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友龙傲天 第17章

作者:转校生

  那声音清朗活泼,透着少女式的鲜活。

  李白龙转头望去,便见后堂处帘幕微动,幔帐后方,先歪出一个小脑袋,黑白分明、波光如泓泉的明眸在堂中一转,定在李白龙身上。

  目光甫一接触,她人便笑了起来,笑得眉眼如弯月,脸颊也堆出了点婴儿肥,小小的脑袋也随着这笑意的扩散而微微摇摆。

  是……是条子!

  ——一刻都没有被甜妹的外表所迷惑,此刻警钟长鸣的,是昨晚差点被开盒拘捕的低俗写手龙霸天!

  他几乎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小姑娘。

  没错就是昨晚那个不由分说便迫害无辜写手的凶暴的蛮不讲理的污蔑良善的打压文艺创作的税金小偷!

  这厮跟昨晚杀气腾腾的模样截然不同……简直形同两人!昨晚板着一张脸,又凶又暴,穿着朝廷鹰犬的狗皮,喊打喊杀,拿着人民的血税,迫害着进步文人,简直面目可憎,谁知脱下官服、换上常服之后……

  可恶!现在笑得这么可爱给谁看呢!

  人前人后两幅面孔,你这个双面人!

  不需傲子提醒,李白龙已在心中构筑了对坏女人的立体防御!

  他无视了傲子的大声称赞,对出现的少女致以温暖却虚假的虚伪笑容。

  那女孩儿已然从帘幕后跳出。

  她不再穿着昨晚那身巡捕专用的黑锦镶红、獬豸纹绣的公务战斗服,而是一身鹅黄配素白的衣裙,上身窄袖修身、便于活动,下身裙摆偏短、美观与实用并存,脚踏白色的素云厚底靴,一派江湖侠女的流行打扮。

  李白龙只是目光一扫,便认出她穿的这套是百花谷天衣阁夏季推出的【衔花听香】系列,瞧她选的时装颜色,肯定是高定。

  ——另外还加了配饰,一双银灿灿雕纹精美的护腕,还有珠玉绫腰镶嵌金扣饰,这一套在天衣阁的拿货价就得八十两银子。

  她是京城人士,这套也是在京师买的,那就是二百两了。

  ——李白龙之所以这么熟悉,是因为零就是他添上去的。

  正审视间,这少女虽然甜甜地笑着,却在三师伯的注目下摆出大家闺秀的风仪,端庄优雅却步履轻快地向前,活泼地敛衽屈膝、福了一礼,笑容依然活泼,轻快地说道:“小妹沐清歌,京城人士,李家师哥万福。”

  若是江湖儿女,萍水相逢,以武人之礼抱拳即可,而少女敛衽行礼,口称小妹,则是更亲近了一层,是以卫衡兰为纽带、兄妹相论。

  李白龙神色微动,余光看到卫衡兰只是微笑,心中微叹,立刻回礼作揖:“愚兄李白龙,师妹见礼。”

  齐国尚武,以武立国,所以繁文缛节更多。

  他与这沐清歌如此见礼,并非客套,而是在卫衡兰的主持下,宣告了某种超越亲缘的关系纽带的结成。

  ——他虽然名义上只是卫衡兰的师侄,但实际已是其唯一的真传弟子,承其衣钵,继其传承。

  在这个国家,这样的关系代表了“传道”、“授业”、“养育”、“改命”等几大恩情,其含金量之重,在本朝价值观看来,甚至超越了父母血缘。

  以这样的身份关系,足可以与卫衡兰的血亲侄女结作兄妹,也受本朝社会伦理观念的认可和支持。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李白龙就正式确定了对沐清歌的翼护与教导义务,沐清歌也要以兄长之礼事之。

  更重要的是,沐清歌的家族,那京城六扇门的刑狱世家,也会承认这段关系,将李白龙作为亲近的子侄辈来看待……将来李白龙考取武举功名、入朝为官,沐家会合情合理合法地为他提供助力和提携。

  这无疑是三师伯的好意。

  有了这份关系为基础,然后他这段时间用心地保护和教导沐清歌、助她完成任务,那此事之后,沐家一定会专程来感谢。

  一来二去,两边便能亲近起来,日后进京赶考,乃至登科入朝,这就是天然的人脉和助力。

  只能说在事业和前程方面,三师伯对他真的算是苦心孤诣,不遗余力地为他谋划布局、穿针引线,这几年开口吩咐他办的事,都对他或多或少有着这样那样的好处。

  甚至连师父都会私下感叹说“你三师伯对你未免太好,说起来有些难为情,我甚至觉得她想吃你的嫩草”。

  可惜师徒讨论了许多次,猜测推演,都不得头绪,三师伯也一直没有流露出任何端倪,而傲子提供的诸多“朋友假说”也都完全对不上……

  以至现在,李白龙只是怀着“师伯的恩情还不完”这种心态照单全收了。

  他如此想时,卫衡兰一脸“真·姨母笑”的模样,看着自己的血亲侄女与得意弟子相互致礼,便笑吟吟地将他们同时扶起。

  “好,既如此,便有兄妹的缘分了。你们要像血亲兄妹一般,互相扶持,互相敬爱,都是好孩子,一定要好好的。”

  李白龙看着眼里满是温柔慈爱的三师伯,又看着笑容无邪、娇俏可爱的沐师妹,突然涌现出了“对不起我是卧底”式的羞愧。

  唉,师伯好心办了坏事。

  这兄妹之礼已成,我便不好哄这个欺压良善的小条子去踢六大派的钢板、好让她父兄直接杀到临县揪着她的耳朵拖她回家了……

  只听三师伯又对他说:“你这师妹初入江湖,一应规矩技艺门道,都要仰赖你多多提点引导照应……”

  她转而又对沐清歌笑说:“你生在京城,才情不凡的青年才俊想必也见过不少,可天下之大,不仅仅是京城有人才,你也见见沧海遗珠。非我夸口,我们这名震江北道的风云麒麟儿,绝不比六大派的天骄差上半分。”

  李白龙躬身道:“师伯谬赞,别宠坏了孩子。”

  卫衡兰掩口轻笑,很满意李白龙此时说出的俏皮话——这意味着师侄已经不把沐清歌当成外人了。

  而笑容甜美的小师妹则是一直盯着李白龙看,饶有兴趣,此时笑吟吟地说道:“小姨多虑了,我可是久闻李师兄大名了……”

  ……嗯?

