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徐家子 第1180章

作者:马空行

  “别哭,枋儿和滔滔不是没事儿么?”皇帝道。

  感受着脸上的手掌,皇后摇了下头,道:

  “不是因为枋儿,有靖哥儿那孩子在,我不担心的。就是昨夜听了兆主事说的事情,不知怎么的,晚上做了很多梦。”

  皇帝疑惑:“梦?”

  “关于之前几个孩子的。”皇后深呼吸了好几下,调整着心情。

  皇帝明白是皇后听了小象的惨状,心疼之前薨逝的孩子,想着他们生前是不是很痛苦。

  “昨日枋儿亲自把礼单放到徐家那小子手里后,迎亲的仪仗才出发的,到了高家,那小子可是帮枋儿捧大雁的!。”

  “襄阳侯那老小子送了重礼,能得两个儿子!就你张罗的那些东西,将来皇后你.怕不是要被孙子们给吵的头疼。”

  皇帝说完,虽没有转头看皇后,但能感觉出枕边人心情变好了很多。

  “睡吧。”皇帝轻声道。

  转过天来,

  朝阳初升,

  兴国坊,齐国公府,

  后院中,正在用早饭的平宁郡主有些意外的抬起头,看着侍立一旁的管事妈妈道:“清晨有人去敲宁远侯府的大门?”

  “是的娘娘,咱家门房小厮亲眼看到的。说是敲门之人连大门都没进去呢!”

  平宁郡主放下筷子,问道:“哪家的可看清楚了?”

  “说是挂着‘秦’字的灯笼!可能是东昌侯府的。”管事妈妈低声道。

  平宁郡主嘴角一撇,道:“哼!八成就是秦家!他们家的世子,如今还在皇城司大狱里扣着呢。”

  “这是病急乱投医了,多年来都不来往的宁远侯府都来求一下。”

  “可惜,煜大兄弟是个心志坚定的!居然门都不给他们进!”

  管事妈妈道:“娘娘,这样就不怕秦家状告顾家大郎不孝么?”

  平宁郡主摇头:“要告早就告了,之前秦家形势还好都不敢,更何况现在。”

  “我瞧着八成会请动谭家四房的续弦,她是煜大兄弟的姨妈,或许还能出个面。”

  “娘娘说的是!”管事妈妈道:“那咱家大房大娘子说的事情,您.”

  平宁郡主摇头:“薛家是大嫂嫂的娘家,虽说败落了,但这样出身的贵女怎么能去徐家做妾!?亲妯娌,说出去我脸上都不好看。”

  “去问了,万一徐家拒绝,那更是丢份,还是算了吧!”

  管事妈妈道:“娘娘,奴婢瞧着,就徐家五郎昨日的功劳,没意外的话,以后定然平步青云!”

  “去这样的人家做妾,可能比在别的门户做主母还要遮奢些。”

  平宁郡主叹了口气:“可惜衡儿武艺不佳,要是昨日衡儿多多表现一下,咱们齐家也会更加昌盛。”

  说着,平宁郡主摇了下头闭眼说道:“不对不对,衡儿历险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娘娘说的是!”

  大周皇宫,

  太子寝殿,

  梳妆的菱花镜前,

  高家陪着进宫的贴身女使站在高滔滔身后,帮坐着的太子妃梳着头发。

  赵枋看着额头和颈后的头发都被梳了上去的高滔滔,笑着点头道:“娘子,还是这个发式适合你。”

  高滔滔有些害羞的笑了笑。

  梳洗打扮后,赵枋便同高滔滔一起去到帝后所在的内殿。

  夫妇二人在宫殿的台阶前站定等候宣召。

  不过一会儿,

  大内官一脸笑容的走了出来,躬身一礼后道:“殿下,太子妃,陛下和娘娘坐定了,两位请吧。”

  赵枋和高滔滔应是后,一起走进殿内。

  看着龙椅高台上的皇帝皇后,

  高滔滔从西侧台阶走上去,在女官手中接过装着枣子栗子的金盘,将其放在皇帝跟前的桌子上后行叩拜大礼。

  皇帝看着神色如常,浑然没有受到昨日事情影响的儿媳妇,笑着连连点头。

  高滔滔起身后,又转身接过装着肉干香料的金盘,将其放在了皇后跟前的桌子上,再次叩拜。

  “好孩子。”皇后同样笑着点头。

  又服侍着皇帝皇后用饭后,高滔滔便和赵枋一起去到宗庙告祭。

  在惠老王爷的主持下,赵枋和高滔滔又是一通忙碌。

  第二日,

  一早,

  大周皇宫,

  大殿内早朝一如往日召开。

  “陛下驾到!”

