁,正向赵文翙汇报军情:“都督,按您的调令,已经将营州南部各戌守的兵马集中起来,正返回柳城途中。”
赵文翙闻言,面容依旧冷漠,未置一词,仅以一只眼半睁,专注地审视着剑身上闪烁的寒光。
长史见状,心中忐忑,稍作迟疑后,又开口道:“额…都督,我们是不是该向朝廷请求增援。万一李尽忠、孙万荣真的起兵反叛,以我们手头的兵力,只怕平叛有些捉襟见肘。”
此言一出,赵文翙猛地转头,冷眼盯上了长史,语气中满是不悦:“你说什么?”
长史心中一惊,立刻低下头来,躬身请罪。
赵文翙冷笑一声,随即剑入鞘中,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他竟嗤笑起来:“那李尽忠老得弓都拉不开了,前些天跪在本督的脚边摇尾乞怜,这种人也敢造反吗?不反便罢了,若反,也只不过为本督平添一份战功罢了!”
长史闻言眉头大皱,其实营州的形势已经万分紧张,对局势稍有判断的人也知道契丹欲反。赵文翙嘴上不肯示弱,但心中也很清楚契丹人此番要有所动作。
赵文翙见长史紧张的姿态,出言安抚道:“本督虽然瞧不起这些契丹胡儿,但又岂会不做防备?之所以在柳城集中兵力,就是为了防止契丹人作乱,如果真出了事,正可第一时间弹压。”
长史依旧愁眉不展,为赵文翙的自负感到担忧:“都督之意,莫非欲亲自率军出柳城,与契丹正面交锋?”
赵文翙颇感奇怪地看了长史一眼:“那是自然,不出城如何镇压契丹人?”
长史拱手分析道:“都督,我军兵少,不过万余。而李尽忠和孙万荣两部加起来就有数万人。这二人如果再联络饶乐道的奚人和北面的靺鞨人,恐怕兵力多至我军数倍。”
“我军即使兵甲、战力上有些优势,又岂能敌数倍之众?依卑职愚见,此时应固守柳城,等待朝廷援军。不可出城浪战。”
赵文翙冷笑一声:“契丹人不过猪狗耳,来再多也不足惧,正要趁着他们汇聚之前各个击破,坐守不出反而让彼辈坐大。”
长史急欲再劝,然而赵文翙却挥手阻止了他:“你要的求援文书,本都已经发出去了,在朝廷援军到前,我们先打个胜仗再说,正可提振我军士气。”
“也罢,既然都督有所准备,卑职无话可说,只望都督旗开得胜。”长史无奈道。
赵文翙这才点了点头:“你在城中也要早做准备,本督给伱一千兵马,将城中杂居的胡人控制起来。关闭城门,严加巡视,谨防贼人趁机作乱!”
“谨遵都督钧令。”长史立刻接令下去安排了。
赵文翙露出得意的笑容,援军到前怎么得打两仗,这份功劳,他赵文翙要定了。
——
赵文翙意料不到的是,他传命汇集到柳城的各地防军,已经被孙万荣带人各个击破,现在柳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而李尽忠和孙万荣根本没有等待赵文翙出城野战的耐心,他们对破城很有把握,准备将赵文翙部聚歼在柳城中。
月黑风高,一支契丹军队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逼近柳城北门,蓄势待发。
城内北门的不远处的一处院落里,几十名紫衣汉人各持利刃,缄默无言,都在静静地等待行动时间的到来。
为首的男子獐头鼠目,扎着蛇灵髻,名叫萧竟,乃是萧清芳的族人,更是心腹。
如果赵既见到此人,就会惊呼此人长得像何竟,乃是神狄中仅次于张环的另一个套王。
戌时一到,更夫的打更声音响起。
一个杀手忽地来到院子中,向报告了消息:“将军,官军好像有了防备,城内开始戒严了。”
萧竟点头,目光扫过众杀手,沉声下令:“戌时已至,部分人马负责城内放火,制造混乱;其余随我直取北门,迎接契丹大军进城。行动!”
随着命令的下达,萧竟率众杀手迅速离开院落,直奔北门而去。
北门之上,潜伏的奸细亦同时行动,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城门。
城外的契丹军的首领正是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他见城门果然按约打开,不禁喜形于色。
孙万荣高声号令:“勇士们,杀入城中,活捉赵文翙!”
契丹人遂如潮水般一拥而入,很快将城门的守军清理一空,控制了城门,孙万荣这才骑马进了城门。
萧竟见到孙万荣,立刻迎了上去:“孙刺史,城门已开,请速令大军围攻都督府,不要让赵文翙跑了!”
孙万荣在马背上放声大笑,命令道:“我立刻带人去都督府。还有,自即日起,我就不再是什么归诚州刺史了!”
言罢,其人打马而去,萧竟在原地若有所思。
是夜,柳城内火光冲天,里应外合之下,官军措手不及,加之官军内也有奸细,许多军官被斩首,难以组织有效抵抗,最终全军覆没。
上一篇:美漫异形
下一篇:龙族:被夏弥捡到开始,以下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