  只听沐清歌望着李白龙,眨了眨眼睛,笑容意味深长。

  “我可是拜读过李师兄的大作啊!”

  !!!!!!

第25章 《临县调查》

  “我可是拜读过李师兄的大作啊!”

  师妹清脆甜美的声音响起。

  这一瞬间。

  李白龙心肺骤停。

  ——就像是听到了柯南动画片的关门声。

  通常来说,等这破哔门再度打开、冒出白光的时候,就有一个考不了公务员的小鬼拿着变声器细数犯人的罪恶了!

  所以要在开门声响起之前,把情况搞清楚!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什么大作?怎么突然说出这种没来由的话!给我搞清楚了!我可是堂堂正正的对社会有益的进步青年,有正经职业和体面工作的!有优良的政治面貌和官方的人才评定,还有很多资格证书和奖状呢!

  才不是那种不结婚不工作不出门不社交只知道窝在家里对着电脑屏幕一边敲击一边发出神秘笑声写出可疑文字的无业游民呢!

  ——这一瞬间,在李白龙眼里,沐清歌那娇俏可爱的面容似乎透出了深沉的黑暗。

  果然是个两面人!

  摆出这副可爱的样子,其实是个粉切黑吧!难道已经看破了我的身份!还是仅仅在诈我!或者说要摆出一副猫捉老鼠的样子,好好地戏弄我、享受其中?还是要以此做把柄,威胁我做一些屈辱的事情!

  不愧是六扇门世传的差佬手段!你这警界的大败类!

  李白龙下意识地就想要对抗调查。

  但下一刻,一道灵光划过脑海。

  都说童年的阴影会伴随一生……其实童年的教训也是。

  一段来自古老过去的心理活动,重新浮现于脑海。

  “啊哈哈哈原来如此原来我的大作仅仅是摸底考试满分的作文啊不是我流传于班级同学间的小说啊啊哈哈哈哈哈哈咦咦咦班主任我没有露出心虚的表情真的没有什么瞒着你的你要相信我!”

  谢谢你,吕老师。

  谢谢你的如炬目光,以及你的数学课堂。

  如果说严厉的数学课教会了我什么深刻的人生经验的话,那就是经过了大样本统计和复杂计算之后,使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

  ——死不认账,收益期望更高!

  柯南动画片的大门打开了!

  李白龙的内心已经被理智和淡然所充满,慌乱不存,他露出了恰到好处的茫然之色,并无多余的激动,主打一个死不认账:“大作?”

  沐清歌笑容更盛,笑眯眯道:“是《临县调查》啊,我看过的!”

  ——靠。

  妈的还真是我写的小作文?

  李白龙仍不放松,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懂事时乱写的,引起好大风波……没想到师妹竟然看过。”

  别看他现在是低俗写手,曾经也是写小作文倒逼舆论的一把好手啊!

  几年前,由于百花谷的大力扶持和技术推动,临县纺织业发展迅猛,排污日益严重,赤练河臭不可闻,已经到了影响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的地步。

  为了说服掌门推动治理排污的计划,李白龙整理了临县诸多医馆十几年的问诊记录、本县县志的水文纪录和临县染坊织场的生产流程,绘制和总结出了简单易懂的图表和趋势曲线。

  除此之外,又走访老中青三代织工们,记录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最终整理出了一篇名为《临县调查》的论文。

  详实的数据、可靠的来源如钢铁般不可置疑,连小孩子都能看出产业污染程度会极大影响居民健康水平这一雄辩的逻辑关系,并且认可文章中的推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县居民所受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潜在的健康风险最终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口损失,以及可预见的名声损失。

  再加上文章最后还有极为有效可行的治理计划,条分缕析,还附有专业织工和水利师的献计献策,看起来可行性极高。

  于是掌门立刻同意了李白龙的提议。

  有了百花谷的强压,无论县衙还是织户都只能听从,治污规划工作就此展开。

  迄今县城河道,已能盛开莲荷。

  穿越之后,也曾除恶扬善,也曾扶助弱小,可治污治水是李白龙顶着许多人的反对和不理解、最终做成的,而且也确实如上一任县令所说,是功在子孙千秋的大事,算是他穿越之后的生平第一等畅快事。

  但这事儿还有个挺大的插曲……

  ——那就是《临县调查》这篇小作文被爱嘚瑟的杨瑛掌门拿去跟闺蜜们吹牛逼,说瞧我门下唯一男弟子竟是如此逸才,可见我力排众议收他入门是如此英明神武云云……可惜掌门忘了告诉闺蜜们不要转发。

  所以吹着吹着,这篇文章便被吹到了某位朝堂重臣的案头。

  之后场面便控不住了。

  起先是被这位重臣点赞之后发到朋友圈、分享给了同僚们。

  而后开始小范围传播。

  最终落到了本朝计相的手里。

  计相坐镇经纬局,管理天下统筹事,最重实务,一观此文,如获至宝。

  看了数天之后,又传堂下官吏习之,锐评说“调不厌精,查不厌细,如此有益国家,汝辈当效此法,勿惜纸墨”。