  在内官的喊声中,皇帝从后殿走了出来。

  皇帝在龙椅上坐定后,群臣齐齐出声行礼跪拜。

  看着跪拜在地的群臣,皇帝等了十几息,一直没有说话,殿内霎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这般情景,不免让群臣心中浮想联翩。

  不少人不受控制的看了下手里的笏板。

  看到此景,皇帝这才语气淡淡的说道:“众爱卿平身吧。”

  大内官赶忙大声喊道:“平身!”

  “谢陛下!”

  群臣齐呼后站起身。

  “众爱卿,可有事要启奏?”皇帝说道。

  “有事出班早奏!”大内官高声喊道。

  大内官话音刚落,

  便有官员迈步出班,手持笏板高声道:“臣,礼部陆幸均,有本要奏!”

  随后又一人出班,同样喊道:“臣,户部,吴锋華,有本要奏!”

  “臣,吏部,盛紘,有本要奏!”

  “臣,兵部,顾廷煜,有本要奏!”

  皇帝笑着点头,道:“陆卿家,从御史台到礼部,感觉如何啊?”

  “臣,还在调整适应。”陆幸均拱手说道。

  皇帝笑了笑,道:“陆卿家出班最早,你先来吧!”

  “是,陛下!”

  陆幸均躬身一礼道:“陛下!前日太子大婚盛典,天呈异象以彰圣德!”

  “有仪象承日月之精,感乾坤之气,忽显凶戾狂悖之态,践踏仪仗及勋贵宗室子弟!”

  “此乃我朝平复西南之余威,败逆贼之余震!天佑我朝雷霆之威蓄于仪象形骸,引西南凶戾毒瘴于肺腑,特借婚仪吉时,代天演劫!”

  “吉兆其一,曰狂象出而旋伏诛,乃‘先否后泰’之吉卦!”

第718章 怎么又没我的份儿

  “凶煞乍现而顷刻荡平,正显龙子之威赫!”

  “吉兆其二,曰.”

  “吉兆其三,曰.”

  “故,臣伏请陛下敕令,一曰以象骨制辟邪之圭臬!”

  “二曰琢象齿为杯献于宗庙!”

  “三曰命翰林院绘《武禳象瑞卷》,录武勋贵子诛象事,永镇礼部典策!”

  “臣观星垣紫微愈明,谨奏。”

  听着陆大人的奏报,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不住的点头。

  待陆大人退到一旁,户部的吴锋華吴大人躬身道:

  “臣,吴锋華谨奏”

  “.”

  “邕王膺节钺,镇大周西南陲。会侬獠交趾构乱,王躬擐甲胄,勋著戡难。”

  “然太子暨妃秉天眷,凶兽莫能犯。邕王世子遂为孽畜泄恚之所。”

  虽说皇帝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但殒命的邕王世子怎么说都是宗室子弟,为了宗室名誉,自然不能说是他自己造孽,被母象践踏是咎由自取。

  于是,这位亲王世子便被吴大人描述成:

  邕王镇大周西南,又在平定侬人交趾的大乱中出了不少力,太子夫妇有天命护身无法被伤害,邕王世子便成了‘凶兽’的泄恨对象。

  后面顾廷煜、盛紘等人的进奏,内容大同小异,总之一个意思:皇子赵枋大婚时发生的事情,乃是吉兆!

  皇帝听完,笑着点头道:“众位爱卿,言之合道,朕允了!”

  众臣闻言纷纷躬身,齐声道:“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